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出书、专利申请指导服务
纸质书号 电子书号 国内专利 PCT专利

与学术顾问沟通

如何更好的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分类:课题指南 时间:2017-10-18 15:34 关注:(1)

  期刊目录网编辑现将申报和参与评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过程中一些注意事项,向关心申报工作的同志们做一介绍,仅供参考。总体来讲申报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四大因素:题目设计;课题论证;承担本课题的优势与条件(包括前期成果);论证技术。

  一、题目设计

  这是评审专家首先关注的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在题目设计方面应注意以下四点:

  1、题目应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课题指南》中设计的课题都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都值得研究。问题是申报人要弄清楚自己所选择的哲学题目究竟具有怎样的学术研究价值、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现实问题研究应注重现实意义,所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指其研究成果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设计的题目最好是自己能够驾驭的,且具有一定的发言权

  所谓自己能够驾驭,就是自己有基础,曾对这一题目做过研究;有思路,思路清新:有重点,知道要研究哪些重点、难点问题;有方法,即采取什么方法进行研究,从哪些方面展开研究;有积累,知道学术界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上大致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有哪些相关的研究成果;有观点,应提出什么观点;有创新,知道本课题的创新何在,你自己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哪些优势;有逻辑,即清晰的逻辑框即基本可以呈现在你眼前等。

  3、题目本身的表述要新颖、简明和规范

  新颖,就是一看题目就知道属于新问题和新课题,具有新角度;简明,就是题目简洁、明确;规范,就是题目中的概念准确,能分辨出题目的研究类型,是基础研究,或是应用研究,或是综合研究。

  二、课题论证

  这是能否申报成功的关键,在实行匿名通讯评审的情况下,更要高度重视。

  1、定位要准确——明确自己的题目属于什么类型的研究

  2、问题要明晰——弄清本课题着重分析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重点、难点问题

  3、方法要具体——确定自己研究问题所使用的具体方法

  4、角度要新颖——对课题的研究有新角度

  5、总结要深入——对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准确深入和简明扼要的清理与总结

  6、观点要创新——明确提出本课题的核心观点且具有创新性

  7、论证要充分——要对核心观点及其创新价值进行系统深入的论证

  8、框架要合理——给出一个逻辑清晰、构架合理、简明扼要和重点突出的内容框架

  9、表述要规范——论证报告的表述注意学术规范且具有学术含量

  10、文献要具有代表性——列出的参考文献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和全面性

  三、承担本课题的优势与条件

  这里涉及到课题承担者能否顺利完成本课题的基础保证、信誉保证、科研能力保证、研究手段保证、资料保证和时间保证的问题,所以评审专家对此也是非常看重的,应认真填写。我的体会,所谓完成项目或课题的条件,主要包括课题负责人的条件、课题组成员的条件和相关客观条件。

  (一)课题负责人的条件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条件:

  1、有能力研究:对本课题和其他课题是否做过专门研究,已完成的课题研究成果在国内学术界取得何种成效和影响(获过某种重要奖励;业内专家高度评价等)。如果曾做过,而且做得不错,这就表明你具有进行课题研究的经验和资质。

  2、具有比较优势(不是关系):

  3、能顺利展开研究:负责人具有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有时间保证。这表明你能顺利做好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组成员的条件

  应注意满足以下条件:(1)学历高、职称高;(2)在某一问题上有研究、有影响;(3)结构合理(学科结构;知识结构;部门结构:理论工作者;决策工作者;实践工作者)。

  (三)客观条件

  即具有先进的研究手段;具有可资利用的、较便利的研究条件;具有充分翔实的研究资料和学术资源等;如果是应用性研究,最好具有一定的调研基地。

  四、有关技术性问题

  1、阶段性成果

  2、经费预算

  3、课题论证报告在形式上要具有可视性和层次性

  4、在着力课题论证的基础上,适当请教有关哲学专家:听听他们宝贵的意见,再对论证报告进行修改。

  相关阅读:如何申请国家级科研课题设计

  

在线填单

请填写信息,学术顾问及时访问,为您提供定制化服务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