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期刊目录网临床医学论文发表2019-11-09 10:55关注(1)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临床医学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医学;创新
1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1.1实施课程体系改革,为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夯实基础
1.1.1优化理论课程体系,注重创新思维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以系统掌握基本知识点为目的,以器官系统为主线,按人体基本形态与结构→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系统用药及药理作用机制→系统常见临床疾病(按照病因、发病机制、组织结构改变、临床症状与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等顺序)进行梳理,将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主要课程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优化与整合,实现从基础到临床的全面融通[1,3]。1.1.2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实doi:10.3969/j.issn.1001-1633.2019.05.021·教学研究·验课程内容体系按照经典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层层递进:包括3门机能实验学(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2门显微形态学(组织学胚胎学与病理解剖学)和1门分子医学技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4-5]。1.1.3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过程中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教师在理论教学环节有机地融入PBL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突破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6],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7],同时运用“雨课堂”“蓝墨云班课”等智慧教学工具[8],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建立和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1.1.4实施创新学分制度,切实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学校根据《锦州医科大学创新学分实施细则》实施创新成果奖励学分制度。开设系统的实验选修课类课程,并从学生选课、考试、学分认定等方面给予创新学分。
1.2依托“国家、省、校、院”四级创新训练项目,为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鼎力相助
以基础医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开设了院级大学生探索性实验训练项目,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个项目由3~4名学生共同参与。在此基础上启动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层层申报、遴选和推荐,逐步形成了国家、省、校、院四级联动的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成为医学生创新活动的扎实载体[9]。
1.3全程实施本科生双导师制,为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驾护航
学校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实行“基础导师+临床导师”双导师制,即在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学院各遴选1位导师,分别负责基础阶段的科研学习和临床阶段的专业实习,因材施教,全面加强德医双修的素质能力培养。本科生导师应起到思想引导、专业指导、学术指导和成长引领的作用。建立本科生导师工作日志,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座谈讨论、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指导[10]。
1.4实现科研团队的可持续性发展,以“传、帮、带”的传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组建1个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团队,让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带领和引导低年级学生,以“传、帮、带”的传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1];培养专业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参与学生创新团队的咨询、督促和引导;打造立体科研创新平台,以参加创新性实验设计比赛为契机,充分利用实验教学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实践基地进行项目研究和实践[12]。
2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践
2.1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果
本校深入开展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模式6年来,获批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余项,校内教改立项80余项,发表相关教学文章百余篇。编写20部配套整合教材,编写52个PBL教学案例,整合课程模式改革已初步体现其优越性,学生对新课程教学模式满意度达到82%,教学效果明显[1]。
2.2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近5年,累计1500多名学生参加5届校级基础医学实验技能比赛和创新大赛选拔赛、4届动植物标本选拔赛,3届“医生艺事”解剖学绘图大赛、1届“琼脂匠心”微生物培养皿艺术大赛;选拔参赛的学生获全国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优胜奖6项;30件作品在“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动植物标本制作大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65项、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93项,创新团队学生参与发表研究论文60多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参与科研情况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非常满意的学生人数占55.43%,很满意的学生人数占41.3%。为了进一步深化基础性本科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夯实本科人才培养在医学人才成长中的基础地位,本校在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实施“器官系统为中心”与PBL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基础上,依托“国家、省、校、院”四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4],在本科生全程实施双导师制[10],教学改革成果显著,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为推动本省新形势下临床医学专业以及医学院校其他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目前这种三位一体的创新培养模式要求学校把握顶层设计,明确分工与职责,确保改革顺利进行;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理念、新经验和新方法,对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受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和师生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制约,该模式只能在临床医学专业改革试点班中进行,试点周期为5年。试点结束后再推广到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全面提高卓越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作者:刘超 蒲丽娟 王忠利 王顺 肖建英 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 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临床医学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相关论文:
多媒体技术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
胸外科临床医学研究生培训体系
案例微课教学在临床医学中应用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实习教学与管
临床医学类学生对全科医学课程
上一篇:中医文化思想对临床医学生的作用
下一篇:临床医学生护理技能培训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影响因子多少核心期刊
-
《实用老年医学》编辑部邮箱核心期刊
-
药物与人核心期刊
-
动物医学进展兽医职称论文发表核心期刊
-
承德医学院学报医学期刊论文核心期刊
-
《医学争鸣》期刊发表核心期刊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医学期刊启事核心期刊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医学期刊核心期刊
-
《海南医学》医学类科技核心期刊核心期刊
-
齐鲁医学杂志适合哪些人群发表论文核心期刊
- 《实用老年医学》编辑部邮箱
- 《医学争鸣》期刊发表
- 齐鲁医学杂志适合哪些人群发表论文
- 《中医药管理杂志》浙江二级医学期刊
- 《中华全科医学》医学论文发表核心期刊
- 《江西医药》省级期刊医药论文发表
- 《中外医疗》国家级医学期刊杂志发表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湖南中医杂志省级医学论文
- 《广东医学》核心期刊医学论文发表
- 档案类核心期刊有哪些呢
- oa期刊的特点是什么
- 怎么看期刊是单核还是双核
- 世界汉语教学是什么级别期刊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 教育学类的核心期刊推荐
- 应用化学期刊是不是ei
- 高分子化学核心期刊合集
- 美国微生物学会有哪些期刊
- oa开放访问是什么意思
- 英文论文对评职称有用吗
- OA期刊评职称被认可吗
- sci预警期刊影响评职称吗
- 外文期刊可以评职称吗
- 论文第二作者能评职称吗
- sci共第一作者可以评高级职称吗
- 政工师中级职称晋升要求
- 评职称专利和软著哪个更有用
- 评职称的论文有时间限制吗
- 一级播音员职称破格申报什么标准
- sci二审会重新查重吗
- 英文论文的标题可以用动词吗
- 英语论文的参考文献必须都是英语吗
- 他引率为0意味着什么
- 英文摘要需要斜体吗
- 英文标题的正确书写形式
- sci文章校稿后多久可以刊登
- 论文发表先审核还是先查重
- 盘点SCI论文被拒稿的原因
- 研究生论文发表的审核阶段有哪些
- 英文摘要内容包括什么
- 论文致谢重复算抄袭吗
- 英文综述翻译成中文发表算抄袭吗
- 英文核心期刊有哪些
- 英文期刊一般有多少字数
- 英文论文撰写常用句型推荐
- 英文论文撰写常用的到哪些词汇
- 国际英文论文的格式要求
- 英文论文需要查重吗
- sci的审稿人有人数限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