计算机技术在轨道交通的应用
期刊目录网计算机应用论文发表2019-12-13 10:20关注(1)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也不断深入,相关技术变得越发成熟和完善,并在整个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我国迈入新时代后,十分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加大研究力度,如今以大数据平台和智慧平台为代表的先进信息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将这些先进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能够有效地提升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其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为社会群众服务,也提升了计算机技术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水平[1]。
1计算机技术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计算机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和应用,如今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已经具有更加成熟的应用,并不断完善和创新,其主要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软交换系统
软交换技术是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计算机技术应用形式。该技术可以成功地将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数据网和语音网进行有效的融合,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使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和稳定;再将系统应用于轨道交通信息管理系统中,可对系统信息进行集中化的管理,而且还能够为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快速连接提供便利。软交换技术不仅能够使通信系统的数据采集能力和处理能力显著提高,也可以促进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管理能力。此外,在完善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制定出网络组网方案,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网络配置上应将系统设置于轨道系统的网络核心机房当中,而网络系统内部应该包括控制中心和各车站用户的通信模块,以此来实现语音、呼叫、视频通信等操作。而网络系统的核心控制设备应包括主控板、协处理器板和电源板等,系统的容量要根据城市交通的具体容量来决定。为了保障轨道通信系统的通信效果,需要在控制中心增设综合接入合计,从而满足核心控制设备的相关要求,在容量的设置上也要满足控制设备的具体通信需求[2]。
1.2程控轨道交通信息管理系统
程控轨道交通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从公共电话技术衍生出来的,而此项技术的重点环节在于可以通过配置程控交换机或容量较小的交换机,建设出完善的程控交换网络,并与通讯系统进行有效的连接,可为轨道交通日常运营、路线管理、和路线维修等提供更好的信息网络服务。此外,该系统还能够与公共电话网络进行有效的结合,专有用户和公共用户可以以此进行随意的切换,能够为乘客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乘客的满意度[3]。
1.3PIS技术
PIS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可以整合多媒体网络技术,并将整合后的系统充分应用于通信系统当中,从而在列车的服务器上将各种信息进行充分的展示,使乘客享受到更多的信息服务。通过应用PIS技术,乘客可直接通过列车的显示屏获取列车运行的当前状态,包括乘客在乘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此来规范乘客的行为,而且还可以利用此项技术将现今发生的各种新闻时事在显示屏幕上进行显示,乘客可以一边乘车,一边了解新闻大事,丰富了乘客的乘车体验。除了各种新闻信息之外,应用此项技术还可以使系统为乘客们呈现体育比赛信息等内容,增强乘客乘车的乐趣。该技术和车辆运行监控系统相结合,可以在控制中心的显示器上实时展现列车的运行状态,从而保证了列车的运行安全。
1.4车地无线系统LTE技术
轨道交通系统主要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实现PIS系统和CBTC运行的网络系统。在我国的大部分一二线城市,在最初设计城市轨道交通时,主要使用的网络技术同样是无线网络技术,但该技术虽然在系统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当列车在快速行驶时,无线网络系统会出现不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系统必须花费更多的信息控制开销,来改善这一情况。列车在快速运行的状态下,网络所出现的频率变化和衰弱,导致宽带的效率降低,进而使列车的运行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此时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入侵,造成系统空间波传输距离出现明显的变化,给列车的安全运行带来巨大的影响。此外,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如果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干扰,也容易对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带来阻碍,出现范围较大的故障。所以在轨道交通系统运行过程中应用车地无线系统LTE技术,可以解决列车高速运行时由于无线网络技术带来的缺陷,对系统的空间波传输距离不仅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还可以降低设备的投入量,从而保障了列车安全、稳定运行[4]。
2计算机技术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创新应用
进入信息化时代后,我国的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相关的技术不断创新,并在各行各业获得了更有效的应用。而计算技术体系中的通信技术也在此期间不断地完善和更新,进而研发出了许多全新的技术,并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也是轨道交通部门以后要重点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2.1NFC技术
NFC技术也被叫做近场通信技术,是指当二者在相互靠近,并且距离达到了一定范围时,便可进行充分的数据交换过程。此技术目前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其主要优势在于乘客可在脱机离线的状况下进行付款交易,而非必须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而NFC技术最初是在目前移动支付快速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受到了一定的启示,并不断发展和研究,最终彻底成型。在轨道交通系统中应用近场通信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乘客的乘坐效率,并符合当下年轻人移动支付的习惯,可以为乘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5]。
2.2列车自主运行系统
列车自动运行系统主要采用了先进的无人驾驶技术,而将此技术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进行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我国列车自主运行系统的研究水平,并取得全新的突破。如今我国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已经研发成功,并且初具成效,在列车控制系统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改变了我国传统的轨道交通信号控制模式,成功地转变为列车自主运行的模式。此外,我们还将智能化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综合应用于该系统当中,从而提高了整个通讯系统的科技水平,促进各系统的融合,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也极大地节约了列车的运行成本[6]。
2.3通信传输系统
通信传输系统是轨道交通系统中信息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轨道交通正常运行和信息传递之间的连接桥梁,在应用上具有可扩展性、独立性和安全性。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传输系统是最为主要的子系统,可以为信息正常传递提供平台。传输系统不仅可以对列车的运行、管理、运行状况等信息进行传递,还能加强各轨道交通部门之间的联系,进而实现统一指挥和列车自动化运行,提高运行效率。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传输系统包括多项业务,如对轨道交通运行进行监控、应用计算机技术形成网络系统、列车的显示系统和广播等。因此,传输系统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2.4MSTP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MSTP技术如今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是科技发展的重要产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满足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相关运行要求和主要特点。该技术兼容了PDH的网络体系,并继承了SDH的相关优点,支持多种物理接口,能够对网络支持协议进行简化和处理,保护传输系统,对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根据该技术的相关特点和功能,可发现MSTP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轨道交通通信网络和业务的一体化发展,显著提高宽带的使用效率,并能极大地节约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维护成本。目前该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5ONT技术
ONT技术是灵活、开放的网络,能够同时支持多种协议。该技术具有语音、数据、图像一体化,传输、接入一体化等优势,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并按照具体的需求进行分配,无需接入设备即可使用。此外,MSTP技术具有标准而丰富的音频接口,经过升级后可扩大容量,能够灵活地对分布式网络结构进行组合。当发生故障时还具有可靠的自愈功能。该技术采用数字图像压缩技术能够使监控图像更为清晰,还可将不同信号映射于同一ONT帧中,使不同速度的信号叠加到同一网络中运行。但此技术的建设成本较高,而且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尚未实现国产化发展。
3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提高服务水平,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我国的相关技术研究人员应该加强探究,不断创新和完善相关技术,推动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鲍捷.城市轨道交通中5G通信技术的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2019,26(8):22-23.
