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快速发表支持服务,英文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发表,SCI/SSCI杂志咨询的权威机构平台
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专业论文指导,核心期刊,评职称论文发表

热门问题

热门搜索: 论文发表注意事项 || 江苏一级播音员职称评审条件|| 论文第三作者可以写几个人|| 广东建筑类高级职称要求有哪些||

广东省滨海地区旅游交通规划初探

期刊目录网旅游论文发表2012-06-18 09:38关注(1)

   摘 要:文章深入分析了广东省滨海地区旅游交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广东滨海旅游交通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区域层面旅游交通规划、旅游区入口交通规划、旅游区内部交通规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每个层次的规划思路和内容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广东省滨海地区的旅游交通发展策略。

  关键词:广东省滨海地区、旅游交通、旅游吸引物的可进入性、交通规划

  前言

  广东省滨海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江门、湛江、汕头、汕尾、惠州、揭阳、潮州、茂名、阳江等滨海城市,旅游资源丰富。要把潜在的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场所,推动广东滨海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因地制宜的大力发展旅游交通,优化旅游吸引物的可进入性。

  1 旅游交通概述

  1.1 旅游交通的产生

  当旅游还在计划阶段的时候,往往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空间上有一定距离。因此,旅游者外出旅游,必须完成从定居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移动。旅游者要到达旅游目的地,首先必须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到达目的地后,还要进行游览活动,游览完毕还需及时返回客源地,这一切,都必须依靠交通手段来完成。旅游交通由此产生。

  1.2 旅游交通的概念与内涵

  旅游交通是指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提供所需交通运输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活动与现象的总称。从本质上说,旅游交通问题就是旅游吸引物的可进入性问题。实现进入旅游吸引物的最小阻力,是旅游交通规划追求的最优化目标。

  1.3 旅游吸引物的可进入性

  一个旅游点或旅游地区的形成,其基本的条件是要有进入的可能性。所谓进入的可能性,不仅指旅游者能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而且要能在费用上符合经济原则。

  旅游是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现场消费,只有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使旅游者能大量地、经常地前来游览的情况下,各类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实现它们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该地的旅游业才会有不断扩大和发展的可能,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旅游交通的发展。

  瑞士全国有70%的地区属于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区,道路崎岖。但是它拥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设施,特别是有滑雪电缆吊梯线1000多条、爬山火车专线50多条、滑雪吊车1200多辆,游客在瑞士任何地区旅游都感到非常方便,使瑞士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南美委内瑞拉境内的安赫尔瀑布,总落差为979米,是世界海拔最高、落差最大的瀑布,由于深藏于丛山密林之中,无陆路可通,只能乘坐飞机临空鸟瞰。如此好的旅游资源,至今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以上案例说明,交通的发展对旅游点的辟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景区景点建设,首先必须解决交通问题,实现其可进入性。

  2 广东省滨海地区旅游交通现状分析


  2.1 现状总体格局
 

  目前,广东滨海区域形成了整个区域以珠三角为核心,东西两翼分别以汕头、湛江为中心的旅游交通总体格局。 初步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沟通全省和周边省份的综合交通网络。公路网正逐步形成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中心,沿海为扇面,港口为龙头向广大山区辐射的格局。

  2.2 现状存在主要问题

  2.2.1 旅游交通设施总量规模不足,分布不均衡

  旅游交通设施总量规模与旅游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存在很大差距,远低于美、日等一些旅游发达的国家的水平。旅游交通设施的分布,珠三角地区明显高于粤东粤西两翼地区,地区分布不均衡。

  2.2.2 区域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交通不够畅通

  突出表现为珠三角地区与东西两翼间的旅游交通联系不足,以及各市间的旅游交通衔接不够畅通。珠三角地区是广东滨海区域的核心区域,其自身各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十分紧密,基本实现以广州为中心的2小时旅游交通圈。但是,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两翼的联系却一直以来不被重视,导致珠三角地区与东西两翼之间的交通联系不够紧密。

  2.2.3地区内部旅游交通网络不发达,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某些地区拥有十分良好的滨海旅游资源,却因为旅游交通不够发达,制约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交通建设资金的不足,已成为制约旅游交通体系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 “瓶颈”。

