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

分类: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时间:2021-12-09 17:04 关注:(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民越来越多,而大学生是网民的主要队伍之一。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认知将会影响整个网民的看法,特别是影响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根据相关资料了解,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冲锋在网络舆情前线,有时能够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但有时也会被事件所误导,做出一些消极的网络行为。基于此,将研究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出现恶性群体事件,培养活跃、积极的舆论领袖。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引导

  在信息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在网络上迅速形成网络舆情,然后不断发酵传播。基于此,充分认识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能够有效减少不和谐、消极的舆情引导。大学生是新时代网民标杆,如果能够做好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能够为维护国家公共秩序提供重要保障。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概述

  网络舆情指的是网络上网民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应,能够综合反映出该群体的意见与要求。大学生网络舆情就是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对现实社会的各种现象及问题表现出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态度、意见的总和。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

  1.即时性和突发性。维处于活跃期,且非常喜欢讨论热门话题,这意味着当发生重大事件时,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到网络上的新闻事件,而且大学生也喜欢将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表达出来,迅速形成校园舆情和网络舆情。2.内容多元且分散。网络舆情的内容具有任意性,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主题和话题,也能随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造成大学生网络舆情具有随意性和内容多元化。在网络上,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及道德规范下降,而且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匿名性,大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且传播的想法受到法律约束较低,很多时候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这就会造成网络舆论的活跃,使得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内容更加丰富、多元。3.互动性强、影响广。互联网具有双向传播的功能,传播者与信息接收者可以交互式传播信息,这是与传统传播渠道最大的不同之处。大学生的思想非常活跃,经常会在网上就事件发表意见,而且会就网民的观点和看法发表意见和进行评论,导致事件的影响不断扩大。而且,大学生群体在线上线下都会讨论事件,使其范围不断扩大,然后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都产生影响。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影响

  1.反映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大学生的网络舆情是学生思想的直接体现,能够体现出大学生的思想激进程度,同时也能反映出学生思想的特点、变化及个人需求。如果能够掌握大学生群体对相关事件的态度、情绪和行为动向,就能了解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及思想追求,进而为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提供方向。2.挑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大学生网络舆情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便利,但同时也给高校舆情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网络舆情涉及的内容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有些网民的意见带有较强的个人情感色彩,且互联网上存在网络谣言,会导致在事件真相被澄清前存在具有倾向性的网络舆论,搅乱网络秩序。高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度,思想的波动性较大,一些突发的偶然事件都可能成为舆情的激发点,进而诱发不良舆情,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与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需要以四项基本原则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树立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将学生的发展作为管理方向,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三观”指导,积极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公民道德,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维护网络秩序稳定中。2.贯彻习近平系列讲话及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有关学校安全的系列讲话,以相关系列讲话精神和治国新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健全学校安全管理体系,提升校园安全防线。另外,将《高校网络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作为指导思想,提高学校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健全高校网络舆情集中,增强高校舆情回应效果。

  (二)原则

  1.主动出击、及时控制。互联网世界鱼龙混杂,不仅存在虚假的不实信息和具有导向性的错误信息,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在网络上散布非法言论,通过谣言、虚假信息扰乱网络秩序。大学生作为网络活跃群体和知识代表人群,要加强对网络的把控能力,牢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舆情的引导,在各大热门话题中主动出击,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积极应对网络舆情。2.疏堵并举。要想提升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高校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多管齐下,既要做好抑制不良信息、非法信息的传播,又要提高学生自身的信息辨别能力,提高大学生自觉抵触不良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同时,高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积极拓宽大学生诉求表达渠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发表与回应相关看法,做到疏堵并举。3.建设舆情管理队伍高校要积极建立专业的网络舆情管理队伍,深入大学生群体生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将优秀的大学生纳入高校舆情管理队伍中,提高学生的舆情应对能力和处理能力。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机制

