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会议运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分类:项目管理论文发表 时间:2020-09-16 09:35 关注:(1)

  会议教育是解决中国会议产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基于此选取会展专业具有代表性的核心课程会议运营与管理为对象,结合本人两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设计、教学手段、评价体系、校企平台等方面分析会议运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会议运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议运营管理;教学改革

  中国会议产业作为中国外交新名片,它的发展从2000年开始至今已经历了19年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目前正处于发展转型时期,发展速度快,成绩显著。但我国会议业的快速发展仍然面临着缺乏专业的会议策划、管理、营销和服务人才等问题。解决会议人才问题的根本抓手在于教育,大力培养具有较强会议组织、策划、管理、服务实践能力和扎实理论基础的专业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目前我国的会议类课程教学普遍存在实践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眼高手低,职场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因此,进行高职高专会议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会议运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概况

  1.课程性质与目标会议运营与管理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新兴领域,在会议产业链中处于核心位置,决定着整个会议工作的成败。会议运营与管理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及会展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会展专业实践课之一。具有实践技能要求高、专业知识范围广等特点。本课程以会议行业基础知识为底蕴,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目标。在高职高专的课程教学中体现了较强的专业性、系统性、时代性和实用性,旨在培养学生会议服务与管理的专业知识,从而更适应会议市场的职业能力需求。2.教学现状教学配套设施不完善。会议运营与管理既包括发生在会议现场的租赁、广告、安保、清洁、会场布置等专业服务,也包括餐饮、旅游、住宿、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的配套服务,这些无不要求学生能全方位地进行实践操作。但是该课程作为一门在国内刚兴起的学科,会展类专业所拥有的相关教学资源非常有限,课程对应的实践设施不完善,使得授课形式终沦为“纸上谈兵”,影响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备。目前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仍停留在学生提交实践报告,再由课程任课老师一人打分的阶段,评价机制不够全面,课程评价以学生团队报告为依据,属于结果导向型评价,学生可能存在搭便车的情况。因此,课程评价体系应该更注重过程性和客观性等方面。专业师资力量不足。会展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兴专业,目前我国会展专业人才数量有限,从事会展教育工作的人才则更少。大部分会展专业教师是从会展相关专业“转行”过来,缺乏会展行业从业经验及会议服务实践经验,难免在授课过程中会力不从心。实践教学与行业不接轨。会议运营与管理课程旨在培养适应职业能力需求的专业型会议服务人才,要求学生掌握从会议策划到会议结束的整个服务技能过程。但目前大部分会议课程的授课形式仍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教学,学生在校内校外实践操作机会少之又少,最终导致实践教学内容标准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轨,会议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实现。

  二、会议运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课程设计应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人才培养目标会议运营与管理是高职高专教学中一门实践操作要求较高的课程,课程授课形式不能仅局限于单一的理论加实践教学,应根据行业服务规范及岗位需求来设计不同的实践环节,并根据当前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来持续调整课程的教学设计,满足从会议项目策划、现场布置到视频音频设备的调试及场地搭建等多个岗位的能力培养需求,真正做到让学生从毕业到就业无缝对接。但是,目前大部分学生的企业实践工作只停留在参与一些不痛不痒的周边工作,不会涉及真正的企业技能核心。那么怎么将真实的会议项目引入课堂和教学中去是会议教育研究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着眼会议行业的特点,每一个会议项目都是不同的,但每一个会议项目运作团队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创意、整合与服务这三点。当前应用型、技能型会议服务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会议运营与管理课程改革应围绕创意、整合与服务这三大核心竞争力来合理设计符合行业实际岗位需求的课程内容,在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融入创意思维的培养、整合资源能力的培养及标准化的服务能力培养,真正实现课程育人目标,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能力。2.使用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的创新教学方法在会议服务行业中,让客户满意是有效的评价标准,满足客户需求是第一要求。因此,会议从业人员就需要针对每一个工作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测试,并根据时间、效果和成本之间的平衡,筹划解决方案后方可实施。对于会议从业人员来说工作经验尤其重要,会议课程在教学上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制定上应遵循先学执行,后做策划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执行力。执行力就是实践动手能力,有了充分的实践经验才能策划出切实可行的成功方案。在信息化的时代,学生想要掌握理论化的知识可以从很多渠道获取,不再局限于书本,但在会议服务行业里最有效的知识积累是作为一名会议从业者的亲身经历,单一重复的实践课程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信息化社会的需求,而会议教育作为重要的会议人才培养渠道,需要将真实的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结合仿真项目训练的基础,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将引入会议沙盘配套推演实训课程,可以协助学生们完成会议项目管理中最核心的技能锻炼:策划与筹备。更可以帮助学生把头脑中对于现场的创意想法直观的表达出来。沙盘是一种工具,就像纸和笔一样,可以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直观地转化出来。对于会议行业的初学者来说,运用实践模型的授课方式可以更快地认识会议行业里最常用的一些搭建物料、布局摆设以及管理执行等知识,可以针对项目进行快速的预演,查漏补缺,为后期现场执行工作提供保障依据。沙盘的使用主要围绕项目或案例进行还原演练,对比真实情景学习知识点和技能点,或对项目进行提前的演练与预判,规避风险与可能发生的问题。最终沙盘配套推演实训课程将用视频的形式记录下学生实践过程,实践模型作品将采用自评、互评等方式开展班对班的项目交流,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完善以激发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在所有的会议项目中,每一项服务都可能没有标准答案,满足使用功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让客户满意是会议服务工作者的唯一正确答案。基于会议项目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际的项目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策划者、设计者以及执行者是不分彼此的,这就要求本课程的学生能掌握多种相关技能。因此在课程考核评价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团队每一位成员的掌握程度,做到有效地监督教学全过程,全方位考察学生对知识点和问题的掌握。例如,在完成某一个项目环节后,学生可以提交项目方案先进行自评,然后进行团队内项目互评。有效的强化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时在进行仿真项目训练时,课程组将邀请校外行业专家参加项目点评,最后在不同的班级内进行小组项目演讲,交叉学习,查漏补缺。保证课程实践有效性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4.搭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校企联动育人平台无论会议、展览还是活动,实质都是在搭建一个多方参与的互动平台,这就需要组织者用创意和创新让所有参与者记忆深刻,同时真正的站在来宾的角度去提供服务。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本课程组积极与会议行业企业对接,共同搭建课程实践育人平台并引入真实会议项目来进一步完善课程实践的配套设施。同时积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接触真实的会议项目,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以现实会议项目为单元背景开展,运用项目导向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围绕职业岗位能力,把一个完整的项目设计成若干个子项目来完成。学生通过校内老师和校外企业导师共同巧妙科学的内容设计,自主或团队来完成各项任务要求,提升课程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并提升了课程学习的挑战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的任务设置会结合会议服务岗位需求,并邀请企业专家进行任务点评指导,建立线上线下对话平台,强化师生互动,真正让学生能从毕业到就业无缝对接。在各类会议项目中,前期策划、项目筹备与实施等都是为了现场的短短几天或几小时在做准备工作。提前计划和现场安排能力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会议现场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对于需求的分析与把控、团队间的沟通协作、对于时间的管理以及整个项目成本的控制,缺一不可。通过与企业共建育人平台,能有效地锻炼学生团队沟通协作能力、现场执行能力以及项目管理能力,并有利于学生项目实践执行能力的提升。

