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创业教育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

分类: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时间:2020-12-24 09:50 关注:(1)

  高校是创业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农村籍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对其返乡创业意愿影响较大。做好高校创业教育是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农村籍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对于农村基层建设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从创新创业教育的角度,鼓励农村籍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学校建立健全创新创业体系,组建创新创业导师团队,推动和提升高校农村籍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升级,为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更多智力保障和机会选择。

创业教育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

  当今社会,全民投入创新创业浪潮中,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做好创新创业教育是必然选择和责任担当。为推进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服务好我国乡村战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为农村籍大学生量身定制创新创业相关指导体系、课程建设和方式路径,以此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返乡创业的创新型有为青年,推动我国产业升级,也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还是存在着诸如资源投入多、收益不乐观的现象。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注重教育过程,还要加强教育效果。要分析农村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也就是说对农村籍大学生未来选择创业的概率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侧面进行鼓励追踪,以此加快农村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其踊跃加入返乡创业大军,投身家乡的经济建设,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1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含义

  顾名思义,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传播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教育。实际上来讲,大学生尤其是农村籍大学生通过创业教育,可以大大地增强一定的创业意识,而且还会很大程度上将一些创业想法转变成实质创业,以此返回家乡建设家乡。不少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创业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提高潜在创业的大学生一定的创业能力,使其有能力、有意识去创新创业[1]。但是创业教育究其本身来讲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业素质和技能的一种教育形式。近年来,我国坚持创新发展战略,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国高校逐渐具备规模,也呈多元化发展,起初是对专业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以此对学生进行影响和教育,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式,学生是主体,通过创业大赛等逐渐实现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等的培养教育模式。但是,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本质上还是对其能力的培养,以此对技术和创业概念转化为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可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多么重要的一项高校教育模块,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概率和更多的选择机会,提高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但在这里提到的农村籍大学生更需要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其能力,引导其投身到乡村建设,为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家致富贡献力量。

  2理论模型构建

  创业教育离不开良好的创业环境,同时创业意愿又是创业基本活动的关键因素,并在创业前对创业本身有着一定的自我效能感。那么,创业的事实就基本成型了,也会步入正轨。基于此,从创业教育、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环境和创业意愿等几个方面建模,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图1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作用机制理论模型

  2.1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

  学生对创业的积极态度主要取决于创业过程中是否挫败和创业环境的好坏,另外创业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主要取决于创业知识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从而效能感提高,就业意愿也就逐渐随着增强。国内一部分学者认为,影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关键因素就是各高校是否正确引导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和是否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基于此,按理论模型分析,假设模型中H1为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具有积极影响。

  2.2创业教育与创业自我效能感

  对学生来讲,自我效能感提升的最佳途径就是不断掌握和积累创业经验,从中增强自我效能感。从创业指导实践经验来看,接受过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培训的大学生,明显是与未接受过培训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有所不同,在承担创业风险的意愿上也大相径庭。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时候,主要关注学生对创业知识的掌握和创业能力的锻炼,以此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模型中H2所表示的创业教育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具备着积极影响[2]。

  2.3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愿

  顾名思义,创业自我效能感就是创业大学生主体的创业动机、认知创业资源和控制创业事件所需的行动过程的能力的一种自我认知。从中不难发现,创业的大学生对自我创业能力的认知和判断直接决定着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自我效能感较强的大学生能够正确及时把握机遇,也能够识别和面对风险,与其相反,自我效能感较弱的人对创业持徘徊甚至不自信。国内一部分学者一致认为,自我效能感较强的人对创业机会和潜在利益比较敏感,容易做出积极反应,相反,自我效能感较差的人面对创业机会满脑子都是风险。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较强直接关系着创业意愿如何,创业意愿较明显就增加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因此,理论模型中H3显示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农村籍大学生创业意愿也是有积极影响的。

  2.4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间的中介作用

  创业自我效能感就是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之间的融合剂,也是中转站,影响农村籍大学生的创业选择。自我效能感是个体能动作用的核心机制。故此,创业自我效能感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创业意愿形成。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愿的联系是很关键的,时下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比较不稳定,需要培养一定创业自我效能感增强其创业意愿,这就需要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下功夫。综上,理论模型中H4显示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与农村大学生创业意愿间起到中介作用。

