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教育专业期刊对争议性问题

分类:教育学论文发表 时间:2019-09-29 14:24 关注:(1)

  很多期刊都设有咨询答疑类栏目,就读者遇到的相应难题进行分析,指出问题所在,给予理论指导和方法建议。笔者所在的《早期教育》针对3~6岁幼儿的家庭教育开设了《咨询台》栏目,自2014年以来已有5年时间,收到无数读者关于家庭育儿问题的咨询。

教育专业期刊对争议性问题

  关键词:教育专业;争议

  其中有一些问题,社会大众的认知存在多元性,即便是教育专家也持有不同观点,因而读者热切盼望能够得到指导。回复这类已经成为关注热点同时具有争议性的家庭教育问题,将更大程度地影响读者群对教育问题的认知,也反映了一本教育行业期刊的专业理念和专业水平。

  一、厘清双方观点,构建表达程序

  当代教育具有理论综合性和方法多元性的特点,这决定了很多教育问题往往不能用非黑即白的标准来评判,需要编辑厘清问题争议的主要观点,并构建合适的表达程序,以达到解读、解释、科学传播的目的。一些教育机构以及针对争议性议题的研究机构对争议议题的实施方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例如,美国的“争议性议题研究指导”有一套翔实、细致的处置和指导性程序和路径:一是选择并确定有争议的议题;二是利用各种资源开展研究;三是内部组织讨论有争议的事实,形成初步认识;四是收集参与争议的各方观点以及相关事实材料;五是组织公开的讨论和辩论;六是从研究的角度聆听、交流具有代表性的几方的意见及证据;七是在辩论中辨识争议的核心;八是确定观点与可能的共识;九是提出解决方案。[1]教育专业类的争议性问题,很多时候是利用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和教育实践来解决,比社会性问题要单纯。借鉴以上方法,可以构建对此类问题的表达程序:一是收集议题及各方观点;二是利用资源开展研究,判断争议的成因、症结和核心;三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关于“孩子该不该尽早学外语”问题,社会上已经热议了多年,但家长们始终困惑不已,疑虑重重,不知如何是好。很多社会媒体及业内人士的评论是:现在社会急功近利,家长望子成龙、揠苗助长,孩子还没学会汉语就被逼着学外语,这会影响孩子对母语的学习,是绝对不可取的。现实中,确实有很多家长考虑到孩子将来的学业需求,很早就把孩子送进外语培训班,很多外语教育机构也在宣传——“学语言要趁早”。依据以上程序,我们梳理出问题的症结和核心是:一是早期外语学习是否会影响母语学习;二是早期学外语是否违背孩子的学习发展规律;三是语言学习是否存在时间“窗口”。围绕这几个问题,我们搜寻资料,采访专家,分析问题。

  二、紧追研究前沿,观点有理有据

  当我们面对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时,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代表着当前的最先进理念,是我们分析问题时最具说服力的依据和支撑。专业期刊的编辑只有不断提升行业理论修养,紧追理论前沿,在处理具有争议性的热点问题时才能拿捏得当,给读者科学的、合适的指导。据美国华盛顿大学脑科学家拉米雷斯(NajaFerjanRamirez)的研究成果,婴儿早在降生之前就已经开始辨识语言的声音。新生儿不仅可以分辨母亲所说的语种,也有能力分辨不同语种之间的区别。但在他们1岁后,单语家庭的婴儿开始失去分辨外语语音差别的能力,而双语宝宝的情况则完全不同,脑磁图(MEG)定位显示,他们的大脑会根据养育者的语言,自如地调频到任何一个或多个语种,且反应的速度和强度和单语婴儿相比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换句话说,第二语言的学习并不会混淆第一语言,尽管孩子有的时候会出现双语交替使用的现象,但正是这种语言之间的不断切换,可以带给孩子一些认知上的优势:双语儿童大脑的执行功能更加发达,能够在不同的任务之间转移注意力,也能更加容易地解决问题。双语者的元语言技能更发达(即思考语言本身并理解其运作的能力),学习第三种语言也更加容易。[2]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陶沙教授团队的研究也指出,外语学习经验对脑和认知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优化脑的结构。[3]研究成果的运用让栏目答疑时对问题的判断更具科学性,有效解除了家长们关于“外语学习是否会损害孩子母语发展”的疑虑。我们由此给出的结论比一些社会媒体仅凭表象和个案而作出的评论的说服力要强得多。

