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快速发表支持服务,英文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发表,SCI/SSCI杂志咨询的权威机构平台
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专业论文指导,核心期刊,评职称论文发表

热门问题

热门搜索: 论文发表注意事项 || 江苏一级播音员职称评审条件|| 论文第三作者可以写几个人|| 广东建筑类高级职称要求有哪些||

经济师职称论文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状况

期刊目录网金融论文发表2016-07-04 11:39关注(1)

  本经济师职称论文根据虚拟资本依托原生主体的不同,将虚拟经济划分为三大类别,并分别针对依托于经济实体的股票市场,依托于主体信用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依托于预期的金融期货市场这三个典型的虚拟经济市场近年来的发展进行回顾与分析。

中国金融

  《中国金融》China Finance(半月刊)1950年创刊,是中国人民银行主管的刊物,以"大金融、宽口径、全方位"为视野,以解读、宣传金融方针政策,反馈金融政策执行情况,研究实际金融问题为主要任务,以服务于金融改革和发展、服务于金融中心工作、服务于金融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为宗旨。《中国金融》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主办单位:中国金融出版社,国内统一刊号:11-1267/F,国际标准刊号:0578-1485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虚拟资本的内涵不断扩展。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虚拟经济发展迅速。本文在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经济的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虚拟经济,分别探讨了我国股票市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近20年来虚拟经济的发展进行回顾,以货币化率和金融相关率为参考指标,探讨我国虚拟经济的整体发展及经济虚拟化的程度。

  关键词:虚拟资本;虚拟经济;货币化率;金融相关率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虚拟经济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增速,规模也在不断膨胀,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要“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目前我国对虚拟经济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基础理论层面,实证研究大多集中于对虚拟经济的某个子市场(如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进行相关分析,加之金融资本以及虚拟经济的统计体系在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较少有研究针对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的整体回顾及分析。

  本文将从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出发,在回顾虚拟经济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根据直接原生主体的不同将虚拟经济划分为三种类别。针对每一类虚拟经济,分别选取一个近年来在我国有较大发展的代表性市场,对其发展状况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货币化率(MR,Monetization Ratio)与金融相关率(FIR,Financial Interrelations Ratio)这两个指标,分析了我国虚拟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并进行了相应的国际比较。最后,给出了总结与建议。

  二、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理论的发展

  在1840年约克郡银行家威·栗色姆的《关于通货问题的通信》中,最早提出了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的概念,并将虚拟资本定义为空头汇票(票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三卷中引述了该定义,并对虚拟资本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系统研究。成思危将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的理论概括为两个主要观点:(1)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即生息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此观点下,虚拟资本包括银行的借贷信用(如银行票据等)、资本化价值(如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抵押单等。(2)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本身不具有价值,但却可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即虚拟资本本身不能产生剩余价值,而是在利润中按照相关约定以利息或其他形式付给虚拟资本的所有者的,可将其称为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在19世纪提出虚拟资本的概念,对于后期虚拟经济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随着世界范围内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目前虚拟资本的范畴比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的定义更为广泛,在20世纪50年代逐渐提出了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这一概念,但是其定义至今没有完全统一。成思危对虚拟经济的释义进行了简单的归纳,认为国际上对于虚拟经济的定义有三类范畴,尽管每类的中文都译作虚拟经济,但其含义有较大差别。第一类范畴是Fictitious Economy,指虚拟资本以金融平台为主要依托的各种活动;第二类范畴是Virtual Economy,指的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电子商务等;第三类是Visual Economy,使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的经济活动。目前国内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第一类范畴,即Fictitious Economy,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活动模式,是与虚拟资本以金融平台为主要依托所进行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的综合。刘骏民,秦晓,王爱俭等国内学者也曾给出虚拟经济的定义,虽然定义有所差异,涵盖的范围有宽有窄,但从根本上都是属于第一类虚拟经济的范畴。

  近几年,林左鸣又提出了广义虚拟经济的概念,在其理论框架下,由实体经济衍生而成的各种金融活动为一种狭义的虚拟经济,而在当今社会,以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为目的,以品牌、服务、体验和文化消费等要素为体现的“广义”虚拟价值已渗透到经济活动的所有领域,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可将传统的价值不断容纳入信息介质后进化为更高级价值的经济定义为“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即广义虚拟经济。

