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工匠精神养成与高职思政课教学

分类: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时间:2020-06-09 09:48 关注:(1)

  培育工匠精神是高职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思政课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应以工匠精神养成为引领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教学中,将工匠精神案例融入思政课教学,设置教学专题,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同时以“工匠精神”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

工匠精神养成与高职思政课教学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思政课;课程改革

  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培育工匠精神是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事关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这就给广大劳动者提出了具体的标准要求,指明了新时代努力奋进的方向[1]。

  一培育工匠精神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它蕴含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积极进取的职业热情、恪尽操守的职业品质、守正创新的专业素养。它凝结着中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反映了中华民族优良的品格,在新时代被赋予了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崭新的社会价值,它不仅是做事的态度,更是做人的高度。工匠精神的培育是高职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高职院校在培养懂专业、精技能的大学毕业生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毕业生逐渐走向工作岗位,一些问题逐渐凸显。比如,有些毕业生不能很好的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变”,沦为“啃老”一族;有些毕业生缺乏责任心,频繁跳槽,把“离职”当做家常便饭;有些毕业生疏于对自身的管理和提升,逐渐被社会所淘汰;有些毕业生缺乏精益求精的品质,工作随意马虎。综合分析,造成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高职院校在实际工作中,仅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忽视了精神文化层面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只有14.73%的学生比较了解工匠精神,近37.26%的学生听说过、但不了解,甚至还有4.16%的学生从未听过。高职院校要落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避免陷入“培养机器人”的误区,大学生需要“德”与“技”并重,而“德”与工匠精神有很多共通之处。工匠精神有助于大学毕业生摒弃浮躁心态和功利观念,增强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工匠精神能够激励大学毕业生敬业乐业、守正创新,“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

  二以工匠精神养成为引领积极推进思政课改革

  高职思政课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渠道,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工匠精神的养成为引领,积极推进思政课课程改革,为学生成长为能工巧匠奠定素质基础。

  (一)将工匠精神的教学案例融入思政课的教学

  在教学中,坚持主线贯通和专题讲授相结合。例如,基础课的职业道德、人生观、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章节,都可以有效融入工匠精神的内容。人生观中的如何评价人生价值、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都可以以“大国工匠”中的案例为切入点,比如说“雕刻火药”的徐立平、为火箭焊接“心脏”的高凤林。高凤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个人目标一定要与企业的、国家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如此才能实现人生价值”。通过案例导入,聚焦注意力,让学生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在职业道德内容,直接设置专题——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邀请获得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优秀校友陈亮现场授课,了解他是怎样从一名“初生牛犊”成长成为拥有大师工作室的大工匠的故事,激发学生情感,实现教学效果[2]。

  (二)创新多样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

  近年来,我们结合学情在教学中做了各种积极的探索与尝试。我们面对大多是00前后的学生,他们的生活与网络为伴,思维活跃、敢于批判质疑、易于善于接受新事物。作为高职生,他们的基础知识较差,对有理论深度的内容理解力差,这些对思政课教师提出考验。思政课教师要准确把握高职院校教与学的规律,思政课教师要改变传统“一言堂”的课堂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的途径,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建立移动课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课上延伸到课下,由课堂延伸到“舍区”。在线上开展头脑风暴、主题讨论、问卷调查等活动,以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线下积极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等,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故事,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故事,营造宽松愉悦、充满活力的教学场景和氛围,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嵌入学生心灵深处。

  (三)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

  积极创新课堂实践活动,开展如主题讨论、辩论赛、故事讲演、校友报告会、模拟法庭等活动,力求打造课程品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实效性。例如,在基础课中,我们开展“请你听我说……”校友报告会,邀请业界有突出贡献的校友,结合他们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如何化解难题、如何做出成绩等等进行汇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高职学生,我们不仅要懂专业、精技能,我们更需要养正,正所谓“养天地之正气,修经世之万能”。在第二课堂,我们依托“两个”实践教学平台、打造“两支”教学队伍,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融合,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提升其团结协作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养成其精益求精的品质。“两个”实践教学平台包括校内、校外。校内实践是指在学院“双区协同、三全育人”的环境下,积极开展“学区+舍区,爱上思政课”系列活动,和知名企业、律所进行合作,邀请专家进行教学。校外实践是指充分利用并发掘无锡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工商文化,挖掘其中的工匠精神元素,通过学生的参观、调研浸润学生心灵,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无锡工商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坚韧刚毅的优秀品格、崇德厚生的人文理念与工匠精神是相通的。“两支”教学队伍是指思政课教师和校外兼任教师两支队伍。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不仅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作用,通过现场教学带领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拓展课外知识、提升情感境界,更要发挥实践基地讲解员的作用,聘请他们担任校外指导教师,以更加专业的知识、从更加专业的角度深化学生参观调研的感受和体会。比如在鸿山遗址博物馆讲述玉飞凤的精妙、中国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艺,到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重述荣氏家族的经商之道以及荣家实业救国的非凡壮举,不仅提升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其爱国主义的情感[3]。

  (四)以“工匠精神”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

  习近平同志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4]。

  三结语

  首先,以“工匠精神”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思政课教学质量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学术积淀息息相关。苏联的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思政课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外出培训交流,做到“思维要新、视野要广”。其次,以“工匠精神”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正人者,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有人格,才有吸引力、感召力。青少年处于“拔节孕穗”时期,思政课担负着培根铸魂的使命,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教师通过严格自律塑造自己,提升自己,以高尚的人格、真善美相统一的境界引领学生、感化学生。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言和行一致,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在学生心里种下真善美的种子[5]。

  参考文献

  [1]张小云.新时代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579(12):74-75+93.

  [2]尹文芬.职业导向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改革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8,5(34):83-84.

  [3]刘向兵.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J].中国高等教育,2018(10):30-32.

  [4]郑晓纯.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24-27.

  [5]郑晓纯.古希腊“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J].理论界,2018(1):76-82.

  作者:邢慧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