[2]龙飞,高伟,王安东.轨道交通专用通信时钟系统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9,26(8):163-164.
[3]许红珍.无线通信技术在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业务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15):1-2.
[4]赵洪涛.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无线通信系统解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15):38.
[5]胡燕玲,黄世泽,王梦莹,等.漏泄电缆在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铁道通信信号,2019,55(7):83-86.
[6]郭勤.轨道交通中通信传输系统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2):103-104.
作者:王丁 陆莲芳 单位: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技术在轨道交通的应用相关论文:
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数据挖掘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刑法规制
网页设计中计算机技术应用
计算机应用专业中本贯通课程体
云计算技术在计算机安全存储中
上一篇:云计算在网络工程实验教学的应用
下一篇:慕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应用
-
测控技术测绘技术论文发表核心期刊
-
系统仿真技术杂志国家级期刊征收论文格式核心期刊
-
电力电子技术电力工程论文核心期刊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电子科学论文核心期刊
-
广东电力电力工程师职称论文核心期刊
-
工程设计学报机电一体化论文核心期刊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光学论文发表核心期刊
-
电源学报电子技术论文发表核心期刊
-
热力发电杂志最新工程师论文查询核心期刊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核心电子期刊方式核心期刊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核心电子期刊方式
-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核心电子期刊
- 《计算机时代》电子核心论文期刊
- 计算机周刊杂志是什么级别刊物
-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杂志广东省科学院主管刊物
- 中国机电工业杂志论文字体要求
- 信息通信技术杂志是国家级期刊吗
- 今日电子杂志2017年7期论文目录查询
- 当代通信杂志通信工程师期刊
- 电力工程技术江苏电力期刊
- 力学领域顶级期刊
- 量子光学学报是什么级别
- ahci期刊几年更新
- ahci期刊在国内认吗
- ahci期刊有没有分区一说
- ahci有哪些期刊
- 分享十大水榜sci杂志材料类
- 档案类核心期刊有哪些呢
- oa期刊的特点是什么
- 怎么看期刊是单核还是双核
- ei论文发表可以评职称吗
- 正高级职称对著作有什么要求
- 评副教授一篇ssci可以不
- 停刊的期刊论文能否评职称
- ahci期刊可以评教授吗
- 英文论文对评职称有用吗
- OA期刊评职称被认可吗
- sci预警期刊影响评职称吗
- 外文期刊可以评职称吗
- 论文第二作者能评职称吗
- 作者主动撤稿有影响吗
- sci第三作者有用吗
- SCI论文初审主要检查什么内容
- 国际核心论文发表的要求
- 论文复审中主要指的是什么
- 英文论文发表被拒稿的原因
- 文艺类AHCI期刊合集推荐
- 会议论文集是什么
- cpci会议论文能被知网检索吗
- 英文综述论文格式要求
- 中科院二区期刊有哪些
- 国际会议对作者的要求有哪些
- SCI论文标题序号怎么备注
- 国际会议可以作为参考文献吗
- 英语论文的标题格式要求
- Meta分析可以发表的期刊有哪些
- 国际英文期刊是指普刊吗还是专刊
- ei会议论文是什么级别
- 英文摘要内容包括什么
- 论文致谢重复算抄袭吗
- 国际标准书号是由几位数组成
- 国外出版需要书号吗
- 电子书号可以在国家新闻总署查到吗
- 电子书号申请流程和时间要求
- 国际专著有没有isbn号
- 书号是实名申请吗
- 出书对学历有要求吗
- 合作出书与自费出书的区别
- 副主编的第一第二第三位置区别讲解
- 副主编署名一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申请发明专利必须公开技术方案吗
- 学生申请专利需要学校同意吗
- 发明专利转让需要准备什么
- 发明专利可以改发明人吗
- 专利发明人数有限制吗
- 发明专利初审过了什么时候进实审
- 评职对发明专利的要求是什么
- 发明专利拿到的时间
- 专利授权号是申请号还是公开号
- 发明专利加分是按排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