  尽管林左鸣对二元价值容介态的广义虚拟经济赋予了更为广泛的内涵,但仍旧与一般意义上的虚拟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成思危在阐释虚拟经济理论时就认为虚拟资本包括三种类型:信用资本、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这三类虚拟资本已经基本涵盖了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框架中的研究对象,只不过在实际研究中,这三类资本通常被称为原生的虚拟资本,而通常研究的所有权证等,是这些原生虚拟资本的载体,可称为次生的虚拟资本。我国大量的虚拟经济领域的研究,基本都是针对这些次生的虚拟资本。

  三、虚拟经济的分类

  刘骏民将虚拟资本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企业股票与债券,第二类为政府债券,第三类为证券化和ABS,第四类为金融衍生品。在这一分类中,第一类虚拟资本企业股票、债券的交易,买卖的是实际资本的所有权,与实物资本共存;第二类虚拟资本政府债券买卖的利息回报权,刘骏民认为在传统的财富价值观念中,消费不创造价值而消耗价值,因此这类资本完全是凭空虚拟的;而第三类和第四类的虚拟资本的虚拟性更大,买卖的是一种没有交易物的预期,相当于一种心理感受。

  这种对虚拟资本的分类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虚拟经济理论的不断丰富,本文认为不同类别的虚拟资本应根据其直接的原生主体进行划分。如图1所示,原生主体部分包括经济实体、信用和预期,这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经济实体的运行状况会影响其信用状况及社会的预期,同时,信用状况以及社会预期也会对经济实体产生反作用,影响经济实体的运转。其中,信用作为重要的载体之一,也是重要的原生资本之一,而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则更多的包含在预期这一载体之中。根据载体的不同,我们将虚拟经济划分为三类:

  Ⅰ类虚拟经济,也是最基本的虚拟经济,其依托于经济实体,如公司股票、商品期货等,尽管其价格波动可能会偏离经济实体的价格,但其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实体的经营情况或价格情况。这一类是虚拟化程度最低的虚拟经济市场。

  Ⅱ类虚拟经济,包括公司债券、政府债券、票据、各类融资平台等,这类虚拟经济主要依托于政府或金融中介的信用情况,由于不直接与具体的经济实体存在联系,而是依赖于经济主体的信用这一原生虚拟资本,因此虚拟化程度较Ⅰ类虚拟经济更高。

  Ⅲ类虚拟经济,包括资产证券化、各类金融衍生品等,这类虚拟经济更是脱离了任何的经济实体或经济活动主体,而是依赖于人们的预期。这一类虚拟经济往往从Ⅰ类虚拟经济和Ⅱ类虚拟经济衍生而来,其虚拟化程度更高,可在经济系统中快速自我循环膨胀。

  这三类虚拟经济尽管依托于不同的原生主体,但由于原生主体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几类虚拟经济之间也存在着派生关系,因此虚拟经济整体都与实体经济紧密相关,每类虚拟经济都不会完全的凭空虚拟存在。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虚拟经济本身具有两类虚拟经济的特征,甚至也具有实体经济的特征,如房地产。房地产本身应属于实物资产,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房地产逐渐被当作一种投资品,其价格往往不仅取决于其土地和建设成本,同时还取决于市场的预期,过多的投资行为导致了很多国家和地区房地产泡沫的形成,这就造成了房地产本身产生了虚拟资产的特性。

  四、我国三类虚拟经济典型代表市场的发展状况

  (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Ⅰ类虚拟经济)

  随着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于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开始从分散的柜台交易进入了集中交易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证券交易所的逐步发展,交易规模不断扩大,1991年底又发行了人民币特种股票,即以人民币标价,专供外国投资者以外汇形式进行交易的B股。1999年《证券法》的正式实施,我国证券市场进入了更加规范的发展阶段(钟瑛,2003)。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也在外部推动了我国股票市场的结构性调整。2005年4月底,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视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也是我国股票市场向更加市场化、成熟化阶段转化的重要标志。

