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原理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目录网通信论文发表2020-01-15 10:17关注(1)
移动通信原理是通信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该课程理论性较强,教师与学生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移动通信原理实践教学质量,本文对当前移动通信原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移动通信原理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路径。
关键词:移动通信原理;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速度较快,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时间,已经从2G发展为4G网络,且5G网络发展前景广阔,移动通信网络用户数量增长迅速。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同时也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移动通信原理实践教学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围绕该课程实践教学,对其现存的问题与教学模式改革路径进行研究,对提高移动通信原理实践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移动通信原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割裂现象严重。移动通信原理在教学内容上虽然理论内容较多,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实践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照本宣科讲解知识,不够重视实践教学,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的应用联系较少。在教学中,教师也难以结合行业实际情况讲解相关知识,学生难以准确地理解抽象的技术理论,对移动通信技术相关设备认识不足。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割裂现象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第二,实践教学设计与教学环境难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一些教师在移动通信原理实践教学设计方面,未结合行业与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教学活动安排也不够合理,没有考虑到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能力。与此同时,实践教学环境与企业真实操作环境差异较大,且实践教学所使用的部分工具、设备与仪器等早已被行业企业淘汰,致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所学习的部分知识与技能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学生操作能力、竞争力不强。第三,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移动通信原理实践教学主要是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技术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培养,故而教学评价应该以这两大部分为考核重点。然而,当前实践教学评价大多采用传统理论考试方式,同时以教师评价为主导的评价方法也会影响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与合理性,这与该课程培养目标相悖。
二、基于项目化教学的移动通信原理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项目化教学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化教学模式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对方法与技术的掌握。基于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从以下方面对移动通信原理实践教学项目化课程改革进行探讨。1.课程定位与目标移动通信原理是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核心课程,其不仅是对基础课程的巩固,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课程实践教学主要以4G移动通信技术为核心,围绕移动通信基本技术原理以及重要技术进行,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移动网络规划、系统维护等岗位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移动通信原理实践教学目标是针对移动通信行业、通信技术等领域,通过专业实践学习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基本达到企业岗位标准,可以适应运维服务等岗位设计等简单工作对专业能力、技能水平等方面的要求。2.课程实践教学设计本课程实践教学设计以基础原理、基础技能与专业技能三大模块为基础,逐层拔高。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对理论部分加以调整,为后续的实践教学奠定基础。实践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为满足行业企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应合理地增加专业领域内其他理论或技术的讲解。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坚持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与岗位标准、岗位工作过程,对现有的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移动通信原理项目化实践教学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需要,以企业典型工作岗位为主线,设计教学项目可大致分为七大项目:一是信道电波传播项目,该项目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该技术的传播方法与特性,涉及传播方式与特性、移动信道损耗计算知识点。二是信道噪声干扰以及抗干扰技术项目,该项目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信道干扰的原理以及相关技术,涉及基本原理、同道干扰、分集技术等知识点。三是组网技术项目,该项目教学使学生了解组网技术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技术,主要涉及信道分配技术、小区网络设计规划等知识点。四是信息有效传输技术项目,该项目教学主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术,涉及信道编码、交织技术等知识点。五是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项目,该项目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原理与技术,涉及移动台编码技术、过区切换、通信加密技术、入局呼叫等知识点。六是码分多址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项目,该项目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该技术的通信原理、其与信道配置的联系以及传输方式等,涉及码分多址系统的基本原理、传输方式知识点。七是4G技术与移动通信系统项目,该项目教学帮助学生掌握4G移动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以及应用,涉及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基于IP的核心网、最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等知识点。上述实践教学项目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举一反三等能力与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3.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项目小组是项目化实践教学开展的重要前提,其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方法应用能力、社会能力,对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确定项目小组过程中,项目小组成员的分配需要教师关注,为了保证项目小组的秩序与效率,项目小组人数约为4人或6人,各个项目小组之间的能力不能相差太大,否则会影响项目教学的开展以及学生的积极性,组内成员之间需要取长补短。为了在项目化教学中保证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项目小组内成员的岗位借鉴企业轮岗制定期互换,让学生分别进一步体验不同岗位的职责。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向每个项目小组提供任务单,这一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更为灵活,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项目小组根据任务单自由分配岗位,学生独立完成岗位工作,项目小组合作完成某一工作任务,学生完成且合格后进入到下一工作任务中,结合企业项目的小组教学模式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操作机会,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4.