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农村普惠保险助力精准扶贫

分类:经济学论文发表 时间:2021-03-17 10:16 关注:(1)

  当前,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我国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而巩固脱贫成果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村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能否脱贫决定的。因此,精准关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扶贫脱贫至关重要,而农村普惠保险可以助力精准扶贫。普惠保险可以提高弱势群体保障,减小城乡差距;提升信用,增强融资能力;提高扶贫的精准性,提高资金投放效率。因此,全面促进农村普惠保险的发展成为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安徽农村普惠保险扶贫为研究切入点,分析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政府部门与保险业的合作不深入、贫困人口的实际保险需求难以激发等,并对提高农村普惠保险助力精准扶贫的成效提出建议。

农村普惠保险助力精准扶贫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普惠金融开展得如火如荼,普惠保险也开始被人们所熟知。我国第一个关于普惠金融的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提出,要积极发挥保险公司保障优势,组织开展农业保险和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业务,同时鼓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小微企业信用保证保险基金等。随后,《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普惠保险,开发各类保障适度、保费低廉的小额保险产品。组织引导城乡居民在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再投保小额人身保险等商业保障产品。”2018年,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两会上指出,保险普惠应有配套政策。此后,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普惠保险快速发展,成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有效的手段。2018年,由我国三家期货交易所支持的“保险+期货”项目惠及农户25.9万户,与2016年相比,支持资金增长11.5倍,受益农户增长20.6倍。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支持金额6930万元,覆盖20个贫困县,受益贫困胶农5.6万余户,30个项目均产生赔付。上海期货交易所自2017年起开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试点,至2020年3月初,已累计向近19.3万户次的贫困胶农赔付约1.6亿元,其中建档立卡户约7.6万户次(房宁,2020)。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险业在精准扶贫方面开展了诸多项目,取得诸多成效。如中国人寿在健康保障方面开展的“两保一孤”扶贫保险项目、以服务“三农”扶贫攻坚的农业保险项目等。新华保险的扶贫项目已经深入到11个省份的34个深度贫困地区,累计为5万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保险保障方案,总保额超50亿元。2021年是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首年,保险业、政府部门如何利用农村普惠保险来助力精准扶贫、巩固脱贫成果,将决定着脱贫攻坚的战绩。本文在总结安徽普惠保险已有做法的基础上,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安徽农村普惠保险助力精准扶贫成效的路径,以期为全国的扶贫脱贫工作提供参考。

  二、普惠保险助力精准扶贫的优势

  保险,由于其天然具有的风险管理、损失补偿的保障性质,常常被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对照联合国2030可持续性发展议程的17项目标,我们可以发现,保险与其中的6项目标直接相关(其中一项就是“反贫困”)。而普惠保险在解决贫困人口和农村居民的健康、农业经营、融资贷款等方面被寄予了厚望。对已有普惠保险相关的文献研究可以发现,现有文献多把普惠保险的关注点聚焦于小额人身保险(Sanders&Dahlia,2016;Destinietal.,2017;周园翔等,2017;吴剑等,2020)和农业保险(廖子贞、蔡洋萍,2018;黄渊基等,2018;郑军、章明芳,2019;Martineetal.,2019),但实际上普惠保险的模式主要有普惠性的小额保险、健康保险、农业保险、小企业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和保险投资(王向楠、尹振涛,2019)。但不管普惠保险模式如何,普惠保险的实施对象都是弱势群体,是各种以弱势群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化的政策性保险的统称(董冬,2017;岳一帆,2017;孙蓉等,2019),其中也涵盖了精准扶贫的主要对象。

  (一)普惠保险可以提高弱势群体保障水平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一些弱势群体来说,由于收入低、风险意识差,普惠保险对其就有很好的适用性。不管是农业保险,还是农村小额人身保险,都是政府提供保费补贴的,农户和贫困户只需要缴纳非常低的保费即可享受比较高的风险保障。而对于普惠型医疗保险来说,一年只需39元、59元即可获得高达两三百万元的医疗费用保障。这些保险产品都极大地提高了贫困群体、弱势群体的风险保障水平,可减轻其因为农业损失、大额健康医疗费用、意外伤亡而带来的家庭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差距。

  (二)普惠保险可以提升弱势群体信用普惠保险可以提升弱势群体信用,增强融资能力

  当贫困地区的农户有融资需求时,保险可以起到增信的作用。需要资金的用户可以通过投保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由保险公司为其做担保向银行申请启动资金贷款。有了保险公司的信用保证,农户的融资需求将更容易得到满足。银行业保险业的联动扶贫案例很多,这里以中国人寿为例。截至2020年6月,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29.17亿元,较2019年末增加10.8亿元,增长9.12%;创新开展国寿“扶贫贷”,帮助贫困地区具有带贫益贫效果的中小微企业或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提供融资贷款支持,截至2020年6月已成功放贷435万元。金融保险扶贫成为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法宝。