  针对股票市场,我们使用年末的总市值和流通市值作为股票市场存量的衡量指标,使用年交易额作为股票市场的流量指标,分别如图2与图3所示。 1991~2000年,无论是年末市值还是交易额都呈现快速上升态势,2000年,受市场预期影响,我国股票市场进入快速下跌的熊市阶段,随着价格的下跌,股票市场的存量和流量都缓慢下滑。2006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展开,我国股票市场进入快速上涨的牛市阶段,其存量和流量都急速上升。2008年,我国股市再次进入熊市,加之2008年底爆发的次贷危机影响,存量和流量在2008年再次回落,但仍旧均高于2006年的水平。而随着一系列救市措施的出台,我国股票市场也在2009年迅速回升,尽管2009年和2010年的总市值尚未回升至2007年的最高水平,但流通市值及年成交额均已创新高。

  我国股票市场的存量和流量占GDP的比例如图4所示,2007年末我国股票市场的总市值占GDP的比例已超过170%,年成交额占GDP的比例也超过了120%,2008年此比例均回落到100%以下,但随着经济的复苏,市场信心的回归,2010年末我国股票市场存量指标GDP占比达超过 137%,流量指标GDP占比超过67%。

  (二)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Ⅱ类虚拟经济)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由地方政府发起设立,通过划拨土地、股票、规费、国债等资产,迅速包装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均可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再辅之以财政补贴作为还款承诺,以实现承接各路资金的目的,进而将资金运用于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肥瘠不一的项目。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地方政府就开始尝试通过设立融资平台公司来对外融资,并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融资平台债务。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模还比较有限,尽管存在一些制度和机制上的问题,但并未引起普遍重视。200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中央政府允许并鼓励地方政府从银行大量借贷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开始迅猛发展。

  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进行估算,2007年至2010年各年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余额及其占GDP的比例如图5所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年末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的3.76%迅速攀升至2010年的31.41%,据初步估算,2010年底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余额高达12.5万亿元。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保证了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但与此同时,融资平台规模的迅速膨胀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1)部分融资平台公司负债规模急速增长但是运作却不规范。大部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状况不透明,不仅商业银行无法获得全面的信息,地方政府自身对不同层次政府融资平台的负债和担保情况也不能清楚了解。(2)地方政府存在违规、变相提供担保的行为,增加了债务的偿还风险。目前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主要依靠没有真正法律效率的财政担保等形式,资本金普遍欠缺并且偿债能力较低。(3)某些银行金融机构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管理的风险意识薄弱。商业银行在与地方政府合作时相对降低了风险控制意识,通用的风险控制手段并没有在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中真正落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实际操作时除了存在上述问题外,还有很多隐性风险。例如,很多地方政府主要依靠土地收入来偿还融资平台的负债,因此地方政府本身就有推高土地价格的动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而一旦房价下跌带动土地价格降低,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则会受到显著影响,这又在另一层面上加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一系列问题,2010年6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年内查清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并对融资平台公司进行清理规范。各种管理办法及细则的出台,将使得今后政府融资平台更加透明和公开,运作更加规范,风险管理流程更加严格。从目前情况来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的增速在逐渐下降,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2010年上半年融资平台公司新增贷款额占上半年全部新增贷款的比例比2009年下降了约三分之一,融资平台公司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比年初也有所下降。

  (三)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Ⅲ类虚拟经济)

  期货交易是在现货交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标准化期货合约的交易方式。期货市场的主要交易标的物包括:农产品、金属、股票、外汇、利率等。按照本文对虚拟经济的分类,农产品期货、金属期货等商品期货,直接的载体为经济实体,间接受到交易主体对经济实体预期的影响,为Ⅰ类虚拟经济;而金融期货,如我国的股指期货,是由Ⅰ类虚拟经济衍生而来,其直接的载体本身就是虚拟资本,其波动直接依赖于人们的心理预期,间接受到实体经济的影响,因此为Ⅲ类虚拟经济。

