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中职机械加工专业教学资源共享

分类:机械论文发表 时间:2021-09-17 10:44 关注:(1)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有利于中职机械加工专业群的资源优化配置,避免重复建设。目前教学资源共享存在课程互通性不强、校企师资流动性不足、实训设置利用率低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经过分析,提出中职机械加工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对策:产权分明,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政策扶持,制度保证资源共享;优化平台,打造互联网+仿真;一体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集团办学,完善教师兼职制度;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共发展。

中职机械加工专业教学资源共享

  [关键词]教学资源;共享性;共享平台;管理机制

  教学资源从广义上讲包括支撑教学的、为教学服务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共享的目的是让使用的主体能实现共同承担成本、风险和收益,以达到利益最大化[1]。解决教学资源在校内、校外和校企间共享时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优化校企产、学、研、培的资源配置,增强专业办学实力,提升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的建设水平。

  一、中职机械加工专业教学资源共享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资源

  1.课程资源共享的现状。机械加工专业历史悠久、门类较多。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不尽相同,但基础课程多数相通,如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工艺等。许多学校对相同的基础课进行整合,通过构建网络平台,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实现课程资源配套的共享。教学资源共享初具成效,促进机械加工专业形成专业群优势[2]。2.课程资源共享的不足。学校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投入较多,考虑版权的关系,共享多限于校内,校外较少。网络上虽有少量的共享课程资源,但共享深度不够。在考虑经济性与合理性的前提下,促进优秀的课程资源实现共享,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师资、教学团队

  1.师资、教学团队共享的现状。在产教融合不断发展的今天,机械加工专业急需具备教学经验与企业生产经验的教师。许多中职学校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坊或大师工作室,为校内培养“双师型”教师搭建平台。通过聘请企业专家、外校教授到校进行专题讲座、指导项目进展或担任兼职教师等形式,使校内外、校企间产、学、研取得不错成绩。2.师资、教学团队共享存在的问题。校外专家、教授肩负本职的教学与科研任务,难以长时间指导外校。采用时间短暂的讲座、公开课等形式进行指导,只起到短、平、快的效果。即使参与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科研课改,往往只限于结果的检查,对过程把控不足。在制度层面上,教育主管部门明确高校教师可在校外兼职从事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工作,但各学校没有出台具体执行条款,教师兼职没有制度保障,不利于优秀教师发挥传、帮、带作用。企业工程师日常工作时间长,生产任务繁重,个人精力亦有限,到校参与教学时长受到一定限制。加上工程师与教师存在职业的差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三)实训基地、设备

  1.实训基地与设备共享逐渐增多。校内,通过构建机械加工专业群,使中职车工、铣工、钳工和焊工等专业的教学设备跨工种共享,有利于设备利用率提升。校外,各类技能大赛,特别是机械加工专业的数控大赛、智能制造大赛等让许多学校加大设备的投入。各中职学校采用校与校、集训队与集训队之间的相互拉练的方式,共享实训设备。近年来许多城市建立了市一级的公共实训基地,先进设备集中统一使用,达到市一级资源的共享。2.实训基地、设备共享的现实问题。许多中职学校正在进行系部化改革,实训设备归系部管理。校内又没有建立起协调机制,造成设备使用不均衡。技能竞赛专用设备价格较高,数量少。在优先保证本校选手的前提下,与外校的共享时间较短,没有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市一级公共实训基地选址普遍远离市区,学校在使用设备时学生的交通成本较大。公共实训基地多采用由某个学校进行具体管理,其他学校在使用时申请的制度,然而,申请时间较长,使用效率不高。

  (四)校企合作资源

  1.校企合作方兴未艾。校企合作共建生产车间或实训教室,使机械加工设备兼具教学与生产功能,企业生产车间与学校实训教室功能实现互通。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生产车间中学习,了解企业文化,培养工匠精神。同时也完成一定企业定单的生产,达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2.产教融合有待加强。企业根据实际生产要求与经济考虑,难以长时间培养学生。企业共享的设备多是流水生产线或者较简单的生产设备,这些设备技术含量不高,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工作简单、枯燥、时间长,对学生技能培养作用有限。

