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农业产业化融资问题

分类:农业环境论文发表 时间:2019-12-12 10:24 关注:(1)

  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业发展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而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受资金限制发展缓慢,因此如何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对发展农业产业化十分重要。文章主要从产业链融资的角度,对农业产业链内部与农业产业链外部融资模式情况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农业产业化融资环节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农业产业化融资问题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产业链;融资模式;融资问题

  1农业产业化融资概述

  农业产业化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产前、产后延伸,在整个产业链中,实现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某些要素共享,目的是实现整体产业链的高效益化,在此基础上对收益再按某些分配标准对产业链各个主体进行利益分配,其特点是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1]。农业产业化融资是对农业产业的各环节参与主体提供的资金支持[2],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整个农业产业链的顺利开展、增加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效益,从融资结构形式上,大体可以划分为产业链内部融资和产业链外部融资两种类型。其中,产业链内部融资是产业链内部某一个或某些参与主体对于其他参与主体资金的支持,如农业企业给予农户资金投入。产业链内部融资是金融机构在某个产业链的基础上对整体进行分析,并进行资金融通活动。

  2农业产业化融资运行模式

  2.1农业产业链内部融资运行模式

  在农业产业链条中,主要参与主体有生产资料供应商、农户、专业合作社、加工商、经销商、龙头企业等,专业合作社、加工商、经销商等作为中间主体,其两端连接着龙头企业与农户,在整个链条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而生产资料的供应商则作为农户提供生产必需资料。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加工商、经销商等很少与种植规模小、质量不一的农户对接,而由于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直接与农户对接,将农产品进行合理分类、归集等,其满足了加工商、经销商等主体的规模与品种需求,因此专业合作社与加工商、经销商的对接比较普遍,形成“龙头企业+加工商、经销商+专业合作社+农户+生产资料供应商”。在这种农业产业链内部融资运行模式中,可以将其分解为五个部分来分析资金运行:(1)生产资料供应商为农户提供种子、化肥、饲料等,而这些生产资料可以赊销,待农户变现时再支付资金,变相地给予农户提供资金的支持;(2)在农户对接专业合作社中,农户与专业合作社通过签订协议给予农户生产过程中的资金支持,而农户依照协议提供给专业合作社生产出来的农产品;(3)在专业合作社对接供销商、加工商等主体中,两方通过订单进行合作,通过订单,供销商、加工商等主体可以为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产品收购等方面的资金支持,而专业合作社需要提供检疫合格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4)在供销商、加工商等主体与龙头企业对接中,通过两方签订的销售合同,龙头企业为供销商、加工商等主体提供农产品运营成本方面的资金支持,供销商、加工商等主体把加工农产品或初级农产品以一定规模提供给龙头企业;(5)为了使农户能够顺利生产,保证供应链末端的企业需求,龙头企业会给予生产资料供应商一定的担保支持[3]。

  2.2农业产业链外部融资运行模式

  农业产业链外部融资的基础是将农业内部产业链上的各参与主体合成一个整体,彼此之间形成互利关系,金融机构通过对农业产业链的分析给予产业链内部某些或者某个主体进行资金支持。因为将农业产业中各参与主体看成一个整体,在金融机构评估该整体时会综合考虑到参与主体信用、生产规模、资金运营规模等相关因素,尤其是龙头企业和中间主体,而鉴于金融机构的多样性,农业产业化获得资金支持的主体也就有所不同。获得资金支持的农业产业链不但可以保证产业链整体的正常运营,而且能够提高产业链整体的竞争力。在农业产业链外部融资的运行模式中,资金支持主体可以分为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1)正规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三类[3],它们为农业产业链中参与主体贷款要求比较严格,需要评估分析产业链中参与主体授信情况,在作担保时可以分为主体间的担保贷款方式、抵押物贷款、担保与抵押物混合贷款,例如专业合作社可以为农户做担保贷款、龙头企业以企业设备或建筑物作为抵押贷款。通常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要低于非正规金融机构。(2)非正规金融机构包括民间借贷、典当行等组织,担保形式比较简单[4],如农户可以将自己房屋、土地作为抵押物进行贷款,他们能够为农业产业链的参与主体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利率较高。

