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职称论文发表,期刊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发表,杂志咨询的权威机构平台
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专业论文指导,核心期刊,评职称论文发表

热门问题

热门搜索: 论文发表注意事项 || 医生晋升副高答辩需要的材料|| 护理课题专业选题推荐|| 兽医副高职称评定的要求有哪些||

关于现代管理会计若干问题的研究

期刊目录网财会论文发表2011-03-14 09:40关注(1)

  摘要: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认识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十分必要。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解决当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现代会计;管理会计;问题研究

  

  管理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要求有其自身恰当的准则来规范,这是在充分考虑管理会计的本质及目的的基础上做出的。研究管理会计并构建适宜的原则体系,对于完善管理会计基础理论,指导管理会计的具体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管理会计的基本特性

  由于股份公司的产生,在世界上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经营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经营权与所有权的明显分离。作为股份公司所有者的股东,广泛分散于社会,其中绝大多数已远离经济实体,失去了支配企业经营的权利。他们与债权人的性质越来越相似:他们都同企业有着经济利益的联系,但不参与企业管理。这种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分离,最终导致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离。与此同时,新技术革命又使得一批新型企业大量涌现。在这些企业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荟萃,知识技术密集,需要大量资金,以维持不断的技术开发与进步,向风险很大同时效益可观的领域开拓。这些企业的管理者迫切需要一种不同于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的新信息,以帮助他们解决“风险”的收集、处理及分析难题,在战略上进行风险决策,在整个经济过程中进行风险控制。同时这些新信息的处理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定性分析与一般的感性分析阶段,而要大量运用更为精确的定量分析方法,如概率分析、数据统计等等。出于以上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的原因,管理会计应运而生。

  由于管理会计的产生是针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需要的,因此,微观经济主体的最终目标——效益最大化也就成了管理会计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围绕“最大利润”这一经营目标,管理会计摆脱了传统的描述性的会计方法,不再局限于呆板的核算方式、固定的报表格式以及事后报告的传统模式,而是向分析型会计模式转化,更为灵活地运用许多相关学科的方法,如高等数学、运筹学、预测与决策科学、微观及宏观经济学、行为科学,对企业内部、外部的一些经济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做出全面预算、责任预算、预算执行及控制监督,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更进一步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指导思想引入自身领域,使管理会计理论更能为现代经济发展所接受。系统论的引入使企业的管理会计更能从全局出发,综合地考察企业同外部经济环境的适应关系,研究企业内部各组成部分间的协调关系,并遵循整体最优化原理;而信息论则使得现代管理会计被纳入企业管理系统,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同时,管理会计中的全面预算、责任预算、预算控制与控制监督充分体现了控制论的原理与方法。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不是一门独立的、可分离的知识体系,而是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与组织体系、管理科学理论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的学科体系。不能说它是一门边缘学科,因为从本质上讲,它也仍然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是会计科学向边缘会计与综合会计发展的产物,是在财务会计基础上有机地融入其他各相关学科的内容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会计数学化是它的重要特征。例如,在管理会计中,从倾向为主的计量手段向采用多种综合计量手段发展。单一倾向计量使得会计反映迟钝、片面、单调,不能满足企业全面管理的要求;而管理会计中,材料的数量与金额、职工的数量与人工成本都被并列列示,使得会计信息更全面而直观。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不仅表现在方法多样化方面,另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管理会计力求为企业长短期未来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倾向时间价值的利用,这就意味着将利息作为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看待,从而促使资金能够被更有效地利用。此外,从会计主体上说,财务会计往往以整个企业作为对外报告的会计主体,而管理会计则倾向于以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作为会计主体,来衡量各部门的经营业绩,并最终评价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因此,在管理会计中,会计主体的含义是灵活可变的。

  长期以来,管理会计常常被误解为高等数学方法和模型的简单堆砌,因此根本不需要准则指导或者可以与财务会计共用一套准则体系。实际上,管理会计的综合性及系统性决定了它必须有恰当的准则来规范,同时它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又决定了它不能全盘照搬财务会计准则。这样,对管理会计原则的讨论就成为必要。

  二、管理会计原始资料获取及处理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

  指采用的各种方法与技术应尽可能简易可行,便于操作,为大多数管理会计人员所掌握。对于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处理的工作,应设计程序由计算机完成。相同的方法和技术对不同层次管理会计人员的可操作程度不同,管理会计人员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和技术。

  2、灵活性原则。

  指获取用于生成管理会计信息的资料来源具有多渠道性,既有来自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资料,又有来自企业外部的如政策、环境、竞争对手等的情况。对资料的处理方法也具有灵活性,在不同情况下对不同的资料可灵活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是指在选用处理方法时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对同一问题可既有性质上的判断,又有数量上的表述。根据不同的决策需要,两者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管理会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4、成本效益原则。

  指取得各种相关信息产生的效益应大于取得这些信息付出的成本,只有这样取得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

  5、一贯性原则。

  是指取得同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保持一贯,便于不同期间的信息可比。一贯性并非绝对的一贯,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和管理要求的不同,处理方法可以适当变化,使产生的信息更适用于经营决策。

  6、稳健性原则。

  指管理会计人员在处理及提供用于决策的信息时应保持适当的谨慎,以免因过于乐观的估计致使企业造成损失。它要求管理会计人员在处理不确定因素时应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而对可能发生的收益则不要过于乐观。

  7、中立性原则。

  指管理会计人员在对外提供信息时应采用同一标准,不能有所偏见和歧视。这就要求管理会计人员站在—个客观的位置上,在处理和提供信息时不能介入个人的偏见和主观意愿。中立性原则要求管理会计人员在组织上和行为上必须是独立的,在工作上不受其他部门和人员的于预,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中立、真实。

  三、管理会计信息质量原则

  1、客观性原则。

  指生成的管理会计信息应能客观反映现存状况或对未来做出客观的预测。这就要求用于生成信息的资料应客观、真实、准确,同时要客观地选用处理方法。客观性是对管理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

  2、相关性原则。

  指信息应对决策具有影响或有用,应满足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的需要。相关性原则要求在收集、加工、处理、提供信息时,要充分考虑信息使用人的要求,确保信息与决策相关。

  3、可靠性原则。

  指提供各项相关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可靠性可以有定性的判断和定量的描述,不同的管理决策对可靠性程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在定量描述上对精确程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4、及时性原则。

  指提供的信息应能够及时满足经营管理决策的需要。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及时对产生信息的资料进行处理;另一方面是将产生的信息及时报送给信息使用人。

  5、可理解性原则。

  指提供的各项信息应能够为信息使用人所理解,便于信息使用人做出决策。管理会计信息应根据不同信息使用人理解程度的高低和用于决策的不同,适时地为不同信息使用人提供可理解的信息。

  6、可验证性原则。

  指提供的相关信息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同时信息本身也可以被验证。通过实践的验证,可以判断信息的相关性和准确性,可以找出差异并对差异进行分析,以改善对具体项目的运作和对信息的处理。

  7、重要性原则。

  指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对管理人员做决策,或对责任单位进行业绩评价,都会构成重要影响;也指管理会计人员在处理及对外提供信息时应分清主次,对重要的信息需要重点处理、重点对待。重要性应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判断。

关于现代管理会计若干问题的研究相关论文:

上一篇:关于网络会计发展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下一篇:如何运用财务指标对医院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网站首页 论文发表 期刊咨询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评审条件 论文发表常识 课教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