  1990年底,我国期货市场开始试点,1991年至1993年,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上海金属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相继建立,并推出一系列商品期货合约。1992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12个品种的国债期货合约,为我国第一个金融期货产品。随后,北京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等18家交易所都相继推出了国债期货。期货市场的发展,也使得期货产品的风险回避和价格发现功能逐渐显现。国债期货推出的一年内,市场较为低迷,交易量有限,截至 1993年10月,国债期货成交合约成交额只有5000万元。为了促进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上交所于1993年底对国债期货合约交易品种、交易机制等进行修改,降低了国债期货的交易成本,并同时向个人投资者开放。但由此引发的则是大批游资迅速流入国债期货市场,交易额迅速膨胀,仅上交所1994年的国债期货交易额就超过了2.34万亿元,日均交易额最高达到600亿元。但是这种急速的膨胀使得国债期货市场充满投机氛围,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因素,由此也引发了 1995年的“327”国债风波和“319”国债风波。鉴于国债市场的投机性被急剧放大,证监会于1995年暂停了国债期货交易试点,关闭了国债期货交易市场,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产品只存在了短短不到3年的时间。2006年9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FFE,Chinese Financial Future Exchange)在上海成立,并将沪深300指数作为首个股指期货标的。但股指期货产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迟迟不能推出,尤其是2008年底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引起全球衍生品市场的严重萎缩,也使得我国市场上对股指期货的反对意见增多。但为了推动我国金融业的现代化发展,完善我国金融市场,股指期货经过历时3年多的酝酿,终于在2010年4月正式推出,首批上市合约为2010年5月、6月、9月和12月合约。如图6所示,自2010年4月正式交易以来,我国股指期货的月成交额基本稳定在10万亿元左右,截止到2010年底,在不足9个月的时间里,我国股指期货的总成交金额已超过80万亿元,占当年全年 GDP的206.39%。与此同时,尽管推出不到一年的时间,2010年股指期货的交易额占我国期货总交易额的比例高达28.57%,远超过其他传统商品期货品种的全年交易额。

  图7为1993~2010年我国期货市场年成交额及占GDP比例的变化情况。1995年受“327”和“319”国债期货风波的影响,期货市场总成交额超过了10万亿元,占GDP的比例高达165%。除此之外,在2002年之前,我国期货市场的交易并不活跃,每年的交易额基本都在4万亿以内,占GDP的比例也较低。期货市场交易额的迅速攀升则是开始于2007年,年交易额占GDP的比重也逐渐超过了150%。2008年,尽管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期货交易额仍旧高速增长,GDP的占比也超过了200%。2010年,由于股指期货的推出,期货市场的年交易总额迅速攀升至309万亿,占 GDP的比重达到了777%。

  金融期货,特别是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正面影响固然显著,但是“327”和“319”国债风波也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因此要继续规范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机制,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机制,对期货公司及交易主体进行合理监管,以防范股指期货市场严重投机行为导致的市场的过度膨胀,保障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五、我国虚拟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

  (一)虚拟经济的整体统计核算指标

  最简单的衡量虚拟经济整体规模的统计指标为货币化率,即一定经济范围内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使用经济体的货币化程度来衡量虚拟经济的规模,也是一种合理的近似,并使用广义货币供应量M2进行计算。与此类似的重要指标还有马歇尔的K值系数,计算公式为 K=M/PY,其中M为名义货币,PY为名义总收入,K值系数则代表了货币在整个社会财富中的比重,为了方便计算也通常用名义GDP代替PY。K值系数实际为货币化率的另一种表述形式,K值系数越大,表明货币在整个社会财富中的比重越大,虚拟经济载体数量就越多,就越容易引发虚拟经济规模的膨胀。

