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咨询发表支持服务,期刊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发表,杂志咨询的权威机构平台
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专业论文指导,核心期刊,评职称论文发表

热门问题

热门搜索: 论文发表注意事项 || 探矿工程期刊什么级别|| 化工进展是ei源刊吗|| 论文勘误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证券发行上市新应用技巧

期刊目录网证券论文发表2017-07-10 10:44关注(1)

  文章是一篇证券论文,主要讲述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的透视和新改革管理要点等等。本文选自:《证券市场导报》,《证券市场导报》创刊17年来,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理性、建设性与创造性为宗旨,始终站在证券理论研究最前沿和实践最前沿,逐步发展成为我国证券研究领域的前沿杂志,是金融界、证券界、企业管理界、高校经济类专业的师生及有关专业人士的必读刊物。

证券市场杂志投稿论文

  摘要:在制度经济学看来,无论对于一级市场融投资双方的证券交易来说,还是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之间的证券交易来说,证券交易本身所固有的最基本问题是信息不对称。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需要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但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又形成了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关键词:证券市场,经济发展,证券管理,证券论文

  一、保荐制度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所谓保荐人(Sponsor)制度,是指一种企业上市制度。目前实行上市保荐制度的证券市场主要有英国的伦敦证券交易所所属的二板市场(AlternativelnvesUnentMarket,简称为AIM),和香港交易所的创业板市场(GrowthEnterpriseMarket,简称为GEM),以及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TorontoStockExchange,TSX)所属的证券市场。保荐人作用类似于我国境内现有的上市推荐人,但与上市推荐人又有所不同。从职责来讲,保荐人应承担的职责远重于上市推荐人。保荐人要对企业进行上市前的实质性审查和上市后的持续辅导,使之符合目标市场上市规则的要求,保荐人在这过程中承担着完全的保荐责任。

  保荐人最早出现在香港关于内地H股在香港主板上市的规定中,1993年6月,香港证券交易所对主板市场上市规则进行修改,开始允许中国大陆的企业发行H股并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由于发行H股的大陆企业的主要商业和管理业务都在中国大陆进行,其行为不受香港地区的法律管辖,而H股发行人董事对于香港证券法规和上市规则,大多还不够熟悉,为了接纳更多的H股公司上市,并保证H股上市公司的质量,香港证券交易所对H股实行上市保荐制度。

  我国此次出台的《办法》设立了对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注册登记制度,明确了保荐责任和保荐期限,建立了监管部门对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施行责任追究的监管机制。保荐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建立了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注册登记管理制度。《办法》对企业发行上市提出了“双保”要求,即企业发行上市不但要有保荐机构进行保荐,还需具有保荐代表人资格的从业人员具体负责保荐工作。这样既明确了机构的责任,也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了个人。《办法》对可从事保荐工作的证券公司和个人提出了比目前的主承销商和一般证券从业人员更高的条件,中国证监会对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注册登记为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并向社会公布名单。

  二是明确了保荐期限。《办法》规定,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公司再次公开发行证券均需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保荐。保荐期间分为两个阶段,即尽职推荐阶段和持续督导阶段。从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公司申请文件到完成发行上市为尽职推荐阶段。证券发行上市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持续督导期间为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两个完整会计年度;上市公司再次公开发行证券的,持续督导期间为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

  三是确立了保荐责任。《办法》规定,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在向中国证监会推荐企业发行上市前,要对发行人进行辅导和尽职调查;要保证或有充分理由确信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的相关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要在推荐文件中对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质量、发行人的独立性和持续经营能力等作出必要的承诺。保荐机构在持续督导阶段,要对上市公司履行规范运作、信守承诺、信息披露等义务的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及时揭示风险,督促纠正错误,并给予规范性指导。

  四是引进了持续信用监管和“冷淡对待”的监管措施。《办法》规定,除对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和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外,还将对违反《办法》相关规定的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采取“冷淡对待”的具体监管措施,即根据情节轻重,在一定时间内不受理或不再受理其提出的推荐发行上市申请,严重的还要取消其从事保荐业务的资格。《办法》还规定对有关机构和个人的不良信用表现记录在案并予以公布。