  2.2.4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受土地等资源的制约日益严重

  广东省滨海区域经济总量大,但土地、一次能源严重不足,在珠三角部分城市表现尤为突出。如何合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广东旅游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广东滨海旅游发展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2.2.5 旅游交通建设与管理的机制不适应区域旅游的发展要求

  目前,广东省滨海区域的旅游交通运输没有形成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和统一管理的协调发展的局面。由于没有区域性的交通发展合作规划作指导,滨海区域各市间交通建设仍是各自发展,自成体系,导致区域内干线运输网络不完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也缺乏协调和统一管理的合作机制。这些均制约了广东省滨海区域性旅游的合作和发展。

  3 层次体系规划

  把广东滨海旅游交通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区域层面旅游交通规划、旅游区入口交通规划、旅游区内部交通规划。

  (1)区域层面旅游交通

  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广东滨海区域),以及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旅游交通,属于中远距离的空间位移。主要采用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和水运的交通方式。区域旅游交通决定着旅游者可以进出旅游目的地的总量,对广东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2)旅游区入口交通

  旅游城市到各景区的交通,属于中短距离的空间位移,主要采用轨道交通、公路和水路等交通方式。

  (3)旅游区内部交通

  旅游区内部的交通,景点间的短距离空间位移。是指游客在景区内参观游览使用的交通设施(包括交通工具、线路和站点),如车行道、人行道、登上道、索道、自动扶梯、水上通道、直升飞机等。

  4 规划内容

  4.1 区域层面旅游交通规划

  规划整个广东滨海区域形成以珠三角地区为核心,东西两翼分别形成以汕头和湛江为中心,以公路为基础,铁路、水路、航空多种旅游交通方式协调发展,区内和对外旅游交通相互衔接,网络结构趋于合理,旅游客运能力显著增强,运输质量明显提高的区域旅游交通系统。

  公路旅游交通:构建以广州为主枢纽,汕头、湛江为次中心,连接全省地级市及邻近省份的高速公路网络。

  铁路旅游交通:形成能紧密联系区域内各重要旅游城市,以及快速连接周边省份客源市场的铁路网络。进一步建设广州、深圳地铁等城市交通系统,起步建设连接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与港澳衔接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

  水运旅游交通:完善以沿海枢纽港为龙头,各重点海港密切配合,层次分明,协调发展的客运港口布局,完善对外对内旅游航线的开通。

  航空旅游交通:构建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中心,深圳、汕头、珠海、湛江等机场为干线机场的民用航空运输体系。

  4.2 旅游区入口交通规划

  4.2.1 研究内容

  游客从客源地通过区域旅游交通到达旅游目的地所在城市,但这尚未完成旅游交通的整个过程。游客到达目的地所在城市以后,还需要解决如何让游客便捷地进入到旅游区的问题。这就是旅游区入口交通规划研究的内容。

  旅游区入口交通主要包括:从各交通站场(机场、车站、客运码头、高速公路出入口等)到旅游区入口的交通; 从市区(商店、文体娱乐场所等)到旅游区入口的交通; 从旅游接待设施(宾馆、饭店等)到旅游区入口的交通;各旅游区之间的交通。

  4.2.2 陆上旅游区入口交通规划

  完善旅游公路的建设,提升旅游公路的等级,加强旅游公路的交通管理,减少交通堵塞情况的出现,缩短旅游者花费在旅游公路上的时间。 旅游公路的建设尽量少对自然环境进行破坏,要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让游客前往旅游区途中已经有一个赏心悦目的良好感受。

  做好旅游公路沿途服务设施、旅游附属设施的配套,特别是为自驾车人士提供的配套服务,例如加油站、饭店、商店、停车场、公厕等。 开通旅游直通巴士、旅游专线等旅游交通服务,把地区内各个景点串联起来。通过开行旅游穿梭巴士线路,既可以方便游客,又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4.2.3 海岛旅游区的入口交通规划

  广东滨海区域岛屿众多,岛屿旅游是广东滨海旅游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好海岛旅游,首先要解决如何进入海岛的问题。目前,广东滨海区域的大多数海岛仍然没有建立起与大陆之间便捷的交通联系。一些开发得比较早的海岛,例如南澳岛、万山群岛、上川岛、下川岛、海陵岛等海岛,虽然与大陆间有固定的船班,但班次少,受天气影响大,夜航能力低。

