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影像学标准化病人建设思路
期刊目录网临床医学论文发表2020-03-13 09:57关注(1)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影像学标准化病人”的建设思路。方法从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概况入手,以临床医学影像学标准化病人的临床教学为切入点,探讨了“临床医学影像学标准化病人”的建设目的、方法、特点,及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结果“临床医学影像学标准化病人”学科建设有助于提升医学生临床诊疗技能,增强医学生临床动手能力和思维诊断能力。结论“临床医学影像学标准化病人”是一种突出临床实训的高等医学教学模式,它在传统理论授课的基础上,选择统一的标准化病人作为参照物进行练习,不仅可以提升医学生临床能力,也培养了其知识运用能力。相信临床医学影像学SP将随着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应用将会越来越广,其也将会为实现培养可堪重任的临床医学影像学人才,促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问题导向学习;标准化病人;临床医学影像学建设思路;临床教学;理论探讨
PBL教学又称问题导向学习,它起源于商业管理小组学习培训的教育理念,而后以临床教学的形式出现在西方医学教育体系中,加拿大McMaster大学将该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形成了当今“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教材、以小组为模式及以讨论为学习”的PBL现代教育理念[1]。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又称为病人指导者(patientinstructor)或是模拟病人(simulatedpatients),是PBL教学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定义[2-4]为“经过培训的,能够准确模拟某种特定疾病特征的正常人或病人”,由于需要面对各种不同情况的学习人员,所以模拟病人必须要标准统一、模式统一、规范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评判的一致性。原华西医科大学于1993年率先引进了PBL和SP的教学模式,其他一些国内的医学院校也不断完善临床教学模式,开始了SP的培训和应用。笔者作为天津医科大学的一名临床医学影像学授课教师,从2014年起对SP进行研究并进行临床教学[5]。现结合教学实践[6-12],对临床医学影像学标准化病人的体系构建和应用提出一些思考,以飨同道。
1教学模式的目的
临床医学影像学是一门临床应用学科,其专业的医学生需要具有很高临床实践能力,而这也正与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培育目标相同,就是培养知识结构完善,实践能力突出的高质量复合式人才。鉴于此,全国大部分医学院校都不断加大临床实训和技能培训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
2.1志愿者的选拔
临床医学影像学SP志愿者的选拔要求是志愿者要有与自身知识结构相匹配的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还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是要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接受学生反复的诊察;二是要有能够不间断进行接诊训练的身体素质;三是要具有与病例剧本相匹配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2.2志愿者的培养
根据临床标准化病人的培养原则负责临床教学的相关部门首先要针对所开设的临床课程建立相应的教学培训团队,也就是临床医学影像学专业标准化病人带教人员队伍,该队伍的成员应该是由高年资的教师担任,并且该教师还应具有丰富临床诊疗经验。在剧本的选择上要经过筛选分类,选择在临床上具有代表性,且需要多方鉴别诊断的疾病为病例,而且还要根据病例剧本建立志愿者的能力水平质量考核体系,从而规范志愿者对医学生的各项应对行为和表达。在培养临床医学影像学SP志愿者时,我们要突出临床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疗上的特点。临床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是依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从X光到螺旋CT,再到介入治疗,每一次技术更新都促进了临床医学影像学的飞跃,而过度依赖现代科学技术,使得临床医学影像学的医师对于患者的接诊能力不断下降,因此在培训临床医学影像学SP志愿者时要加强该方面的培训。首先我们要对志愿者进行医学基本知识和医学常识的培训,然后在培训人员的指导下以4~5名志愿者为一组,针对性的对病例剧本进行讨论性深入培训,使志愿者对剧本的关键知识点和所需要展示出的各种语言、形态和体征都有深入的剖析了解,而培训教师则要充当医生从不同方面不断对志愿者的行为表达进行规范和引导,使志愿者能够应对来自各方面的问题,从而能够更好的将剧本病例展现出来。除了专业知识点等专业技能外,志愿者还要接受医患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人文方面的培养。因为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患者的医疗需求和就诊愿望不断增加,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于医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志愿者医患沟通技能的训练就十分必要。该训练由团队教师和同组志愿者扮演患者来进行,除了用语言进行表达外,还要能够将问题用相应的肢体语言展现出来。
3教学模式的特色
近年来,随着医学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SP教学模式随着PBL教学的普及也越来越为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者所接受和应用。笔者通过实践,认为临床医学影像学SP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突出临床医学影像学诊疗的沟通交流。临床医学影像学SP是针对临床医学影像学的学科特点结合目前国内外SP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的教学体系,它既具有SP的优势,同时又注重体现临床医学影像学自身的诊疗特色。在SP志愿者的选拔和培训上,根据临床医学影像学重技轻人的问题,更加注重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专门设置了的医患关系沟通培训环节,帮助志愿者锻炼提升医患沟通交流能力,有利于在表演时将病案剧本所需要的症状和体征反映给接诊者。二是促进学生临床诊疗微观辩证思维的建立。微观辩证思维是由复旦大学沈自尹院士根据我国现代社会医疗情况结合我国诊疗实际提出的辩证思维。现代医疗体系中只用医学影像技术来判断疾病的情况越来越少,未来的医疗体系的构建趋势是多种临床诊疗技术的融合发展,因此,我们培养医学生必须要从此着眼。临床医学影像学SP在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进行应用,可以对学生在进入实际临床前建立这种微观辩证思维进行训练,它可以使医学生在接诊和对疾病进行初步判断的情况上,结合自身影像学的理论知识,对疾病进行进一步辩证,也就是二次辩证,进而提高临床诊断的精准性和正确率,为今后临床诊疗病人奠定基础[5]。
4教学模式的优势
4.1突出了临床医学影像学在医学高等院校中学科地位
