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城乡融合下共享田园景观设计策略

分类: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时间:2022-02-09 10:50 关注:(1)

      城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系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共享田园是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创新提出并有良好实践效果的一种农业新业态、农村新动力、城乡居民新生活的重要载体。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梳理出了共享田园的主要类型及景观设计策略,为具体工作提供借鉴。

城乡融合下共享田园景观设计策略

  关键词:城乡融合;共享田园;景观营造;设计策略

  引言

  我国城乡发展政策长期以来因为牺牲农村、农业的发展,大力支持城市、工业发展,导致城乡地位不平衡,农村资源、特色得不到真正体现。在资源配置上也是城市优先选择,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这种状况使得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建设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因此,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理论被提出,也就是下文所说的城乡融合。城乡融合将城市、城镇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促进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的一体化发展,使城市与乡村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资源、资本、技术、人口共同发展的一个阶段。

  1共享田园概念与价值

  1.1共享田园的概念

  共享田园是共享理念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的应用和实践。其共享主体是城乡居民,包括产业共享、生活环境共享、投资风险共享等方面。共享田园是把农村闲置的房产资源与农田资源标准化、合理化开垦,修建成现代化可供城乡居民共同享用的田园[1]。通过市场运营、政府协作、村民参与的方式,将农村闲置资源与城市需求相配合,让城市居民到乡村旅游、认领土地、资源互换,共享田园美好生活,促进城乡融合和资源互动。农户可以提供土地、新鲜蔬果、农房,加入物联网运营,统一标准化管理,城市居民可以以会员的身份入驻共享田园,在网络上认养菜地,随时查看菜地情况以及享用共享田园产出的一系列绿色产品。

  1.2共享田园的价值

  共享田园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着力点。通过政府调控以及引入外来资本将农村闲置房产、田园打造成现代化并适合城乡居民共同享用的“公园”。共享田园是优化城乡资源合理配置的新方式,对于政府、农民和城市居民来说是一种共赢的局面。对政府而言,共享田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闲置资源,吸引了劳动力。共享田园的关键是进行使用权的交易,把闲置的农村资源和过大的城市需求进行重新整合,将两者进行最优化与最大化的匹配,从另一方面缩减城乡差距[2]。对农民来说,共享田园可以将各种资源共享,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靠城市居民分担了投资风险。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共享田园可以缓解城市生活带来的压力、疲劳,在闲暇之余可以体验田园生活、呼吸新鲜空气、品尝绿色蔬果。共享田园,是共享经济衍生出来的一种农业新模式,它打破了常规的城乡生活,介于城市与乡村生活之间,更进一步体现了城乡融合的新发展[3]。

  2常见类型与问题分析

  2.1常见类型

  2.1.1亲子教育类该类共享田园将学校的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农业生产结合起来。家长带孩子在共享田园内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种植农作物,参与养殖动物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不仅能了解到传统农业耕作文化、接触自然生态,还能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亲子教育类的共享田园能满足三口之家及以上的家庭需求,园内的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一起享受户外休闲时光。2.1.2农业休闲体验类。大多位于城市近郊,交通便捷,城市用户可以在休息节假日时去共享田园体验瓜果采摘、蔬菜种植以及一些与农业结合的户外运动等体验活动。这一类共享田园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活动为主,注重城市居民对共享田园的生活体验,一方面,城市居民可以体验与城市不同的乡村生活体验,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可以在此解放身心,缓解城市快节奏生活的压力。2.1.3健康疗养类以养生旅游业为主线,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养老、身心疗养等项目。消费者可对共享田园进行投资,成为共享田园的股东。不愿去养老院、疗养院的消费者可以在共享田园享受高品质的田园康养生活。这一类的共享田园产业以养老产业、健康农产品产业为主,因此健身疗养设施相对完善,配合相关的康养旅游产品,可帮助有康养需求的人们,推动农业、旅游、养老、健身等多业态融合发展。2.1.4产品订制类。根据消费者认养的农作物进行建档归类,严格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来种植养殖农产品。后期将产品运送到消费者手中,也可以代为销售,所得收入退还给消费者。鼓励菜市场、学校、大型公司共同投资属于他们自己的共享田园。2.1.5文化创意类。一些有文化底蕴的地区,通过吸引艺术家、创客对文化进行挖掘,创新文化艺术表现方式。用艺术点亮生活,用更加创意的形式来展现当地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例如制作文创旅游产品,以此来继承和发扬乡村传统文化,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2.2问题分析

