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技能培养

分类: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时间:2019-12-28 11:08 关注:(1)

  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技能型人才特别是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是职业院校生存的需要,是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到职业教育各个环节,既有利于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技能培养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时间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特别是高职院校对工匠精神的关注和研究也n益见多。工匠精神成为热议的话题,不仅仅是制造业需要工匠精神,其他行业也同样需要工匠精神。如何培养工匠精神,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必须认真、冷静地思考,工匠精神培育不能只停留在日号土或形式土,在人刁‘培养过程中如何将工匠精神培育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融合起来,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

  一、工匠精神的价值

  众所周知,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离不开职业教育,重振工匠精神自然也离不开职业教育。当下,职业院校确实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非常重视,而忽视了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因此,迫切需要尽快补土这一短板,走出过于重视技能培养,忽视职业素养培育的误区,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生根发芽,从而对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产生“蝴蝶效应”。

  (一)工匠精神具有时代价值

  工匠精神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的基础,消费者追求的是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消费的升级和产品服务的升级互为促进关系。企业发展靠的是人刁‘,只有他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专心致志、兢兢业业的服务,刁‘能把企业推向繁荣。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我们要培养“大国工匠”。因为社会的浮躁,人们缺乏了工匠精神,我们的学生更是缺乏追求职业技能极致化的尽头。因此,要培养我们的学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行行出状兀的理念,让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只要刻苦,凭着专注和坚守,凭着对一份工作的热爱,一定会将自己打造成一名“大国工匠”。

  (二)工匠精神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特点

  高职学生毕业后就业岗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岗位,一类是服务岗位。技术岗位生产的是有形的产品,这类产品追求的是精度,没有对工匠精神的执着,没有精益求精的态度,生产出来的产品就难以达到一定的精度。另一类毕业生从事服务行业,如销售、接待等工作岗位,这些岗位更多的是为客J’‘提供无形的产品,他们给顾客带来的是一种服务。他们的职业素养、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是消费者直接能够感觉到的,这种无形产品会直接影响有形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服务工作同样需要工匠精神,以此来提升专业、热情、细致的服务质量。因此,将工匠精神的精髓融人人刁‘培养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一丝不敬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崇尚“劳动光荣、技能过硬”的本领,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所需要的。

  (三)工匠精神符合职业院校生存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人刁‘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高素职技术技能型人刁‘,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实践技能,还要有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因此,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刁‘和培养工匠精神的双重责任。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刁‘的主阵地,产业发展、产业升级离不开高职教育。

  (四)工匠精神是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刁‘,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刁‘的竞争,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的高职学生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是企业的骨干力量。因此,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阶段重点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帮助学生快速成长。在当前时代背景中,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刁‘,必将大有作为。从纪录片《大国工匠》《国之重器》中我们已深受启发。

  二、工匠精神培育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融合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一)目标

  1打造学校企业共同培养人刁‘模式。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刁‘培养模式,学校通过引企人校,让企业的能工巧匠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企业师傅在土课过程,严格按照企业生产流程操作,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在假期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实习,按现代学徒制模式,给学生配备企业实习指导老师,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感受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和管理,近距离地向企业优秀师傅学习,通过耳濡目染培养工匠精神。2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刁‘。以素质教育为切人点,即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思想道德、身心素质等相互交融为思考逻辑,全面深人地探寻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技能培养融合的有效途径。把工匠精神作为技术技能人刁‘的核心要素列人专业人刁‘培养目标,在课程教学中融人职业素养,实现职业素养培育与技能培养对接,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刁‘培养的目标。3打造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双帅队伍。产帅出高徒,有什么样的师傅,就有什么样的徒弟,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打铁还需自身硬,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刁‘,教师首先要具备“双高”。教师通过自己打磨、校内外培训、企业挂职锻炼、访工访学等多种途径,掌握本专业前言知识,熟练专业技能,掌握先进技术,淬炼工匠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能力,成为行家里手,在学生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意义

  一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组织侧重工作岗位的生产要求,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吃苦耐劳、注重细节、敢于创新、独立自主的工匠精神,提高人刁‘培养的针对性与融合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_是提升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真实工程项目,为专业教师技术服务提供)‘一阔的发展平台,有利于教师个性和能力的发挥、有助于“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升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三是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刁‘。学校在人刁‘培养中,将工匠精神培育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有效融合,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明显提高,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刁‘。

  三、工匠精神培育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融合研究的实施路径和思路

  (一)实施路径

  一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到兄弟院校和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目前工匠精神培育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现状,分析_者融合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查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_是针对工匠精神培育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融合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主要研究方法和思路,解决问题。三是构建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人刁‘培养模式。将工匠精神培育融于人刁‘培养中,构建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人刁‘培养模式。将人刁‘培养培养目标中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知识、能力、素养三要素密切相关的三个方面: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实现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刁‘培养目标。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人刁‘培养模式见图1。四是在人刁‘培养过程中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过程、评价机制、管理制度、实践活动等多维度探索工匠精神培育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融合的有效途径。

  (二)推进思路

  一是从思想层面重视工匠精神培育。高职院校在人培养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融合工匠精神,培养学生“以德为先,德艺兼求”的品德。_是把工匠精神融人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任务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师通过项目、任务把学生带人真实的情境中。比如汽车维修课程,教学项目由企业提供,教学过程中主要目的是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教师开始并不进行讲解和手把手地教,而是通过通知、计划、决定、运行、检查、评估等环节,启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每个环节土对学生都要严格要求,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精神。三是把工匠精神融人实习实训中。高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会安排大量的实习实训课,实习实训既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巩固,更是对实际工作的一种体验。无论是校内实训还是校外实习,教师都要给学生分配工作任务;学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要求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时,一定要和组内人员进行配合共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要求学生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操作,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四是营造工匠精神培育的氛围。校园文化营造着一种育人文化,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培育工匠精神,大力宣传国家的相关政策,吸引优秀企业进校园宣传能工巧匠的先进事迹,聘请优秀毕业生回校讲座,聘请业界精英进校园作报告,举办校园技能大赛,与企业员工同台竞技,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等,营造一种文化育人的氛围。

  作者:王彦梅 李佳民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