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快速发表支持服务,英文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发表,SCI/SSCI杂志咨询的权威机构平台
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专业论文指导,核心期刊,评职称论文发表

热门问题

热门搜索: 论文发表注意事项 ||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有哪些|| 国产SCIE期刊最新IF汇总|| 核心期刊论文格式要求有什么||

商业银行信贷有何风险

期刊目录网银行论文发表2018-03-28 12:04关注(1)

  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一直是金融业务稳定的重要前提。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截至2017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635.8亿元,不良贷款率连续18个季度上升,贷款损失准备金率 289.83万元。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商业银行论文。

银行家

  摘要: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金融监管的完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规模实力、客户服务能力等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但在经济增长换挡、经济结构调整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三期叠加的大环境下,实体经济的疲弱导致商业银行信贷增长乏力,不良贷款急剧上升,资产质量下降。信贷经营风险作为当前商业银行主要经营风险,在信贷经营上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风险防范。

  迫切需要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风险防范。

  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尚未形成大数据系统下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

  信贷是商业银行最为本源的业务,信贷风险也是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日益关注的核心风险。就目前而言,商业银行在信贷体系建立和信贷风险控制管理理念培育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工作欠缺,在信贷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没有科学的引导与规范,各种先进的信贷风险控制管理理念没能得到全面渗透和普及。在当前大数据系统下,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分析缺乏大数据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方法信贷风险控制工作,缺乏对信贷企业违约风险分析模型,缺乏完整的信贷企业信息数据库管控系统,这些信贷风险控制理念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商业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二)长效信贷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传统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绩效考核基本是从效益、发展和资产质量三个主要财务指标出发,这些财务指标往往注重的是当期损益,致使商业银行的信贷考核激励也只考核当期信贷发放新增量,对信贷存量考核、信贷潜在风险、信贷客户的长远管理以及信贷风险的日后管控等方面存在“短期行为”,忽视可持续发展,缺乏明确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从建立贷款风险金和贷款损失赔偿金制度方面来看,对信贷业务的考核激励也是实行按户结算、一次计提政策,没有切实有效采用分期考核、递延支付,也没有立足长远发展制定统一的经营考核方法。

  (三)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和风险转移机制

  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暴露持续上升,信贷风险内部管理体系仍然存在着缺陷。一是缺乏有效的抵押品变现市场。一旦信贷资金发生风险,商业银行通常会把信贷款的抵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处置这些抵押物的主要途径仍是传统司法拍卖,这种处置方式往往成交率不高、折价较大、变现成本高,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弥补造成困难或损失。二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转移机制欠缺。借款者个人的健康状况和还款能力的变化,商业银行往往很难把握。一旦借款者出现无力还贷的情况且未有任何风险转移的机制,那么所有的风险都要由商业银行自身承担,这对于银行开展信贷业务十分不利。

  (四)信贷业务缺乏规范性营销体系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推进,商业银行由原来的核算型向销售服务型转变,在信贷业务上也不断打出信贷营销组合拳,但在推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营销瑕疵或缺陷,一是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理念错位,造成营销对象的盲目性,单纯注重自身贷款风险防范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信贷企业经济发展,信贷企业生产形势好时争先放贷支持;而市场形势步入低谷时,往往“釜底抽薪”。商业银行这种“逐利薄义”盲目营销,很容易造成信贷资金供给与需求不一致。二是缺乏信贷营销整体规划,导致营销思路的片面性。商业银行营销手段单一落后,往往是仅靠传统营销模式,只注重营销大公司、大企业,而不重视挖掘、培养和支持潜在的中小优质客户的营销困局,难以做到信贷营销精准、科学、全面。

  商业银行信贷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信贷市场中信息不对称

  商业银行在与信贷客户之间博弈中,存在明显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是信息源不对称,信贷客户熟知资金短缺源头,商业银行只能凭借信贷客户的资产、负债、现金流量情况,对信贷客户的收支状况、偿债能力等无法全面掌握,甚至有时难以发现这些报表中的披露,造成商业银行商业信贷决策产生误判。二是管控过程不对称。商业银行发放信贷资产后,虽然有贷前、贷中、贷后信贷监管,但商业银行在贷中、贷前管控中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难以掌控信贷客户信贷过程中的供货合同、销售合同的变动情况、资金回笼情况、上下游客户经营实力等情况,难以准确判断信贷客户经营中存在的信贷风险隐患。三是信息渠道不对称,在日常信贷管理中,商业银行获取的信贷资源往往是通过工商、税务、司法等网站查询、收集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来源、核查渠道分散,缺乏有效的整合工具,信贷人员受个人经验、能力水平限制,在实际信贷过程中有发生漏查客户重要信息的情况,一些重要的风险事项如涉诉、涉罚、股权变更等未能及时发现,为信贷风险发生埋下风险隐患。

