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碳成本控制策略

分类:经济学论文发表 时间:2020-06-04 14:10 关注:(1)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其重中之重就是“降成本”。而现在又主张低碳经济,那么碳排放量自然而然成为企业成本核算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指出了企业在管理碳成本时面对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主要通过从5个大方向分别采取措施以解决问题,达到控制碳成本的目的,使企业充分发挥竞争方面的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碳成本控制策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发展形态控制;碳成本

  1碳成本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碳成本指企业因为排放二氧化碳所带来的相关成本,例如资金方面的支付和其他方面所要付出的代价。就其广义而言,碳成本的概念是从完整的生命周期中诞生的,其中,为了降低碳排放量、减小所要付出的代价、节约因排放二氧化碳所要支出的资金,就要在生产、制造、物流等过程中想方设法减少碳排放量,而在这个过程中,所带来的费用和代价计入碳成本。除此之外,碳成本还与碳排放量息息相关。政府对碳排放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制度,从这个角度讲,碳成本与制度有密切关系。政府对不同性质、规模、行业特点的企业所界定的碳排放的权限额度不同,且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减少碳排放方面采取的措施也不同,例如利用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即低碳技术、充分使用能源等方式减少排放型企业的排放量。其中,在权限之内还有剩余的部分企业,可以将剩余的权限排放量进行出售从而获得收入;将排放权限利用完的企业,既不会获得收入也不会产生碳成本;超出排放权限进行碳排放的企业,会因购买权限等产生碳成本。碳成本具有特殊性,所以不能应用传统成本的计算方式。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方式只能计算一些能用货币表示出来的成本,无法计算外部成本,也无法计算一些可以转移的成本,例如一些破坏了生态、污染了生态环境等所产生的不是货币成本,而是外部成本。但是,由于碳成本的外部性特点,又是细化环境成本后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为了准确全面地表示企业碳成本,在计算碳成本时要加大成本计算与核实的跨度和时间区间,并认真参考环境这个计算标准。

  2碳成本影响企业效益的表现

  2.1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碳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

  进行低碳投资的企业,会想办法降低碳排放量,例如,可以想办法利用新技术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虽然这样做会增加一定的成本,但是企业可以通过出售未使用完的排放权限来获得收入,从而对前期投入进行一定程度弥补。曾有研究指出,这样来,企业效益会更好。

  2.2改变企业原有的产业结构,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传统的生产方式因为存在排放量高、消耗能源多、造成污染严重等问题,造成了环境恶化的后果,从而引起各个国家的重视。这也表明,企业只有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原有的产业结构、减少碳排放量,才有可能得到持续发展。现如今,经济增长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企业也因此会面临相应挑战。也就是说,一些技术先进的企业,会比别的企业先进入低碳经营模式,从而在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以达到让企业飞速发展、利润迅速增长的目的。也有一些依靠流程作业的企业,会在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低碳处理,会在运输和销售方面实现低碳模式,例如通过替换材料、购买设备、取代印刷广告等方式,可以形成一条完整的低碳链,从而实现企业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2.3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

  现阶段,企业为了符合低碳经济的新经济模式,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只能想方设法地减少碳排放量。与其如此,不如掌握主动权,主动学习低碳的生产方式并生产出相应的低碳产品、树立企业在大众心目中的环保形象,并迎合消费者的环保心理,赢得消费者的好感与信赖,提升销售额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3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企业碳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3.1企业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不够全面

  虽然目前国际社会都公认为应该发展低碳经济,但是,企业还欠缺这方面的认识,并对企业的持续性发展与低碳经济的关系认识不够深刻。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政府也在不断地发出践行低碳理念的号召,于企业而言,若要响应号召,则需要在技术、设备、能源方面进行革新,这会导致企业成本变高,短期内,经济效益也必然会相应降低。但是很多企业都没有长远的意识,不明白通过降低碳排放量可以获取收益,可以弥补效益。也正因为如此,很多符合低碳理念的减排措施依然被搁置。但是,从长远角度看,若想让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则必须将生产模式改为低碳生产模式,减少在碳排放方面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占据企业竞争的优势地位。

