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原因及对策

分类:审计论文发表 时间:2020-04-11 12:02 关注:(1)

  内部审计作为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它的作用和价值日益显著。基于此,通过分析目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医院战略目标。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问题及原因;对策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公立医院不仅注重经营业务的提高,更加重视管理质量的提升和风险防控能力的增强,管理层也逐渐意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从现状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在组织建设、人员配置、业务运行上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功能的实现。

  一、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和要求

  (一)公立医院内部审计职能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是运用系统、规范的审计方法,对医院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真实进行确认,对医院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咨询,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的过程及效果,增加医院价值和改善医院运营,从而实现医院战略目标。内部审计具有监督和服务的职能,能够改善组织治理、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风险管理,其最终职能是帮助组织实现其总体目标。具体包括:确认、咨询、治理、查错纠弊、预防警示、实时控制等职能。

  (二)新医改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要求

  当前公立医院面临取消药品、耗材加成,绩效评价,医保DRG付费等医改任务,迫切要求公立医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内部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制度和治理手段,在新医改形势下也应当相应转型和变化。审计职能上,应从监督型向服务型转变;审计目标上,应由合规性向效益性过渡;审计内容上,在财务审计基础上强化管理审计;审计手段上,引入计算机辅助审计,使内审关口前移,实现内审方式转型。公立医院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医疗体制改革,首先应当兼顾好公益性和效益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组织治理的作用,实现价值增值和改善运营环境的职能;其次应当处理好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关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促进内部控制建设的功能,发挥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动态预警与跟踪的作用。

  二、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机构不独立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医院没有独立审计部门,有的设在财务部门,有的与纪检合办,有的甚至无内审机构。这样就出现“多头领导、业务混淆”的情况。业务上参与了一些不应该参加的工作,影响今后内审评价的公允性和客观性。行政上隶属于其他部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受到其他部门的干预,难以有效沟通、反映情况,采取措施,影响了内审行为的独立性。

  (二)人员保障不足

  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是内审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内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内审工作的重要保障。但现实中公立医院内审人员数量匮乏,素质较低,继续教育不到位,从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审计业务的需要。除教学医院外,大多数医院内审人员仅1-2名,且兼职现象严重,平日疲于完成主管部门任务,完全没精力和时间开展其他有价值和意义的内审项目。而且绝大多数内审人员都是财务出身,懂得医学、物价、法律、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内审人员很少,后续进修培训又未及时跟进,因此即便有精力和动力开展一些其他审计项目,也难以胜任和完成。

  (三)信息化水平低

  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还是采用传统的查账技术,人工汇总分析数据,对账、表、证进行手工审计,很少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开展内部审计,内审的日常工作难以实现信息化,从而导致审计效率低下。

  (四)服务监督功能不强

  内部审计具有监督和服务职能。现代内部审计以提高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为目标,要求内部审计参与医院的日常管理,提供专业的确认和咨询服务。风险审计是一种先进的审计理念和方法,但多数公立医院日常还是仅开展财务审计,上级要求时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开展风险审计的极少,参与医院管理的程度不高,在医院经营管理的关键领域发挥的服务监督功能不强。

  三、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隶属关系未理顺

  内部审计本质上是一种委托受托责任,接受医院法人的委托从事确认和咨询业务,是法人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但多年以来内部审计的隶属关系一直未理顺,有的医院审计隶属于财务,受财务部门领导,有的医院审计与纪检合办,成为纪检的一部分,内部审计的组织定位不明确,造成了内部审计机构的不独立。《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公立医院的改革目标和方向,“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公开、以理事会等为核心的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这就要求内部审计的行政与业务分开,行政上由医院法人院长领导,向院长报告行政工作,职能上向审计委员会报告业务工作。

  (二)人员保障不足

  2017年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批制度。到2017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已实现全覆盖,医保种类较多,结算复杂,支付形式多样。随着公立医院经济业务活动的日益繁杂,内审范围要拓展到经济业务的各个方面,内审业务要深入到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亟须相应数量的专业专职人员,这也是医院经济管理的内在需要。但目前公立医院审计人员数量匮乏,素质较低,兼职严重,培训不够,远远滞后于医院经济业务的发展。日益繁杂的医院业务、不断提高的内在经济管理需要,造成了人员保障的相对不足。