  三、充满读者情怀,指导贴心实在

  如果我们给出“幼儿应该尽早学习外语,外语学习不会影响母语发展”的结论后就此结束,可以想见,这样的观点会给原本就“打满鸡血”“倍感压力”“焦虑不安”的家长们带来怎样的影响。教育是立体的、复合的、有多重属性的复杂过程,它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哲学、婚姻家庭理论等,这就决定了任何一个教育的问题绝不会是孤立的存在,一定会跟周围的多种因素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尤其是这种争议性很大的问题,不同的观点判断是有适应的环境和前提条件的。同时,家长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总是希望得到具体的指导,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结论。这时,我们的栏目要站在家长读者的角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出贴心实在的方法和建议。就“孩子该不该尽早学外语”这个问题来说,我们给出“孩子可以尽早学外语”的判断,前提条件是孩子应处于自然恒定的双语环境中,强调两种语言持续均衡地发展和互动,也就是说,至少幼儿的家庭环境应该是双语的,其父母能够很自然地切换两种语言。显然,现实中大部分家庭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我们在答疑中明确,在中文环境里学习外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语学习,更多的是让孩子有初步的接触和感受,为孩子添加一些第二语言的早期输入,特别是发音和语感方面,从而为日后系统地学习书面语言做准备。围绕这样的目标,我们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和建议。同时,我们也考虑到,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也许任何一种方法都无条件实现,所以特别强调了北京师范大学陶沙教授的研究结论:虽然儿童早期学外语效果好,但是人类大脑又具有强大可塑性,保证了终身都有学习能力,学外语并没有不可逆的“时间窗口”。[3]

  四、探寻问题本质,追求授人以渔

  教育答疑类栏目除了能够对问题进行准确判断,明确观点,给出具体的指导措施外,笔者认为,它还有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那就是传播先进的、正确的教育理念。面对家长的困惑,特别是具有争议性的问题,答疑者及编辑要能够追根溯源,抓住问题的本质,授人以鱼的同时更要授人以渔。这个“本质”是人类长期以来研究家庭教育所积淀下来的教育规律,它具有根本性、稳定性、普遍性、宏观性等特点。回到“孩子该不该尽早学外语”这个话题,它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我们应该传播的理念是什么?在梳理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邀请了两位答疑嘉宾来讨论并解答该问题。两位嘉宾都具有教育专业背景,一位身居美国,一位从事国内幼儿教育事业。前者认为孩子学外语应该尽早开始,赞成让孩子上高质量的培训班;而后者则认为幼儿不应该有单纯的学习知识的任务,坚决反对让幼儿上培训班。表面上看,两位答疑嘉宾在“幼儿要不要上外语培训班”问题上意见相左,但他们思考的内容其实是一致的:创造自然的生活化的语言环境,通过游戏激发儿童的语言学习兴趣,这样的高质量培训班推荐孩子们去上,而以背单词、记句子、学习外语知识等为目的的培训班则应坚决抵制。孩子从出生伊始,甚至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开始学习,但每个阶段都有与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时期,孩子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家长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学习的需要。所以,在答疑中我们强调,家长们应该努力营造情感积极、丰富且有意义的语言互动环境,在尊重儿童兴趣的基础上,通过日常生活及游戏中的互动来支持孩子的学习。要特别反对以枯燥的单词、句子记忆为主要目的,更不能追求孩子立刻“表现”所学,不必总纠正孩子的发音、语调、用词或句式。通过这样的答疑,促使家长们学习先进的育儿理念,掌握孩子的学习与发展规律,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