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新工科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分类:信息安全论文发表 时间:2022-02-11 10:06 关注:(1)

      近几年,各个高校培养的主要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产生了变革。在“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培养的重点由知识的学习转变为能力的培养即创新能力。结合了当代的新兴产业和新经济要求,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修改培养方案、注重教学方式和模式创新、提高教师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以及加强校企合作等。

新工科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关键词:新工科;电子信息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在21世纪初,为了积极应对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教育部针对“新工科”建设的需要,先后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1-3],如“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努力构成领跑全球信息工程技术教育的中国实力和创造力,助力完成中国高等学校教育文化强国建设的任务[4-5]。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角色转变,一大批新的院校被相继成立。很显然,资力雄厚的老牌院校与新建院校有较大差距。于是,加强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深化创新能力改革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策略以及促进经济效益质量提升的迫切需求[6-8],推动高等院校教育变革,是促进高等学校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以及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9]。一系列措施是基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并且,本文结合了将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的要求而提出了这些措施,旨在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优秀人才。

  1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工科”背景下,要求课程目标明确,注重理念引领,注重教学模式和方式的创新。但根据目前的教育现状来说,仍然存在以下的问题。

  1.1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对创新能力培养重视度不够

  近年来,虽然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和改进电子信息专业的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但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仍然受到传统培养方案无形的影响,没有办法完全摆脱其体系的思想和框架。虽然,改革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有意愿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重点,但是,传统的理论科目所占比例仍然较大,学生大部分科目仍然是传授大量的理论知识点。“新工科”并不是不要求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同时要求课程构造的创新,需要具有应用型特点的学习内容增加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尤其面对将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电子信息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严重不足,无法在工作后迅速地达到企业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要求。这些在目前各个高校所改革的培养方案中都没有得到较好的实现。

  1.2教学方式和模式单一

  教学方式的定义,包括教师的讲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目前的电子信息类研究生获取知识的讲课方式仍然是以传统的讲课方式为主,灌输理论知识,缺乏的是以实际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是学到了理论知识,对于知识的运用以及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法,是比较欠缺的,导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具备的能力与企业所需的能力供求不一致,而且也不满足“新工科”对研究生的要求。

  1.3教师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不足

  高校的研究生可分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现代社会,这两种类型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应该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并不是意味着就一定只学习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创新能力培养。根据实际社会需求和科研课题推进的要求,学术性研究生欠缺的是科研方面的创新能力。而对于专业型研究生需要创新实践能力,目前他们所具备能力与企业所需人才所具备的能力还有很大差距,这导致他们在就业问题上面有很大的影响。

  2新工科背景下的具体措施

  2.1完善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的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条件、课时安排等方面的集成,是党和国家的实施和完成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是教学任务的安排及教学规范性文件的组织,是人才培训的实施和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必须经过规划与设计、调研与分析、起草与审定、发布与更新来制定。完善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一个完整的流程才能完成。图1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流程图,依据收集到的社会需求,反馈到培养目标上面,根据反馈后的培养目标来制定一系列的培养方案。最终的培养结果应用到社会需求,社会需求会再次反馈在培养结果的好坏,紧接着,培养结果再次反馈回到前面制定的培养方案之后中,以重新修改培养方案的内容。从社会实际需求方面可以发现,创新能力一直是社会急需的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图2为学术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流程图,与专业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基本一致,只是社会需求改为科研需要。这是因为学术学位研究生主要的任务还是进行学术科研工作,要以科研需要为目的来驱动教学。整理、汇总两种培养方案,分别制定针对两种类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这两种类型的研究生需要两种侧重点不同的培养方案来培养,并且做到每5~6年反馈整理再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2.2注重教学方式和模式的创新

