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路径

分类:项目管理论文发表 时间:2020-09-07 10:35 关注:(1)

  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挑战。当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中普遍存在科研战略不清晰、科研组织方式与需求脱节、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合理等问题,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创新科研组织方式、改革评价与激励机制、加强管理团队与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积极进行科研管理创新。

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路径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

  长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政府和企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投入逐年加大,为高校人文社科领域学者提供了有力的科研经费支持,以国家社科基金为例,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的部门预算,2019年项目支出预算为259,051.19万元,较2010年项目支出预算59,700.00万元增加了199,351.19万元,增幅为333.92%,年均增长33.39%。[1]促进产出了一大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极大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2]从高校来说,面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文社会科学发挥作用提供的广阔空间和提出的迫切要求,积极通过科研管理创新,着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不仅是推动自身“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需要。

  一、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能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模式主要以校、院两级管理体系为主,设有主管科研的副校长和科研管理职能部门。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职能部门设置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科研处模式,集中统一管理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科研活动,这种模式多见于以理工科为主或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高校,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第二,社科处模式,专门负责管理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活动,这种模式以综合性高校居多,如南开大学、四川大学等。第三,研究院模式,这是近年来在国内高校新出现的一种模式,注重对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系统谋划与管理,可以说是对原有社科处职能的强化与拓展,加强了高水平学术团队培育、高端智库平台建设等职能。代表性的高校有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在实际运行中,无论哪一种模式,其承载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职能主要有:制定实施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和科研管理制度,统筹协调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与学科建设,组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平台建设、学术团队建设、项目申报管理、学术成果推介转化、学术评价和学术交流等。学院层面通常设有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和科研秘书,科研秘书一般由学院行政人员或教师兼任,为学院学术事务提供服务支持,在科研管理职能部门与科研人员间发挥科研信息的上传下达和沟通桥梁作用。

  二、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面临的问题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机构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组织推动和服务支撑作用。新形势下,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给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需要认真分析在人文社会科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顶层设计与谋划不够。主要体现在高校在谋划设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发展规划和战略时,不善于进行环境扫描,不善于把握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更新换代等带来的科研发展良机。[3]在制定科研规划和战略时,一是缺少校内外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专家的深度参与,规划缺乏高度和前瞻性,与国家和区域的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契合度低,难以有针对性的组织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并承接政府重点投入的重大科研任务;二是纵向与学院及一线科研人员的交流不充分,不能很好的涵盖学院和学科的发展需求,不仅无法与学院和学科的发展同频共振,更难以引起广大科研人员的共鸣。三是横向与职能部门间的协同不够,发展理念与关注重点得不到其他职能部门的理解与资源支持。这样在实施规划和战略时,自然会出现重点科研方向不清晰,科研资金投入不精准且缺乏持续性,难以在某些领域上汇聚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和比较优势的学术高地。(二)科研组织方式与需求脱节。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基于单一学科的传统科研组织模式均难以解决当前面对的复杂问题。长期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行为多以学者个体为主的自由探索,研究动力多来源于职称和岗位晋升压力,研究内容多限于单一学科领域内的理论研究,研究成果往往仅止于发表、出版和评奖,学校对科研活动的培育资助也往往以“撒芝麻盐”似的普惠式资助为主,缺少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重点问题组织多学科研究力量开展合作研究的意识与机制。这种“单兵作战”式的科研方式,一方面难免会造成把握当前社会需求、研究热点及研究能力不当的现象,抓不住前沿问题及当前热点,导致科研工作及研究成果与实际社会需求脱节;另一方面还会面临科研人员晋职晋岗成功后的科研动力不足或消退现象。[4](三)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合理。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是驱动科研创新的重要抓手,多年来,虽然高校基于内部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需要,以及外部大学排名和学科评估压力,一直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创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评价与激励机制。但是,总体来看在评价与激励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重数量轻质量。管理中易受自然科学量化思维的影响,过于重视项目与经费,包含项目级别、经费数额、成果数量及获奖等级等指标在内的量化考核依然是评价科研人员的主要方式。二是评价标准单一,忽视学科差异。在人文社会科学大范畴下,存在学科差异大、成果类型多的特点,要求针对学科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如特别需要对艺术、体育、外语等学科的成果进行差异化评价。三是重结果,轻过程。往往会在项目立项后进行奖励或经费配套,而很少关注其后续研究过程,以及偏重对合作成果的直接完成人进行奖励,其他合作者的科研贡献很难得到认可。(四)科研管理团队建设不够。当前,对大部分高校来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管理团队建设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无论在学校层面还是在学院层面,负责对科研活动提供管理和服务支持的人员数量偏少,与所服务的科研人员数量及日益繁多的科研管理事务失衡。在学校层面,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的数量比往往低于1:100,在学院层面一般仅设置1名科研秘书,且多是青年教师或其他行政人员兼任,而相应的科研管理事项与任务却大幅增加,各层面科研管理人员的事务性工作日益繁重。二是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的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服务意识与当前科研活动需求尚有差距。如在项目申报工作中,往往还局限于传达申报通知、报送项目材料的被动管理模式,缺少对国内外研究热点和申报选题的分析、策划,欠缺主动组织科研的意识和以科研人员为本的精准服务精神。(五)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人文社科领域科研管理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对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相对滞后,对大部分高校来说,所使用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基本仍限于管理项目获批后的立项录入、经费入账、项目查询以及成果获奖等,不仅对项目申报、中检、结项、以及相应成果产出和获奖等信息的跟踪采集和集成分析不够,而且缺少与人事、财务、资产、档案等部门管理系统的有效对接与数据融合。在当前人文社科领域的科研投入与成果产出都得到大幅提升的情况下,落后的信息管理方式不仅会影响科研管理效率和科研组织效果,而且也难以适应科研人员对自身科研活动信息进行集成与使用的需求。

