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工学结合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

分类:教育学论文发表 时间:2020-10-23 09:54 关注:(1)

  工学结合模式已成为教育领域的新型教学模式,符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性较强的培养目标。梳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指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给出工学结合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

工学结合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

  [关键词]工学结合;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介绍国际贸易合同交易的业务过程,是一门实务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实践性强,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与实际操作环节紧密结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正好符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征。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特点

  (一)内容广泛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研究进出口交换的基本知识、规则以及具体操作环节的课程,主要包括实务操作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过程两方面内容。实务操作的基础知识为工作实践环节准备知识,实践过程是基础知识的应用。实务操作的基础知识涵盖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贸易结算、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等内容。国际贸易术语是一套国际通行的规则,通过国际惯例规定,是国际贸易从业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国际贸易结算是国际贸易的核心环节,关系到进出口业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结算方式包括汇付、托收、信用证等。国际货运和保险是保障国际贸易顺利进行的环节,内容包括国际货运的方式、特点、当事人,以及国际货运保险的基本知识。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过程包括交易前准备、交易磋商和合同订立、进出口合同履行以及违约与争议处理等内容。

  (二)实用性强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面向进出口业务培养实际操作人员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国际贸易术语是在长期的贸易实践中产生的,国际贸易结算是核心环节,国际货运和保险关系进出口货物能否安全快捷到达目的地,交易磋商涉及买卖双方谈判实践,合同订立需要具备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知识,合同的履行以及争议的处理也是实践性很强的环节。进出口业务对人才的需求决定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用性强的特点。

  (三)更新速度快

  全球金融危机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等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导致国际贸易规则发生变化,目前两大区域组织已经涵盖主要发达经济体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果成为高标准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可能取代现有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多边贸易体系。在国际贸易规则快速变化的条件下,课程设置需要与时俱进,加入能够反映当前变化的内容。

  二、工学结合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模式是一种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把课堂内教学和课外实习工作相结合,是学生在课堂内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模式。学生在课堂内是受教育对象,在课堂外又是工作人员,参与到进出口企业的洽谈、联系、核价以及进出口成本核算等工作中去。一方面,学生能够学习到关于进出口业务中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又能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机会参与到具体的进出口业务实操环节。

  三、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决定了授课模式与一般理论课程有很大区别,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处理实际进出口业务的能力。目前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学模式单一。受客观条件所限,很多老师授课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主要依靠记忆和背诵,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相关知识掌握不牢,动手能力差。这种单一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流程、规则。第二,实践性教学环节缺乏。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普遍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学校提供的实务类软件相比进出口业务的能力要求过于简单,不能满足企业对外贸人才能力的需求。第三,教师缺乏外贸从业经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目前很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授课教师缺乏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一线经验,在授课过程中难以联系实际,课程的实践性难以体现。第四,考核方法陈旧,无法体现对实践性技能的考核。当前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期末闭卷或课程论文的方式,这种应试导向使得学生为了获取高分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产生“高分低能”现象,无法真实反映真实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第一,工学结合模式符合我国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我国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进出口贸易规模扩大带动了对外贸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熟悉进出口流程的外贸从业人员需求较大。通过建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融入更多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可以更好地满足我国对外经贸行业需求,助力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第二,工学结合模式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外贸企业不论哪个岗位,都要求相关人才掌握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熟悉进出口业务流程。

  五、工学结合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一)树立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理念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是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引入工学结合模式的最终目标。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把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企业进出口业务岗位对人才需求相结合。要充分认识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规则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客观要求。

  (二)基于工学结合模式,明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目标

  我国对外贸易正从数量型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也日趋技能化。为了向国际贸易领域输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国际贸易实务在教学目标上要十分明确。

  (三)基于工学结合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和内容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把课堂教学与实践工作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提倡把实践教学融入课程教学中,使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每一个课程教学模块都基于工作流程。

  (四)实施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情景化教学模式

  情景化教学模式指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性较强,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实现学生从过去被动学习向自觉学习的转变。案例选择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案例分析可以采取学生分组竞赛的形式,教师对案例的总结要具有建设性。

  (五)不断加强校企合作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实施工学结合模式促进了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通过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金融保险公司等涉外业务的合作,引入市场机制,根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工学结合的要求和特点,建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提高岗位认知。

  参考文献

  [1]刘惠芹,王晓红.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8(21):58-59.

  [2]汪幼辛,程博.从工学结合到选育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新思路[J].高校教育管理,2017(1):111-115.

  [3]黄颖,彭莉,张倩.服务外包人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0):152-154.

  [4]季跃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开放式学生管理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145-147.

  作者:罗军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