  3农业产业化融资出现的问题

  3.1农业产业链融资程度不均衡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农业产业链上的参与主体对于资金的需求量较大,而由于支农融资情况的不乐观,因此产业链融资出现较大缺口。在外部融资

  一般龙头企业规模较大、经营规范、内部制度健全,能够获得大部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对于农户,贷款资金较小,国家对于农户的支持较多,省农担等国家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愿意为农户做出担保,使得农户筹措资金相对于中间环节的参与主体,融资较容易;处于农业产业链中间环节的加工商或销售商,一般为中小企业,其经营不规范、机制不健全,规模相对于龙头企业较小,且国家对于这样的农业小企业支持政策相对较少,龙头企业给予资金有限,而其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却较大,导致一部分农产品销售商、加工商由于筹集资金较困难,运营成本较大,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而影响其企业经营。对此,在农业产业链条中,外部金融机构对于链条内支持力度的不同,会导致内部融资程度的不均衡,还可能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发展[5]。

  3.2农业产业链融资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条中,比较普遍的外部融资方式是公司加农户的融资型和基于订单的抵押贷款型,其他的方式开展很少。由于参与主体的利益导向,农业产业链具有不稳定性,各参与主体依附力不够,因此对于激活产业链外部融资的着力点不足,导致金融机构对各参与主体资金支持力较弱。另外,金融机构推出了融资方式单一且设限较多,农业产业链参与主体符合条件较少,从而限制了产业链条的发展以及产业链的延伸,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效益的实现。

  3.3金融涉农融资环境不佳且风险较大

  在目前的农业产业链融资过程中,金融涉农贷款环境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在产业链两端融资相对较容易,而中间参与主体融资较薄弱,其关键是政府对于链条中间参与主体关注度不高[6],金融机构对于这些中小企业的漠视,导致融资情况不容乐观。(2)涉农融资平台较少且具有风险性,使得农业产业链条的融资较少。(3)金融机构参与涉农分布具有不均衡性:从地域上看,沿海或较发达地区对于涉农项目较多,融资环境较好,而处于内陆地区大部分涉农融资较困难;从贷款项目来看,一般工业或房地产项目给予的贷款较多,而涉农贷款经营时间长,资金占用时间长、盈利少,大多数金融机构不愿意投入农业相关项目中,因此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会有所限制。(4)农业产业链中各参与主体信用等级问题,中小企业的经营过程出现的问题影响企业信用,如纳税问题、办理相关手续不合理等可能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其贷款的限制,农户法律意识薄弱,违约率较高,导致银行对其授信的限制,且农村土地、房屋没有较完善的流转市场,抵押物品抵押受限,所以同样限制金融机构给予资金支持。(5)由于农村的金融机构服务网点设施较简单,农户、农业中小企业办理贷款手续繁琐,因此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运营环境较差。

  3.4农业产业链内部存在融资问题

  农业产业链中的内部融资表现出来参与主体的不稳定性,这不但影响了外部金融机构给予整个产业链参与主体的资金支持,还影响产业链内部资金支持,而这种不稳定性来自以下两点。(1)由于农户存在小农思想,法律意识淡薄,当市场价格高于订单价格,农户会毁约卖给市场其他主体,另外,中间环节的参与主体趋利性较高,也同样会拒绝收购高于市场价格的农户农产品,这样由于协议等问题影响中间环节参与主体对农户的投资问题。(2)中间环节处于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容易形成资金链断裂,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而因为龙头企业对于中间环节参与主体给予资金支持较弱,所以内部融资在无法满足该参与主体的资金需求情况下,中间参与主体资金缺口较大,经营问题造成企业不稳定性,这也会影响农业产业链的稳定性[7]。