  (三)普惠保险可以提高扶贫的精准性普惠保险可以提高扶贫的精准性,提高资金投放效率

  普惠保险通过保险合同的订立与履行,确立了保险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能够实现保险对贫困人口的精准保障、损失的精准补偿。而保险资金的对口帮扶,更加精准地对接了贫困人口的资金需求。保险扶贫从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授人以渔”的有效脱贫效果,提高了资金投放效率。

  三、安徽农村普惠保险精准扶贫的现状及困境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安徽省各级政府会同金融业等各行业部门积极采取了各项措施,努力解决因病因灾致贫、返贫等各种贫困问题。其中保险业发挥了很大的扶贫效应。

  (一)安徽农村普惠保险精准扶贫的现状

  1.保险业积极推出优化各种普惠保险产品(1)精准扶贫综合保险。精准扶贫综合保险是人保财险安徽省分公司推出的普惠保险产品,首次采取的是统保方式,为太和县14.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涵盖种植SHANGHAIINSURANCEMONTHLY·FEB2021养殖、财产、光伏发电设备、意外伤害、疾病住院等风险在内的一揽子保险,保障金额为600亿元(夏海军,2019)。此后,这款保险产品在全省14个贫困县推广。在此基础上,人保财险安徽省分公司又在利辛等5个深度贫困县推出了“深贫保”项目。(2)扶贫贷款保险。为解决扶贫开发地区个体农户的小额贷款需求,安徽保险业推出了扶贫贷款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截至2018年6月,安徽全省已为28.46万人次办理扶贫小额贷款保险,提供140多亿元的风险保障)。为扩大贫困地区的信贷投放,安徽保险业充分发挥了增信和保险保障作用。截至2020年10月末,安徽扶贫开发县域融资担保在保余额763.6亿元,为2.99万户小微企业、“三农”融资提供服务。(3)特色农业保险。为帮助贫困区县实现产业脱贫,安徽保险业推出了特色农业保险产品进行精准扶贫,如茭白保险、生姜保险、猕猴桃保险、茶叶保险等。除针对当地农户推出特色农产品扶贫保险外,保险业还积极参与定点帮扶贫困村。如,国元农险六安中心支公司为东河口镇张公桥村捐赠稻虾共养保险;自2017年开始定点帮扶利辛县王人镇东李村,截至2019年底,国元保险累计减免该村贫困户自缴的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334万元,支付农业保险赔款近亿元,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由帮扶初的227户482人,下降至2户1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3%。(4)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导致的贫困问题是脱贫攻坚战中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解决弱势群体的高额医疗费用困难才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脱离贫困。2020年10月12日,安徽省推出了“蚌惠保”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这款产品保障期限1年,最低保费59元,医疗费用补偿保额高达300万元,低廉的产品价格、广泛的适用人群、很少的既往病史限制,使其普惠性极大地得以体现。随后,“惠皖保·阜阳”“皖惠保”等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也相继发布。2.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大幅减少2020年4月29日,在安徽省金融、保险、政府相关部门等多年的共同努力下,安徽省的9个深度贫困县(萧县、临泉县、阜南县、阜阳市颍东区、霍邱县、金寨县、石台县、太湖县、望江县)正式脱贫,省内31个贫困县、300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武鹏,2020),贫困人口数也降到了8.7万。3.政府相关部门支持与合作在普惠保险的政策支持上,政府相关部门做了一定的工作。如在普惠型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上,安徽省财政厅拟定出台了《安徽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品种和扩大补贴范围的通知》,安徽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农业保险扩大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在普惠型健康保险的推广上,安徽省各地市医保局会同长安责任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圆心惠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维持“蚌惠保”补充医疗保险的后期运作。

