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管理模式在设备维修的应用
期刊目录网智能科学技术论文发表2020-03-04 11:03关注(1)
文章以我国工程建设为背景,总结机械设备维修现状,提出具有可靠性的维修理论,进一步探讨可行的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为各类工程设备的运行创设稳定环境,推动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智能化管理模式;机械设备;维修应用
1引言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项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提升了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但在性能逐步得到改善的同时,设备的精密度与复杂性也随之提升,加大了对机械设备的管理难度,在此背景下探寻可行的技术措施尤为关键。
2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维修现状
2.1操作技术与设备更新不配套
近年来,我国积极从国外引入先进机械设备,与此同时国产设备研发企业也持续发力。在机械设备技术水平逐步提升之下,工程人员的操作技术却难以得到保障,出现了技术与设备之间畸形发展的局面。
2.2重使用、轻养护
当前很多施工单位无法准确地认知机械设备的重要性,对预防设备故障并不重视,一般还是存在“不坏不修,坏了才修”的维修思想[1]。虽然机械设备的整体性能在逐步提升,但依然不允许出现带病作业的现象,否则会加剧零部件磨损,降低施工效率。未做好维护保养工作,提升了设备的故障率,使经济效益难以得到保障。
2.3故障维修检测技术滞后
经验是提升故障诊断效率的关键,可快速判断发生故障的区域,但无法准确界定故障的程度,因此不具备较高的准确率。尽管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中,但不具备足够的专业化水平,致使机械设备维修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局限性。
3基于RCM2的工程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探讨
注重预防为主的基本思想,准确认知现代管理方式,并将其融入至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中。在先进测试与诊断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创建以可靠性为核心的现代化维修思想(RCM),其基本宗旨在于以机械设备运行质量为前提,以最低的费用实现机械设备固有的可靠性水平,从而最大程度降低维修成本[2]。
3.1RCM2的改进框架
RCM2最初由英国的JohnMoubray提出,相较于传统的RCM理论而言,其存在两大鲜明特点:(1)高度注重与用户的关系,同时在分析问题时应足够细致与明确;(2)关于设备维修策略的制定,需充分融入现代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3]。除了实现对工程原理的整合外,还需要注重对设备维护人员的培养,切实提升其操作能力。关于RCM2分析的步骤,作如下总结:(1)面向内部决策者传播信息,提升其对于RCM2的认知;(2)适配与实际需求相适的设备,展开初步分析,大体掌握可取得的潜在好处;(3)挑选高水平团队,为分析工作提供指导;(4)强化团队成员的训练;(5)给予团队积极引导;(6)强化对分析的管理工作以及技术审核;(7)基于实际情况确定修订日程;(8)依据优化后的维修日程将工作落实到位;(9)评估可取得的最终效益;(10)基于上述(2)~(9)的步骤重复操作。
3.2分析设备的选择
在RCM2方法中,需注重对现有设备的分析。在设备尚未出现故障之前,详细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如维修保养记录、易损件更换频次、主要部件维修频次、润滑油使用情况、柴油油耗等各项指标数据。在这一环节,核心问题便是在指定的时间周期内(具体为5~153h)做好对设备的分析。此外,当团队给出决策后,需在较短的时间内落实到位,且尽可能较早地获取效益。关于大型工程机械设备,为给分析提供便捷条件,需将其拆分成多个组件,从中寻找到具备潜在高度及潜在价值的部分。
3.3建立决策团队
相比于基础的RCM方法而言,全新RCM2的突破之处体现在团队方法上。在RCM2中,创建3~5人的高素质引导分析团队,要求每位内部成员都具备全面掌握设备的能力,且要覆盖到项目主持人、维修监管人、技术专员等。同时,在团队成员的选择上还要求各成员拥有端正的态度,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面对RCM2的实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3.4需克服的困难
(1)变更现象的确定。为推动RCM2项目的有序开展,必须改变人们的认知。实际结果表明,部分关键的RCM2项目在实施初期阶段便显得较为疲软,这与决策者息息相关,尤其是具有RCM2项目决定权的主体,其需要接受全方位的训练,在准确掌握RCM2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适用于RCM2的可行实施方法,在项目初期便要形成整体认知,明确RCM2可创造的利益。(2)制造商建议的处理。在RCM2分析工作中,制造商是重要的参与主体,但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会引发矛盾现象,即制造商的利益诉求与“专家”的观点存在明显偏差。对此,RCM推动者应当发挥出引导作用,除了掌握与RCM2有关的技术外,还需要具备足够的个人魅力,通过妥当的控制方式有效处理制造商所提出的各类建议。(3)新维修计划的实施。尽管RCM2的分析工作难度较大,但做好此方面工作并非结束所有的工作。事实上,RCM2分析结束,仅意味着完成了整体工作的1/2[4]。除此之外,还需要创建维修计划,使设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具有优良的运行性能。主要做好如下两点内容:①编制技术文件,将其转交给管理层审核并签发;②覆盖维护计划人员,需要确保此类群体可以准确掌握RCM2在其中的作用,认识到维修计划所具备的现实意义。
4改进维修思路,探索维修新工艺
4.1提高工程机械维修经济性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重点围绕经济效益展开,灵活应用科学的技术手段,控制机械设备维护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从而提升机械设备的效益性。立足于实际生产条件,为之确定合适的维修方法。虽然当前制造业水平已经上升至全新高度,且设备的运行效果也更为良好,在耐久性与可靠性等层面都取得了突出进步,但依然要得到合理维修方式的支持,否则将会明显加大成本投入,并制约机械设备的使用效果。预防检修机制中,强调定期检查的重要性,所采取的修理措施需要以实际情况相符,基于预防性检查的手段将维修工作落实到位。相关人员应准确认知“视情修理”,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并非是选定合适维修方式的指导,而是需要从维修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消除强制性修理等极端行为。当然,还需要注重失保失修,从根本上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4.2建立智能网络维修服务系统