  金融相关率是衡量一国金融发展状况的另一重要指标,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戈德史密斯提出,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其中,金融活动总量一般用金融资产总额表示。金融资产包括非金融部门和金融部门发行的各种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信贷凭证、通货与活期存款等。FIR是戈德·史密斯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指标提出的衡量一国金融结果与金融发展水平存量和流量的一系列指标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可以大致的反映一国金融发展的一般状况。根据FIR的定义,其包含7种因素,分别为货币化率、非金融相关比率、资本形成比率、外币融资比率、金融机构新发行比率、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和乘数。但在后期大量相关研究中,FIR的计算通常直接使用个别金融资产规模之和除以GDP而得到。关于金融资产规模的核算,IMF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MFS)和联合国、欧共体等共同发布的《国民账户体系》(SNA)中都包含了相应的统计方法,虽然在对金融资产的分类上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涵盖了以下内容:货币黄金与特别提款权、通货与存款、贷款、股票和其他权益、保险基数准备金、金融衍生品、其他应收或应付账款等。由于本文研究范围所限,加之各国统计口径并未并完全统一,虚拟经济各子系统的存流量统计差别较大,IMF的国际金融统计系统中也未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进行金融资产总量的相关数据,本文并未对虚拟经济整体规模的核算进行详细地展开,在下文使用FIR时,仅使用窄口径的虚拟经济(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初步对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进行整体的研究和探讨。

  (二)我国货币化率的变化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分为以下四个层次:M0为流通中的现金;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申请存单等。其中,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流动性较强;M2是广义货币量,M2与M1的差额是准货币,流动性较弱;M3是考虑到金融创新的现状而设立的,暂未测算。根据我国的统计口径,M3为衡量虚拟经济更好的指标,但由于尚未统计,本文仍按照国际通用的广义货币M2来计算我国的货币化率。如图8所示,为 1993~2010年我国广义货币M2及据此计算的货币化率的变化情况。2002年以前,我国货币化率保持稳定增长,2002年以后货币化率维持在 160%左右的水平。自2007年第三季度,针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价格涨幅上升的情况,我国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尽管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仍旧稳步提高,但货币化率在2007年和2008年有所下降。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为了应对国际经济环境急剧恶化对我国经济的巨大冲击,开始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和2010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与此同时,我国的货币化率也出现了陡增,从 2008年的151%猛增到2009年和2010年的180%左右。

  根据世界银行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的货币化率在近20年来基本稳定在90%~100%之间。美国、巴西、韩国、印度、澳大利亚的货币化率大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基本保持平稳,在近十几年略有增长;日本和中国香港的货币化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近几年日本的货币化率已经回落并逐渐保持平稳,而香港的货币化率仍旧以较高速度增长;中国、新加坡的货币化率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日本、新加坡、美国以及世界平均水平的货币化率变化比较如图9所示。

  如前文所述,货币化率通常可以用来衡量一国社会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也可间接反应一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但是如图9所示,使用广义货币M2计算的美国货币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一般发展中国家,如果由此来说美国的金融市场发展不如发展中国家,此结论显然不合乎一般认识。这首先是由于各国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不同,对广义货币的定义差别较大,因此,使用货币化率进行国际间横向比较时,此指标难以将口径统一;其次,国际上通常使用的定义是广义货币=狭义货币+储蓄存款,这在金融市场飞速发展的今天,显然缺少对广泛金融资产的核算,用其代表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在当今经济环境下已经较为牵强。尽管如此,作为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一国虚拟经济的整体统计指标,使用货币化率对一国货币化情况进行纵向的比较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货币化率基本已经保持稳定,而我国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近两年的货币化率又出现了快速的增长。

  (三)我国窄口径金融相关率的变化情况

  由于IMF的IFS系统中尚未提供中国以及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资产数据,我国也没有较为完整的统计体系。为了保证统计口径的统一,本文仅对窄口径下虚拟经济的交易总量及其占GDP的比例进行分析,即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的成交金额总和近似作为窄口径虚拟经济总成交额,并计算我国窄口径虚拟经济交易额占GDP的比例,作为窄口径下的金融相关率。

  1995年受国债期货影响,期货市场交易额激增,导致了当年窄口径虚拟经济成交规模的膨胀,占GDP的比例高达269.71%,之后随着国债期货产品的停止交易,1996年期货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交易额都大幅下降,窄口径虚拟经济成交额有所下降,占GDP的比例也回落到200%以下,之后的几年,我国期货市场交易持续低迷,尽管股票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成交额仍旧没有较大的增长,因此,2003年之前,我国窄口径虚拟经济规模基本保持稳定,占GDP的比例也稳定在90%左右。2003年,随着多种期货产品的上市交易,加之大多数商品期货价格快速上涨,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量大幅提高,此外,受经济因素影响,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成交额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使得2003年窄口径虚拟经济成交额再度出现成倍增长,占GDP的比例也达到接近 150%。2007年以后,随着期货市场交易额每年成倍的增长,窄口径虚拟经济规模也在不断膨胀,2007年占GDP的比例达到335%,为2006年的 2倍以上;2009年此比例更是达到552%,2010年受金融期货重新推出的影响,期货市场总交易额接近达到2009年的2.5倍,窄口径虚拟经济总成交额较2009年增长2倍,占GDP的比例达到933%。

