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高校贫困生资助实施中感恩教育

分类: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时间:2021-09-10 09:39 关注:(1)

  资助高校贫困生是我国促进教育公平公正的重要举措之一,高校在做好贫困生物质资助的同时,还需对贫困生开展“感恩教育”。文章通过调查分析高职院校贫困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与问题,探索出针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实施感恩教育的路径,以帮助贫困生懂得感恩、回馈社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思想。

高校贫困生资助实施中感恩教育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感恩教育;贫困生资助

  当下,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日益加强,在进行贫困生资助的过程中我们期望他们不仅能解决在校期间有关学习、生活的困难,而且能懂得感恩、回馈社会。但在线上与线下对贫困生群体所做的调查中却发现,部分贫困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并未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部分贫困生甚至对资助的形式与力度存在着不恰当的非议。于是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在研究高职贫困生精准资助实施的路径时,应当把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也纳入其中[1],以更为宽广的视野与张力,将“感恩教育”具化为“树立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一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2,3]。

  一、精准资助中实施“感恩教育”的内在逻辑

  (一)以精准资助引导出贫困生的感恩之心随着高职院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形态由普惠式向精准式过渡,资助工作更具结构性和层次性,也更能契合贫困生个体的物质需求特点,使稀缺的资助经费实现优化配置[4]。由于精准资助契合贫困生个体的需求结构,相较普惠制资助形态,精准资助与贫困生的贫困程度、在校生活的实际需求相联系,能够精准触及到贫困生个体的内心世界,使他们真切感受到所在学校的“家文化”氛围[5]。因此,要立足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贫困生所产生的感恩之心内化为促进他们职业素质养成的内驱动力,此时就需要为这种内驱动力的运行创设出具体的行动目标[6]。

  (二)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回报社会的责任感高职院校实施精准资助时的经费来自社会,因此回报社会便应成为上述内驱动力运行的行动目标。将回报社会内化为贫困生的内心信念,需让其肩负起毕业后回报社会的责任感。社会作为一类系统,在哲学层面可理解为:人一切生产关系的集合,这里的“人”并不是具体的个人。这就表明,若不能将回报社会的内涵给予细化和具化就极易使这种责任感悬置,无法现实起到导引内驱动力的目的。文章将这里的“社会”细化和具化为:贫困生的家庭和职业场所。这就表明,需将感恩之心转化为贫困生以物质回报家庭,以职业能力为组织做贡献的责任感。沿着这一思路进一步分析得出,贫困生先应以组织责任感获得薪酬,才能以实际行动回报家庭。

  (三)在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下形成学习自觉

  通过分析两类责任感之间的关系可得出这样结论:贫困生若要承担起组织责任感,则需以良好的职业状态和职业技能去完成组织中的工作任务,所以在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下便要求使贫困生形成学习自觉。这里的“学习自觉”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在校学习期间能始终以自律的思想动机和行为操守,贯彻职业能力的养成目标;第二,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探究能力为塑造,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理念,使贫困的就学经历转化为他们在职场中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对贫困生所做的“感恩教育”需落脚于使他们获得职业能力养成的学习自觉,而“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则成为联系“感恩教育”与“学习自觉”间的中介和桥梁,且它们形成了“感恩教育—社会责任感—学习自觉”的逻辑顺序。正如引言所述,需将“感恩教育”具化为“树立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重点为:组织责任感),所以需要将感恩教育纳入精准资助实施路径之中的具体对象。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调查

  通过对贫困生群体的调查获得部分材料,为了增强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做了大量的实证调研工作。为了详细了解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状况,更好地对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提供切入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职院贫困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采用问卷调查与个人访谈的方式对所在的高职院校2018至2020级贫困生群体进行了社会责任感培育问题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在线问卷300份,其中2018级80份,2019级160份,2020级60份,收回有效问卷290份,具体发现问题如下。

  (一)关注个人利益,忽视社会责任承担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贫困生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比较关注,其中18.62%的贫困生能够将组织发展与职业发展相联系,46.55%的贫困生并不认为组织发展与职业发展存在紧密联系。一项针对个人利益与班级、学校利益冲突时自己的选择调查显示,32.75%表示会服从集体利益,52%的贫困生表示要视情况而定,另外15.25%的贫困生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可以看出,超过半数贫困生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选择上存在犹豫不定的情况。对优先服从集体利益的漠视与拒斥,也反映出了部分贫困生在思想上缺乏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79.31%的贫困生认为组织的成功第一标准在于其盈利多少,而在社会责任承担方面则出现淡漠的情况,无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尤其当问及“组织处于初创期时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只有20.69%贫困生认可组织应承担社会责任,但认为承担社会责任应主要为成熟型的组织,而认为初期型组织不必过多承担社会责任。