  2.2.1发展模式相对单一。发展模式雷同,没有根据自己的特色来定制发展模式。多数共享田园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主题,以休闲观光为主,项目也仅限于采摘活动、田园度假,不能在一般的乡村旅游竞争中取得优势。目前共享田园的模式大多是从宏观方面来规划设计,不能很好地契合地区优势资源,因此要因地制宜,制定出更加多样化的发展模式。2.2.2景观重复,破坏乡村原有味道。新造的大体量没有特色的建筑,破坏了乡村原有风貌。共享田园的村庄内部停留在修路、刷墙的基础景观上,没有根据乡村原有味道进行高质量、高品格的设计。共享田园的建设是为了对接城市,提升生活品质,简单粗糙的景观改造是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精神需求的。2.2.3基础设施有待改善。基础建设要求不达标,不能满足城市居民以及乡村人民的日常需求。共享田园的医疗、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已经具备,但总体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另外,虽然对外交通便利,但是村庄各个点之间的交通组织联系还不够紧密。2.2.4追求近期经济,忽略生态长远发展。共享田园和以往的乡村建设不同,它有了社会资本的加入,共同开发建设。资本介入的特点就是追求资金回本,快速发展经济,这就导致了过度开发农田、大量侵占林地的破坏生态的行为。生态意识的缺乏,虽然获得了短期的经济发展,但长远看来,土地的最大价值并没有发挥出来。

  3景观设计策略

  3.1因地制宜定模式

  地区不同,相关产业以及文化特征也不尽相同,为了让共享田园能够更加契合地区资源,长远发展,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定制出相应的模式。下面将共享田园分为三类发展模式:第一类,地域文化特征显著,结合特色文化发展共享田园,走文旅结合之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或者民俗文化的地区,有物质遗产或非物质遗产,总的来说就是某一文化的发源地。可以利用现有的文化基础,吸引各类艺术家和创客进行艺术挖掘、文化传承。在融合文化艺术与旅游观光、传统文化与市场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条以文旅为基础的共享田园发展道路。第二类,有产业特色,打造独特的产品品牌,产品生产加工一条线,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对于有一定经济发展基础的产业特色鲜明的地区,利用互联网,达成信息共享、技术共享以及资金共享。结合电子商务盈利,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延长产业链。第三类,没有特色文化或产业,只有农业生产的乡村,可以发展以观光农业、农业体验、农耕文化为主的共享田园。这类田园适合农业基础发展较好,相关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位处城市近郊,交通便捷,可以周末短期休假的地区。

  3.2创新发展凝主题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都各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都可以转化为共享田园的主题元素。共享田园有了特色主题之后,才具有了发展的活力和灵魂。共享田园的主题除了能够体现当地的特色之外,还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为可持续发展注入营养。例如越剧小镇,浙江省嵊州市中国女子越剧发源地,越剧小镇以戏曲剧种越剧为主题,嵊州市的越剧小镇不仅致力于传承传统戏曲文化,也希望借此打造自己的产业特色,发展集人居休闲、文化创意、现代化农业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为了保证共享田园能够长久有效地发展,主题的创新性也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创新可以体现在理念的创新,也可以体现在表现形式的创新上,例如,利用AR、VR科技,融入数字技术、光影技术等,营造沉浸式主题,打破表现形式和游客之间的界限。

