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浅析中国现代室内设计中文化元素的应用_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时间:2011-08-12 08:30 关注:(1)

浅析中国现代室内设计中文化元素的应用

吴廷玉1 白石2

摘要: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消费理念的国际化和对使用空间心理需求的多样化,中国现代室内设计从实用性,舒适性向个性化转变。个性,是一种文化彰显;设计,则是强化这种个性意识。个性化室内设计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在具体案例设计中加强和重视对文化元素的研究与运用。曾经室内设计界主张“轻装修,重装饰”,如今更应提倡“轻装饰,重文化”。 文化元素的应用归纳起来有三种方法:去繁就简、解构拼贴、基因整合。

关键词: 室内设计;个性化;文化元素;应用方法

引言

作为建筑设计的延伸,室内设计必须服从建筑设计语言,并与之高度和谐。从实用性——舒适性——个性化的三次理念的转变充分体现了我国室内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成熟。“个性化室内设计”理念顺应国际设计发展潮流,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和心理需求,尤其注重在设计中对本土文化、外来文化以及业主个人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等文化内容的研究与融入,并寻找与提炼一种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来作为室内设计中文化元素应用的切入点。个性,是一种文化显现;设计,则是强化这种个性意识。曾经室内设计界普遍认可“轻装修,重装饰”的设计理念,如今逐渐被“轻装饰,重文化”的设计理念所代替,可见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地位已得到人们的认同与重视。

一、文化以及室内设计背景下的文化元素

广义的文化是指在人类进程中一切精神和物质的产物的结晶,具有历史和地域的特征。文化的核心是观念,观念一旦形成就有相应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由于地域特征、历史状况等特殊性,形成了动态发展的文化特征。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伸,在后现代建筑理论中“文化内涵”(Comtextuali)的意思是“重视环境”,即强调在时间和空间上使空间环境整体及各要素保持一定的连续性。成功的室内设计不仅是满足其使用功能的需要,还需要对不同的地域性和文化性进行考量。设计师在对室内空间进行再创作时要注意空间所在的文化背景及文化诸多要素。只有体现各自文化内涵的自身特点才能称的上是具备了室内设计形式之美的创作,才能形成个性的风格,才会树立自己的审美品位和满足人们对情感的多方位需求。

设计师一定要坚持不懈的学习和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对不同的民族背景、地域特征、自然条件、历史时期所遗留的文化所造成的多样性进行梳理和把握。不能将思维中的文化概念固化为过去时代的具体事物,可以是超越这个时代的或者这个时代之前的、可以是眼前见过的或没见过的各种宽泛概念的交集。

二、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与运用

文化元素的运用不是纯粹的“拿来主义”,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艺术的认知和目标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室内设计必然是建立在对其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设计的思维方式从提炼到再生的一种创作过程。归纳起来有三个方法:

1 去繁就简。这种手法是对文化形式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艺术加工提炼与抽象简化,以可以失之形而不失之韵为原则。目的是使某一种文化,在结合现代的功能需求和技术的基础上,得到延续和发展。

2 解构拼贴。以抽象,分解,变形等方式处理人们所熟悉的文化特征构件,使之成为具有某种典型意义或象征意义的设计符号,并在室内元素中拼贴运用,使人产生相应的情感联系与联想。

3 基因整合。对历史和文化进行必要的移植嫁接,还可借用本土与外来文化中的元素进行基因的整合或重组,达到共生与融合的状态。

可以结合设计实例更直观的解析以上三种方法。首先来说去繁就简。在中国的很多酒店餐厅中,客户通常希望对其经营空间的设计既要表达民族性、文化性,又能在设计风格上契合国际时尚潮流。其中涌现出一些成功的设计作品,比如说深圳的“天善食府”(见图1)。该酒店在确定基调时,希望成为一处与众不同并且有很强的设计感的现代空间;另外,作为酒楼,要能承载中国数千年的丰厚饮食文化,空间应充满中国文化意韵。设计师在营造中国传统韵味的现代空间时,不是简单地堆砌若干传统元素符号,而是经过了精简化的巧妙改造。轻薄纱幔,高垂于室内空间中,简单现代,营造出飘逸的浪漫氛围;仿古屏风简单明净,运用贴金工艺,通过钢构件固定在空间中,突破了传统屏风的形态和功能;还有将诗仙李白的《将进酒》诗篇,以书法艺术的形式镶刻于艺术玻璃之上,体现简约设计的神髓,用现代的设计形式营造出了全然的中国古典意境。从整体看,室内空间布局和布置,完全符合中国传统精神及“水生金”、“水为财”的传统建筑风水理念,讲究疏、漏、透,室内各个部分相互关照,彼此呼应,让整个空间混然一体。宴会厅两侧的两个圆形的区域,分别为商务区与休憩区,它们被建在发光的玻璃平台上,营造出“岛屿”般的效果。宴会厅的临窗一面,排列着金碧辉煌的中式屏风隔扇,增强私密性的同时,又将城市的喧嚣与纷忧阻隔与外,在繁华都市中,能寻找到一处简约精致的环境,内心自然地进入禅的境界。