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设考虑到移动通信原理实践教学的特性,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其中,期末终结性评价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核方式为学生实践操作。具体而言,教师结合七大项目内容,整合后布置一个综合项目,为学生提供项目资料,让学生结合项目资料设计方案并实施,考试时间为3~4小时,检验学生的专业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等。这一期末考核方式弥补了原有理论笔试考核的不足,更能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这与课程培养目标相符合。形成性评价主要根据学生日常考勤、课堂表现、项目共享程度、小组项目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的评价,占学生总成绩的40%,这一评价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评价方式方面,应该改变过去教师评价为主导的单一评价方式,增加小组评价、学生自评的方式,明确小组评价、学生自评的评价标准,提高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客观性与公正性,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我。
三、移动通信原理项目化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
第一,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综合素养。移动通信原理项目化实践教学的应用型较强,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而且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实践教学与应用能力。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专职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技能水平,同时鼓励教师前往企业挂职锻炼,在岗位工作中积累实践经验,锻炼实践能力,同时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与需求,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与此同时,学校应该改革用人制度,从行业组织、企业中吸引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进一步优化专兼职教师结构。兼职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第二,优化实践教学环境,加强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合作,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共建仿真实验室等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有学校与企业选派人员共同负责基地管理工作,完善实践基地日常巡查制度,及时更换老旧设备,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学生在掌握相关原理与技术后,再到专业设备上进行演练,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甚至可以实现知识的外延。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利用虚拟技术、局域网技术等开发实践教学软件,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通过仿真功能帮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过程,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又有成本低的优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移动通信原理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实践教学的技术性与实践性较强,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对移动通信原理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同时也探讨项目化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这一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学生良好职业素养,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曾海燕,郑鑫.《移动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视界,2018
[2]胡苏.移动通信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7
[3]胡亚波.高职《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技术》课程项目化研究[J].信息通信,2017
[4]陈锋,钱慧,林一.基于LTE-Nanocell设备的移动通信实践教学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8
[5]涂继辉,苏丽秋.基于OpenBTS和Asterisk的移动通信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
[6]刘严.基于LabVIEW的移动通信实验教学研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3
[7]徐川,徐铭泽,唐红.基于虚拟现实的移动通信实验系统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
[8]卫萌菡,徐开俊.Systemview在移动通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0
[9]许丽艳,王英,于海生.移动通信链式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
作者:陈生海 单位:怀化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移动通信原理实践教学模式相关论文:
无介质浮空成像技术在移动通信
5G移动通信网络与电子政务外网
移动通信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
5G移动通信技术在通信工程中应
高校通信原理课程教学
上一篇:数据通信网络维护及网络安全措施
下一篇:无线通信基站蓄电池差异化配置策略
-
测控技术测绘技术论文发表核心期刊
-
系统仿真技术杂志国家级期刊征收论文格式核心期刊
-
电力电子技术电力工程论文核心期刊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电子科学论文核心期刊
-
广东电力电力工程师职称论文核心期刊
-
工程设计学报机电一体化论文核心期刊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光学论文发表核心期刊
-
电源学报电子技术论文发表核心期刊
-
热力发电杂志最新工程师论文查询核心期刊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核心电子期刊方式核心期刊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核心电子期刊方式
-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核心电子期刊
- 《计算机时代》电子核心论文期刊
- 计算机周刊杂志是什么级别刊物
-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杂志广东省科学院主管刊物
- 中国机电工业杂志论文字体要求
- 信息通信技术杂志是国家级期刊吗
- 今日电子杂志2017年7期论文目录查询
- 当代通信杂志通信工程师期刊
- 电力工程技术江苏电力期刊
- 三类核心期刊分别指的是什么
- 音乐核心期刊有哪些?
- 世界三大顶级期刊是什么
- 力学领域顶级期刊
- 量子光学学报是什么级别
- ahci期刊几年更新
- ahci期刊在国内认吗
- ahci期刊有没有分区一说
- ahci有哪些期刊
- 分享十大水榜sci杂志材料类
- 停刊的期刊论文影响评职称吗
- 职称评定需要多长时间
- 职称晋升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 ei论文发表可以评职称吗
- 正高级职称对著作有什么要求
- 评副教授一篇ssci可以不
- 停刊的期刊论文能否评职称
- ahci期刊可以评教授吗
- 英文论文对评职称有用吗
- OA期刊评职称被认可吗
- 英文综述格式要求有什么
- 论文发表前需要查重吗
- 好投稿的核心刊物
- 工程技术类论文的选题方法
- 评副高没有论文可以吗
- 论文绪论撰写什么内容
- 撰写英文论文需要注意什么
- 学术界三大检索系统分别是什么
- scopus收录会议论文吗
- 英文论文的标题格式要求
- cpci会议参会有参会证明吗
- 论文共同作者是什么意思
- 必须收藏起来,英文论文常用的短语合集
- 中科院二区期刊有哪些
- 国际会议对作者的要求有哪些
- SCI论文标题序号怎么备注
- 国际会议可以作为参考文献吗
- 英语论文的标题格式要求
- Meta分析可以发表的期刊有哪些
- 国际英文期刊是指普刊吗还是专刊
- 一书多号是正常的吗
- 出书必须了解的:书号的类型
- 国际标准书号是由几位数组成
- 国外出版需要书号吗
- 电子书号可以在国家新闻总署查到吗
- 电子书号申请流程和时间要求
- 国际专著有没有isbn号
- 书号是实名申请吗
- 出书对学历有要求吗
- 合作出书与自费出书的区别
- 发明专利对评中级职称有用吗
- 专利可以评职称吗
- 发明专利由哪些部分组成
- 专利发明人和专利申请人有什么区别
- 专利证书电子版在哪里查询
- 申请发明专利必须公开技术方案吗
- 学生申请专利需要学校同意吗
- 发明专利转让需要准备什么
- 发明专利可以改发明人吗
- 专利发明人数有限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