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模式

分类:金融论文发表 时间:2019-10-24 09:40 关注:(1)

  供应链金融与资产证券化是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加强流动性管理的一种结合式金融方案,具有普惠金融的特性。我国商贸流通业具备开展供应链融资的天然优势,借助于资产证券化可实现风险转移和流动性管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优化财务报表。资产证券化在发挥结构化融资功能的同时需有效防范其中存在的风险转嫁行为,应促进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有效发挥融资功能,切实化解我国商贸流通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模式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商贸流通;普惠金融

  1.研究背景

  供应链金融(SupplyChainFinance,SCF)的大力发展解决了一部分企业的融资问题,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供应链金融是一种立足于产业供应链,根据供应链运营中商流、物流和信息流,针对供应链参与者而展开的综合性金融活动(宋华、陈思洁,2016);从基础资产流动性的角度看,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Securities,ABS)作为一种高效的融资方式,通过改善金融机构流动性,提高其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并最终实现扩大利润率(高蓓、张明、邹晓梅,2016)。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结构化金融,是未来现金流与当前现金流的置换(薛小飞,2017),为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提供了重要思路,可迅速地、低成本地筹集企业所需的资金,开辟融资的新渠道(李茜,2011)。资产证券化为商贸流通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模式和渠道,能够帮助商贸流通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有效降低自身融资成本(韩琳,2017)。但是,对于供应链金融下的资产证券化而言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有待解决,包括供应链金融模式下所存在的传统融资模式缺陷及资产证券化与供应链金融结合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两大方面。

  2.资产证券化研究与实践发展情况

  2.1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国际背景

  资产证券化是将流动性较差的贷款及其他债权类资产出售给特殊目的载体,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出售(邹晓梅、张明、高蓓,2015)。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美国1968年第一只MBS(抵押贷款证券化)发行;1981年房利美开始大量发行MBS;1983年CMO出现;1985年第一只ABS发行。美国是金融创新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美国创造了资产证券化这一特殊的金融产品,但也引发了2008年严重的金融危机。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相伴而生,不同于科技创新的是,金融的创新往往容易进入资产掠夺的误区,成为破坏金融市场稳定的不利因素,资产证券化虽然能够提高资产流动性,但运用不当就变成了转嫁风险的工具,制造各种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此外,欧洲地区(英国最早发行)、日本、韩国即东南亚地区的国家都或早或晚开启了资产证券化的进程,其中欧洲地区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资产证券化业务集中地。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资产证券化运用不当在某种程度上是引发2008年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根源,由此可见防范此类金融创新业务的风险是首要任务,对中国产生重要的启示意义。国际市场上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具备这样几个特点:(1)基础资产来源广泛,市场繁荣程度要高于我国;(2)具有成熟的流动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完善;(3)产品设计能力和技术水平突出,对证券化产品的信用评级技术明显优于我国。因此,我国在开展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应当批判性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化解商贸流通领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供解决方案。

  2.2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情况

  中国的资产证券化最早萌芽于1992年,标志性事件是1992年发行的以800亩土地为标的的三亚地产投资券,迄今为止经历了停滞到重启再到加速发展共计五个阶段:探索萌芽阶段(1992-2004)、短暂尝试阶段(2005-2008)、停滞不前阶段(2009-2011)、重启试点阶段(2011-2013)、加速发展阶段(2014至今)。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以企业ABS和信贷ABS为主,其中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市场规模最大,发展也较为成熟,甚至到了凡是可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均可发行ABS产品的地步。一方面,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发展趋势,表明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我国发展愈加壮大;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十分警惕类似美国曾经出现的不加节制的证券化业务,而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集中爆发。之所以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会出现几经波折的情况,就在于监管层面对可能出现风险的担忧,因此只能选择谨慎启动。加之国内有关资产证券化业务发行的相关法规不够健全,对产品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因此蕴藏一些潜在的风险需要格外注意。2017年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中以RMBS占比最多,其次是CLO(信贷资产证券化)占比20%。第三大类则是Auto-ABS(汽车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占比18%。截止到2018年4月底,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2018年已经发行了28单,总额2091.11亿元,累计金额为19866.25亿元。信贷资产证券化各级证券利率位于2%-8%之间,最高可达9%,但主要在5%左右波动,整体利率相对稳定且低于正常信贷融资利率。企业资产证券化发行方面,2017年小额贷款发行占比34%,应收账款证券化产品发行占比17%,构成企业ABS的主要部分。其中,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和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发展占比分别为3%和1%。截止到2018年4月底,企业资产证券化累计发行1336单,2018年已发行金额2128.01亿元。相较于信贷资产证券化而言,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利率更为集中,最高利率出现于2014年,信用评级A+,利率水平为15%,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市场成熟度相对高于银行间市场。