  三、实施课程改革中需注意的问题

  1.课程内容设置与时俱进课程内容的设置应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更新知识体系。一方面,在会议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内容选择要体现时代感,结合当前会议行业的发展情况,从真实案例中找教学素材,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能进一步避免会议课程类教材真实案例少、时效性弱的短板。另一方面,从会议项目的前期调研立项、方案策划、中期筹备执行到后期总结,都需要涉及大量的文案撰写以及沟通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课程内容或专业课程计划上应体现合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注重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合理安排课程先后顺序。2.课程管理与评价科学且可测量形式丰富多样的实践操作课程必然受学生喜爱,但在实践操作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课程指导老师应正确把握实践课程的全过程,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有效地利用科技手段记录授课过程,真正做到教学过程材料完整,可借鉴可监督,教学过程可回溯。例如,在会议课程教学中实施沙盘配套推演实训课程时,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来完成实训项目,并设置小组长,给各组成员分工。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各自小组的搭建过程记录保存归档,一方面有利于项目的分析讲解,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3.教学组织与实施突出学生中心地位课程在组织与实施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水平,采用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教学模式,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在授课过程中应重视教与学的双向沟通,注重收集学生对于教学信息的反馈,进行双向沟通,根据不同年级、班级的同学反馈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真正突出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显著提高教学效果。4.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执行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会议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在会议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应该围绕创意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与服务能力三大核心竞争力来开展。执行力就是实践动手能力,有了充分的实践经验才能策划出切实可行的成功方案。同时,任何一个会议项目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每一位成员都有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执行力离不开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在会议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可以忽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总结会议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其教育观点理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当前应用型、技能型会议服务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会议教学内容改革应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同时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解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问题。会议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每一个会议项目都是不同的,但每一个会议项目运作团队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创意、整合与服务这三点。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应围绕创意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与服务能力三大核心竞争力来开展,并遵循先学执行,后做策划的规律。执行就是动手能力,有了充分的实践经验才能策划出切实可行的成功方案。因此,会议运营与管理课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结合会议企业行业的实际需求,以培养适应会议市场职业能力需求的人才为目标,将会议项目运营与管理的综合能力进行分解,并针对专业的课堂环节进行内容设计,将真实的项目引入课堂,积极为学生搭建一个课程育人实践平台,引入真实会议项目,以团队协作创新模式促进学生之间、老师之间的教学相长。同时,利用丰富的实践教学手段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实施过程应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建立以激发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为着力点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有序推进会议运营与管理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陈荣.基于“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的《会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亚太教育,2018(03):112.

  [2]王首程.会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胡秋皓.高职院校会议服务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研究,第17卷第9期,2010年:210-211.

  [4]郑向敏,付业勤.会展专业教育中的会议教育之相关问题分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第22卷第2期,2012年3月:154-160.

  [5]朱俭,卢新新.怎样改革“会议运营管理”课程实践教学[J].文教资料,2018(9):181-182.

  作者:钱若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