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居住区城市规划设计中老龄化问题的思考论文

分类: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时间:2011-11-15 14:22 关注:(1)

张素芳 于洋

摘 要: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显现,为了体现“和谐社会,以人为本”,老年人作为居住区中的弱势群体,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去适应现在的生活方式,而应该重新审查我们的设计。如何营造一个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能够让老人们生活的安心、舒适的居住小区,是整个社会所应该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老龄化;养老社区
论文正文:
一、当代居住区所面临的老龄化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显现。调查显示,2007年底郑州市总人口735.6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65.3万,占总人口的8.9%,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关于城市老年人居住方式意愿的调查结果显示,希望与子女同住的占58.5%,希望与子女近距离分住的占30.3%,希望与子女分住无所谓远近的为7.8%,希望入住社会养老机构的占3.2%。可见,在宅居住是老年人最主要的居住形式。
大多数老年人希望在宅居住,是有其内在合理性的。首先,老年人希望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因为这里有他们的亲人、熟悉的邻里,有他们的情感寄托之所在,有乐于交谈的对象。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有助于减缓老年智障的发病。其次,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的亲情关系,这种观念在大多数老年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所以,在设计施工中充分考虑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所面对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将来居住区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个趋势。
二、老年人在居住区生活存在的安全隐患
进入老年后,人身体机能退化、功能降低,会明显地出现一些衰老迹象,如弯腰驼背、行动较过去缓慢、反应变得迟钝、体重也相应增加等,同时会出现其他如心脑血管变化等。而这些变化易引起老年人健忘、爱发脾气、缺乏适应能力、视觉模糊、听力下降、色彩辨别能力降低、对空间感知能力下降等多方面的不适感。其中,尤以步行能力下降最快,上下楼成为老年人生活中最大障碍。因此,他们开始对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方便性、安全感、私密性、独立性、环境刺激性和舒适性。希望经常活动的空间内有更多的功能和更多的设备。
但是近年来大量的新建住宅小区中,绝大多数都未针对老年人的居住需求作专门的考虑,只是简单的保证轮椅通过和设置坡道的问题而已,对于老人希望有娱乐活动、方便的设施、安全的活动环境等特殊需要缺少配套设计。下面以郑州21世纪社区为例,分析居住区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老年人活动的安全问题:
(一)、生活区交通给老年人造成不便
老年人在小区的行动应该分为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两类。
1.其中水平交通大致可以分为户内和户外,在户内方面,除少数复式住宅外,绝大多数住宅室内没有台阶,老人可以较方便的行动,但是厨房、卫生间、阳台等空间都设置了高差,对轮椅的通过造成了障碍。
户外方面基本没有考虑到轮椅的通行,人行道与路口交叉处均未设置坡道,这样轮椅只能和机动车电动车共用道路,老年人的反应多较迟缓,在没人陪护的情况下较易发生事故。
2.垂直交通不方便是老年人在现代生活区中的最大的问题,21世纪社区的住宅楼层数基本在四到六层,均未设置电梯,并且楼梯间的设计未考虑老年人的行为习惯,照明不充分,扶手的设计不利于老年人的抓握。据调查,绝大多数老年人认为上下楼困难是生活中面临的较突出问题,很多老人因为上下楼不便,不得不长期宅居在户内,失去了到户外活动以及与其他老人交往、娱乐的机会。甚至有的老人因为不愿走楼梯而住到车库中,居住环境阴暗潮湿,并且不利于通风,极大的降低了老人的生活质量。
(二)、缺乏适合老年人的公共活动空间
21世纪社区在其核心景观区设置了部分桌椅供人们从事棋牌活动,但未专门考虑老年人活动场所的特殊设计要求。设施不符合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户外园林高低错落导致老人通行不便等。而且活动场所周边没有公共厕所,仅有的公厕距离较远并且未设置老人或残障人士专用的卫生设施。小区内缺少老年人活动的室内场所,使老年人的活动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
(三)、针对老年人的灾难应急设施欠缺
