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快速发表支持服务,英文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发表,SCI/SSCI杂志咨询的权威机构平台
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专业论文指导,核心期刊,评职称论文发表

热门问题

热门搜索: 论文发表注意事项 ||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有哪些|| 国产SCIE期刊最新IF汇总|| 核心期刊论文格式要求有什么||

影子银行周期性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期刊目录网经济学论文发表2020-04-11 11:10关注(1)

  文章基于2008—2017年的月度数据构建TVP-VAR模型,利用时变等时间间隔脉冲响应函数检验了我国影子银行运行的周期性特征及其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内我国影子银行由顺周期运行转变为逆周期运行;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M2有负向分流作用;影子银行对通货膨胀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对经济增长,在顺周期运行阶段有正向促进作用,在逆周期运行阶段有负向抑制作用。

影子银行周期性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关键词:影子银行;周期性;货币政策;TVP-VAR模型

  自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作为危机根源之一的影子银行,其微观机理和宏观效应成为学术界和各国货币当局、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金融体系结构处于快速变化的过程中,通过影子银行渠道融资已成为传统融资方式之外的重要选择,实体经济通过影子银行获取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融资结构[1]。

  同时,从我国影子银行的经营模式来看,大部分影子银行的经营运作与银行体系挂钩[2],发挥着商业银行的资金中转通道作用,最终将资金输送到无法按照常规流程获取银行信贷的资金需求方[3]。

  因此,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可以看作是传统银行的影子,但其为经济主体提供融资支持时却可以不受约束银行体系的一系列监管指标的限制[4],同时也使得社会融资活动绕过传统金融中介,从银行信贷渠道中漏出,这不可避免地会对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产生冲击。

  因此,研究影子银行的周期性经济特征以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周莉萍(2013)[5] 通过对美国影子银行体系进行分析,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影子银行顺周期性运作机理。金融稳定委员会(FSB)[6] 以及林琳等(2016)[1] 认为,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影子银行业务的高杠杆、期限错配等特点,使其在扩张过程中更倾向于过度风险承担,其行为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刘喜和等(2014)[7] 将金融体系划分为影子银行和正规金融两重结构,使用DSGE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影子信贷额度及其利率受到货币政策规则变动的影响,且影子银行运行呈现顺周期性特征。王晓枫和申妍(2014)[8] 研究认为,影子银行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且我国的影子银行表现出顺经济周期发展的特点。方先明和权威(2017)[9]、马亚明和段奇奇(2018)[10],认为影子银行具有顺周期性,且顺周期性行为随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表现出时变特征。而裘翔和周强龙(2014)[3]、高然等(2018)[11]、庄子罐等(2018)[12] 学者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们分别从风险承担渠道角度、信贷约束角度、委托代理角度,利用DSGE模型解释了影子银行的逆周期特征。在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方面,陈剑和张晓龙(2012)[13]、李丛文(2015)[14] 等认为影子银行规模扩张对经济增长形成正向冲击,但不会显著影响通胀水平,而叶子荣和赵煜坚(2016)[15]、杨霞和朱玲(2017)[16] 等则认为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总结现有文献,有以下问题:第一,关于影子银行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研究尚未达成一致性结论,若影子银行表现出顺经济周期性,则其能够部分抵消逆周期调控的货币政策效果,若影子银行表现出逆经济周期性,则其可能放大货币政策效应;第二,现有研究在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方面仍有争议,未形成统一的结论;第三,现有研究在计量方法上多使用常系数线性模型,不利于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的非线性时变动态关系。鉴于此,本文拟将影子银行、经济周期以及货币政策目标等经济变量纳入统一的TVP-VAR框架,利用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月度数据,对我国影子银行的周期性运行特征进行检验,并考察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冲击效应。1 影子银行周期性波动的理论分析影子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与商业银行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其经营活动可能会表现出类似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周期性。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会引起影子银行规模的周期性变动:(1)市场供需环境的周期性变动。从融资需求方角度来看,在经济上行时期,市场环境的向好会带动企业融资需求的上升,而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面临着一系列的监管限制,不能完全满足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缺口。此时,影子银行为追求经营收入和利润的增加,会加快业务扩张步伐、填补市场融资缺口,补充了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不足,但也提高了融资成本。从金融中介机构角度来看,在经济上行时期,随着市场经营环境的好转,融资主体的财务状况趋于优化,市场总体违约率降低,影子银行会主动扩张信用、加大流动性的供给,从而导致其规模扩张的顺周期性。当经济周期处于下行阶段,市场经营环境趋于恶化,融资主体的财务状况下滑,影子银行为规避违约风险,会主动降低信用扩张速度,收缩流动性供给,表现出与经济周期同向变动趋势。此外,从影子银行经营的主要风险特征来看,资金的期限错配和交叉担保等问题突出,对其顺周期性有额外加强作用[17]。从投资需求方角度来看,经济上行时期,往往会伴随着通胀水平的提高,我国长期以来的利率管制使得名义存款利率较低,剔除通货膨胀影响后的实际存款收益进一步降低,而理财产品等影子银行投资产品能够提供比银行存款更高的利率水平,使得更多的资金由银行存款向影子银行产品转移。投资者对于经济上行时期更高投资回报的追求,拓宽了影子银行筹集资金的路径,强化了影子银行的顺周期运行特性。

  (2)货币政策的周期性。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着一系列的监管指标及贷款规模和投向的管制,这些监管措施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同时也提高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在经济周期处于上行阶段,央行为了防止经济过热通常会紧缩货币政策,以限制商业银行信用扩张能力。商业银行为了提高利润水平,有动机规避监管以降低紧缩性政策对其信用扩张能力的影响,而影子银行的业务模式特点使其成为商业银行监管套利的通道,这促使影子银行规模顺周期扩张。当货币当局利用加息等价格型调控的手段抑制经济过热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经济主体的逆向选择行为,不利于影子银行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但从影子银行的视角来看,利率水平的上升能够提升其资产业务的利润水平,促使影子银行更加积极地进行业务扩张。这些因素导致了影子银行表现出顺经济周期性和逆政策周期性的现象。

  (3)影子银行周期性对经济周期的正反馈机制。从宏观角度来看,影子银行的通道功能加快了资金在各经济部门之间的流通速度,对社会总需求有正向冲击作用。从微观角度来看,影子银行融资形成了无法通过正规金融体系进行资金融通的经济主体的投资及消费需求,影子产品更高的投资回报改善了投资者的资产负债表状况,进而通过财富效应提高了消费需求,最终带动了总需求的扩张。因此,影子银行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也能对经济周期产生正向冲击作用。

影子银行周期性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相关论文:

LPR改革对中小商业银行影响
提升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晋商银行市场竞争力现状、评价
管理会计在政策性银行的作用
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与实践

上一篇:基层经济管理工作风险控制途径
下一篇: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历史考察

网站首页 论文发表 期刊咨询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评审条件 论文发表常识 出书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