  二、中职机械加工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实施的探索

  (一)产权分明,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校内教学资源管理需要建立协调部门或组建工程实训中心,使资源利用率最大化,避免各系重复建设。校外共享,首先建立严格的教学资源审查机制,确定共享范围。再者建立共享平台,采用下载教学资源,需要对等上传资源以换取下载积分的模式[3]。既能充实资源库,又有助于共享资源良性循环。在国家政策允许学校可获得专利、教育、劳务等报酬的前提下,要明确校企间的权、责、利关系,以免引发产权纠纷或利益分配等问题[4]。

  (二)政策扶持,制度保证资源共享

  教育部门在中职学校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时,可以增加教学资源共享范围作为基地验收的重要指标。在进行星级学校、教学达标评估时,可推出多层次、多专业的五星级专业,使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实训设备等都达到五星级的水平,进而整合优势教学资源,建立共享平台,达到辐射区域中职学校发展的目的。政府可以鼓励校企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利用已有的场地、车间、设备与教学科研团队,共同建立实习基地、培训中心、大师工作室和科研技改中心等,并在高新企业认证、税收和政策上给予扶持。

  (三)一体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近几年,高职对口招生中职生规模越来越大,中高职在学生培养的衔接上存在许多问题。中高职学校可以先行在职业技能鉴定上进行合作,带动专业课程、实训设备进行共建共享,进一步从培养目标到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校内实操等多方面进行合作,实现一体式人才培养模式[5]。

  (四)优化平台,打造互联网+仿真

  各中职学校可以采用互联网+智能仿真、虚拟工厂的形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资源建设。建议承接技能集训的学校,在先进设备教学时增加直播环节,这样既能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又能客观促进教学资源共享。教育部门可以建立科研、教改平台。在召开相关培训时,不涉密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扩大受众面。市一级公共实训基地可以建立管理委员会制度,各中职学校参与其中,进一步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五)集团办学,完善教师兼职制度

  教育部门可参考医生多点行医制度,出台更完善、可操作的教师校外兼职制度。或指导区域间的学校进行集团式办学,师资轮岗与共享。可以在评审名师工作坊、大师工作室时,增加相应的共享兼职时长与成效要求。鼓励各学校本着合作共赢的态度帮扶其他学校,教师兼职时长,可作为评定职称的参考。教育部门可以引导中、高职学校发挥中职技能与大学理论研究的特长,形成跨学校的科研课题研究,跨学校组织各种参赛队伍。

  (六)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共发展

  考虑企业生产设备的多样性,流水线设备的单调性。在校企合作上,可以多采用订单式的培养。把学生的实习分成基础实习认知岗位;跟岗实习,采用半工半读的形式;顶岗实习,契合企业岗位需求。分段式实习,有助于化解企业岗位与学生培养进程间的矛盾,减少企业培养时间,提高学生专业技能。适时召开企业专家研讨会,加强校企间在课程体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合作。企业专家时间宝贵,可以考虑让企业专家录制微课、视频等时间不长,却能展现企业先进的技术,不涉密的情况下可以不断补充真实企业机械加工实例,更新教学资源。这样有利于缩短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角色转换的时间。还需进一步完善企业与学校科研技改的合作制度。企业提供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难题,学校据此及时调整科研方向,加快学校科研成果产业转化速度,促进校企间良性互动,化解学校、企业、教师利益分配的不平衡。

  三、结语

  中职机械加工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制度的建立,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学资源共享将促进各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的平衡发展,减少重复建设造成的人、财、物的浪费。加快机械专业的转型升级与智能化,深化校企合作的协同发展,发挥机械加工专业群的品牌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小琴.“3+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中的资源共享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21(6):185-188.

  [2]吴昊.中职机械专业综合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模式构建策略分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9):91-92.

  [3]张铮,顾京,尹洪.共享型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体系的构建: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4):9-12.

  [4]徐文苑.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8):19-21.

  [5]岳建军.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作者:吴华才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