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现代设计对传统砖筑结构的应用

分类:工业设计论文发表 时间:2019-09-25 09:32 关注:(1)

  作为中国古老传统建筑材料的砖,从古代的城墙、宫殿、庙宇到居民的住宅,都在建筑材料的世界里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是从传统中沿袭而来,还是随着时代创新而来的的砖筑结构,都从砖本身单一的形式与多变的组合中形成了独特的“砖语言”与“砖建筑”,我们能够从现代砖建筑中寻到传统砖筑艺术之美。本文对红砖美术馆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归纳研究,通过对红砖美术馆墙面砌筑结构、地面砖铺设以及建筑庭院小景观的砌筑方法探析来分析传统砖筑结构的现代设计应用。

现代设计对传统砖筑结构的应用

  关键词:结构美;语言;建筑;砖筑形式

  红砖美术馆位于北京何各庄一号地国际艺术中心,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上下共三层,由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的董豫贛教授设计。整栋建筑以红砖为主要建筑元素,附以部分的青砖,打造了具有山水意识的园林式美术馆。红砖美术馆分为美术馆部分和后部青红庭院,美术馆是由旧厂房改造而来,因此整体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与红砖混合。建筑的内部多为混凝土承重,红砖为填充物;建筑外部将红砖贴饰于建筑主体结构之上,仅作为表皮使用,这部分的红砖不作主要承重,只承载自身重量;在部分景观构筑物和矮墙、片墙等地方则使用红砖砖筑结构独立承重。红砖美术馆中砖砌筑跟随自身的混凝土建筑框架结构而变化多样,砖的多样性砌筑结构主要体现在墙面地面以及建筑小景观的砌筑中,并没有像清水会馆中的红砖饰顶出现。本文在对红砖美术馆进行了实地考察、资料收集整理之后,从墙面上的砖作,砖铺地,景观细部等部位的砖结构形式出发对红砖美术馆的砖筑结构作以详细的分析,探究传统砖筑结构的现代设计应用。红砖美术馆使用的红砖标准尺寸为240×115×53mm,所有砌法都是由“一块砖的六种摆放方式:顺转、丁砖、陡转、立砖、侧顺转、侧立砖作为变化的基本单元,利用平面组合与立体构成的方法进行设计”[1],如图1。

  一、墙面上的砖砌筑结构

  “墙是构成建筑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人们只有通过砌墙来围合、分隔空间。墙也是砖所能构成的最直接构件。”[2]红砖美术馆的墙面砖砌筑方式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砖墙、砖窗以及墙面的转角砌筑等方面,每一相同部位的砌筑方式与环境氛围相结合,变换出不同的砌筑结构。

  (一)砖墙砌筑

  红砖美术馆中墙体的砖筑结构可以分为五种形式,如图2。英式砌法是红砖美术馆中最普遍的砌筑方式,以一层丁砖平砌和一层顺砖平砌进行上下错缝砌筑。这种砌筑为传统的砌筑方法,相较于丁砖和顺砖砌筑更具有稳定性,红砖美术馆墙面的其他砌筑形式也多由此演变创新而来。丁砖透空砌筑,是在平砖错缝中每层丁砖没有灰缝的连接并且两丁砖之间相距55mm,上下层之间错开砖长加空隙的1/2砌筑,留出了一定的空隙作为透光通风所用,在红砖美术馆中多用于弧形墙面,或曲线形墙面,高度有限,透光面积一致,阳光撒入更增添红砖美术馆的神圣感。顺砖透空砌筑,与丁砖透光形式一致,为顺砖无灰缝排列透光,透光面积较大,形成的墙体厚度较窄,因此常作矮墙使用,透光量较之丁砖透光更丰富。丁砖出挑砌筑,作为红砖美术馆墙体中最常见的出挑砌筑方式——单体出挑,主要由传统丁砖砌筑而来,在传统平砖丁砌的基础上对丁砖进行跳选出挑,以此来形成丰富的光影效果,出挑距离普遍为60mm。平立砌结合,即是以平砌和立砌结合砌筑作为上下收分,中间立砌砖以45°扭转砌筑,形成透空砌筑效果,透空角度会随观者的方向有视觉上的动态感,多砌于大厅内部与静态展厅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砖窗砌筑