当前,多数工程机械厂家已经创建了较为完善的维修服务网,且覆盖面相对较广,在全国多个地区均设置了配件中心仓库。施工单位可根据施工现场遇到的具体问题用关键词进行搜寻,与之相应的解决方案就会出现在智能终端。这样一来,既节省了盲目搜寻的时间,又可以借鉴成功的案例经验。依托于信息技术,可为工程人员提供帮助,通过便捷化的方式掌握维修站点的分布情况[5]。同时在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改变科研单位、维修厂等多个主体相对隔绝的局面,从而将彼此串联成整体,实现信息的共享,可达到高品质服务、便捷化远程监控的效果。
4.3改善性修理逐步替代恢复性修理
关于改善性修理,主要面向的是各类老旧机械设备,通过引入新技术与工艺的方式加以处理,改善旧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甚至超越原有水平。现阶段,具备智能化特性的工程机械被持续推出,且设备持续性升级,加之CAD等行业技术的发展,改善性修理的重要性随之彰显,甚至会成为恢复性修理的重要替换形式。此外,一系列复合修理方法被不断提出,相继被应用于机械设备的修理工作中,基于多种修复工艺可全方位改善机械设备的性能,常见有焊接与胶粘的综合方式等。考虑到经济效益的要求,修理工艺的核心在于有效汲取各项技术的优势,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除此之外,机械维护检测设备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诸如发动机变矩器等设备的应用,通过不解体的方式便可全面掌握设备的实际情况。工程机械维修检测设备逐步突破传统技术的束缚,以故障检测仪(见图1)为代表的一系列先进仪器均成为现阶段机械维修的关键设备。在电子技术的支持下,经检测后生成与之相关的故障码,寻找到具体问题并提出可行的维修方案,以高效、稳定的方式完成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机械工程制造水平持续提升之下,加之电子技术等一系列行业技术的发展,工程机械设备已经朝着集成化方向迈进,兼具了传感器、微电脑等多项现代化技术,其检测与维修质量也正在逐步提升,可以为工程事业的开展创设优良的基础条件。经文章的研究,则希望给同行提供一些可行参考,共同提升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涛.工程机械的智能化趋势与发展对策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17):124-126.
[2]王英明,谢飞.新形势下简析工程机械的维修及管理模式[J].现代经济信息,2017(14):337.
[3]胡龙光.地铁盾构施工设备管理及维保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8(9):168-169.
[4]杨世德,余峰岗,林凤涛,等.工程机械设备智能化管理初探[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8):211-212+216.
[5]宋韡.工程机械的智能化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21):183-184.
作者:高保飞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智能化管理模式在设备维修的应用相关论文:
医院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与安装
智能化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
人工智能设计下中医教育新模式
价值链赋能汽车工业智能化发展
人工智能下中医教育新模式
上一篇:电器元件故障诊断与维修途径
下一篇:超声无损监测与在线监测技术
-
测控技术测绘技术论文发表核心期刊
-
系统仿真技术杂志国家级期刊征收论文格式核心期刊
-
电力电子技术电力工程论文核心期刊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电子科学论文核心期刊
-
广东电力电力工程师职称论文核心期刊
-
工程设计学报机电一体化论文核心期刊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光学论文发表核心期刊
-
电源学报电子技术论文发表核心期刊
-
热力发电杂志最新工程师论文查询核心期刊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核心电子期刊方式核心期刊
需求单填写(快速填写,为您解答)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核心电子期刊方式
-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核心电子期刊
- 《计算机时代》电子核心论文期刊
- 计算机周刊杂志是什么级别刊物
-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杂志广东省科学院主管刊物
- 中国机电工业杂志论文字体要求
- 信息通信技术杂志是国家级期刊吗
- 今日电子杂志2017年7期论文目录查询
- 当代通信杂志通信工程师期刊
- 电力工程技术江苏电力期刊
- 刊号是issn还是cn
- 博士论文发表的期刊有哪些
- 生物技术顶级期刊目录
- 期刊影响因子越高说明越难发表吗
- 刊号后面的字母什么意思
- 微生物领域顶级期刊有哪些
- 补刊是什么意思
- 工程科技是什么级别
- 名师在线是核心期刊吗
- 建设科技是核心期刊吗
- 破格工程师职称评定条件
- 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条件有哪些
- 广东高级畜牧兽医师职称申报材料
- 申请国际书号多少钱
- 畜牧兽医职称有哪些
- 教师申报副教授需要什么条件
- 广东省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定条件有哪些
- 正高级实验师相当于教授吗
- 副研究员职称相当于什么级别
- 赶紧收藏!新闻记者高级职称条件
- 注意收藏!小学英语课题研究题目合集
- 论文转投的原因有哪些
- 博士发SCI对几区有要求吗
- decision in process一般多久
- 审稿时间越长退稿可能性越大
- 论文终审被退稿的几率大吗
- 什么是教改论文?
- 论文第三作者可以写几个人
- 医学论文格式要求及字体大小
- 贵州省评职称论文发表的刊物有哪些
- 核心论文的第二作者有用吗
- 高中英语课题题目推荐
- 学术论文的主要构成部分有哪些
- 论文一级标题是什么
- 文章主动撤稿有什么后果
- 英文综述的查重率控制在多少为宜
- 学术论文的标准格式以及字号
- 论文盲审阶段被拒稿是什么原因
- sci论文的格式要求是什么
- 论文署名格式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