  (二)安徽普惠保险精准扶贫中面临的困境

  1.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目前,关于保险扶贫,安徽省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文件对保险扶贫的财政支持、税收减免等方面的详细规定。在小额信贷保证50保险方面,也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在普惠保险实施过程中,保费减免力度不够,导致财政能力不同的市县保费优惠力度不同。2.政府部门与保险业的合作不深入普惠保险的开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如扶贫办、财政局、卫健委、医保局、农林等部门的合作,但从实践的情况上看,部门间的合作还不够深入。深圳市2015年就已经推广了普惠型健康保险——深圳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而由于在赔付顺序、免赔额,以及能否提供健康咨询等增值服务上较难达成共识,在全国40多个城市推广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之后,安徽才于2020年10月正式推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门协作的深度与效率。此外,在特色农产品保险的推广上,安徽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由于省级财政、市县级财政的资金统筹问题、税负的归属问题等,安徽特色农产品保险在推行过程中面临着配套资金不足、税费减免不实惠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保险扶贫的进度与效果。3.贫困人口的实际保险需求难以激发目前,安徽全省所剩的贫困户基本都在自然条件差、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这些地区的贫困群体一般是产业扶贫扶不了、自己脱贫脱不了的贫困人口,主要包括身体不好、常年患病的人群,孤寡老人,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相对于一般贫困人口,普惠保险对这些人群基本不起作用,因为他们已经不是普惠保险的投保适用对象。而对于一般贫困人口,由于收入有限,其实际保险需求也难以被激发转化为投保行动。

  四、基于精准扶贫的安徽农村普惠保险发展路径

  (一)政府迫切需要提供更多普惠保险的相关政策支持

  普惠政策对普惠保险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吴剑、孙蓉,2020)。因此,普惠保险的政策制定实施对精准扶贫、接续脱贫至关重要。为使弱势群体利益最大化,推动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的发展,安徽省应尽快出台扶贫小额信贷、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的实施意见,以此为依据展开对贫困户的信用评级、授信活动。为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四川省出台《关于调整深度贫困地区农业保险部分保费补贴品种保险费率的通知》,专门针对深度贫困地区人口的普惠保险给予特别保费补贴。要行动,制度先行。在制度制定上,四川省的很多做法值得安徽省学习借鉴。如四川省出台的《四川省金融助推脱贫攻坚行动方案(2016—2020)》《四川保险业扶贫方案》《关于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助力精准脱贫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的政策支持还必须是常态化的、持续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普惠保险开展的延续性和实效性。因此,政府对普惠保险的支持政策要适时修订、完善。

  (二)政府多个部门要加强与保险机构的通力协作

  不管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抑或是小额人身保险,还是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这些普惠保险的开展都需要保险公司与政府相关机构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精准扶贫的最终目的。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需要政府来引导,保险公司进行商业运作,财政、税务、农业等部门积极配合,才能实现该险种的顺利开展,最终保障贫困农户因灾导致损失时得到补偿。对于普惠类的健康保险,如大病保险、小额人身保险、普惠医疗保险等,这些险种的运作需要医保、财政、卫健委等政府部门的参与,缺少任何一方的积极配合,都难以达成“普惠”的目的。

  (三)产业扶贫行在先产业扶贫行在先,继而带动普惠保险需求

  在实践中,弱势群体处于贫困的边缘或已是贫困人群,他们的收入水平极低,在此背景下,即使有比较高的风险保障需求,由于没有缴费投保的能力,往往也不能把潜在需求转化为实际需求。这样,即使有再多的普惠保险产品供给,而贫困人口没有购买能力,还是难以达到普惠保险扶贫的目的。基于此,保险扶贫需要产业扶贫开展在前,通过企业的主导、保险的支持,贫困农户再参与进来,这样,贫困人口通过劳动投入,其收入会有所增加,普惠保险也就有了推广的适用性,普惠保险的需求才能得以实际释放。

  (四)保险机构要创新扶贫模式保险机构要创新扶贫模式,扩大普惠保险产品供给

  保险机构在扶贫模式上要不断创新,不仅仅直接通过资金捐赠,还要联合其他组织如慈善机构向贫困地区或贫困人口进行公益支持倾斜。当然在保险产品供给及服务上,也要不断推出满足贫困人群的风险保障需求又符合其保费支付能力的创新型产品,如小额定期寿险、医疗救助保险等。不断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小额保险、农业保险的投保覆盖范围,力争让有风险保障需求的贫困人群都能得到保障充足、保费低廉、服务便利的普惠保险产品。而对于特别贫困、没有经济能力购买保险的特困人群来说,政府购买扶贫救助保险可以起到特别的救助作用。

  (五)要加大对普惠保险的宣传力度要加大对普惠保险的宣传力度,增强贫困人口的风险意识

  贫困地区的人们或贫困人口之所以不买保险,一方面是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另一方面是收入能力不允许。通过产业扶贫的帮扶,在他们收入水平提升后,提高其风险管理意识就变成了首要问题。因此,政府部门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宣传工具,如新媒体、报纸、村镇的公共宣传栏等,对保险扶贫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加深贫困人口对普惠保险的认知与了解,提高他们通过保险来应对自身因灾、因病遭受损失的风险处置能力。

  作者:陈美桂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