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快速发表支持服务,英文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发表,SCI/SSCI杂志咨询的权威机构平台
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专业论文指导,核心期刊,评职称论文发表

热门问题

热门搜索: 论文发表注意事项 || 一级教师是什么级别|| 核心论文的第二作者有用吗|| 中学物理课题题目参考有哪些||

网络舆情分析垃圾分类问题

期刊目录网通信论文发表2019-11-02 11:34关注(1)

  以主题聚类分析方法,对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两大网络社交媒体收集到的325748条舆情进行研究,获取媒体报道的主流观点和网民的主要态度。媒体报道集中于:城市名单、文件的具体落实,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垃圾分类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网民对垃圾分类工作表现出积极和消极两种态度,但积极态度占据主导地位。针对舆情中网民的负面情绪,从配套设施、理念引导、保障落实三个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网络舆情分析垃圾分类问题

  关键词:垃圾分类;网络舆情;媒体观点;网民情绪;问题聚焦

  1研究背景与方法

  2019年4月26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该文件当时并未引发广泛关注,直至6月28日,人民网发表文章《住建部:46城2020年底前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垃圾分类问题才进入公众视野[1-2]。2019年7月1日,上海正式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为国内首个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城市。与垃圾分类相关的信息迅速引起舆论热议,既有对垃圾分类新闻的报道,也有网民在各类社交媒体上对垃圾分类问题的调侃,其中不乏各路明星和网络“大V”的参与。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实施初期难免遭遇阻力。垃圾分类要求改变过去“一袋扔”的惯习,每一件垃圾都必须分类投放,部分民众对此表示无法理解,加上前期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负面情绪蔓延。以上海推行垃圾分类为例,“上海垃圾分类个人扔错罚款”“上海首张垃圾分类整改通知书”等新闻引起网民广泛讨论。掌握舆情传播特征,消解民众的负面情绪,对于垃圾分类工作的推广与顺利开展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垃圾分类”为关键词,通过对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两大网络社交媒体2019年6月28日—7月4日收集到的325748条舆情进行主题聚类分析,获取到媒体报道的主流观点和网民对于垃圾分类的主要态度。

  2媒体及网络舆情分析

  2.1媒体观点分析

  对媒体观点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平台“垃圾分类”的媒体报道各有侧重。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内容具有明显地域性,在即将试行垃圾分类的城市中舆情量相对突出,微博平台的舆情集中在宣传垃圾分类投放指南和调侃复杂的垃圾分类标准上。具体而言,媒体关注度最高的是对《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讨论。38%的媒体围绕城市名单、文件的具体落实等内容展开报道,并从立法、奖惩措施等方面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出建议。关注的热点集中在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上,31%的舆情以传播各个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前期准备和执行情况为重点,包括民众在垃圾分类时遭遇的难题。19%的媒体聚焦于垃圾分类对整个市场产生的影响,比如相关环保产品的热销、新兴“垃圾”商业模式等。12%的媒体报道关注了垃圾分类的其他话题,包括科普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垃圾分类的发展历史以及欧洲等地的垃圾分类重要经验等。由此可见,媒体主要站在中立的角度,以垃圾分类的推广和执行事实为依据,其报道不具有情绪倾向性。

  2.2网民情绪分析

  对网民的情绪分析结果显示,关于垃圾分类的正面情绪占主导。网民对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的推广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垃圾分类虽然短期执行起来比较麻烦,但从长远来看,对环境保护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舆情的中立言论位居第二,主要聚焦在对垃圾分类的政策内容和如何落实上,与媒体报道的主要观点一致。然而负面情绪同时存在,包括认为垃圾分类的推进过于仓促、前期宣传不到位、基本设施不完善、投放流程繁琐等。具体来看,舆情中支持国家推行垃圾分类的言论占主流。41%的网民认为从长远利益考虑,垃圾分类不仅有利于环保,而且会促生广大的产业链和就业机会。不少网民建议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35%的网民言论关注试行垃圾分类城市,该言论以中立情绪为主,主要集中在关于上海垃圾分类工作的讨论。在46个重点城市名单发布后,部分网民传播、调侃自己所在城市入选垃圾分类重点城市。24%的网民对垃圾分类投放工作的推行表达了不满,他们指出该政策前期准备不充分,对社情民情考虑不完善,其结果难免和“小区拆围墙”“限塑令”等政策一样,会昙花一现。

