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路径

分类: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时间:2019-06-24 10:49 关注:(1)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路径的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高职院校职业的相关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

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路径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

  自李克强总理提出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来,社会各领域掀起研究工匠精神的热潮。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力量,在开展的教育活动中,需要紧密结合工匠精神,尤其在开展职业素质教育中,要切实推动工匠精神与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

  1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之间的内在契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一要求既指明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也体现了工匠精神的本质要求。对于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而言,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在于可以把工匠精神作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具体可以从职业道德、职业思维和职业技能三个维度进行探讨。1)基于职业道德维度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是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以及职业技能发挥的基础和前提。职业道德不是基于制度而是情感作用的结果,因而更具有崇高性。高职院校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包括爱岗敬业的工作理念、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追求卓越的工作目标,这些正是工匠精神所具有的内涵。2)基于职业思维维度的工匠精神。职业思维是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培养大国工匠,首先要教育学生具备“工匠思维”,这是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思维方式的现实体现。“工匠思维”的核心应当是劳动思维,这是由传统劳动观念以及现代职业理念所共同决定的,因此其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自主劳动思维,还应包括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品质劳动和创新劳动思维。3)基于职业技能维度的工匠精神。职业技能是职业素质培养的重点,而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职业态度,更是“德”与“才”的综合。只有把工匠精神落实到技能培育中,才能避免工匠精神陷入虚幻化和浪漫化的误区。就三者关系而言,职业技能是职业道德和职业思维的载体,脱离了职业技能的支撑,职业道德和职业思维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土壤,成为抽象的空中楼阁;而脱离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思维的指导,再高超的职业技能也只是机械的技术[1],三者相辅相成,从技术、能力和素质方面共同构成了工匠精神的全貌。对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来说,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同时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的职业思维,才能更好地提高职业能力,实现职业理想。

  2高职院校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感分析

  基于工匠精神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之间的密切联系,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情况,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笔者在常州大学城五所高职院校开展了关于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高职院校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现状。①认知程度方面。多数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有一定的认知,少数高职学生认知程度较低,甚至部分学生完全不了解。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对工匠精神的认知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深度和广度。②认知渠道方面。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渠道多元化,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信息,但总体上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渠道以自我搜索信息、自我学习为主,学校教育方面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对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以及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来说,课堂理论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应当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但是调查显示,只有17.71%的学生是通过教师等途径了解工匠精神。③认知态度方面。多数高职学生坚持主流立场,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态度较为积极向上,少数高职学生认知态度冷漠,信心不足。立场态度是思考问题、做事情的立足点和归宿点,高职学生能够坚持积极的认知态度,不管是对其工匠精神的培育、职业素质的养成,还是对社会发展进步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调查显示,在对待“您认为高职院校有必要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吗”问题上,60.42%的学生选择“非常有必要”,但有超过2%的学生选择“没必要”或“完全没必要”。在对待“您认为高职学生是否应当以大国工匠标准来要求自己”时,53.12%的学生选择“非常应该,对个人发展很重要”,1.82%的学生选择“无所谓,工匠精神是少数人的事”。在涉及“您是否认同工匠精神”问题上,93.75%的学生表示认同,6.25%的学生表示不认同。这种态度体现出部分学生由于认知上的偏差,在实际践行中缺乏动力,对自己树立工匠精神的信心不足。④认知内容方面。多数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较为理智务实,少数高职学生认知模糊混乱。在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特征认知上,超过50%的调查对象选择了“精益求精”“专业严谨”“追求极致”“坚持专注”“创新意识”“脚踏实地”等特征。在涉及培育工匠精神的时间问题上,学生也有着较为理智的观点,45.05%的学生认为应当“贯穿大学三年始终”。此外,受访学生对所在高职院校关于培育工匠精神的活动开展方面,特别是对工匠精神与学校专业教学和校园文化的融入方面,只有少部分学生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数据显示,36.46%的学生认为学校“已经开展相关活动并取得成效”,23.18%的学生认为“开展了一些,但比较凌乱”,10.94%学生认为“没开展任何工作”,还有29.43%的学生表示“不太清楚”。这种情况表明,不少学生对所在高职院校情况认知模糊,同时反映出高职院校开展活动的宣传力度和参与力度不够,有待进一步深入。2)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认知现状的原因分析。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和认同是社会大环境、小环境和主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①社会客观因素是影响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认知认同的根本因素。总体上说,我国社会环境氛围积极,但尚未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环境。一方面,在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深远,认为“匠人”是社会底层的职业,认为其生产方式落后、创造价值小。另一方面,在我国当前社会现实里,虽然国家提倡并鼓励在各领域培养大国工匠,发扬工匠精神,但是大多数人仍然希望从事类似白领这样“体面”的工作,仅仅把“工匠”局限于传统的制造产业。由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影响,导致很多大学生对工匠精神产生错误的认知,认同感不强,对培育自身工匠精神的积极性不高。在调查问卷中,对于影响工匠精神认知和培育的因素问题,43.49%的学生选择了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②家庭、学校教育是影响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认知认同的直接因素。第一,“两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工匠精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相较于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两课”课程较少,且在工匠精神的教育内容丰富性及教学实效性上较差,包括专任教师在内的不少教育者本身对工匠精神的认知程度不够,加之有些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保障运行机制,导致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认知模糊、认同感薄弱的问题出现。第二,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对高职学生关于工匠精神的认知认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的认知最早来自于家庭,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儿时形成的认知定式和行为习惯,会对新时期大学生的认知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深远且不容易改变的。③大学生自身状况是影响他们对工匠精神认知认同的决定因素。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情况和认同程度最终受自身因素决定,包括受教育程度、个性特征、能力素质、社会阅历、价值观等。一般而言,良好的主观条件会产生良好的认知行为。由于大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情况和认同程度也不可能完全一致,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和差异性。调查显示,58.33%的受访对象认为自身因素在工匠精神认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自身对工匠精神认知的缺乏也影响了对工匠精神的认同度。这表明多数高职学生对影响工匠精神认知认同的因素有着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这样的认知水平必然影响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的深度和广度。