  红砖美术馆主体建筑面朝庭院的南建筑墙面以及庭院建筑部分有多个建筑开窗,样式丰富多变,但基本以叠涩砌筑为主,如图3。例如在传统英式砌筑墙面上阶梯式向内收缩半个丁砖长度进行竖向砖排列处理,虽然丁砖作为竖向支撑稳定性较差,但保证了视觉上的通透性与秩序感,“从受力角度来说,将丁砖层尽端的丁砖替换为顺砖并置则显然更符合建构的力学逻辑”[3]。条形砖墙在上部用陡砖砌筑做了过梁处理,条形砖窗开口为四个陡砖的长度;红砖美术馆门厅上部夹层位置,为沙漏形砖窗,董豫贛老师解释过,“我不想看见对面的别墅,却希望受下部青红庭以及上部天空的诱惑,依照砖的叠涩功法,它生成出中间封闭上下贯通的沙漏模样”[4]。但由于透空面积较大需要用玻璃阻挡;在庭院部分有些墙面砖窗用标准尺寸的三孔砖作为窗框围合而成,起到了装饰的作用;也有些是在墙面转角处叠涩为三角形顶部的窗洞。

  (三)墙面转角砌筑

  除了砖墙和砖窗的处理,红砖美术馆墙面的转角处理也根据转角角度不同,呈现相应的转角处理,笔者将红砖美术馆的转角处理总结为四种处理方式,每种处理方式不尽相同并不都是规整的90度转角,如图4。红砖美术馆展馆墙面最多的为传统英式砌筑方式,在墙面转角部分大多以每层的顺砖收尾上下顺砖之间又留有缝隙;庭院部分的转角砌筑形式与室内的砌筑形式一致都是以顺砖收尾,但庭院墙面的砌筑上为平砖顺砌错缝,一致的顺砖凸显出墙面转角处理环环相扣,垂直的中轴线将墙面显示得稳重又整齐;除了这些规矩的转角处理以外,也有在传统的一层丁砖和一层顺砖的砌筑方式上横出一砖,这样的砌筑方式更适合偏向于90°转角的墙面,更加重了转角的效果;最为复杂的一组转角处理为大于90°转角的墙面处理,是将转角的一面墙向外拓宽了一个丁砖的距离,因此视觉上就是横出的顺砖上有两列墙面的顺砖砌筑,结构上显得尤为复杂,但也增加了墙面的趣味感与跳跃性。

  二、铺地的砖砌筑结构

  墙面的砖砌筑结构多由传统沿袭而来或创新砌法形成,铺地的砖砌筑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以及梯台的铺设,但砌筑结构上多为陡砖,无过多砌筑形式上的变化,着重表现在陡砖铺设方式和规则上所呈现的视觉效果。

  (一)室内砖铺地砌筑

  红砖美术馆中室内铺地形式主要为砖最大踏面115mm×240mm的错缝平铺处理或错开陡板1/4长度的错缝平铺形式,其中第二种形式与整体空间环境相结合,体现了砖铺地的导向性。在正常的地面铺设中,想要兼具引导作用通常会在地面上加入箭头进行指引,这样虽然显眼但并不巧妙,暴露在外的指引可能会增加空间的繁琐感。单一的砖本身并没有导向性,但将其排列在一起,视觉上会产生一定的导向性。在红砖美术馆中,圆形的下沉发布厅在空间布局上位于整个空间的中心,从这里开始人们可以去往各个展厅和休闲空间,因此这里是一个聚集人流的地方,在砖的铺设上也体现出了这个特点,如图5。圆形的下沉发布厅是由四个不同方向的陡板砌筑排列,每块陡板水平相错其长度的1/4排列组合,形成向不同方位的三角指引动态,在视觉上指引人们向着隐藏箭头的方向走,这样以圆心为中点,向外逐渐发散指向其他各个展厅和休闲空间,又同时在视觉上将人们引入圆形的下沉发布厅中,在这种视觉效果下,我们将这样的具有导向性的铺法放在任意的空间中,都会呈现导引的效果,也不会产生错乱的空间感。

  (二)室外铺地砌筑

  “室外地面根据所处的不同位置又有相应的名称,如甬道、散水、海墁等。”[5]红砖美术馆中庭院的道路中间部分为甬路,甬道两旁或是台明周围为散水,红砖美术馆庭院的甬道和散水部分的地面铺设很好地划分了庭院地面的视觉导向因素,形成了“停”与“流”的视觉现象,如图6。庭院主要用于停留观赏部分的地面甬道处通过将四组陡板分为一组,组与组之间90°交替铺设,在视觉上形成紧密,停顿的“停”的视觉意向,散水旁附以陡板顺序排列形成视觉上的对比;在用于行走通道部分的庭院地面以顺序铺设会形成“流”的指向性作用,散水部分以四组陡板旋转交错排列分割。“停”与“流”的意向相辅相成,也形成了视觉上的规整感。