SP的建立是为了医学生在掌握临床知识的同时增强临床实践操作水平,临床医学影像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在诊断和治疗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培养影像学专业医学生时,我们要吸收SP教学模式的精华所在,并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的特点和我国医疗环境的主体形式,建立符合我国医学教育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而临床医学影像学SP则是根据此原则,在吸收SP的先进教学理念,同时更多的融入了医学影像学的专业特点和我国特色医患形式,将临床诊疗与影像学诊疗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并且在临床医学影像学SP的教学模式中,还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模拟诊疗情景,进而最大程度的提升医学生的诊疗水平。
4.2转变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
当前的医学模式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在这种医学模式下,传统的以课堂教授为主,临床实训为辅的医学高等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要建立一套新的医学教育模式,而临床医学影像学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方法就是对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5]。它的临床教学基础是以标准化病人临床教学模式为蓝本,在此基础上叠加了临床诊疗方式方法和临床操作技能思维,将临床诊疗中所需运用的诊疗思维—临床操作技能—医学职业素养三个层面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了床医学影像学标准化病人三位一体的现代医学教育理念,体现了大医疗、大健康的理念,并且该模式在继承我国“大医精诚”的传统医德培养体系的同时,将医学生的业务能力提升与医德医风教育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了学生在临床诊疗中的各项能力和水平,为今后真实接触临床奠定了基础。同时临床医学影像学标准化病人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老师直接灌输知识点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而老师将以导师的身份辅导学生如何运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知识点,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为今后临床知识更新学习打下了基础[5]。
4.3全面培养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目前,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标准也对医学专业毕业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强调在具备扎实的临床理论和知识、娴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还应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及人与人交流的良好能力、职业道德等内容。而临床医学影像学SP教学模式的建立为此项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依托和保障,临床医学影像学标准化病人是使筛选出的病人通过标准化训练达到一定的水平,可以从社会—心理—专业等不同维度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和应对各种特殊情况技巧进行培养,同时指导学生取得病人信任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而学生通过对病人的接诊,也可以辨伪存真,灵活运用书本所学到的知识,构筑临床思维体系,为今后临床奠定基础。
5展望
SP是一种突出临床实训的高等医学教学模式,它在传统理论授课的基础上,选择统一的标准化病人作为参照物进行练习,不仅可以提升医学生临床能力,也培养了其知识运用能力。相信临床医学影像学SP将随着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应用将会越来越广,其也将会为实现培养可堪重任的临床医学影像学人才,促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陈晨 于长路
临床医学影像学标准化病人建设思路相关论文:
多媒体技术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
胸外科临床医学研究生培训体系
案例微课教学在临床医学中应用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实习教学与管
临床医学类学生对全科医学课程
上一篇:药学干预对药物临床应用的效果
下一篇:养老护理专业教育实习基地建设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影响因子多少核心期刊
-
《实用老年医学》编辑部邮箱核心期刊
-
药物与人核心期刊
-
动物医学进展兽医职称论文发表核心期刊
-
承德医学院学报医学期刊论文核心期刊
-
《医学争鸣》期刊发表核心期刊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医学期刊启事核心期刊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医学期刊核心期刊
-
《海南医学》医学类科技核心期刊核心期刊
-
齐鲁医学杂志适合哪些人群发表论文核心期刊
需求单填写(快速填写,为您解答)
- 《实用老年医学》编辑部邮箱
- 《医学争鸣》期刊发表
- 齐鲁医学杂志适合哪些人群发表论文
- 《中医药管理杂志》浙江二级医学期刊
- 《中华全科医学》医学论文发表核心期刊
- 《江西医药》省级期刊医药论文发表
- 《中外医疗》国家级医学期刊杂志发表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湖南中医杂志省级医学论文
- 《广东医学》核心期刊医学论文发表
- 刊号是issn还是cn
- 博士论文发表的期刊有哪些
- 生物技术顶级期刊目录
- 期刊影响因子越高说明越难发表吗
- 刊号后面的字母什么意思
- 微生物领域顶级期刊有哪些
- 补刊是什么意思
- 工程科技是什么级别
- 名师在线是核心期刊吗
- 建设科技是核心期刊吗
- 公路工程师职称晋升的条件
- 电气工程系列评职对专利的要求有哪些
- 破格工程师职称评定条件
- 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条件有哪些
- 广东高级畜牧兽医师职称申报材料
- 申请国际书号多少钱
- 畜牧兽医职称有哪些
- 教师申报副教授需要什么条件
- 广东省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定条件有哪些
- 正高级实验师相当于教授吗
- 论文撤稿对作者的影响有哪些
- 注意收藏!小学英语课题研究题目合集
- 论文转投的原因有哪些
- 博士发SCI对几区有要求吗
- decision in process一般多久
- 审稿时间越长退稿可能性越大
- 论文终审被退稿的几率大吗
- 什么是教改论文?
- 论文第三作者可以写几个人
- 医学论文格式要求及字体大小
- 中学物理课题题目参考有哪些
- 核心论文的第二作者有用吗
- 高中英语课题题目推荐
- 学术论文的主要构成部分有哪些
- 论文一级标题是什么
- 文章主动撤稿有什么后果
- 英文综述的查重率控制在多少为宜
- 学术论文的标准格式以及字号
- 论文盲审阶段被拒稿是什么原因
- sci论文的格式要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