第二种方法解构拼贴,是目前室内设计中比较流行的方法。解构文化符号进行拼贴可以营造一种真实的场景环境,借以表达某种艺术理念、满足某种情感需求。但是真实场景环境不是自然主义的照搬,而是采用典型化的方法。运用符号这种简化的形式来表达某种场景之真实是有效实用和富有创造性的手段,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在中式餐馆中,公认的中国建筑及文化艺术符号,如琉璃瓦的门、珠红色的柱、大红灯笼、书法字的扁额、中国式花窗,明清样式家具等,营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尽管现在用得较为普遍,但它的识别性、冲击力仍是很强烈的。近年来各地出现的知青饭店、黑土地等等主题性商业空间也都是采用了特定时期及地域中富有典型意义的符号。如锄头、斗笠、语录、油灯、粗木桌等等,有的为了营造强烈气氛,甚至把炕和窑洞都极为巧妙地揉进空间设计中。(见图2)

以解构拼贴为手法的对文化符号的选用与创造,充分体现设计师艺术功底与素养。任何符号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它们必须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只有体现在一定的情感结构中,才能发挥作用。符号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不能像标签一样乱贴,不能弧立地脱离室内环境整体的主题。总之,解构拼贴的方法只是营造文化艺术氛围、表现设计思想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死板的定式。



 

再来谈一谈第三种方法,基因整合。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设计几乎已经达到了无国界,与其说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加剧了,不如说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意识增强了。西方的设计不会没落,而东方的设计也在兴起,在两种设计的意识形态都崛起的情况下,一定产生的是东西方设计基因的混搭与融合,也是整合重组的过程。其实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中,有很多图腾形态和色调在古代就有较为巧合的雷同,就存在着不同层面的相互的模仿,当形体和色彩能够取得融洽的时候,意味着设计基因元素可以并融存在。比如客厅中有东方韵味的沙发结合壁炉的设置而采用了西式沙发的惯用摆位,壁炉则自然地融入到中式风格的横格栅与壁龛组合的背景中;西式风格中惯用的开放式书房、休闲厅、卫生间也被很好地借鉴和融合到现代中式风格的室内空间中。(见图3)

在当今的室内环境中,尤其是在个人住宅空间里时常能看到既有造型独特的西式沙发,又有古典的明清座椅;既有西方宫廷仿古水晶灯,也有景德镇的青花瓷瓶;既有中国水墨长卷,还有当代波普图案。混搭之后产生的复杂而低调的美感,是无与伦比的。比如在客厅,放上西式现代派的布艺沙发,而旁边竟然搭配一张拙朴的中式竹榻,茶几则是红木的经典款式,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出奇制胜。 这种基因重组、移植嫁接的方法虽然显得不拘一格,但其设计构思中仍然是匠心独具,深入的推敲文化碰撞、形体、色彩、材质等方面的构图和视觉效果。



 

三、结语

中国现代室内设计领域在努力寻求跨时间、跨地域、跨文化的不同风格和元素的混搭与兼容。虽然是多种文化元素共存,但不代表乱搭一气,关键还是要确定一个“基调”,以一种风格为主线,其他风格做点缀,在设计上做到有轻有重,有主有次。

文化的存在与传播需要渐渐的被种植下来,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看见成果。设计则是一种创造,一种品味自然的感官知觉。室内设计风格必然是建立在对其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设计的思维方式来创作,这是一种从提炼到再生的过程。作品一旦被赋予新的形式,就如同有了新的生命。没有文化内容,显得空间呆板,缺乏品位,过分强调文化内涵,想把所有文明都汇集于一身的设计,会有堆砌繁复之感。总之,室内设计在不断发展,文化也在发展,在把文化元素运用于室内设计的过程中,方法应更灵活,形式更多样化。

参考文献

[1] 邱春林.设计与文化[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2] 阿摩斯.拉普卜特.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张绮曼.谈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R].广州:中国室内设计高峰论坛,2005.

附:

(个人简介)1吴廷玉 男 宁波工程学院人文学院院长 教授 硕士生导师;2白石 男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工业设计方向

(通讯作者)白石 15135157075 artbaishi@163.com 浙江省宁波市宁波工程学院(翠柏校区)8号楼606室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