  (三)信息系统数据缺乏交换

  医院有强大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医疗收费、医保报销、药品耗材管理、财政票据管理等功能,形成业务数据。医院有复杂的财务核算管理系统,具有费用报销、会计核算、报表生成、资产管理、应收应付款管理等功能,形成财务数据。医院也有审计信息系统,使用审计软件或手工+电子表格方式开展审计业务,形成审计数据。但这些系统各自为政,产生的数据无法交换转换,形成数据孤岛,这是信息化水平低的技术层面原因。

  (四)结果导向审计思维

  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以财务账项审计为主,很少开展风险导向审计。财务账项审计是一种结果导向思维的事后经济结果审计,仅仅是对财务数据的审核,发现异常现象,事后采取补救措施,对风险的预防和管控作用非常有限。而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动因导向思维的全过程审计,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关注风险,依据风险选择审计项目和内容,协助单位风险管理,这有利于有效降低风险、强化内部控制作用、发挥服务监督功能。

  四、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对策探讨

  (一)设立专门内部审计部门

  院委会下设内部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委员会由会计、审计、医疗、物价、科研、工程、管理、人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内部审计委员会下设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及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监管,内部审计部门为单位提供确认和咨询服务,业务上向内部审计委员会提供审计报告,行使内部审计职能,行政上向院长报告机构日常管理工作。这样就理顺了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使政事分开,保证了组织机构的独立性。

  (二)打造专业内部审计团队

  首先,配备充足内审人员。内审人员的数量一定要随医院规模的变化而变化,与医院的业务量和繁杂程度相适应,否则就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更谈不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其次,优化内审人员专业结构。科教部门应编制培训计划,对现有内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拓展其专业知识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另外可以引进一批卫生统计、法律、金融、计算机、工程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充实到内审队伍中。如果遇到重大、复杂的审计业务,可以聘请知名审计专家,也可以委托专门审计机构开展审计业务,同时应重视内审专家在医改进程中的参与和研讨。再次,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审计岗位准入制度,严把审计人员入口关。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平时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从德才勤绩廉等多方面对审计人员进行评估。对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的进行表彰,对不能胜任的果断调整,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奖惩机制。

  (三)建立大数据云

  各公立医院都有信息科,二乙医院一般有3-5名网管,三甲医院一般有10-20名网管,他们都懂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平时只做一些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维护的工作,工作比较清闲。可以将他们调动起来,利用接口技术将审计作业管理系统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医院资源管理系统(HRP系统)连接起来,搭建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的大数据平台,建立大数据云,使业务数据、财务数据、审计数据在大数据平台上相互交换转换。审计作业管理系统实时在数据云上提取可用的数据进行审计作业,实时产生的审计数据传送到数据云上,对业务和财务进行实时监控,全过程跟踪。因此建立大数据云,可以打破系统数据孤岛,提高审计信息化水平,从而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四)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内部审计准则》第十条明确提出:“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全面关注组织风险,以风险为基础组织实施内部审计业务。”这是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要求,也是公立医院政策环境变化和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需要,同时更是公立医院内部风险管理的需要。因此,内审人员应及时调整内部审计思想,改变结果审计思维,建立动因审计思维,尝试运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服务功能。综上所述,取消药品、耗材加成,执行零差率等成为当前医疗制度改革的重点,致使公立医院一贯坚持的“以药养医”运行机制受到冲击,这就要求公立医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而内部审计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希望通过这些对策解决内部审计在组织机构、人员保障、信息化建设、功能运行方面的问题,消除内部审计的运行障碍,有效开展确认和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防控风险,增加组织价值,从而实现医院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吴龚.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精细化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

  [2]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IP⁃PF[M].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

  [3]赵卫群,李精钟,陈立群.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新要求[J].卫生经济研究,2017(2).

  [4]王璇.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城市公立医院的应用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7(9).

  [5]高养利.加强医院内部审计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016(19).

  作者:官蕾 单位:重庆市人民医院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