  进入海岛旅游区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建设跨海大桥或者轮渡。另外,随着广东滨海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将来还可能会出现水上直升机之类的特色旅游交通方式进入海岛旅游区。

  4.3 旅游区内部交通规划

  4.3.1优化旅游区的内部道路交通衔接

  加强旅游区内部各景区(点)之间以及景区(点)与接待服务设施基地之间的道路衔接,尽量使用污染较少的交通工具,例如电瓶车等。

  4.3.2 加强海岛旅游区的内部交通建设

  加强旅游岛上的道路建设,方便连接岛上的各个重要景点和重要配套设施。有条件的可以开行岛内公交车,方便乘客代步。条件成熟的还可开辟空中交通(直升飞机)等高科技旅游交通工具。

  注重海岛的环境保护,发展旅游岛生态交通,利用电瓶车等快捷、环保交通的工具,在较近的景点间穿梭。根据海岛的自然条件特点,积极发展水上旅游交通,开辟环岛游线路。

  4.3.3发展多样化的特色交通游览方式

  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特、求异的心理需要,从而达到“游旅结合”;规划特色交通游览方式包括:海上日夜游、直升飞机旅游、空中缆车旅游(索道)、空中热气球观光游览等。

  5 发展策略

  5.1 加强旅游部门与交通部门的合作

  广东滨海区域内已经有相当不错的旅游交通设施,但要充分发挥这些旅游交通设施的作用,还有赖于旅游部门和交通部门的联手合作,共同搞好旅游交通组织、管理,提高旅游交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5.2协调广东滨海区域各城市间的旅游交通衔接

  加强区域内各旅游城市间的合作,协调好各城市间的旅游交通衔接。省级相关旅游、交通部门层次对区域内各城市间的旅游交通衔接提出指引,各旅游城市加强合作,妥善解决相邻城市之间的旅游交通衔接问题,推动区域旅游交通一体化发展。

  加快推进各旅游城市的城市出口通道建设,逐步实现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一体化。加快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地铁运输网络建设,实现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航空运输的紧密接驳,提升旅游中心城市和重要城市的旅游交通设施现代化水平。

  5.3加快各城市的旅游公共交通建设

  公共交通是自助游旅客的重要旅游交通手段。应加快旅游城市公共综合交通系统建设,按照“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的原则,逐步构筑完善便捷的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

  5.4 建立多元化的旅游交通建设投资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引进外资、企业投入、多元参与的投资机制。 对于区域性的旅游立体交通主干线系统,应当按照隶属关系,以政府为主,分级负责,加强各个地区的协调合作。对于景区、景点连接主干线的支线公路交通建设,应当由景区、景点所在地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受益单位和个人筹资。 对于景区、景点内和经营性旅游项目的专用路线的公路交通建设,应当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以企业管理的方式运作,由旅游公司、集团列入项目开发投资额的范围,特殊情况政府可给予补贴。

  【参考文献】

  【1】广州中大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规划总报告. 2009.

  【2】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综合运输体系“十一五”规划.2006.

  【3】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24~129.

  【4】关宏志,任军,刘兰辉.旅游交通规划的基础框架.北京规划建设,2001,6.

  【5】陈明生. 滨海地区生态旅游管理的探讨.科技资讯,2007,6.

  【6】尹航. 浅谈景区道路的交通组织规划与设计.山西建筑,2010,31.

  【7】殷成志,吕斌. 长江三峡区域旅游交通规划.城市规划汇刊,2004,2.

  【8】谭颖.从罗定市旅游交通规划看区域旅游交通网络的规划原则. 社会科学家,2004,1.

  【9】耿雪. 城市型旅游交通行为分析及观光巴士设置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2.

  【10】马靖莲. 旅游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广东省滨海地区旅游交通规划初探相关论文:

上一篇:突发事件下杭州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论文
下一篇:旅游信息化现状问题的对策分析

需求单填写(快速填写,为您解答)

网站首页 论文发表 期刊咨询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评审条件 论文发表常识 出书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