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枢纽小半径斜弯坡桥梁设计

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时间:2020-07-01 09:57 关注:(1)

  针对某枢纽立交工程的实际情况,在简述小半径斜弯坡桥梁设计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对该桥梁的设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详细介绍了主线桥的设计方案和匝道桥的设计方案,旨在保证设计与施工质量,为桥梁后续施工提供可靠保障。

枢纽小半径斜弯坡桥梁设计

  关键词:枢纽立交;小半径斜弯坡桥;桥梁设计

  在枢纽立交工程中,小半径斜弯坡桥并不常见,其对桥梁设计有着很高的要求,需要在高度重视桥梁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适宜可行的设计方案,以便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1工程概况

  某枢纽立交是既有高速公路主要互通式立交之一,从既有公路、航道与高速公路上跨越,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47万m2,由1座主线桥与7座匝道桥组成。其中,匝道桥属于小半径斜弯坡桥,桥梁总长约3.793km,桥梁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下面结合该工程实际情况,对其桥梁设计进行分析。

  2设计技术标准

  (1)主线桥是特大桥,按双向四车道标准设计,桥面总宽度为28m,于跨越既有高速公路部位加宽到34m;图1中,A、B两个匝道桥按照单向双车道标准设计,桥面宽度为12.5m;C、D、E、F匝道桥按照单向单车道标准设计,桥面宽度为8.5m[1]。(2)桥梁的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3)桥梁的通航标准为6级航道,通航水位上部净高为4.5m,净宽在22m以上。(4)桥梁设计洪水频率取1/300。(5)桥梁设计地震烈度为Ⅵ度。

  3桥梁设计问题

  在该枢纽中共有以下桥梁:主线桥、A匝道桥、B匝道桥(由跨河道与跨既有高速公路两部分组成)、C匝道桥(由跨河道和与既有高速公路相邻的两部分组成)、D匝道桥、E匝道桥与F匝道桥。枢纽所处位置比较特殊且形式复杂,无论是主线桥还是匝道桥,都从河道上多次跨越,除了A匝道桥,其他都处在平曲线上,曲线半径很小,最小的半径仅为90m。对于定向匝道,其最大超高确定为7%,过渡形式为三次抛物线。在枢纽当中,绝大多数匝道桥都处于同时存在平弯和超高的位置上[2]。

  3.1主线桥设计

  桥梁在布孔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需要跨越的各类构造物,而且还要考虑实际的线形、桥梁高度与变宽趋势等相关指标。布孔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常用跨径,将分联设于宽度变化的起终点处。对于S形桥,当它的两侧反向半径都相对较小时,桥梁结构受力十分复杂,特别是采用独柱结构形式的桥梁,其结构受力更加复杂。对此,需在中间连接的缓和曲线上分两联方向不同的结构来完成受力分析。与此同时,还应适当减小联长或采用双柱式支撑结构。主线桥处在圆曲线上,圆曲线半径为5600m。整个互通范围内,主线桥有很多变宽分叉,跨越的既有高速公路为双向六车道,交通比较繁忙。主线桥和该高速公路之间保持65°的交角。以建设单位提出的要求为依据,主线应一跨跨越既有高速公路,即在中间不再设置桥墩,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防止对既有高速公路造成干扰。另外,主线桥还上跨河道,与河道之间保持80°的交角。B匝道从主线桥的下部穿过,与主线桥之间保持73°的交角[3]。主线桥还需要从机耕通道及地方公路上跨越。因需要跨越的河道与道路很多,而且大多是斜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使桥跨布置十分复杂。设计方案中将跨径布置确定为:(5×25m)+(6×25m)+(6×21.4m)+(7×21.4m)+(6×30m)+(5×25m)+(6×20m)+(40m+62m+47.5m)+(6×20m)+(3×30m)+(5×25m)+(4×25m),共有12联,总长为1570.14m。在以上跨径布置中,既有高速公路部位设置三跨等截面连续钢箱梁,跨径为40m+62m+47.5m,上跨河道与主线的首部和尾部为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跨径分别为30m和25m,对于其他等宽与变宽桥梁,主要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与单箱三室结构,用于满足变宽方面的要求,施工方法为逐孔现浇。主线桥下部结构采用钻孔桩+肋板式台+桩柱式墩形式,墩身布置都根据径向正交进行。由于该主线桥上部结构十分复杂,而且还存在变宽,所以桥墩的类型也多种多样,采用17种完全不同的基础形式[4]。