  (一)建立舆情预防机制

  要想做好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引导预防机制,做好舆情预防管理。1.预测网络舆情。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高校,高校要积极建立舆情采集组织机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深入大学生生活,负责校园内网络舆情的专项监测工作。要明确舆情监测部门的工作职责,选择合适的大学生担任校园舆情监测工作,及时了解身边学生的关注事件,在各个教学院系都设置专业的信息采集队伍,就能有效预测网络舆情。2.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控。在收集到相关舆情信息后,高校要及时监控网络舆情的发展,在各大新闻门户网站、校园贴吧、微博、抖音等信息发布平台全面、系统地收集资料。同时,高校要积极培养相关大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及信息鉴别能力,这样才能够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捕捉能力,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控。3.分析网络舆情。对收集到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分析和研判能够提升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分析网络舆情是高校管理舆情的关键,高校相关人员通过对舆情相关信息进行汇集整理和数据深入挖掘,能够有效了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本质,进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4.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处理。在大学生网络舆情发生后,高校相关管理人员能否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件扩大很重要。高校管理人员要主动引导舆情方向,在相关网络媒体平台进行舆论引导。如果校园内的网页上出现不良信息,管理人员要立即进行技术干预,屏蔽、删除相关信息,并组织工作人员根据实际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处理,发布一些主流话语,巧妙化解矛盾。5.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跟踪反馈。对网络舆情进行持续跟踪关注,能够及时了解舆情是否发生新的变化,进而能够及时进行相关舆论引导,避免出现舆论反转、事态扩大的情况,并及时将最新情况反馈给学生,有效化解学生的疑惑。

  (二)构建积极的校园网络文化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发展与校园网络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高校能够创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就能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敏感度,使其尽可能正面看待事件,做出积极、正确的舆论引导。1.高校要积极发挥校内党团组织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要构建将服务性、趣味性、思想性集为一体的校园网络平台,为校园学生提供网络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就自己的疑问在网络上进行提问,学生间、师生间都能在平台上交流、沟通,让高校成为宣传思想教育的主阵地。这样,就能让校园网成为引导和教育大学生的重要载体,在校园网中积极宣传体现大学生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2.扩大校园网络覆盖面。网络是学生上网的必要条件,高校应提高校园网络覆盖率,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上网条件,这样能够降低学生对校园网络文化的不满度。另外,高校要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结合大学生的阅读需求与信息需求构建校园网络文化,主动创办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关注的论坛和专题报告,使校园网成为宣扬高校网络文化的主阵地,给学生提供健康的成长载体。

  (三)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

  造成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关键因素就是“人”,因此需要提升网民素质,也就是校园内大学生的素质。1.高校要积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将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作为教育主要内容,使高校变成提升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主要阵地,积极引导大学生,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高校要深入学生内部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能够正确认识到社会现象的本质,就能在遇到网络舆情时正确应对,做出正面、积极的引导。3.提升大学生的网络自律能力。大学生经常涉足网络,喜欢将自己的看法自由表达出来,因此要提升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帮助大学生明白哪些意见和看法属于可表达的,哪些涉及政治敏感事件,并引导大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做出违法事件,让大学生自己约束自己,建立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树立网络道德意识,增强网络信息辨别能力,正确对待网络舆情,建立健康的网络人际关系,这样才能有效改善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应对效果,做好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

  (四)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为了促使每项与网络舆情相关的政策及措施能够有效落实,高校要积极建立制度保障机制,结合习近平同志有关学校安全的系列讲话,确保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1.加大网络舆情管理人员培养力度,建设专业的人才队伍。2.加强校园各部门联动。建立网络舆情保障机制不只是网络部及宣传部的工作,还需要教务部、后勤部、政务部各部门共同参与,积极建立多部门、全方位联动机制,这样就能提升高校对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的统筹效率,做到全方位校园舆情大格局。3.加大资金投入。高校要加大对先进技术及设备的投资力度,增加舆情监管软硬件设备,加强对原有设备的维护工作。4.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改善网络校园环境,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上网条件和沟通渠道。5.加大对高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绩效管理机制,提升管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王贤卿,吴倩倩.全媒体时代重大舆情网络舆情的特征、影响及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0(3):102-106.

  作者:汪伟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