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基坑变形监测的检测项目及监测点的布置监测方法

分类:建筑工程论文发表 时间:2012-09-29 11:34 关注:(1)

  摘要:基坑的维护措施是与具体工程的基础形式、地质情况等问题联系的,单纯的依靠简单的放坡法不能达到理想的维护目的。在是实际的施工中要根据周围建筑因素、随时的掌握基坑的位移情况,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的采取措施,保证施工的质量。文章重点的对于基坑变形检测的检测项目及监测点的布置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关键词:基坑形变;检测项目;监测点;布置

  Abstract: The foundation pit of the maintenance measures is the basis of the specific engineering and form,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connection, instead of relying solely on a simple method can't achieve ideal put slope maintenance purpos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ctual is according to the architecture around the factors, the master at any time the deformation of the foundation pit, the possible problems timely take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The paper mainly for foundation pit deformation of the test items and test the arrangement of the monitoring points for a detail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deformation; test items; Monitoring stations; layout

  中图分类号: 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基坑变形检测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及地下建筑的出现而逐渐的兴起的。特别是由于基坑的开挖工程一般处于建筑密集区,而采用的支护桩开挖基坑的方式在开挖的过程不可避免的引起周围临近建筑的正常状态。为此,实施基坑水平位移的检测是确保基坑工程安全以及周围建筑稳固的重要途径。

  1. 检测项目及监测点的布置

  实施变形监测之前首先要进行地下水位的测量、与相邻建筑物的距离的测量,从而决定是否需要实施相邻建筑物及地下水位的监测。

  1.1基坑本体监测项目

  实施基坑本体的监测所要关注的主要项目有:地表是否有明显的开裂状况或者周围环境是否有变形;基坑的底部是否出现了土体的隆起以及外侧的土体是否发生竖向的位移;负责支护的结构有无水平位移。

  1.2监测点的布置

  首先是检测水准基点、后视点与监测基准点的设置。为了减轻基坑对以上各点的影响,上述各点应该设于基坑的影响范围之外,基准点的设置应该参考本基坑的深度以及土体的破裂角而具体的设置,并且不少于3个。

  其次是监测点的设置。监测点一般的设置于滑坡的前沿区以及边坡上口滑坡周界附近,并且其布置要遵循尽量的靠近边坡中部及重要的拐角的原则,间隔距离以20—30米为宜。

  最后是如何处理地表的开裂。对于地表的开裂状况要首相采用标记法对于开裂区段进行比较与观察,测量其开裂的宽度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之后要及时的进行水泥浆关注及磨平处理,最好拍照记录。

  2.监测的实施条件

  进行监测必须首先进行几项参数的设定及检测方法制定,具体的包括检测的频率、监测的精度以及监测的报警值。

  2.1检测方法的制定

  首先要实施监测基准点以及监测点的合理布置,并在位移观测中使用精度达到2秒的经纬仪;在基槽开挖后就可以使用精密水准仪进行相关沉降观测。整个过程需要保证在固定的专职人员以及相同的环境下,使用相同的方法、设备及线路进行观测,同时进行及时的信息记录。

  2.2监测频率

  检测的频率应该视条件而定:在基坑的开挖初期由于环境较为的稳定可以使用1次/天的频率;当位移逐渐的具有发展趋势甚至接近预警值时就可以相应的增加监测频率;而在基础底板施工完毕后就可以适当的减少检测的频率,逐渐的恢复至1次/天,以至于最后土方回填后的停止监测。

  2.3监测精度

  监测点的精度设置应该根据基坑等级的不同而有区别的对待。具体的监测项目有:出现相邻的变形点的高差中误差、变形的高程中误差以及点位中误差。

  2.4监测报警值的确定

  监测报警值的确定首先要依据国家及当地的规范标准而设定,在确定了侧壁以及基坑的安全等级后再进行基坑变形值的设定。具体的监测指标有:坡顶的竖向位移、边坡墙体的水平位移以及坡顶的水平位移;如果坡顶的水平位移接连3天发生位移速率大于3mm/d时就要及时的发布预警,停止施工并继续的开展监测;如果当建筑物的周围或者底部出现可能出现剪切破坏的痕迹、地面的沉降接近预警值或者其它各种不稳定、危险征兆(陷落、隆起、涌土、流沙),就应该立即的发出报警,在险情排除之前不进行再次施工。

  3.监测管理

  3.1检测过程的管理以及纪录制度

  任何土方在开挖之后都不能在未经监测点观测时采取技术措施进行护坡,而且确认可以进行开展护坡施工后也要做好整个工序的管理。在实施护坡的整个过程都要随时关注变形情况,之后也要按照设定的周期急需的留意观测。而负责观测记录的人员要及时的整理及检查观测结果,填写相关的记录表,以便监测成果的汇总。一般要求监测的成果要在第二天及时的呈报有关部门,告知其监测点的有关问题。

  3.2信息反馈制度的建立

  监测人员要及时的将观测结果汇总、整理、写入规定的表格,呈报不同观测点的变形情况,以供相关部门的分析及评价。与此同时还要定期的向业主、项目经理及监理工程师报告。特别是在数据发生明显的变化以及接近报警值时更要立即向相关主管部门报告。

  3.3应急措施的制定

  由于基坑施工受到复杂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不排除可能出现的各种险情,因此为了减轻险情的危害及带来的损失,应该及早的制定与之配套的应急措施。

  (1)组建监控小组。可以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在土方开挖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的监控,不经监控护坡的结构变化、墙体的位移,还要关注墙体及管线的变化。

  (2)当支护结构出现明显的位移时可以通过使用挖土机进行土方的回填,以阻止位移的进一步加剧。同时在位移的较大处进行超前支护,直至稳定在继续开挖。

  (3)如果施工过程遇到流沙层,必须首先进行加固后再继续开挖。

  (4)准备一定量的沙袋。此举可以在维护结构的位移超过预警值时使用沙袋阻止支护结构位移进一步恶化。

  与此同时还要针对几种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相应应急措施的制定,以防止面对紧急事故的慌乱。具体的包括:地表裂缝的应急措施、地下管线及周边道路破坏的应急措施、护体的滑移造成的坑内土隆起的应急措施以及淤泥流进坑内造成的土体隆起等应急措施的制定。

  4.检测技术措施与提交报告

  监测技术措施的制定是为了确保监测项目的精度对监测使用到的设备、方法以及数据进行的规定。例如使用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水准测量要尽量的采用附和路线的方法、测量中要定仪器定人,且记录的数据不得随意的涂改等。

  监测报告一般的分为两个阶段:检测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施工进度所提交的阶段性的检测报告以及工程完结时所提交的完整监测报告。监测报告应该全面的记录工程的概况、检测的项目、所用的设备、监测点的平面图或者立面图、检测方法以及记录的数据和监测结果、评价等内容。

  5.结束语

  由于基坑维护的方法多,但不管基坑的维护采用的是帷幕法、地下连续墙、土钉支护还是钢板桩都要随时的掌握基坑的结构位移,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同时监测管理人员要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工程作出准确的评价,保证阶段性的监测频率符合施工的要求。以上所论述的是个人在施工中摸索总结的一些经验和看法,具体的施工中如何做到安全施工、保质保量还要结合现场的复杂环境以及现有的技术水平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法。

  参考文献:

  [1] 夏才初,潘国荣.土木工程监测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华锡生,黄腾.精密工程测量技术及应用[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3] 张正禄.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7.

  [4] 王翠珀.GPS在抚顺西露天矿北帮地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36 (16):358 -359.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