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问题与对策

分类: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时间:2019-08-16 18:00 关注:(1)

  本文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以某地方高校大四学生和已毕业一年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影响就业的因素、获得招聘信息的途径、应聘技巧、求职能力、专业、大数据对就业的影响、希望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获得的技能、就业方向的清晰度、就业满意度等方面做了调查,分析了当代地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相应对策,强调了学生、用人单位、就业信息数据关联的重要性,阐述了大数据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大数据

  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使得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数量不断上升,从2001年的114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820万人,就业问题愈加严重[1~2]。为了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教育部对高校提出要做好毕业生的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要求,同时,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8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提出,各地高校要广泛应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开展精准对接服务[2]。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为了能够更有效地了解大学生的就业需求情况,探究大数据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与时俱进,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是一项非常有必要的工作。

  一、大学生就业需求状况调查

  本文以某地方高等学校大四学生和已毕业一年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QQ、微信等方式,发放600份调查问卷,收回590份有效问卷,从影响就业的因素、获得招聘信息的途径、应聘技巧、求职能力、专业、大数据对就业的影响、对就业部门的建议、希望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获得的技能、就业方向的清晰度、就业满意度等方面做了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途径获得就业信息,认为大数据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信息,普遍学生认为缺乏实践经验是影响就业的最大因素,就学生个人而言,大部分学生认为事先了解公司、突出自己的特长以及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应聘时最为关键,然而觉得专业对口则不那么重要,据已毕业同学的反馈,40%的人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对自己就业的前景和方向迷茫,他们希望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获得对真实就业市场的了解,如何理清自己对工作的认识,如何面试,建议学校拓展就业信息渠道,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增加发布信息渠道,举办招聘会和多提供观摩用人单位的机会。从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对就业市场认识不足,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实践经验少,明白个人能力素质、兴趣对求职的重要性,也迫切希望能够了解真实的就业市场,迅速快捷接收就业信息,但是缺乏辨别信息真实性的能力。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调查,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求稳定、求高薪、求发展的特点,究其原因,有个人、社会、学校、市场及家庭多方面的因素。其中,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质量不高是导致学生对就业市场认识不清的原因之一,而对即将毕业和已毕业的大学生就业需求状况调查发现,学生迫切希望了解真实的就业市场,能将自己的综合素质融入到就业中,能够辨别就业信息的真伪,这些需求真实且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尤其是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光靠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和面对面咨询的指导工作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目前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呈现出许多问题。(一)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合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教师不在是资源的独享者,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加强[3],因此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已经不满足学生的需求。第一,课程形式为纯理论,学生感受不到就业的真实性和紧迫性。第二,课程内容陈旧,教授内容集中在教学生如何找工作,然而现在的地方性用人单位在面试中最主要看的是个人能力,光有求职技巧竞争力不足。第三,课程设置时间晚且缺乏连续性。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一般在大三或大四才开设,学生心理上和事实上都不能很快适应找工作的状态,导致在调查的学生中很多人缺乏应聘技巧。而且仅有在大三或大四时才接触就业相关知识,学生容易迷失方向,也容易造成对就业方向不清晰、就业积极性不高、综合素质不能得到最大发挥的后果,缺少了培养就业能力的过程以及大环境,造成在求职中缺乏竞争力的局面。第四,课程缺乏实践,实践出真知,学生缺乏实践。(二)就业指导工作师资水平不够。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均由辅导员担任,没有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辅导员自身有很多日常管理事务,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系统性探索,工作内容均在学校内,与用人单位联系少,与社会接触少,大多仅靠经验传授知识和技能,缺乏系统性、强有力的说服力,另外高校辅导员自身求职和工作经历都比较简单,实践经历也少,因此对就业指导课程往往只能讲表面,这也是导致学生对应聘技巧掌握不够的原因之一。(三)就业指导服务精准度和个性化不足。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化是他们的标签,希望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符合自己个人特点的职业中展现自己的价值,然而在海量就业信息中,他们无法精准判断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和与自己综合素质的匹配度,而在现有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对于能够结合学生本人特征推送的就业信息基本没有,仅是笼统地发布招聘信息,线下学生真正去就业部门咨询的人很少。因此,就业部门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能有针对性的全面的进行个性化、精准化服务。(四)缺乏学生与市场沟通的安全平台。现代的大学生是在海量数据下生活的,社会上也有很多招聘网站,但是社会网站的信息量大,安全性低,对于没有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确实很难从这些海量信息中分辨出真正有用且真实的信息。高校缺乏使用现代大数据的手段整合资源,没能够精准掌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对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力的统筹领导力,对学生就业指导服务面窄,缺乏主动走出去的积极性,与企业互动少,有学生数据资源,但没有建立用人单位库,没能整合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需求信息。因而,学生不了解用人单位,不了解就业市场,用人单位也出现“用工难”的现象,用人单位难得到真正需要的人才,学生难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这很显然已经不符合信息化时代的需求了。