  4促进农业产业化融资的对策

  4.1创建良好外部金融环境

  新时期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保证产业链参与主体顺利完成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能够确保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以下从政府、金融机构、网络平台等3个方面进行说明。(1)从政府的角度,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农业产业链融资的扶持力度,构建招商平台,促进工商资本下乡服务于农业产业,此外依据本地实际情况,推广“官产学研”的协同共建合作机制,多方助力良好农业产业链融资环境的实现。(2)从金融机构角度,相关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业生产者融资倾斜,尤其是农业中小企业倾斜,银行部门作为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融资机构,首先应加大对村镇服务网点的布局与基础设施地投入;其次在对于农业产业链融资方式问题上应创新农业融资项目、开发多种农业产业融资担保方式[8];最后定期对产业链融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适当降低融资门槛和延长贷款时间,保证银行金融服务于农业生产相适应。(3)从网络角度,为保证融资的实现,可以依托网络优势对资金进行整合,如P2P融资方式对网络社会零散资金进行整合[1],通过网络平台将需要资金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用户进行汇总分析并提供借贷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融资难的问题。

  4.2优化农业产业链内部环境

  在创建良好的外部条件的同时,优化融资产业链内部环境也十分重要,内部融资环境是确保能够获得资金支持的基础,是保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稳定器”。(1)从龙头企业角度,这些企业可以结合合作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对于信用较为良好供应商进行资金支持,此外,还可以根据农业产业链参与主体的实际情况,以入股形式或返利形式加强与这些主体的密切关系,增加产业链的稳定性。(2)从农户和专业合作社的角度,专业合作社要定期加强对农户农业技术培训和法律的普及,提升农户合法地融资意识和信用水平。(3)从中间环节参与主体角度,中间环节的参与主体尤其是加工业,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一方面,中间环节中小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健全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加强科技的创新,这不但要求在机器设备上的引进与更新,更要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育,使得企业在产品生产、加工、储存等方面合理创新,从而让企业拥有竞争优势并且在经营上处于长期稳定,这样有利于引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加强企业信用评估等级。此外,加强与产业链参与主体之间的紧密关系,健全担保系统,为引进外部融资创造良好条件。

  4.3完善金融管理体制与管理方式

  由于在农业产业化地发展过程中,需要体制做保证,如果没有健全的体制做基础,农业产业链的主体形成没有关系的主体,不仅会浪费社会成本,还会损失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利益,因此金融管理体制亟待完善。(1)政府应该根据地方具体情况和上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制定与本地方相适应的融资政策,给当地农业产业链参与主体提供融资政策基础。(2)健全地方监督管理制度,政府应该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尤其要加强网络贷款的监管,给农业产业链提供融资安全保证。(3)合理布局金融机构网点数量,依据地方农业产业化开展的程度,政府可以督促金融机构进行村镇网点和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保障农业产业链参与主体融资的便利。(4)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放活农地经营权,加快农业产业化融资进程。

  5结论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产业链中表现出来的资金短缺严重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加大农业产业链的融资力度尤为重要。文章主要以产业链为中心,对产业链内外部综合考虑,外部融资方面,政府牵头,引导社会组织尤其是引导金融组织广泛参与,逐步打通外部融资壁垒,内部融资方面,各参与主体要优化自身建设,提高信用水平,加强与其他参与主体的风险共担意识,促进产业链内部稳定。总之,农业产业化发展要依靠国家、政府、社会等各方力量支持,尤其是要依靠社会各方力量对农业产业链内外部融资体系形成全方位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曲芳芳.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农业产业化融资困境的金融支持[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458+460.

  [2]王娟,张震.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5(19):24-25.

  [3]杨姣姣,孙菁菁.农业价值链融资:解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融资难的探索[J].甘肃金融,2018(4):55-58.

  [4]李喜梅.基于价值链融资视角的农业产业化融资问题分析[J].当代经济,2016(13):28-30.

  [5]姜松.农业价值链金融创新的现实困境与化解之策——以重庆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8(9):44-54.

  [6]韦汝虹,方达.“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价值链的构建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8(7):3-5.

  [7]王雪友.农业价值链融资的创新模式研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6.

  [8]徐薇.农业价值链背景下农户参与订单农业影响因素研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8.

  作者:卢婷 裴钰 王倩倩 黄万猛 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财经学院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