  (二)志愿精神较强,但缺乏奉献精神

  志愿精神本身就是一种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表现,拥有志愿精神对于积极构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志愿精神是贫困生参与社会化生活的基本方式,在调查中针对是否会积极投身于捐赠、社区服务、义务支教、献血等活动时,96.55%的贫困生表示如有需要会从事这样的志愿活动,他们愿意凭借自己的努力去践行这样的社会公益,为他们贡献力量。从这点上来看,当代大学贫困生,即使自身贫困但存有较强的志愿精神,愿意帮助他人;在奉献方面,调查显示愿意从事苏北计划、愿意去西部就业的贫困毕业生仅仅占到16.2%,这跟每年贫困毕业生从事苏北计划、前往西部就业的数据基本相当。奉献精神需要贫困生有更高的觉悟,往往以付出自身权利而得以实现,在国家、人民有诉求的时候,大部分贫困生往往会更加看重自己的权益与利益,进而忽视社会的需求,导致奉献精神的缺失。在校园社团活动中也可发现,部分贫困生会因缺少奉献而急于求成,患得患失。

  (三)存在资源浪费现象,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除去组织责任感调查外,还借助观察法获取了在贫困生中存在的“公益性”社会责任短板,这些社会责任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不易被个体所关注,但却能考察出贫困生的综合素质,也构成了感恩教育的议题。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一些贫困生在资源使用上普遍存在浪费现象。如对水电、粮食、超额消费、过度消费等。根据观察,调整针对途经已经下课但是未关投影、电灯的教室是否会主动进去关灯,62.07%贫困生选择了不会主动进去关掉。节约资源是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如果不懂得节约资源,就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在微观层面将制约组织的成长与发展。在环保等社会责任承担方面贫困生意识淡薄。可知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因只顾自身发展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势必对社会的生存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这又制约了组织的发展。根据统计问卷调查结论可知,当组织面临危机时,4.83%的贫困生甚至会采用一些破坏环境、损人利己或者违规操作去博得生机。

  三、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模式的构建

  (一)依托家庭教育主体作用,打造感恩教育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主要为双方在第一次见面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将直接给日后的交往带来重大影响,即我们俗称的先入为主。家庭是个体集合的最基本单位,作为贫困生感恩教育的主体,其家风、家教、家庭的价值取向在大部分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模式中都占据的重要作用。首先,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家庭责任感教育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在家在外以身作则,勇于担责,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其次,积极满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安全、情感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努力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让孩子了解父母养育孩子、孩子赡养父母均是一种责任,要积极承担每个阶段的不同责任;最后,鼓励孩子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社区帮扶活动、义务劳动等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责任感。

  (二)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强化贫困生感恩教育

  学校作为贫困生感恩教育模式实践与强化的主阵地,要对这些贫困生加强社会责任感理论方面的教育。通过伦理的教育、灌输等方式让贫困生牢记感恩之心。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激发贫困生热衷公益、回报社会的意识,把与个人发展、民族发展联系起来,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艰巨使命,扛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伟大重任;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贫困生增强意识,提高能力,更让贫困生了解未来就业之所运营过程中的法律法规,做一名遵纪守法,敢于履责担当的时代青年。此外还可以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强化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三)依靠社会网络传媒的传播作用,引导建立感恩之心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成为贫困生信息的主要来源,网络传媒的主要作用便在于传播信息并在全社会形成主流的正确价值观。网络媒体的超时空性与实时性,让贫困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到有关践行社会责任的内容,为感恩教育的大众化传播创造了便利条件。社会网络传媒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贫困生价值观与内心信念的形成。我们应该依托于社会中的各类网络传媒,如微信、微博、知乎、抖音等,通过其传播渠道、方式与手段宣传感恩思想,让贫困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并形成感恩意识,引导建立全社会尤其是贫困生群体所普遍认可的感恩形式,并将其转化为承担社会责任的共识。

  (四)落实实践作用,做好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感恩之心的培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伦理层面,更要将其落实到贫困生的实践过程中去,依靠实践活动实现个人的成长以及对社会的改造。首先,通过第二课堂的开展,如学校的党团活动、支教活动、社区志愿服务、无偿献血等活动,让贫困生学会帮助他人、回报社会,培养贫困生吃苦耐劳的品质与奉献精神,在提升个人实践能力的同时养成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其次,依托高校、政府、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来完善实践的环境。通过高校教育让贫困生学习法律法规,了解品质要求,尤其是感恩教育这一品质;通过政府部门对创业资金与政策的支持,来帮助贫困生更好地创业,同时也让贫困生了解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通过企业提供实践岗位与场地,帮助贫困生更好地提升创业实践能力,强化自己的职业精神,践行社会责任。

  四、结语

  为了契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将“感恩教育”融入精准资助中,应将“感恩教育”转化为“树立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一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感恩教育模式的构建可依托家庭教育为主体,打造感恩教育的首因效应;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强化贫困生感恩教育;依靠社会网络传媒的传播作用,引导建立感恩之心;落实实践作用,做好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明明,周婷,赵倩倩.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模式探析[J].福建茶叶,2020(03):318.

  [2]肖凤翔,俸晓玲.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的宗旨、原则和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0(03):117-122.

  [3]邱亚洪.感恩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3):76-78.

  [4]翟军亮,吴春梅.农村贫困治理的范式转型与未来路径—兼议产业精准扶贫的推进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44-51.

  [5]王小蔷.积极家庭文化的创建与实施[J].基础教育参考,2019(17):24-25.

  [6]江国云.高校资助体系下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对策[J].散文百家,2019(08):172-173.

  作者:陈亮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