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咨询发表支持服务,期刊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发表,杂志咨询的权威机构平台
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专业论文指导,核心期刊,评职称论文发表

热门问题

热门搜索: 论文发表注意事项 || 工程技术类论文的选题方法|| 三类核心期刊分别指的是什么|| 停刊的期刊论文影响评职称吗||

农作物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

期刊目录网机械论文发表2020-01-19 09:18关注(1)

  目前翼城县主要农作物在耕种收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但全程机械化生产还存在极大提升空间。文章阐述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意义,指出了全程机械化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了抓好组织规划、抓好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政策扶持、抓好示范引领等对策建议。

农作物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

  关键词: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思考

  1什么是全程机械化

  全程机械化是指对农作物生产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的机械化生产。包括制种、耕整地、播种、植保、灌溉、收获、运输、烘干、秸秆处理等各个环节。农业部将主要农作物定位九大作物: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将全程机械化聚焦在六大环节:耕作、播种、收获、植保、烘干、秸秆处理。

  2为什么要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是一种新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是在环节机械化的基础上,各种作物、每个环节都实行机械化生产,农业机械完全取代人力畜力,走出一条高产高效、节能环保的农机化发展道路(和环节机械化有质的不同,是一种新的机械化生产方式),这是现代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2.1全程机械化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撑农业经济分为供给和需求两个侧面,现在,我国农业在供给这个侧面出现了问题,主要是供给不适应需求的变化,一方面农民生产的产品大路货多,卖难滞销,库存积压,形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个方面,高端的个性化的需求满足不了,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大量的市场被进口产品挤占,给我国的产业成长带来了隐患和威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求农业从生产端、供给侧发力,不是解决量的问题,而是解决质量和效益问题,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提高农产品质量,必须靠先进的农业机械作保障。提高农业效益,必须靠全程机械化优化生产技术,推进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效益。因此,以解决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强有力的全程机械化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撑。2.2全程机械化是农业节本增效的关键举措我国的农业生产成本每年在增长,对农业经营效益形成了明显的挤压效应。多年来中国玉米价格远远高于国际价格,主要是生产成本高,尤其是劳动成本高。2016年国家对玉米收储进行改革,实行价补分离,即“市场化+补贴”。中国玉米价格与国际接轨,使山东等地区粮农无利或亏本,东北地区生产者微利。这就要求在玉米等粮食生产上实行全程机械化生产,从而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2.3全程机械化是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必然要求目前,翼城县主要粮食作物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农机化发展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和明显短板,还存在发展水平发展质量不高问题,与全程机械化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3影响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难点

  3.1粮食干燥机械化由于没有扶持政策,农户不愿意花钱搞烘干,因而烘干市场乏力,市场主体培育不起来。目前从事粮食烘干业务的市场主体明显不足,特别是与周边相比,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市场主体。虽然各类农民合作社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从事粮食烘干业务的很少。另粮食烘干机械一次性投资较大,而烘干机械有效运营时间短,利用率不高,投资回收慢,影响了从事粮食烘干社会化服务的积极性。3.2经济作物机械化高效、适宜机械严重缺乏,蔬菜、林果等大宗经济作物部分生产环节机械化还有不少空白。大葱收获、机收水平很低,果树套袋、疏花、整枝、采摘和中药材种植、收获基本依靠人工,冷藏运输机械化仍是很低。由此,经济作物机械化是推进全程机械化的又一大难点,机械、技术是瓶颈。3.3丘陵山区机械化造成丘陵山区机械化落后的原因,一是丘陵山区农民收入水平低、购机能力差;二是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作业机车转移困难;三是丘陵山区地块小、坡度大,农机作业成本较高;四是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和机具供给不足。另外,对丘陵山区机械化缺乏精准的扶持政策。

  4发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的主要措施

  4.1抓好组织规划由部门行为变为政府行为。全程机械化是个系统工程,要将推进全程机械化由部门行为变为政府行为,制定发展规划,研究出台政策措施,协调财政、发改、国土、农业、经信等部门配合支持,形成协调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4.2抓好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根据当前农机化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农机新装备、新技术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针对装备、科技、服务、人才等供给不足的问题,必须调整优化农机化供给侧的要素结构、技术结构、区域结构、主体结构。4.2.1要素结构主要是机械投入,在平原地区、粮食主产区,要投入适合全程机械化要求的大型的、高端的、复式的、多功能的、信息化的、无人的机械;在山区丘陵地区,经济作物主产区,要投入中小型的、适应性强的、多功能的机械。比如,在动力方面,投入大型高端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在耕松环节,投入高质智能的深松深耕机,植保环节,投入高地隙、无人机等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在收获环节,大力推广高效低损收获、玉米籽粒直收机械;在秸秆处理环节,大力推广秸秆青贮、秸秆收集打捆机械;在收后处理环节,投入高效节能环保粮食干燥机。4.2.2技术结构将过去传统的单一性技术,变为先进、环保、节本增效等符合全程机械化要求的复合型技术。比如,单一的耕、种、收变为联合收获-深松整地-播种施肥-镇压一条龙复合式作业;再比如,将套种变为贴茬直播等。在技术保障上,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化农艺体系、作业规范和质量标准。4.2.3区域结构主要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机械化关系问题。要在解决好粮食作物生产薄弱环节的同时,必须重点抓好经济作物的机械化,在抓好平原地区机械化同时,必须重点解决山区丘陵机械化。4.2.4主体结构主要培育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服务主体,通过订单作业、托管作业,承包作业,提供全程机械化作业的主体保障;搞好人员培训,加大技术人员、农机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人员素质适应全程机械化技术、操作、管理的要求。4.3抓好政策扶持4.3.1争取财政投入围绕粮食种植、产地烘干、高效植保、秸秆利用等机械化薄弱环节,建立完善农机作业补助政策,支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周边有的县已这样做。4.3.2争取政策落实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粮食烘干用电享受农业用电;农机库棚、维修场所和烘干配套设施用地等政策;协调金融机构向农机合作社提供贷款、融资担保服务,逐步解决农机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问题;保险机构,为农民和机手提供多险种、高保障的保险服务。

  5抓好示范引领

  5.1加强示范区建设创建全国、全翼城县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探索总结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路线、机具配套及服务方式;搞好示范基地建设,以农机合作社为依托,建设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举办各类现场会、观摩会或演示会,形成可看可学可复制的样板。5.2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广泛宣传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技术路线、技术成果、工作成效,典型经验,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良好氛围。

  作者:苏海燕 单位:翼城县南梁镇便民综合服务站

农作物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相关论文:

机械自动化在工业生产的实践
快速成型技术对机械铸造生产的
PLC在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
纳米润滑油添加剂在农业机械的
纳米润滑油添加剂在农业机械的

上一篇:数控机床自动排屑装置设计
下一篇:机械模具数控加工制造技术优点

网站首页 论文发表 期刊咨询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评审条件 论文发表常识 课教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