  3.2A、B匝道桥设计

  这两个匝道桥都按照单向双车道标准设计,桥面宽度为12.5m。A匝道桥与河道之间保持45°的交角,因河道为6级航道,需要达到22m以上的净宽,所以将桥跨布置确定为6×35m,对于上部结构呈45°角的部分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组合连续箱梁,桥梁下部结构为双柱墩,基础采用钻孔桩。B匝道共有两个组成部分,即:从河道上跨越段和从既有高速公路上跨越段。其中,从河道上跨越段与河道之间保持42°的交角,处在平曲线、直线与缓和曲线段,横向单坡坡度从2%渐变到4%,桥面宽度从12.5m渐变到18.868m。设计中将跨径布置确定为:(3×30m)+(35.5m+36.1m+35.5m)+(20.8m+4×20.85m+20.8m)+(7×20m),共4联,总长为468.36m。以上4联中,第1联主要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2联从河道跨越的部分采用简支组合箱梁;第3联采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从直线段通过缓和曲线逐渐过渡至圆曲线段;第4联处在平曲线上,平曲线的半径为800m,其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变宽连续梁,宽度从12.5m渐变到18.86m。第2联从河道上跨越的部分为简支组合箱梁结构,因匝道与河道之间斜交,为了尽可能简化设计和施工,决定把斜桥正做,也就是桥墩盖梁与桥轴线保持垂直;为避免对通航净宽造成压缩,将处于河道中的墩身改为独柱墩[5]。因桥梁的长度较大,只跨越河道的部分与河道之间保持斜交,通过斜桥正做,能防止桥梁两端产生异形段,这对设计和施工都十分有利。然而,因独柱墩的盖梁会对通航净宽造成侵入,所以通航净空主要由盖梁底部实际高程来控制。如果使用普通的盖梁,则桥面实际高程由以下部分组成:通航水位与净高、盖梁、支座和梁的高度及铺装。为有效降低桥面的实际高程,并缩短桥梁的长度,需采用隐式盖梁。这一桥梁在从河道上跨越的部位设计采用隐式盖梁,能在达到通航净空要求的基础上,降低桥面的高程,以实现缩短两端和降低造价的目的;另外,采用简支组合箱梁,能避免对通航造成影响,还能避免在河道当中搭设支架,为施工提供方便[6]。3.3C、D、E、F匝道桥设计C匝道桥的主要作用是对B匝道桥和主线桥进行连接,它的两端处在缓和曲线当中,其他部分处在平曲线上,平曲线的半径为285m。设计中将跨径布置确定为:(5×20m)+(5×20m)+(24.3m+30m+3×24.3m),共3联。其中,第1联和第2联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其高度为1.3m,第3联由于需要从河道上跨越,所以设计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其高度为1.4m。桥面上的最大横坡度为3%,利用梁底楔块对底面和支座顶面进行调整,使其保持水平。该桥的下部结构为桩柱式墩,除了伸缩缝部位的过渡墩采用双柱式墩,其他都为独柱墩,基础采用钻孔桩。因平曲线的半径相对较大,所以经计算分析后没有设置支座偏心[7]。D匝道桥和E匝道桥是对主线桥和填土路基进行连接的桥梁,这两座桥梁除了第一跨处在缓和曲线上,其他都处在平曲线上,平曲线的半径仅为90m,桥面上的横坡值为6%。D匝道桥设计将跨径布置确定为(5×20m)+(7×20m),共2联,13孔。E匝道桥设计将跨径布置确定为(5×20m)+(5×20m),共2联,10孔。其上部结构形式相同,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下部结构为桩柱式墩,除了过渡墩采用双柱式外,其他都为独柱墩。因这两个匝道桥都处在弯道上,而且弯道的半径相对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产生支座脱空,需在端支座部位增加支座的横向间隔距离,并设置径向偏心。F匝道用于对既有高速公路进行连接,从地方道路上跨越,桥梁处在缓和曲线与平曲线上,其中,平曲线的半径为330m,设计中将跨径布置确定为3×20m。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下部结构为独柱墩,没有设置支座偏心。

  4结语

  综上所述,在该桥梁设计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因设计周期相对较短,且桥梁结构形式很多,所以要考虑改进优化的余地;(2)互通设计需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保持协调;(3)通过合理的设计保证施工方案的技术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减少对既有公路交通造成的影响;(4)由于枢纽立交还是一道风景,所以在设计中还要考虑景观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祝向群,杨名超,卢晨怡,等.大跨度桥梁上部结构承载能力验算——以太行山高速公路某特大跨越桥梁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287-292.

  [2]王琦,靳文强.日本大跨高速铁路桥——三内丸山跨线桥设计与施工[J].世界桥梁,2019(6):1-5.

  [3]周海军,陈炜昀,王志华,等.南京地铁5号线盾构隧道穿越桥梁桩基托换设计与施工[J].施工技术,2019(22):85-89.

  [4]张帆,刘学成.BIM技术在公轨两用桥梁设计与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经济,2019(11):50-52.

  [5]毛云峰,王义成,白祖应,等.预制梁的制作要点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施t工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2):178-179.

  [6]葛耀君,夏青,赵林.大跨度桥梁的抗风强健性及颤振评价[J].土木工程学报,2019(11):66-70,119.

  [7]刘忠民.ProjectWise协同平台在桥梁工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2019(11):136-140.

  作者:吴艳丽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