老年人行动能力较差,遇到突发紧急情况往往需要得到更多的帮助才能保障安全,虽然住宅区内部的各项设施都是按照规定设计施工,但这种标准主要是从经济适用方面考虑,并未照顾到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作为主要疏散通道的楼梯间都比较狭窄,不能保证急救担架的顺利通过,建筑层数普遍较高,不利于居住在较高楼层的老年人逃生。
(四)、对老年人心理安全关注不够
居住、活动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情绪,阴暗潮湿的环境会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尤其是长期在家不便外出的老人,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调查中发现主要供老人与外界接触的阳台一般面积较小,且多有其使用功能。不能充分满足老人晒太阳,种花养草的需要。
三、从人性化的角度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21世纪社区所反映出的这些问题代表了老年人在城市居住区的真实生活状态,老年人为了能够和儿女生活在一起而住进楼房,但是损失了较多的户外活动、与人交往的机会。面对老龄化日益严重这一社会问题,居住建筑设计应该切实的做到以人为本,从人性化的角度关注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在设计源头上避免老人在社区活动时会遇到的问题和危险。对调研中所发现的上述问题,大致的解决建议有:
(一)、.室内地面应尽量避免产生高差。因构造或其它不可避免的原因而产生的高差,应作相应处理(防滑处理,色彩、材质变化予以提示或改为坡道)。
入口台阶和楼梯间设计应适应老年人体能特点,坡度放缓、宽度加大,在双侧设置扶手,居室房门适当放宽尺度,便于轮椅进出,满足护理需求,保证急救需要,担架能够方便进出,不宜设置门槛,内外应无高度差。
(二)、考虑到坐轮椅者活动方式对空间的要求,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无障碍设计。小区的主要道路应当保证人行道的连续性,公共活动空间应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高差,高差处理方式应该首先考虑坡道,或在台阶旁加设坡道。条件允许的应在楼梯处加设轮椅升降平台。
(三)、一般居民社区的老年人设施和共用设施设计,应优先考虑老年人的疏散、避难条件。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以便老年人在发生灾害时能安全避难;与一般建筑相比,老年人居住建筑安全疏散距离宜作缩减,楼梯、走廊和底层疏散外门净宽应适当加宽;老年设施防火标准应略高于普通住宅建筑;三级及三级以下防火等级的老年设施,其层数不应超过三层。
(四)、老年人的卧室要求通风好、采光好,室内的装饰要符合老年人的心理,避免大红大绿对比强烈的色彩,应该体现幽静典雅的特色。室内的家具避免棱角突出,室内的地面要有防滑设备,避免老年人磕碰。
地面材料进行防滑处理,卫生间与老人居室之间可便捷联系,减少墙面突出物,卫生设施尺寸及位置应该考虑老年人安全方便,预留无障碍设施的空间及预埋件,并有紧急呼救系统,卫生间和厕所应安装扶手。

四、论文结语 
我国目前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然而已经拥有占世界五分之一的老龄人口,并且正处于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之中。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我国老年人口的年均增长率高达3.2%,约相当于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据预测,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将接近3 0%。联合国将总人口中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超过7%的国家称为“老龄化国家”,超过14%的国家称为“老龄国家”。完成从老龄化社会(6 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7%)到老龄社会(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1 4%)的历程,法国用了114年、瑞典82年、美国69年、英国46年,而据预测中国只需要27年时间。老龄人口之多,发展速度之快,加上“未富先老”的现实,中国面临的老龄化问题十分严峻,居住问题便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老年人作为居住区中的弱势群体,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去适应现在的生活方式,而应该重新审查我们的设计,一个新的社会趋势已经到来,原有的设计方式在新的时代也必然面对新的要求。如何营造一个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能够让老人们生活的安心、舒适的居住小区,是建筑工作者们所应该关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无障碍住宅设计研究》 重庆大学 成斌
2、《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导则》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 开彦 张伟
3、《我国城市居家及社区养老居住模式探讨》 清华大学 周燕珉 张璟 林文洁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