  三、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的建议

  面对当前制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诸多问题,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出发,着眼于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高校应积极探索创新科研管理机制,不断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治理能力。(一)注重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立足世情、国情和校情,系统谋划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战略制定过程中,注重发挥好高校理事会、董事会和校内外战略咨询专家的作用,通过开展“大学习、大调研”,以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加强校院协同与部门协同,吸引相关职能部门、学院和科研人员的深度参与,着力提升战略举措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务实性。在战略内容上,注重依托优势特色,面向学术前沿、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谋划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引导广大科研人员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从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加强学术方向凝练,提升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研究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能力,以及对学术前沿重大问题的把握和话题设置能力。(二)加强和创新科研组织。在尊重学术规律和学科差异,继续鼓励科研人员根据学科特点和学术兴趣开展自由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科学预判与策划,积极推动开展有组织的科研。瞄准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完善创新项目培育机制,通过在学校层面设立跨学科研究平台、设立重大培育项目和跨学科研究种子基金等方式,打破学院和学科壁垒,构建矩阵式科研组织,促进不同学院、学科间的科研资源整合,激励引导科研人员以问题为导向组建研究团队和集群,实现学科群之间交叉创新,推动基础创新和应用研究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5]在团队合作研究中,注重发挥首席专家的学术引领和“传帮带”作用,同时加大对青年学者的支持和培育,着力打造研究特色鲜明、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学术团队。(三)改革学术评价与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符合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律,国内可比较、国际可接轨,与高校目标要求相匹配的评价体系和规范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广大学者积极投身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探索。一是建立数量与质量相结合,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6]二是根据学科差异及与国际接轨的程度,稳步推进学术成果评价的差别化与国际化。三是建立促进团队合作的评价机制,探索以团队评价为基础的首席专家评价制度。四是完善激励制度,通过设立校级培育项目、配套研究经费、奖励高水平研究成果、资助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激发科研动力和学术活力,同时注重依据学术贡献和科研绩效实行差异化奖励机制,营造鼓励创新、追求卓越的学术氛围。(四)加强管理团队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学术人才队伍,同样也需要与发展目标相适应的高水平管理人才队伍。一是根据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体量,适度增加学校层面的科研管理编制,通过聘任科研财务助理等方式为学院层面配置较为充足的科研管理服务人员,切实使两个层面均有能力为科研活动提供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支持。二是注重为科研管理服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拓展国际视野和思路,增强科研组织能力,提升科研管理专业化水平和效率。三是在进一步明确、细化工作目标和任务的情况下,加强对科研管理服务人员的考核与激励,提升敬业精神和精细化服务水平。(五)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为科研管理手段创新创造了条件,建立集成式的科研管理和服务系统已成为支撑科研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从高校外部来说,人文社科领域的各级纵向项目和成果奖的实施部门,基本均建立了相应的管理系统和平台,如“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山东省社会科学数据中心”等,极大促进了项目、成果奖的申报、评审和管理水平与效率;就高校自身来说,需要加快建设集校内外专家库、科研人员信息流、研究平台、项目、经费、成果、学术活动等综合科研信息于一体的科研信息管理和共享平台,不仅满足于服务日常科研管理需求,更要为学校科研事业发展提供大数据支撑。一流大学不仅要有一流的学生和学者,还要有一流的管理、支持与服务,科研管理工作在高校科技创新发展中发挥着枢纽和重要的驱动作用。新形势下,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创新科研组织方式,改革评价与激励机制,加强管理团队与信息化建设等举措积极进行科研管理创新,是组织引导开展卓越研究,提升学术核心竞争力,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EB/OL][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中国文明网,2016-05-17.

  [3]宋鸿雁.我国高校科研管理问题与原因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1).

  [4]于天琪.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创新途径[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9(3).

  [5]张洋磊.研究型大学科研组织模式危机与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11).

  [6]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EB/OL].

  作者:王涛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