  (三)梯台砌筑形式

  红砖美术馆圆形下沉发布厅中除了中心的导向性外,东侧的阶梯铺设同样体现了视觉导向。东侧梯台的在砖铺设上除了行走功能外,又增加了坐的意向。梯台为一层顺砖一层英式砌筑交叉两层铺设,顶部一层铺设与圆形下沉发布厅一致为陡板立砌铺设,四层的平砖铺设与一层的立砖铺设形成的高度为350mm,梯面八个陡板两排立砌铺设结构形成了470×470的面积大小,正好吻合一般座椅的常规尺寸(500×500×450mm以内),这样座椅可自然融入砖筑空间不突兀隐藏其中,又体现了砖砌筑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如图7。同时每层梯台比之下一层多出来的60mm陡砖立砌表面也有效地防止了每层阶梯之间的视线误区,防止踩空。

  三、庭院景观细节的砖砌筑结构

  “合道的感悟,应不晦涩,而是剔除冗余成见的简单直接”[6]这是董豫贛老师对于庭院部分现成品与即景的感悟,庭院部分多处砖的砌筑结构都体现了现成品与即景的效果表达。

  (一)拱门与桌椅的组合砌筑结构

  红砖美术馆的庭院中有多种拱门与桌椅相结合的砖砌筑结构出现,作为砖砌筑的红砖美术馆,桌椅的砌筑也是表现砖建筑的极佳手段,如图8。座椅的砌筑结构为传统英式砌筑,从正面看去,两边都以丁砖收尾,四块丁砖形成的长度与两块丁砖一块顺砖的长度一样为470mm,与一般座椅的坐宽尺度相仿,在高度上八层平砌的方式形成的高度为470mm,满足座椅高度需求。坐背与座椅砌筑结构一直,并逐渐形成拱券形式。桌子为十一层平砌堆积为650mm的高度,底部五层为法兰德斯砌筑,这种砌筑是顺砖与丁砖在同一层内交替排列,上部的六层砌筑为叠涩砌筑,叠涩的部分一致为顺砖平砌,最上层两侧的顺砖平砌与中间五块丁砖平砌形成了长为1070mm的台面。圆拱形的拱门与两个座椅结合再加上长度适当的桌子,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整个砖建筑之中,而不会显得突兀。人们坐在其中,即是观景亦是景观的一部分。

  (二)小景观的砌筑结构

  红砖美术馆庭院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砖砌筑结构来装饰和呼应砖世界。图9-A为庭院处一景观,为传统英式砌筑逐渐向下收分形成到金字塔型,垂直两边为顺砖砌筑,顶部为相呼应的英式砌筑同时以陡砖封顶;与其相似的还有图9-B中庭院教堂两侧墙面的砖筑结构,座椅部分采用英式砌筑向下收分,最下部为陡砖凸出60mm距离位于中轴线上;也有像图9-C英式砌筑每层向里推进一砖宽53mm的距离,形成古典园林中框景的效果;图9-D为庭院的西端有一堵被董豫贛称之为“教堂”的景观高墙,英式砌筑为主,有规律地选择丁砖出挑统一长度60mm,董豫贛在他的书中曾描述“它高达六米,丁砖抽出的韵律间,包住一个拉丁十字架,十字架的砖墙中间,间隔着被抽空的丁砖,再次形成一个透漏各办的十字架”[7]。在董豫贛的心里,认为掀掉屋顶是对作为教堂意象的巨大牺牲。但这样会使得教堂上半漏的十字在室内外敏感的对比下,神圣感倍增;不仅墙面上的处理形式多变,连建筑墙面上的排水作用像图9-E也是用三孔砖完成;图9-F顺砖桥面与顺砖透空扶手和多孔砖竖砌扶手边缘,相互呼应又形式多样;图9-G一层层圆形门形成的短廊以及图9-H四面带圆形门形成的半透空空间都处处体现了传统砖砌筑结构在现代园林式庭院中的多变应用。

  总结

  红砖美术馆是砖砌筑的集大成之作,它将传统的砖砌筑方式巧妙地运用在红砖美术馆的各个部分,传统的砖与现代手法以及中国的传统园林相结合,墙面形式各异的砖砌筑结构以及地面砖铺设的视觉导向性和庭院小景观的多样性砌筑都体现了砖砌体的丰富多变,虽然是统一尺寸规格,但通过董豫贛建筑师对于砖不同砌法的解读,使得红砖美术馆的砖砌筑形式丰富却不繁杂,整体却不单调。这是一种现代的钢筋混凝土与传统的砖砌筑的对碰,缩小了砖的象征化意义。位于红砖美术馆中,随处可见砖的透空、叠涩、出挑等砌筑,砌筑结构将美术馆与园林式的庭院关联起来,让参观者用砖这种几何形体来看待整个砖世界。

  作者:王姿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