  三、就业指导工作的问题对策

  (一)搭建学生、就业系统与用人单位的数据平台。当前,数据已经成为当代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行各业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4],掌握毕业生情况,了解就业市场,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尤为重要[5]。学生能否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离不开就业信息数据的支持,一份工作与其就业价值观、兴趣、能力是否符合与就业信息相关,学生想要在海量的就业信息中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对于未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很难。尽管社会上有很多大型招聘网站,也有自媒体的传播,但是安全性没有保障,针对性也不强。如果学校建立一个学生基本信息、就业系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了解用人单位、就业形势、国家政策,并且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匹配与个人的能力、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就业信息,那么不但可以解决学生对市场不了解、对用人单位不了解、对海量信息难筛选的问题,还能够根据自身的综合素质来了解适合的职业。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也可以根据所需人才的要求快速匹配出相应的学生,从而建立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省时又省力。既能够解决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个性化问题,也能够影响学生对自己的成长进行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还能解决用人单位的问题。要建立这样一个平台,一是需要搜集数据,学生基础数据、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国家政策信息、就业信息以及就业系统的数据等。学生基础数据包括学生家庭环境、成长环境、兴趣爱好、个人特长、学习记录、心理状况、理想职业、联系方式、实践经验等能够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数据,企业数据包括招聘信息和企业行业相关的数据等,另外平台还需要收集国家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等方面的信息。二是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关联链接,使学生能够随时了解就业相关信息以及和自己匹配的就业信息,并通过建立的平台、QQ、邮箱、微信、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个人个性化推送就业信息。而学校为了保障学生信息的安全,需要做的是审核用人单位的资质、合法性、真实性等,在确保学生信息不外泄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权限与学生进行关联。当然,学校就业部门应积极与用人单位建立就业合作关系,与劳动保障部门合作,承担起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线上线下都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还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平台的建立需要资金的投入与人员维护,需要学校、政府部门的支持。(二)课程改革。就业指导课程应当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但要教授学生如何找工作,而且要符合学生们的需求。移动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传统的面对面纯理论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因此课程改革已经迫在眉睫。第一,课程应将理论、实践和网络课程有机结合,这样可以面对面的进行理论指导,增加学生求职实践环节也可以使学生切身体会求职的过程以及增加对实际就业市场的了解,将网络资源运用起来,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整个课堂主体都是学生,教师才能真正起到指导的作用。第二,课程时间应贯穿整个大学,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树立就业的紧迫感,又能够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和实践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第三,可以邀请用人单位管理者进入课堂授课,这能使学生对真实就业市场多一份了解。第四,考核由几年的课堂、实践以及线上学习组成。(三)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师资专门进行授课和就业管理。就业指导课程已是高校的必修课,学生数量多,师资数量少,且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应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专门负责教授和研究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以后的课程能够避免师资的浪费,既能有效地完成就业指导工作,也能够为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工作提供大量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撑,为研究工作带来方便和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四)积极引导,转变思想。根据调查发现,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不高,从学生对专业对口是否重要这一选择中就可以看出,一方面,应该对学生就业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通过三年时间不间断的就业指导课程的耳濡目染,学生将会形成自己的就业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能力、个性以及就业环境选择职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慢慢转变学生对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这些单位的就业趋向,从而根据自身特点找寻符合自己定位的工作。另一方面,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就业部门单个部门的工作,应该全员参与,引导高校教师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对学生培养才有方向可寻,如果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脱节,都不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那么培养人才的意义也就荡然无存,因此,教师专业教育的引导也很重要,专任教师的思想转变也很重要。

  四、结语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呈现出效率低、服务面窄、个性化服务不足等特点,依靠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能够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地方发展的,要使学生能够有高质量的就业是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了解就业市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外加现代技术的手段和平台才能够使学生方便、快捷有效的满意就业,而这是长期培养的结果,不是仅靠一个学期的就业技巧性的指导就能够实现的。因此需要运用现代的手段来辅助就业指导工作,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平台,改革就业指导课程,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势在必行。与时俱进,运用大数据的平台,对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效率、简化后期工作、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就业质量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戴贵芬,林明惠.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及引导机制[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7(5):60~64

  [2]江文英.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及对策研究[J].韶关学院报,2016,37(3):132~136

  [3]毛凤鹃.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研究[J].价值工程,2018,30:292~293

  [4]赵慧.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创新[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8:82~84

  [5]汤龙升,陈冉,徐萍等.大数据时代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0:201~203

  [6]林舒.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3(7):33~35.

  作者:杨丹 钱育林 杨永贵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