  3.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模式分析

  3.1基本模式

  供应链金融与资产证券化的集合可视为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加强流动性管理的一种结合式金融方案,前端对应中小企业融资,后端对应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资产转移行为。供应链金融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依托于自身的产业链条环境提高信用水平从而提升融资效率,资产证券化能够将中小企业融资形成的债权以市场化价格进行转让,提高资产流动性,因而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可以认为,凡是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一律具备资产证券化的可能性,而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资产恰好十分符合这一特征。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较一般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而言本质并无区别,只在底层资产来源上存在差异,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底层资产相对更加优质,违约概率较低,这源自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逻辑基础。供应链金融底层地产筛选自核心企业资信级别较高的上游供应商或下游经销商。其中,上游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和对应收账款的确权,使得供应商的资金回款具有一定保障,资产证券化产品风险较低。

  3.2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模式分解

  学术界对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并没有展开较多的研究,而实践领域较多使用“供应链金融ABS”加以替代,或者在发行的产品中可见到“供应链”或“供应链金融”有关概念。实际上,多数资产证券化产品底层资产和交易结构设计本身符合供应链金融的特征,因此可以认为是属于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的范畴。截止到2018年5月份,我国已发行贸易类应收账款ABS项目总计53单,发行总金额630.64亿元。

  4.商贸流通业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展可行性

  4.1可行性分析

  商贸流通业涉及的行业类别众多,产业链条前后端能够实现向纵深延伸,这就为开展供应链金融提供了基础环境,供应链金融和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在化解商贸流通业融资困境上具有重要作用(闫婧,2017)。一方面,供应链金融能够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缩短融资时间,且金融机构对其风险管控能力增强,因此融资效率较一般传统融资更加高效;另一方面,基于产业链管理的供应链金融在资产证券化的助力下,使得发行机构具备了较强的资产管理能力。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在商贸流通业的应用基础在于:(1)商贸流通业具备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天然优势,商贸流通业能够延伸产业链条,并与其它行业可建立广泛的联系,可产生大量应收账款进入基础资产池,具有充分空间筛选优质资产;(2)商贸流通领域拥有大量优质的基础资产,同时具有强烈的融资需求,传统融资途径的缺失使得供应链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备受欢迎,能够提供优质基础资产的商贸流通业成为开展基于供应链的资产证券化融资业务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3)传统融资模式下对商贸流通企业的限制性因素较多,该行业寻找创新融资模式的需求强烈。

  4.2普惠金融功能

  商贸流通业供应链金融的证券化形式具备了普惠金融的特质。第一,供应链金融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是针对中小规模企业而设计的一种基于产业链的融资模式,这在商贸流通业中具有广泛运用。第二,供应链金融下稳定现金流成为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则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增强了资产流动性,同时也实现了风险的有效管理。

  5.结论

  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为一种创新融资模式,糅合了供应链金融的高效率特点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特征,综合提高商贸流通企业融资效率,对践行普惠金融政策指引意义显著,对拓宽商贸流通业内中小微企业融资途径意义重大。商贸流通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商贸流通领域是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的“蓝海”区域。当前我国商贸流通领域供应链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势头良好,为商贸流通企业融资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融资渠道,企业融资成本得以降低,融资效率大幅提升,对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的支柱性作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宋华、陈思洁.供应链金融的演进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一个理论框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5).

  [2]高蓓、张明、邹晓梅.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影响机制、影响阶段与危机冲击[J].南开经济研究,2016(4).

  [3]薛小飞.中国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研究[J].清华金融评论,2017(2).

  作者:魏春华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