  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一)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上市公司的内部人(包括控制性股东、董事和管理层等)掌握着公司的实际经营权,所以也就掌握着有关公司经营状况的信息。上市公司的外部投资者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所以外部投资者必须依靠上市公司内部人持续提供有关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真实、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才能对上市公司形成价值判断。如果没有外部调整措施,上市公司内部人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这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导致在发行环节出现逆向选择现象,劣质公司可以通过虚假包装,以次充好地进人证券市场。在公司上市后,这种信息不对称还很容易导致公司内部人利用内幕信息来进行内幕交易,或者发布虚假信息来欺诈投资者。逆向选择、内幕交易,以及欺诈行为的泛滥,将最终导致证券市场以“劣币驱逐良币”的方式走向崩溃。

  要实现外部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内部人之间,以及二级市场投资者之间的公平交易,最关键的是要保证上市公司外部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内部人之间的信息对称。所以,现代证券市场最基本的监管措施,就是强制性地要求发行公司在发行环节真实、准确和完整地对外部投资者披露信息;在股票上市后,上市公司必须履行其持续对外信息披露的义务,从而在最大限度内实现上市公司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的信息对称。

  制度经济学把外部投资者与公司实际经营控制人之间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关系,看成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即外部投资者把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公司的实际经营控制人。由于无论从现代公司的资产规模、雇员规模,还是从其面临的市场竞争来说,现代公司的经营管理都属于非常复杂的商业管理活动,即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和路径选择。因而,外部投资者和公司实际经营控制人之间的这种委托——代理关系,本质上是建立在不完备和不对称的信息基础之上的。在委托——代理双方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的条件下.拥有优势信息的代理人就存在着利用优势信息掠夺股东利益的机会。所以,证券立法和监管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抑制公司实际控制人出现道德风险,利用优势信息掠夺股东利益。

  证券市场中的中介机构,如证券承销商、独立审计机构、律师事务所等的基本职能有两方面:一是为发行公司和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提供专业性服务和监督;二是督导发行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董事以及经理层履行其对股东的诚信义务,依法规范运作。证券中介机构这两方面基本职能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消除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强两者之间的诚信度。

  2001年3月,中国证监会建立并实施了证券发行上市核准制,中介机构的作用开始得以发挥。引人中介机构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为了增强发行和上市公司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的信息对称和相互诚信,但中介机构的引入又形成了新的中介机构和上市公司外部投资者之间的诚信问题。其内在原因是,证券中介机构为发行和上市公司提供上述基本服务时必须站在全体股东利益的公正立场上,但证券中介机构的聘请权又往往掌握在发行和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手里。这样.证券中介机构出于商业利益的驱动,容易出现迁就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利益的倾向。在现行制度框架内,中介机构的竞争机制还不够完善,把好资本市场准人关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质量的市场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一些证券公司对其推荐发行上市的企业尽职调查不够,不能充分发现问题,披露风险。甚至个别证券公司受利益驱动.与发行人一起弄虚作假,欺骗公众投资者和监管部门。一些证券公司的主要精力用在帮助企业“包装”上市上,对企业上市后能否规范运作和持续发展关心不够出现了一些上市公司发行上市当年就发生业绩大幅下滑、频繁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等情况。现行制度下仅对证券公司的责任作出了原则性规定,没有很好地把责任落实到公司和个人。一些证券公司负责上市项目的从业人员工作中不能做到勤勉尽责,诚实守信。

  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落实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责任,使中介机构切实发挥对上市公司质量的约束功能。中国证监会推出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正是适应这一要求的产物。

  (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的价值分析

  l、保荐制信息披露的公平性价值

  投资者在信息披露方面有公平性的需要,因为投资者在信息披露方面处于弱势者地位,这种弱势地位的形成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信息传播工具的局限性;二是信息披露者的局限性,三是信息对信息接受者和使用者的心理图式的依赖性,投资者的心理图式决定对上市公司所披露信息的接受、分析、判断和使用程度,由于事实上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非专业人员,都不同程度地欠缺接收、分析、判断和使用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这种专业性较强的信息的心理图式或者其心理图式在此不够完善。因此投资者即使获得了披露信息的物质载体,而对信息的意义内容的接收、分析、判断和运用也存在着问题。

证券发行上市新应用技巧相关论文:

金融科技背景下证券市场有效性
证券市场会计舞弊行为理论
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对股市的影
证券市场有效性检验方法
投资者情绪对证券市场有何收益

上一篇:我国资产证券新管理开发
下一篇:我国证券投资新改革要点

网站首页 论文发表 期刊咨询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评审条件 论文发表常识 课教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