  2.5创业环境的调节作用

  创业环境对于刺激经济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创业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强弱。尤其是农村籍大学生是否返乡创业关系着乡村振兴,势必与农村创业环境相关。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是调节创业意愿和动机的,理论模型中H5结论是创业环境可以调节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的积极推动作用,尤其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影响较大。

  3相关措施和建议

  将农村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从创业教育、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环境以及创业意愿之间的作用影响理论模型,进一步说明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环境之间的作用,以此加以研究,助力新农村建设。其措施和建议如下:

  3.1国家层面

  推出相应的创业政策,给出关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质量要求、学生参赛获奖激励机制等文件等具体指导意见,并给高校拨款,专项支持农村籍大学生创新创业,同时,设置系列创业优惠机制,鼓励农村籍大学生通过学习锻炼返乡创业能力,支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此同时,国家还应通过建立创业监督机制,监督创业优惠政策落地情况,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促使农村籍大学生更大范围内接受创业政策宣传,参加创业培训,掌握创业能力,增强创业意愿。另外,提高农村籍大学生的社会保障、偏远地区生活保障等水平,增强其承担创业失败的风险,强化其创业意愿[3]。

  3.2学校层面

  学校的创业教育要普及到全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使每个年级、每个专业的农村籍学生都有所培训,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开设农村经济、农村创业政策和农村建设等基础课程,加强导师团队建设,聘请企业专家等组建校外导师团队,校内外联动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创业赛事,并给予奖励,培养其投入农村经济发展中去的创业意愿和能力。同时,学校还应在暑期社会实践方面加大力度,鼓励大学生走进农村,了解农村,感受农村,使其热爱农村的广阔天地,这对其接受返乡或者走进农村创业都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并且邀请企业专家来校讲座,提供与成功人士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与此同时,从学校角度出台相关创业政策文件,作为支持创新创业官方指导意见,要给去农村创业的大学生政策倾斜,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到农村的广阔天地去创业,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做贡献。学校还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应注重理论和实践教育并驾齐驱,双管齐下,注重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以实训教育为主,坚持项目驱动、调查研究,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以此提高农村籍大学生对创业的基本认知,增强其交际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创业意愿。在组建导师团队的基础,组建创新创业学院,设置创业教师培养办公室,包装创业教师,从气质、学识等多角度全方面提升个人魅力。

  3.3学生层面

  一是作为农村籍大学生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创新创业实际上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光有创业意愿还是不够的,创新创业是一个复杂的创业前期的意愿、相关知识储备、熟练把握相关政策为一体的创业过程。在明确以上步骤基础上,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主要通过学校创新创业课程、实践学习和企业实习等多方面做好创业准备。二是作为农村籍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好专业课程知识,还要尽可能多参加创新创业相关的线上线下讲座和培训,有效了解创新创业市场环境、政策支持和创新创业的相关问题,以此积攒间接经验,养成创业素养和坚强的抗挫折意志。三是加强团队建设,培养团队精神。创新创业离不开团队的每个成员,团队成员要包含多方面不同能力的成员组成,因此要组建多知识结构全覆盖的一个创新创业团队。经常组织团队会议,研讨创业项目相关问题,查找不足,进而推进成熟的创业项目,实现乡村振兴。四是关心农村建设和农村市场需求,合理把控创业项目的市场定位。根据国家、学校的政策支持,结合市场需求实际,合理规划选择创新创业项目。与此同时,加强团队内成员积极参加农村社会实践,了解农村百姓需求,积攒实践经验,丰富农村生活经历,为返乡创业奠定群众基础和实践经验[4]。五是农村籍大学生要密切关注农村相关的创业信息,争取得到天使投资人的支持和入股,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自我价值,增强创业自我效能感,提高创业成功概率。

  参考文献:

  [1]张宁.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2]许昆鹏.创业榜样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7):35-38.

  [3]何海燕.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1):73-77.

  [4]路鹏,张新.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6):172.

  作者:胡楠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