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

分类: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时间:2020-08-22 09:32 关注:(1)

  如何探索有效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新路径成了高校思政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王正坤工作室为例,探索了依托辅导员工作室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路径。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

  [关键词]辅导员;辅导员工作室;职业能力提升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影响因素

  1.职责边界不清晰。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并没有对辅导员的主责主业和职责边界进行清晰明确的界定,而因为高校普遍存在编制紧张的情况,有限的编制往往用于引进专任教师和其他高层次人才,导致了各学院、学校机关处室行政人员不足,而承担教学任务较少、坚持坐班的辅导员就成了尴尬的“万金油”的角色,而作为辅导员一般也只能选择被动接受,导致了辅导员职责边界不清晰,甚至出现工作内容偏离主责主业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完成各项工作已是勉强,更妄论提升职业能力了[1]。2.专业性有待加强。很多地方政府人事主管部门对于高校辅导员招聘有相关规定,不允许过细的限制专业。这就导致了很多通过考试进入高校的辅导员所学专业与学生管理工作关联度较低,加上入职后需面对大量事务性工作,无法抽出时间系统学习,导致部分辅导员对该职业所应该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够充分,直接导致了他们在开展学生的管理服务过程中存在工作方式单一、工作方法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等问题。3.开展工作研究缺乏动力。目前,各高校评价辅导员工作称职度的标准主要是学生队伍的安全稳定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情况,很少涉及辅导员的科研能力。而在职称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部分高校并没有将辅导员队伍单列进行职称评审,这就导致了很多辅导员失去了开展工作研究的动力。而往往采用经验主义的做法,将前人的经验直接用到工作中,看似提高了工作效率,实则忽略了对工作规律的总结、内涵的把握,更谈不上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开展研究和成果化凝练。

  二、辅导员工作室在辅导员能力提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为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决策参考。辅导员工作室责任人往往由富有丰富学生管理经验的资深辅导员或党总支副书记担任,团队中工作经验三年以上的辅导员占比一般不低于二分之一。这些成员汇聚在一起,可以群策群力、探索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并针对很多共性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形成具有可复制性的工作范式,这对于提高辅导员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辅导员的工作能力无疑将起到快速提升的效果。2.为辅导员职业规划绘制发展蓝图。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辅导员工作室中资深辅导员或学团工作领导的职业发展路径将对新入职辅导员起到鲜明的“现身说法”的效果,鼓励他们见贤思齐。同时,工作室也可以借助集中学习、研讨、沙龙的方式帮助辅导员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发现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并可以集思广益,帮助其规划职业生涯发展蓝图。并通过持续的工作经验分享和心得体会交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在工作学习实践中不断践行修正职业生涯规划,在组织的进步中实现个人的成长[2]。3.为辅导员学术研究营造良好环境。工作室不仅要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交流,更重要的是围绕工作室创立之初确定的研究方向,引导成员学习相关资料文献、组织开展校内外参观交流活动、发起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团队成员的学术思维和研究性思维,掌握理论研究前沿资料和话语体系,促使团队成员为开展学术研究积累素材、培养习惯和提升能力,通过命题作文的方式安排辅导员循序渐进地开展论文及调研报告撰写等。

  三、基于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实践探索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王正坤工作室是经学校学生工作部评审确定的第二批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之一,工作室的建设方向是建设一个以青年领导力学位班培养为抓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辅导员工作室。1.王正坤工作室的建设背景和思路。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聚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指导建设了32家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培育建设了20个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40个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在国家高度重视思政工作的大背景下,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在凝练学校优势、实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将青年政治人才的培养摆在突出了重要位置。2018年1月,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网络思政、岗位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同年8月,学校明确提出构建和实践“4+1”人才培养体系,即“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网络思政、岗位思政+领导力学位班”,形成了以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体系。9月,学校第一期青年领导力学位班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正式开班,标志着学校“4+1”青年政治人才培养体系进入推进实施阶段。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作为青年领导力学位班的承办单位,肩负着探索实践“4+1”青年政治人才培养体系的重任,承担着如何率先培养出具有青年政治特质的优秀人才的新课题。在打造完善课程体系、组建教师团队的同时,探索如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于青年政治人才培养,构建“课程体系、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和自我教育体系”“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青年政治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思政教育路径和实现方式,是工作室建设的初衷。工作室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以青年领导力培养为抓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辅导员工作室。在这个大目标的基础上可以细化为“三个一”:即培养一支队伍、构建一套体系、形成一种模式。培养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队伍;构建青年政治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指标体系,推出青年政治人才“思政KPI”;形成将“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融于青年政治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2.工作室的计划实施和主要举措。调研阶段:构建青年政治人才“思政KPI”。对校内团干部、学生会干部、学生社团骨干、班级委员、团支部成员等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研究,对具有政治特质的青年领导人才表现和特征开展数据分析,从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等多维度,根据青年政治人才的行为表现,确定青年政治人才的关键特征,制定《青年政治人才考评细则》。认知培养阶段:这个阶段主要针对新生,目的是促进学生形成对青年政治人才的基本认知。结合政管学院“新青年”高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促进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了解学校青年政治人才培养办学定位,建立与青年领导力学位班高年级学生的结对联系。通过朋辈引领初步形成感性认知,“扣好第一粒扣子”。探索阶段:打造青年政治人才思政教育培养路径。基于“三位一体”青年政治人才培养体系,根据《考评细则》,结合思想政治、专业学习、实践锻炼、志愿服务、明德守纪等几个关键指标点,紧盯“需求侧”,加强“供给侧”,有效整合传统第二课堂活动资源,进行分类梳理,制定“菜单”,让学生实现自由选择。同时,探索创新评价机制,编制《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纪实簿》,促进学生通过自我教育的方式实现个人成长。实践实证阶段:构建完善“思政教育+专业课程+领导力实践”的青年政治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根据研究确定目标和路径,与青年政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相结合,初步形成并验证“思政教育+专业课程+领导力实践”的全方位育人体系,产出以《青年政治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手册》等为代表的工作研究成果,实现青年政治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化和可复制化,为培养具有突出青年政治特色、鲜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品格的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山东实施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着力培育辅导员领军人物[J].高校辅导员,2014(5):2,81.

  [2]张锐,谷忠新.对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一些思考[J].才智,2014(22):129.

  作者:王正坤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