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规划节能设计

分类:建筑工程论文发表 时间:2012-11-02 10:08 关注:(1)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建筑规划的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绿色、节能已经成为当下建筑规划设计的一个热门话题。面对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在设计建筑时的重要思考内容。本文就将以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规划节能设计为话题,对绿色、节能的建筑设计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绿色理念 节能设计 建筑规划

  Abstract: with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more than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China's city construction took shape, construction planning concept is also in constant updates, green, energy saving has become th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a hot topic. With the increasing of human activiti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people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n important thinking conten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green to architectural planning for energy saving design topic, to green,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of the building design are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and studied.

  Keywords: green concept energy saving design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由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方面迅猛发展,但是在一些其他方面的发展不甚平衡。在我国,建筑业一直是一个高能耗的产业,如何降低能耗做到绿色、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业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不仅要从材料着手,更要从建筑的设计方面着手,合理规划,科学部署,减少建筑物的能耗,积极利用可持续能源并减少资源的浪费。

  一、关于绿色理念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的活动不断加剧,尤其在我国建设初期,有许多的项目和建设都是在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以获取经济的繁荣。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民的素质也普遍得到提高,开始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应运而生。所谓绿色就是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增加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分配不可再生能源,关注对环境的影响,利用新手段、新技术最大限度的体现建筑物的价值,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规划节能设计

  绿色节能的建筑旨在减少能耗、降低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绿色的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为自然减少一分负担。在我国,虽然城市人口要小于乡镇人口,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建筑需要进行绿色理念的建筑规划。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建筑进行绿色理念的建筑规划,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设计。由于建筑是不可能脱离城市而单独存在的,所以建筑的风格和形式要与城市的人文背景相符合,另一方面,正由于建筑物本身良好的设计,也可以恰到好处的体现一个城市的灵魂。

  在实际进行建筑物规划时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用途进行科学的选址。从表面上看,选址貌似和绿色节能并无多大关系,其实不然,科学和良好的选址对于建筑物的有效利用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在设计住宅用建筑时,考虑到阳光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以及对人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建筑朝向设计时应该尽量向阳建宅。充分的日照不仅会对植物的健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会对人类产生积极的影响。试想在一个阴暗潮湿的角落任谁也不会有心情工作。而且,由于充分的光照也可以减少冬季取暖所消耗的大量资源。在我国,特别是我国北部地区,冬季采暖是对资源的一个巨大的消耗,如果能够利用日照而减少这部分的能源消耗,不仅能为我国节省相当可观的不可再生资源也对减少废气排放和降低环境污染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我们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中,城市已经成为一个独立而且极具特点的生态系统,而建筑物作为这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起居。在过去的几十年,我们已经深刻的体会到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认识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是我们继续发展下去的唯一途径。

  为了能够达到人、自然和建筑的有机结合和统一,绿色节能的建筑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当下建筑设计师的主要思考因素,在进行具体的设计时应该注意把握要点,设计思路也应该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

  首先是和谐,作为建筑设计者就如同一个城市的化妆师,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平,但是却不能被追求艺术造诣的狂热而蒙蔽了双眼。要看到一个城市的人文背景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使设计的建筑融入到整个城市中去,也要基于绿色理念考虑到建筑对周围生态系统的影响,将建筑视为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使人与自然有机结合。

  其次是适合人类的居住和使用,说到底,建筑物本身最大的价值就是服务于人,造福于人。我们设计和建造建筑物的根本目的也是使它能够为人类所用,所以以人文本,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是我们进行建筑物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环境的资源,例如日照、风向、气候等,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同时也充分利用了资源,减少了建筑建造方面的消耗。

  最后是对建筑细节进行节能化设计和改造,以达到资源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随着设计的一步步深入,我们也从宏观把握进入到微观实现的阶段,为了使所设计的建筑物绿色且节能,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控制成本和建筑能耗,在建筑使用的各个环节给予严格管理和控制,使浪费和污染降低到最小。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开发新能源,利用新技术,寻找一些可再生资源来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把绿色和节能的理念坚持贯彻到底。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壮大,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绿色节能的建筑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国家以及广大民众的重视。然而,也许是对一些发达国家绿色节能建筑了解的片面性,或是对于绿色这一概念理解的惯性思维,有些人认为,所谓绿色和节能是以高科技含量和高开发费用为前提代价的,并武断的推测,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是无法大面积推广这种绿色和节能的建筑的。其实,这正是一个人们理解的误区。基于绿色理念的节能建筑,并不是靠高价的设备就能堆砌起来的,它所强调的是一种理念和一种设计态度。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符合我们城市建设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节能型建筑,对发达国家一味的照搬照抄并不符合我国国情,也给我国居民徒增压力。所以,我们倡导和发展的是一种本土的设计风格,即结合自然和人文,给予人和环境最大的发展空间,使人与自然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考虑到整个建筑物的设计需要与周围的生态系统有机融合,我们不仅需要在建筑物选址上做好功课,也要对建筑类型和建筑布局有一个初步的规划。本着以人为本、绿色节能的设计出发点,我们的建筑布局应该尽可能的利用自然能源,例如风能、太阳能、环境温度以及气候特点等等。在设计过程中也要注意建筑物朝向、地势的特点和周围建筑物的遮蔽与否。每一项设计的背后都体现着绿色节能的设计理念。例如,利用充足的光照不仅可以使人身心愉悦,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提供建筑物内的照明,节省电能,不仅如此,在冬天阳光还可以增加室内温度,节省采暖能源。利用当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可以对建筑物进行良好的通风和避风措施,在夏天对室内进行通风可以有效的节约空调机和电扇的使用,在为人们带来新鲜空气的同时也送来一丝清凉,节省了电能。诸如此类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利用自然资源来节省建筑能耗,而且大自然带给人们的享受不尽节能也很健康。

  三、总结

  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人们已经从只注重经济建设转变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生态平衡。绿色和节能这样的字眼不断映入我们的眼帘,而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规划节能设计,作为对我国当代城市建设和建筑规划的重要依据,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和接受。通过以上的讨论和研究我们不难看出,绿色和节能的建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将成为我国城市未来规划的重要内容。而绿色技能建筑也并不神秘难懂,它更强调的是一种设计理念,只有协调好了人、自然和建筑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郑正球,陈岚,杨仁鸣.建筑空间形态之占领与围合[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02)

  [2]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李鸿新,李钊.大型居住区设计的理论与探索实践[J].建筑学报,2006(04)

  [4]窦以德.回归城市对住区空间形态的一点思考[J].建筑学报,2004(04)

  [5]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