  两种类型的研究生,在教学模式方面是有不同点的,学术性和专业性研究生分别注重的是科研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管理和服务,创新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构建了教师和学生分别为主导和主体并且做到主导与主体相结合,发掘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学习过程不仅仅是课上的45min,还要充分利用课下的时间,教师主要以引导的方式,主要依靠学生自学并且自主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充分发挥其主体的作用。并且,教师还会进行作业布置、总结以及答疑过程。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依靠课上的授课时间来完成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与Internet相结合的新思想,抓住现代学生对于Internet的敏感度和快速适应度,利用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3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和能力

  高等学校师资力量的高低是学校发展快慢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河南省对各个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引进越来越重视,在学科建设上面的能力也逐年提高。一些高校在师资力量和学科建设上面已经做到十分雄厚并且名列前茅。但是,各个高校参差不齐。“新工科”背景下的电子信息类研究生的任课教师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重视度不够。根据当前的情况,在高校中,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和能力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2.3.1教师理论、实践课教育水平和能力的提高。首先,加大国内外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工作。吸收国内外优秀人才,凭借其过硬的专业素养来快速提升教师自身的教育水平及能力;其次,在引进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应重视培养已有的教师能力,把已有教师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的工作之一,利用学科优势、科研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帮助与合作,并且,利用先有的实训基地,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最后,完善激励机制或者奖励制度,来鼓励教师快速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和能力。2.3.2教师对研究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引导。在教师理论、实践课教育水平和能力提高到一定水平时,教师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对研究生的引导问题。在部分高校中的实际问题不是教师理论、实践课教学能力不足,而是只关注到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关注到学生科研创新的培养。学生对于科研创新点发掘能力的欠缺,以及对于文献阅读方法或者论文书写技巧的不了解,导致研究生在科研创新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对于教师来说,在平时的授课以及课下辅导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欠缺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创新实践能力,还在科研创新能力上面也能快速提高,这两个方面不需要明确区分是哪种类型的研究生。

  2.4结合校内、校外情况,增加学术会议的参与

  针对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结合校内、校外的情况,增加研究生学术会议的参与率。在这个问题上,有以下建议。2.4.1校内尽量多举办校内学术交流会议。根据校内的情况,可以以院为单位举办小型的研究生学术交流会议,并且要求会议中使用英语汇报的形式。研究生可以在提高自身英语听说以及演讲技巧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到本专业其他科研课题方面的基础知识,拓宽自身的专业知识范围。根据校内情况,也可以以校为单位举办稍微大型的研究生学术交流会议,由于个别专业之间可能存学科内容交叉的情况,通过校级的学术交流会议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到交叉学科,激发自身学科的创新点的发掘,并且拓宽自身的眼界。2.4.2校内开设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相关介绍的讲座。国内外的学术会议的数量较多。对于研究生来说,如何区分这些学术会议的档次高低,是他们面临的问题。校内应该分学科开设相关介绍的讲座,研究生可以快速地了解到各个高水平学术会议,大大缩短了研究生自己去了解这些学术会议所花费的时间,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来进行自身科研课题的研究。并且也可以研究如何自己去了解一个学术会议的方法,古人有个说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由于学术会议的数量是很庞大的,学校开设讲座把所有的会议都做讲解不切合实际。开设讲座教授如何筛选和分辨高水平期刊的方法才是研究生更加需要的。2.4.3出台激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相关制度。近些年来,研究生较少去参加学术会议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①自身学术能力的不自信;②对学术会议的不了解;③参加会议经费问题无力支撑等。针对第二个问题,前面已经提出了解决方法。对于第一个问题,主要的解决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需要教师或者导师给予引导。针对第三个问题,学校应该出台相关制度,对于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给予经费上面的支持,免去学生在经费上的后顾之忧。或者对于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的研究生给予学分或者金钱上面的奖励,以此来激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去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

  3结束语

  在“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各个高校教育系统改革重要的任务之一。教育部多次强调该任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以满足新兴产业、新经济的需求。在提升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积极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思维是目前形势下,研究生更加需要的。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应该抓住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勇于改革,以企业需要为驱动,完善和改革培养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实现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施艳艳 任莉 李梦阁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