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论文发表:浅析桩基础设计__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发表论文,职称论

分类:工业设计论文发表 时间:2011-02-25 15:41 关注:(1)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各类建筑拔地而起,而建筑的基础部分往往在整个建筑物投资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桩基础形式,对于保证安全,降低造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要我们设计人员做到对每个建筑物的勘察报告进行绝对的仔细研究,选择一个最优化的基础方案。笔者就本文对桩基础设计与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在设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桩基础设计;发展;问题
一、桩基础发展研究概况
桩基础的研究可以说经历了万余年,但是,真正得到大规模的研讨与发展还是这近三十年的事情,下面就对近年来桩基础的发展研究进行一次概括:
于1977年英国Burland根据桩土相互作用的理论的研究指出:对于天然地基的强度能满足设计荷载要求但沉降过大的情况,可以采用少量的桩用于减少基础沉降变形。1979年Hooper根据有限元的模拟分析,提出为了建立竖向刚度较大的桩土混合地基而需要的桩数并不是很多,桩数的进一步增加对减少最大沉降和差异沉降的作用非常小。1986年1LW•Cooke指出,在桩基础用来减少基础沉降的地方,在桩间距为4倍桩径时在加入更多的桩并不能显著减少沉降,6倍桩径或8倍桩径的间距几乎与小桩距时一样有效。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H.G.Poulos根据筏—桩—土相互作用的分析,提出了仅用于减少沉降桩基础的沉降计算公式。1979年我国童翊湘基于群桩基础工作机理的分析,提出了分不同情况按沉降设计桩基的初步想法,在估算桩基下沉量时,要考虑土与桩两者传来的应力。20世纪80年代初,同济大学杨敏等人经过10多年的对桩土相互作用、软土地基变形控制等相关课题的研究,终于在1998年提出了减少沉降桩基础的设计理论,其设计原则为:由基础的沉降控制设计值(或允许沉降值)来确定桩数和桩长,桩在基础中除了需要承担部分荷载外,主要起减少和控制沉降的作用。1992年宰金珉提出了复合桩基的设计方法,并将“复合桩基”定义为系大桩距(5倍~6倍桩径长以上)布置的底承台摩擦群桩或端承作用较小的端承摩擦桩与承台底土共同承载的桩基础,其设计原则为:在总体安全度K≥2和总沉降小于允许沉降的双重控制下,单桩近似取用极限承载力。1994年上海市地方DBJ-40-94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也已将减少沉降桩基础列入其中,并取名为“沉降控制复合桩基”。1993年蔡杉龄对深厚饱和软粘土中薄硬夹层作桩基持力层作了探讨,引用了板带强度理论,认为薄硬夹层完全可以作为扩底桩的桩端持力层。疏桩基础在上海、宁波等软土地区已得到推广应用,至目前设计建造的多层建筑物已超过数百万平方米,而且这些地区的疏桩基础大都是在没有象昆明地区的圆砾层等薄硬夹层的软土地基中应用的。
二、桩基础设计值得注意的问题
1关于桩基础抗压静载试验
在桩基础设计过程,为了缩短工期,首先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参数估算单桩承载力极限值,根据这个极限值进行桩基础设计并施工,工程桩施工结束后再进行抗压静载试验。但是,这个方法不具有科学性。桩基础设过程中抗压静载试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抗压静载试验直接影响到桩基形式、桩规格和桩入土深度,施工难度。通过科学试验,取得准确数据,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可行和经济,远远超过缩短工期所获得的效益。
2桩基础设计中桩型桩长设计
桩基础设计中合理的桩型、桩长选择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桩基设计中对桩长的选择至关重要。因此,设计人员在桩基础设计中要采用多方案比较,选择合理的桩型与桩长,同时应考虑施工可行性等多方面因素。
3关于桩偏差的控制和处理
桩基施工中对桩的偏差必须严格控制,特别是承台桩及条形桩,桩位的偏差都将产生很大的附加应力,使基础处于不稳定状态。对于桩位偏差主要控制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竖向偏差,根据JGJ94—94第7.4.12条控制桩顶标高的允许偏差为-50~+100 mm,设计人员在确定桩顶标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