  (二)信贷主流行业间的正相关性

  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行业和领域比较集中,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前二十大行业中,主要是房地产和建筑业、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生产业、交通运输业、政府融资平台、批发业、教育产业,这些行业的信贷规模占比达90%,这些主流行业间大多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存在横向相关关系或者是同属一个产业链的上下游行业之间正相关性。就以个人房产信贷来说,个人房产信贷的风险暴露周期大概在3~5年,而房产信贷业务基本上运行了5年,目前正处于风险爆发率极高的时期,如果房产市场的自我调整没有达到一个较平衡的状态,很可能导致信贷业务风险的加剧,从而导致房地产行业的信贷风险不得不面临极具危险的局面。同时,近年来,日益暴露的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在一个领域的高度集中就会导致“将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问题。若把信贷余额占比较大的行业篮子视为信贷资产组合,组合中的行业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一定程度上把信贷组合风险被放大。若某一行业出现突发事件或者因宏观经济变动出现衰退,意味着相关行业将同时出现风险,商业银行面临放大的信贷风险。

  (三)信贷风险内控体制机制执行不严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操作层面,未严格按照商业银行信贷操作流程进行信贷管理,也未严格按照监管部门要求进行信贷管控。一是信贷“三查”制度流于形式。监管部门要求每发放一笔信贷资金都需要进行“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但商业银行在实践中,在追求短期效益时,往往贷前资信调查不深入,贷中授信条件不落实,贷后监管不力,信贷资金被挪用,贷后检查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信贷客户风险征兆。二是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关键岗位人员管控不到位。发生信贷风险,往往也是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疏忽放任,制度形同虚设,条线制约和岗位监督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风险管控环节失守,授信审批不尽职,支用审核把关不严,业务监督管理不到位;对关键岗位人员的日常教育和监督管控不到位。三是粗放型内控体制不具有约束力。商业银行虽然单独设置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审计等部门,但这些部门依靠还是传统的风控手段,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技术手段缺乏,风险内控制度也滞后于经营环境和业务性质的变迁,对风险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系统与沟通和控制的监督乏力,致使商业银行难以准确提前预判信贷风险。

  (四)信贷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信贷管理的综合素质是影响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商业银行大多使用AAA、AA、A、BBB、BB、B六个风险等级来对信贷客户进行信誉等级评价,这种评价信贷管理人员有时难以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考评,定性评价占据主导,人为因素难以保证评级的客观公正性,使得信贷管理人员不能准确估算信贷客户的违约风险。其次,在信贷业务过程中,信贷管理人员对于抵押物品,由于行业知识缺乏,过分依赖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加上资产评估机制不健全,导致很多信贷抵押物品都被严重高估价值,从而放大了信贷风险。更重要的是,很多信贷管理人员只知道如何放贷,而不知道退出信贷,包括如何退、什么时间退、退额多少等风险管理工作欠缺。第三,信贷管理人员对国家经济、行业及产业政策研究欠缺,导致政策和合规风险加大。在当前产业结构变动剧烈的新形势下,“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信贷管理人员发放贷款需要研究国家、行业及产业政策。

  信贷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全流程管理体系

  信贷风险防范关键在于过程管理,要切实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全流程管理体系,覆盖信贷客户全生命周期。全流程强化主动经营管理风险的意识和责任,清晰掌握每个流程环节的盈利点和风险点,确保收益可获、风险可控。一是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拓宽信息来源的渠道,改变单一依靠信贷客户报送报表获取信息的做法,利用大数据广泛收集信贷客户法人、企业的信用状况及有无违约记录,企业的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盈利能力,生产经营状况、资金营运状况、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及有无违纪记录,企业经营水平及市场发展前景等资料,并及时进行分析和评价,科学监测,防范信贷风险。二是建立完善的风险计量模型,商业银行应开发出适合的风险度量方法,注重收集有关不良贷款方面数据,适时把控和量化银行信贷风险,以便能够科学有效的防范不良贷款形成。三是建立全方位的贷后风险监管体系。对于发放的每一笔信贷资金,要加强对信贷客户信贷交易用途、资金流向、还款行为及行内资产变动情况的跟踪监控,通过精细化、实测化、自动化等科技手段,有效挖掘信贷风险的隐患,降低风险损失。

  阅读期刊:银行家

  《银行家》(The Chinese Banker)(月刊)曾用刊名:(财金贸易)1984年创刊,以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与中国银行家一道成长为已任,密切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进程,志在成为“聚集业内发展的镜头,了解国外动态的窗口,反映中国国情的阵地,总结政策得失的平台,记录精彩人生的档案”。

商业银行信贷有何风险相关论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因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如何管理
管理类论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

上一篇:银行金融论文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对策
下一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如何管理

网站首页 论文发表 期刊咨询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评审条件 论文发表常识 出书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