  2.3问题聚焦

  6月28日—7月4日,舆情显示网民的积极情绪占据主导地位。整体上看,垃圾分类投放得到了民众的肯定,但是消极情绪始终存在。为了保证垃圾分类工作的有序开展,需特别关注网络中的不同意见。网民的负面情绪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2.3.1垃圾分类投放的配套设施不完善部分小区垃圾桶数量不足,有的城市开始逐步减少中心区域公共垃圾桶数量。民众对全面撤掉垃圾桶、定时定点投放,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除此之外,垃圾分类末端梳理设施不完善,居民对垃圾进行了分类,然而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无区别装载,垃圾分类有名无实。2.3.2垃圾分类有悖于便捷化的城市生活理念目前我国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其目的就是打造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而垃圾分类投放对于中国大多数城市居民而言,属于一个陌生概念,老人、小孩以及特殊人群在垃圾分类方面需付出巨大的学习成本,使得政策难以全面贯彻实施。以老年群体为例,部分老年人存在阅读或记忆理解困难,难以应对繁琐的垃圾分类标准,尤其是独居老人,缺少家庭成员的帮助,要顺利实现垃圾分类更是难上加难。2.3.3垃圾分类的落实以处罚为行政保障,缺乏相应激励手段在准备阶段,流于宣传的表面形式,忽视了与居民的实际互动,认为只要开展宣传活动就算完成了工作,而不关心居民是否确实了解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以及是否掌握了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在后期行政保障上,主要采取处罚措施,变成“人民为政府服务”,且在分类标准上出现了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版本的现象。网络传播的分类标准中不乏错误示范,导致民众对于垃圾分类充满了疑惑、畏难甚至抵触情绪,降低了民众参与的积极性[3]。

  3对策与建议

  网民的情绪表现出迅速聚集、快速消解的趋势。因此,政府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前,需提前做好舆论造势,提升民众对问题的关注度,使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不断强化,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应对措施。

  3.1设施配套方面

  应从居民的生活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完善垃圾分类系统的基础设施。垃圾桶的数量及安放地点,需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便利需要,不能为了快速实现垃圾分类而武断、盲目地减少垃圾桶的数量,导致出现“垃圾难、分类难、垃圾分类难上加难”的尴尬局面,进一步增加民众的抵触情绪。另外,在垃圾分类的系统运营上,不仅要做到前端分类,在后端回收处理的过程中更要注重管理操作的标准化和精细化,让垃圾分类真正落到实处,造福社会。

  3.2理念引导方面

  在理论引导方面,既要在前期开展宣传推广,也要在后期政策的推进过程中加强与居民的沟通交流。街道、社区、物业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资料摸底、入户走访等形式,了解居民关于垃圾分类存在的疑惑、难处和需求,在沟通中实现宣传,在互动中获得理解,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3.3保障落实方面

  保障垃圾分类,处罚只是手段,培养垃圾分类的生活方式才是意义所在。在制度的落实上应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宣传教育不能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要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并结合实际情况柔性执法,使垃圾分类从生活负担转变成民众的自觉意识和公共精神。

  4结语

  垃圾分类既是民生问题,亦是文明问题。从民生的角度看,垃圾分类有利于城市整洁,为市民提供宜居环境,在减少环卫清洁成本的同时,还能够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从文明的角度看,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关键领域,是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题中义。通过分类投放,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引导人们建立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既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又有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当前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社会有需求,民众行动难。行动难的背后是分类意识不高、运营管理的不合理和市场发育的不健全[4]。作为一项新兴的公共政策,试点阶段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工作的全面推广。根据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大众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过程呈现出S型趋势:最初阶段有2.5%的创新者,随后13.5%的受众成为早期尝试者。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此产品,34%的群体发展成早期用户,在他们的影响下,又有34%的群体成为晚期受众[5]。在创新扩散的初始阶段,2.5%的创新者和13.5%的早期尝试者是新兴公共政策被广泛接受的关键点。因此,现阶段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积极疏导负面情绪,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推进宣传指导,对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6]。在未来工作中,政府要进一步以舆论为引力,提升全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以法律为压力,保证政策的落地落实;以市场为动力,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垃圾分类的产业链中来。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EB/OL].(2019-06-11)[2019-08-30]

  [2]唐朝昭.2020年底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N].长沙晚报,2019-07-01(003).

  [3]薛立强,范文宇.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中的公共管理问题:国内研究述评及展望[J].公共行政评论,2017,10(1):172-196+210.

  [4]陈绍军,李如春,马永斌.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城市居民生活垃

  作者:蒋叶莎 单位:湖南省委党校 共青团理论教研部

网络舆情分析垃圾分类问题相关论文:

蜂窝移动网络数据用量预测方法
5G移动通信网络与电子政务外网
移动网络下儿童反锁报警自救系
BIM技术在通信网络机房可视化
BIM技术在通信网络机房可视化

上一篇:广播电视行业无形资产管理对策
下一篇:通信建设工程监理问题及对策

需求单填写(快速填写,为您解答)

网站首页 论文发表 期刊咨询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评审条件 论文发表常识 出书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