  3.3三生融合营景观

  在共享田园的景观营造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环保理念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观。以农业生产为纽带,将生态、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共享田园在建设时应保护基本农田、林地水域等地形地貌,维系生态系统,提高整体人居环境水平。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共享田园内主要以生物防治为主,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同时,也要注重节能减排,共享田园内部的交通工具以观光电动车、自行车等为主。餐饮、民宿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也要注重污水治理、绿色环保节能。此外,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念,共享田园应积极拓展农业观光和休闲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4]。共享田园不仅仅以单一的旅游产品为设计重点,更注重对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保护,使乡村旅游从强调单一生产性功能的“乡村旅游度假区”向“三生共融”的“田园社区”转变。

  3.4有效运营保长效

  共享田园以农业为核心,将一二三产业相结合,在农业基础功能的情况下,发展旅游观光功能,提高生产总价值。构建新的“农业+共享”复合型产业链,推动农村新业态多元化发展,逐步形成循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5]。3.4.1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一些以果园为主的共享田园可以举办采摘节,打响名声的同时将产品卖出去。现在的共享田园大部分是以有机种植为主,可以将农作物的生产链一体化、可视化,从种植到加工一条龙服务,让消费者看到农作物绿色健康的生产过程,以此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另外还可以打造独特品牌,增加产品的辨识度,方便产品能更加快速地销售推广出去,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3.4.2闲置资源共享。共享田园中的一些农机设备可以进行租赁共享,服务别人的同时又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将闲置的农房加以改造,设计成民宿或者创客工作室租赁出去,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可以增加额外收入。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融合共享,以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将各地的闲置资源综合起来,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3.4.3专业运营团队。共享田园可以成立自己的运营团队,或者是聘请专业的运营团队。运营团队下设农业服务部和农旅运营部两个核心部门,其中农业服务部主要负责共享田园生产、生产养护、菜园和果园农业种植服务;农旅运营部主要负责农旅活动开展、农产品销售、品牌建设及销售渠道拓展等。3.4.4人才培养。运营共享田园需要多样化的人才,所以要引进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共享田园持续高效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可以通过培养当地村民、鼓励当地外出村民回乡创业、合理引进农业技术型人才,来保证人才多样化;为其提供合理薪资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充分的信任来留住人才,避免出现人才流失的尴尬局面。4结语城市和乡村一直以来都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也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弊端,共享田园的出现,将城市和乡村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为城乡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共享田园作为一种城乡联合体的发展形式,促进了乡村经济大力发展,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朝着城乡优势互补的方向发展。文章从共享田园的发展现状总结出当下共享田园的发展问题为发展模式相对单一,景观重复、破坏乡村原有味道,基础设施有待改善,追求近期经济、忽略生态长远发展。并且提出了因地制宜定模式、创新发展凝主题、三生融合营景观、有效运营保长效四条设计策略,在城乡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希望可以为共享田园的建设提供一些建议。共享田园作为一个新兴事物,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方面研究也刚刚起步。随着城乡融合、乡村振兴进一步发展,共享田园的建设也会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探讨。在接下来的共享田园建设中,需更多地运用现代化数字技术,为农业土地赋予更多的功能,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美燕.共享田园模式下川西林盘营造——以郫都区某林盘为例[J].现代园艺,2020,43(07):135-136.

  [2]李军.积极发展“共享农庄”促进“三农”新突破[J].农民日报,2017(3):1-3.

  [3]韦怡廷,李华.基于城乡共融新业态下对共享农庄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22):16-17+33.

  [4]曾安逸,张海东,张慧坚,等.三产融合视域下海南共享农庄创新模式发展[J].热带农业科学,2019,39(09):126-129.

  [5]沈向东,蔡瑞林.三产融合视域下苏州共享农庄创新发展模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20(14):74-77.

  作者:王慧敏 马军山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