  3.2碳成本的计算体系仍然存在漏洞

  由于碳成本的计算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面临由低碳经济这一新模式所带来的新挑战。虽然有很多学者已经开始了研究,但是碳成本毕竟是一个新的概念,所以截至目前还不存在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核算体系。直到2017年,碳成本的分类主要依靠环境成本含义而存在,存在不同的分类标准。如,日本依据企业的价值链将其分为4类;德国又引入“剩余成本”,并重视区分预防成本和改良成本。核算依赖分类,且碳成本的核算方式多样,且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在各行各业中推进碳成本的核算方式也并非易事。

  4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碳成本控制策略

  4.1将低碳当作一种社会文化

  将低碳理念深入人心、深入生活、深入企业经营,远比仅进行宣传更有效,只有让人们真正理解低碳成本的含义,才有可能将低碳理念当作社会文化。也唯有此,顾客和投资者才会更注重绿色环保理念,从而促使企业树立绿色形象,并占据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4.2科学分配作业成本

  作业成本法通俗地说就是把产品作业所消耗的成本合理分配,将作业与对象成本相互进行追本溯源,这种方法可以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提供产品的成本信息并对成本原因进行分析,有利于企业控制成本并充分挖掘缩减成本的潜力,增加利润,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比如钢铁企业,主要成本在于采购原料、烧结等,而此时,企业应该计算订货批量和周期的经济最优值,以降低运输所需要的碳排放,进行生产过程中的碳成本控制,例如采用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和充分利用能源等方式。

  4.3制定碳成本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法规

  在低碳时代,企业对碳成本进行信息披露有众多好处:减排放降成本提效益;明确产品成本;对经营者制定发展方略起参考作用;对国家宏观经济起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来看,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缺乏具有专一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对碳成本进行规范,且在碳成本的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及时健全法律法规体系,重视碳成本的分配和核查,并进行相应的财务报告分析,使合作伙伴和消费者树立信心,从而在企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全球市场中得到发展。

  4.4帮助会计从业人员建立碳知识结构

  碳成本是企业成本核算中的一个新的项目,但是目前相关的会计准则还有欠缺,没有固定的判断准则和计算、核算的方法,所以,只有会计人员对其进行充分认识,才有可能进行正确判断,得到准确的碳成本信息。除此之外,会计人员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情选择合适的分类方式、核算的范围和方法。当然,会计人员还应该进行碳财务方面的预算,并对绩效和风险进行评估,从而供企业管理人员参考并制定合理的财务战略,并对碳成本进行控制。

  4.5政府加大对碳成本的监管和扶持力度

  由于碳成本是新出现的一个成本项目,企业对其还缺乏认识,并欠缺对其长久发展的意识,这时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引导和监督,成立碳交易权交易市场,鼓励企业积极参加碳排放权交易,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如《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并加强宣传,帮助企业感受碳成本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方面的积极意义。

  5结语

  企业必须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对碳排放量进行控制,并在成本核算中加入碳成本这一项目。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降成本”。我国能源消耗大,应该想方设法降低碳排放量,减少环境负担。当然,只有从政府、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等方面采取措施,我国才能真正地控制碳成本,在国际市场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主要参考文献

  [1]侯美玲.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分析[J].北方经贸,2019(11):153-154.

  [2]马忠民,吴呈.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碳成本控制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36):54-55.

  [3]王琳,肖序.低碳经济下钢铁企业碳成本分析与定量研究[J].求索,2013(6):25-27.

  [4]陈花兰.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成本管理研究[D].兰州:兰州商学院,2012.

  [5]张文鹏,张迪迪,叶培思,等.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碳排放的成本核算与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6):117.

  [6]夏璐.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成本核算与信息披露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9(3):130-134.

  [7]温倩.低碳经济范式下的企业碳排放会计问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3):5-7.

  [8]闫朋村.低碳经济视角下碳排放权对火电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5(6):124,130.

  [9]朱晓明.低碳经济下火电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D].衡阳:南华大学,2014.

  作者:樊铭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