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小学教育论文小学生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

分类:小学教育论文发表 时间:2016-12-22 14:38 关注:(1)

  基于网络环境下探究式学习,不仅可以促使学生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而且可以促使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教育界在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同时进一步探索探究式学习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效整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将为学生未来投身信息化时代进行终身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设计》创刊于2000年,由山西教育报刊社主办。本刊自创办以来,得到了广大教研员的大力支持。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广大教研员的联系,及时反映或推广他们的教研心得和教研成果,充分发挥他们引领课改、参与课改、评价课改、建言课改的核心作。

  摘要:本文首先从小学生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了当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状况,结合这种学习方式的主要特点,从学生技能、教师素养、学习模式和教学策略等方面,对提高小学生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网络;探究式学习;有效性

  1 引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已经成为当下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习是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大力推动信息化教育实施的一种有效途径。

  近日,笔者在苏州市金阊区所属的14所小学中进行了深入调查,目前,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小学阶段运用十分广泛。经过座谈和问卷,各学校在中、高年级中积极运用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同,普遍认为有以下几大收获:1)丰富、开放的网络资源既可以为学生发现问题创设条件,同时又可以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资源支持。2)网络资源以多种媒体复合的形式呈现,图文并茂,能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理解。小学生和思维特点是注重形象思维、依赖感性经验,因而网络信息提供学习资源,创设生动丰富的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增强他们对所探究主题的进一步理解。3)以超媒体和超链接方式组织的网络信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大都是按照超文本结构组织链接起来的,这样就为学习者的联想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孕育提供了基本条件。4)交互性的网络环境和通讯平台能更有效的支持学生的自主性探究学习。学生与资源之间的交互性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1.2研究目的

  本课题主要研究小学生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通过吸收小学阶段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所取得的成功经验,针对当前的探究式学习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素养,建立科学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运用恰当的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策略,实现小学生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效果最优化。

  1.3研究意义

  对于本课题的研究在实践层面上为提高小学生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教育活动形式的全新教学模式的推进奠定基础。

  2 文献综述

  2.1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概念

  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网络环境为学习平台、应用平台和交流平台,进行信息检索与搜集的学习活动,主动地获取信息、应用信息,通过构建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学习情境,学生与教师在平台上实现基于丰富资源的交互式学习,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2.2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的发展概况

  探究式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由美国著名科学家施瓦布倡导提出的,他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应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改变了以往的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状态,因而,它不但是一种学习模式,也是一种学习理念,体现出全员参与、平等合作的精神。

  1995年,美国圣地亚哥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教授又提出了网络探究(Webquest),也就是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以探究为导向,提倡学生通过互联网,直接访问专家、搜索数据库、了解最新的报道,并在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解决问题方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性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到21世纪初开始,随着国内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在学校教学中普遍运用。

  2.3基于网络的小学探究式学习方式

  这种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当前在小学主要有三种应用方式,即: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应用、基于校园网或局域网的应用以及基于Internet互联网的应用等。学习过程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并围绕着问题来开展学习探究活动。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主动发现问题,还要为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去多方收集网络信息,通过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来得出学习结论。

  3 提高小学生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有效性的对策

  针对上述的调查结果,对如何提高小学生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进行了思考,笔者认为有以下对策。

  3.1提高小学生网络探究学习的基本技能

  网络探究学习是以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为基础的,因此这种学习方式对学生的信息能力具有一定的基本要求。

  1)要提高小学生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活动,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而且还要能够灵活地运用如网络浏览工具、信息搜索工具以及其他相关的信息工具软件等;同时还应该掌握基本的网络通讯功能,如收发电子邮件,网络论坛和聊天室的使用等。为此,学校要注重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课的质量,重视学生信息技术的考核,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要基本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常用功能,最好能够制作成电子简报或者会做成简单的网页。

  2)要提高小学生对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加工和处理的能力。在网络海洋中获取有效的学习信息不仅需要技术应用能力,而且还需要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判断能力。学生应逐步学会能根据问题主题去寻找信息和发现信息,并在众多信息中选择和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能逐步对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及使用价值等做出正确判断。这一点,除了学校教师要加教育外,孩子在家里的时候,家长不仅要转变孩子上网就是玩的错误定势,还要引导孩子正确辨别网上信息。

  3)要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网络探究学习的组织形式既可以是学生自主性个别探究,也可以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通过网络通讯进行合作式探究。合作式探究学习不仅需要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信息判断和分析等,而且更需要学生具备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习者在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与学习小组或网络合作伙伴等相互帮助、相互讨论、分工协作,将更有利于对学习主题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3.2提高小学教师网络探究学习的工作素养

  1)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围绕问题主题获取网络信息。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其中良莠不齐,学生在通过网络渠道来获取学习信息的过程中,难免会受一些无关信息或负面信息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意识,指导他们学会用科学的观点分析、评价和利用网上的相关信息。

  2)教师应具有较强的信息采集和分析能力。由于小学生在信息检索和判断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有限,因此教师应在学习资源和网络信息的筛选、组织、传递等方面起引导性作用,为学生作好信息代理工作。

  3)教师应及时、有效地组织学习交流。网络学习空间虽然极大方便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交流,但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判断能力还有待发展,因而在一些没有明确目的性的公共空间内如BBS等进行学习交流的效果往往并不如意。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上适当建立相应的主题讨论组,学生则根据自己的探究主题在特定主题区内展开发言,并针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论;每个人的发言或讨论都能被所有参与者共享。

  3.3构建科学的小学探究式学习模式

  1)如在学习《岩石》这一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常见的岩石形成的原因、种类、特征,并能对它们进行区分,我们便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把需要学生学习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任务,然后将认为指派给每一个小组,让他们分别查找花岗岩、片麻岩和砾岩的有关文字信息和图片资料。学生围绕着给定的任务主题,利用网络通过虚拟图书馆查阅、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源线索或者通过搜索引擎自行查找等直接搜集资料,然后整理做成简单的网页形式,在教师的帮助下上传到主题学习网站上。

  2)基于项目的合作式探究学习。如在开展《空气污染的原因与防治》时,参与该项目的各小组首先通过检索各种资料对大气污染的一些基本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如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等,然后再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展开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自己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案,然后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并根据其他小组的调查情况对自己的解决方案进行建议。最后老师组织学生对导致大气污染的原因进行全面的总结,增进他们对主题的认识,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

  3.4 实施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启发探究。恰当、合理的情境可以激发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理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科学合理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的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积极探究。

  2)恰当引导,激发思维。基于问题情景,学生对具体的教学任务开展自主探索,由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限制,他们的他们的探究会遇到不小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做好指导,以促进学生的探究。这种引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适时总结,把较零散的新知识加以概括,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二是要把握点拨的时机点,在学生思考的“关节点”及时指导,引导学生做好知识的迁移,提升能力。

  3)科学评价,激励探索。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促进学生持续探索,保证问题的有效解决。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评价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在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的评价,重点关注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等因素进行评价。二是注重过程评价,将评价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三是强调学生互评,以促进同伙互助和相互启发。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