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成都未来中短期城市化水平与基础设施投资规划模式研究论文

分类: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时间:2012-02-10 16:47 关注:(1)

王媛1 张东明2 沈珂3
摘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大城市,成都近年来的城市化率以每年1%以上的速度在递增,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的使用维护及建设构成巨大压力,本文城市规划论文将通过灰色预测的方法,对成都未来5年的城市化率进行了预测,并基于城市化率预测增长水平提出成都基础设施的投资模式的选择,为处理好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矛盾提供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成都 城市化率 基础设施投资模式
1、论文概述
作为四川省省会,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特大城市。在过去数十年中,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巨大推进,成都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就人口城市化率而言,按照城市化理论中的诺瑟姆曲线,城市化率从30%开始启动,随后会加速提高,直至70%左右。根据成都市已有统计数据,成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期,近十年来,成都城市化率以每年1%以上的速度在递增。虽然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城市化的含义并不仅限于人口的城市化,但是毋庸置疑,人口的城市化对城市化进程推进的具有重要影响,了解未来城市人口的增加速度对于保持城市化进程的平稳推进意义重大。鉴于此,本文将通过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成都未来中短期城市化率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阐述城市人口水平和基础设施投资模式选择。
2、GM(1.1)预测模型
GM(1.1)模型是灰色预测理论中最常见的模型,它的特点表现为:
(1)允许采用少数数据进行预测;即它对于原始数据的要求不在多,而在于新,要包含对需要预测的数据产生影响的信息。
(2)允许灰因果律事件进行预测;属于灰因白果律或者白因灰果律事件皆可运用此模型进行预测。
(3)具有可检验率[1]。有事前事后全面的数据检验方法,能够一定程度保证预测精度。
从城市化率原始数据的获取来看,城市化率这一数据是最近若干年才进入统计数据的,所以具有公信力的原始数据比较少,但是数据较新,包含信息量大。从城市化率的形成来看,受到外来多种作用力的影响而形成,无法一一列举,因此我们可将其看做灰因,最终的城市化率却是一个具体确定的量,可看做白果,因此属于灰因白果率事件。基于此,本文将采用GM(1.1)模型进行城市化率的预测。
3.模型建立及预测
3.1原始数据获取及检验
GM(1.1)模型要求原始数据n≥4,因此本文截取了从2006年到2010年各年成都市城市化数据[2][3],如表1所示。该数据来自《四川省统计年鉴》及《成都市十二五规划报告》,具备信服力,且距离预测时段连续且接近。
表1 2006-2010年成都市城市化率

为了保证原始数据的使用精度,首先对其原始数据进行给比检验,即采用 对上述数据进行检验,由于原始数据为5个,所以 覆盖为(0.71, 1.39)。检验结果( , , , )=(0.9824 , 0.9858 , 0.9784 , 0.9969),结果说明该组原始数据可以用作建模序列。
3.2 GM(1.1)建模
将2006年到2010年的城市化率作为建模序列 ,进行AGO生成
( , , , , )=(0.615 , 1.241 , 1.876 , 2.525 , 3.176)。
计算中间参数,分别求取a,b。
a=-0.01387;b=0.614114
据此获得成都城市化率的GM(1.1)的白化响应式为


3.3 模型精度检验
本文将通过残差 和平均精度 对所建立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残差检验计算值

3.4 结果预测
为了保证预测数据的精度,本文将采用所建立的白化响应式进行未来五年成都市城市化率进行中短期预测,预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2011-2015年成都市城市化率预测值
预测时间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预测结果 66.27% 67.20% 68.14% 69.09% 70.05%
预测结果显示,未来5年,成都城市化率仍将以1%左右继续高速增长,到2015年时,城市化率达到70%,这与成都市“十二五”规划预期城市化率69%以上基本接近。
4、成都市未来基础设施投资模式选择
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1955年时城市化率为56%,到1970年其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城市化基本完成时,共耗时15年,城市化率增加14%。韩国的城市化率从1980年的57%到1990年的74%,共用10年时间,其城市化率提高17%。其中日本年均城市化率提高不足1%,韩国年均城市化率超过1%,而上述国家的城市在其在其城市化过程中都出现过“城市病”,具体表现为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因此,注重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消除或避免“城市病”,促进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人口数量的匹配发展是关系城市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目前基础设施投资模式目前有两种代表性的理论,一种是罗森斯坦-罗丹主张的“优先论”,另一种是赫希曼提出的压力论。“优先论”需要早期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但一次性投入的资金量过于巨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投资回收时间长,见效慢,有可能造成生产能力闲置。而“压力论”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但是基础设施缺口无法在短期内获得弥补,可能会贻误经济发展机会。[4]
成都未来承担着带动西部经济大发展的领头羊责任,自身也将获得飞跃式的发展。表现为人口城市化水平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年均城市化率约为1%左右,城市的人才、物力、资金流和信息流大量聚集。有研究表明,当前发达国家生产制造业产生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浪潮,在生产地址选取的考虑因素中,对生产地区基础设施使用保障程度的要求高于对廉价劳动力的追求,而吸引并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产业正是成都当前与未来的经济布局趋势,在这样的发展预期下,相应的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将持续快速增加。考虑到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未来使用需求大等因素,成都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当采用适度的超前投资发展模式,保证在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的同时,避免因城市人口膨胀引致“城市病”问题,以及基础设施供应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瓶颈的可能。而对于优先发展基础设施理论中可能出现的资金需求大及基础设施闲置问题则可以通过加强项目前期论证的科学性,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来加以避免。
5论文结语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成都正处于这一行进队伍中的前端,然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早在数十年前就已基本完成,我们应该借鉴先驱们在城市化前进的道路上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扬长避短,走科学的道路,早日实现建立世界田园城市的理想。
参考文献
[1]《灰预测与灰决策》, 邓聚龙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2]《四川省统计年鉴》,2006-2010。
[3]《成都市十二五规划报告》,2011。
[4]《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唐建新、杨军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