  我国窄口径虚拟经济1995~2010历年的构成情况如图10所示,柱状图分别为三类市场成交额在总成交额中的累计占比情况。总体来看,债券市场的成交额占比通常较低,并仍旧在不断萎缩。而我国期货市场由于发展过程较为波折,在国债风波之后,期货市场长期没有新的交易品种推出,市场交易量萎靡,在窄口径虚拟经济中的比例不断缩小,但随着期货市场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新产品的陆续推出,期货市场的交易额开始大幅回升,2002年之后,除 2007年其占比略低于股票市场外,其余各年的占比均超过其他两大市场,2010年占比更是高达80%以上。图10展示了我国窄口径虚拟经济构成的历史演变过程,从趋势上看,随着新的金融期货产品的推出,我国未来期货市场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根据袁国敏对世界窄口径虚拟经济成交额的统计,全球窄口径虚拟经济的交易额一直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07年规模出现了激增,2008年受次贷危机影响规模基本与2007年持平,与此相对应,窄口径虚拟经济占GDP的比例也一直稳步上升,在2006年和2007年,此比例出现了快速的增长,最高达到GDP的13倍,2008年这一比例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但也接近为GDP的12倍。世界窄口径虚拟经济交易额的构成变化情况与我国的情况不同,窄口径虚拟经济的构成情况在2002年之后就基本保持了稳定。1998年至今,世界窄口径虚拟经济交易额中,占比最大的始终为衍生品市场,2002年开始,衍生品市场的占比基本保持在80%以上,股票市场的占比则稳定在15%左右,债券市场所占份额最小,基本不超过5%。

  六、总结与建议

  我国股票市场已经有20几年的发展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制度和法律体系逐渐健全,尽管还存在一些机制的问题,但市场已经日趋成熟,规模不断扩大,近两年,年末流通市值占GDP的比例在15%~20%之间;政府融资平台作为近几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虚拟经济市场,受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宽松货币政策及一系列救市措施影响,规模迅速膨胀,年末债务余额从2007年的3.76% 迅速攀升至2010年的31.41%;金融期货市场2010年4月才正式运行,但在我们统计的9个月内,其总成交金额已超过80万亿元,占2010年全年 GDP的206.39%。从股票市场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再到金融期货市场,虚拟化程度不断增强,其规模的膨胀速度也逐级递增。从整体上看,我国货币化率保持稳定增长,与世界平均水平差别较小,而窄口径的金融相关率则显示,我国窄口径虚拟经济交易额占GDP的比例近几年增长迅速,但仍低于世界水平。随着我国金融产品多样化的进一步推进,我国虚拟经济的规模势必进一步扩大。

  各类虚拟经济市场的形成和完善,在促进我国经济多样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虚拟化程度的提高,虚拟资本的膨胀速度加剧,也会带来相应的风险。由于虚拟经济系统内部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依附关系,风险可以在虚拟经济系统内部迅速传播,并将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促进金融多样化的同时,也应加强金融监管,同时对各类虚拟经济市场进行实时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市场异常,做出快速、有效的政策反应。

  此外,应建立健全我国金融市场的统计体系。可借鉴MFS、SNA的金融统计体系和统计方法,结合我国实际,尽快建立国际认可的金融部门统计体系,以便为金融市场的分析预警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推荐阅读:金融论文我国金融证券化发展趋势

经济师职称论文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状况相关论文:

我国区域金融差异新发展状况

上一篇:金融论文我国金融证券化发展趋势
下一篇:小微企业融资新工程建设方针金融分析师论文出版

需求单填写(快速填写,为您解答)

网站首页 论文发表 期刊咨询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评审条件 论文发表常识 出书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