  3推动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路构建

  1)建构理念:凸显塑造信念之需与现实关怀之要。强化工匠精神认同,推动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素质教育,首先需要在价值理念上予以更新。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的职业素质教育中存在弱化工匠精神的问题,其重要原因在于只注重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而忽视了学生的现实需要,造成理论与现实相脱节,影响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把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科学信念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紧密结合。①树立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理念。多年来,高职院校过分注重生源扩招以及专业设置的多元化,陷入了重数量轻质量、重“传技”轻“育人”的误区,这种人才培养理念不利于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各系统、各部门都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质培养,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2]。这种重视不仅要体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融入教职工的思想观念中,使教职工的一言一行都能给学生以正确的示范引导。②构建以工匠精神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把素质与专业、能力、技术割裂开,而对于学生来说,素质、专业、能力、技术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分离或有所偏重,工匠精神之所以能作为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它是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思维的有机统一,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讲,就是技术、能力与素质的统一。因此,应当以工匠精神为目标来建立人才培养体系。2)建构方法:理论灌输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实现与工匠精神的有效融合,也应当坚持课堂理论传递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①理论灌输法。列宁同志在1902年发表的《怎么办》中阐述到,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3]。由此可见,理论灌输法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素质教育中,首先,应充分发挥“两课”,特别是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理论灌输作用,在“两课”中融入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两课”是对大学开展价值观、道德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课堂,“两课”开展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以及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其次,要注重发挥专业课和实训课的理论灌输作用,坚持“课程思政”,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与职业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以工匠精神为桥梁,这样既有助于实现职业素质教育的全方位渗透,也有助于推进工匠精神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深度融入。②实践教育法。理论灌输法的价值在于通过理论学习帮助学生强化认同,而实践教育法的价值则在于通过创设情境、践行理论帮助学生实现理解认同。对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而言,要积极构建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体系。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价值目标,被学生接受、理解、认同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校园文化氛围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一方面校园文化通过营造良好的情境,比如宣传和展现大国工匠的事迹及其价值观、工作观等精神文化,让学生参与其中,能营造一种“了解工匠”“学习工匠”“成为工匠”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校园文化通过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能为学生搭建践行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平台,更能促进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认可。3)构建路径:把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基本规律。要实现工匠精神与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科学把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基本规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又有着较为稳定的结构,即知、情、意、行四要素。可以说,实现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有机结合的过程。知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前提基础。知,即认识,是指学生对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教育的看法和理解,是他们形成和提高职业素质的前提。没有一定的思想认识,就不可能养成较高的职业素质。因此高职院校要注意发挥“两课”、专业课和实训课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科学认识。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构建科学的认识体系,强化其中的积极因素,弱化其中的消极因素,为学生良好职业素质养成服务。情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巨大力量。情,即情感,是学生对事物的喜好憎恶态度,能推动学生将工匠精神的认知转化为信念。学校一方面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耳濡目染地接受教育,对教育内容产生积极的情感;另一方面要注意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考虑学生的接受“视野”,采取更有助于他们接受的方式,帮助学生强化对工匠精神的认同,提升职业素质。意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不竭动力。意,即意志,是为实现某种目标而产生的动力机制。高职院校在推动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践行工匠精神这一坚定意志的形成。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树立榜样、开展主题讲座和主题班会等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工匠精神的信念。行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有力深化。行,是行动,行动有着巨大的推力,有效的实践行动能帮助学生巩固思想认识和情感意志。高职院校要实现工匠精神与职业素质教育的融合,除了必要的理论宣传外,还必须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采取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为学生搭建践行工匠精神的平台,促进他们把理论知识外化为行为,深化思想认知,强化情感认同。

  4结束语

  增强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感,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不仅对学生,而且对学校和社会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有效推进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素质教育,是当前需要研究的时代课题。通过了解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情况,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的作用,开展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质教育,在弘扬工匠精神的基础上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晓漪.“工匠精神”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J].职教论坛,2016(32):14-17.

  [2]李晓伊,王继荣.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J].继续教育研究,2017(6):47-49.

  [3]列宁.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67-268.

  作者:李艳 单位: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