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农学大学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对策

分类:农业环境论文发表 时间:2020-04-30 10:43 关注:(1)

  相较其他院校而言,农业院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和挑战更大,其原因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农学类毕业生不愿面向农村就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科技人员。文章在分析农学类毕业生就业难和新农村建设人才匮乏的基础上,试图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方面解决两者的矛盾,以期实现农学大学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

农学大学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对策

  关键词:农学大学生;就业;新农村建设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在多年来一直是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而农学大学生就业则由于中国“三农”问题的突出性,更加引人深思。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与支持的重点,不论是从新农村建设出发,还是从对大学生就业的考量,抑或是从农业院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对如何实现农学大学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的探讨与研究,意义重大。

  一、农学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林院校持续扩招等背景下,与其它学科一样,农学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样是逐年增大。农学类专业主要涉及植物生产、动物生产、水产、动物医学、森林资源保护、农林经济等专业。对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调查中显示,农学类大学生70%多来自乡镇、农村地区,对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比较了解,他们教育成本占家庭收入的比例较高,在思想上受传统观念和现实经济利益的影响较大,这导致农学生就业时的首要影响因素是工资水平、城市区位条件,而专业对口和职业发展则成为次要因素;相应地,生活条件艰苦,工资待遇低的农村地区及相关行业发展遇冷。在我国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用人单位选才用人方面还存在缺陷,学生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对其就业常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原因探析

  影响农学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但农业发展比较缓慢,乡镇和农村企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低,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不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迫切性显得不足。另外农业行业的薪金、社会保障、环境等对毕业生吸引力较低,也是农学生不愿进入其中的原因之一。其次,学校专业设置与就业指导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当前有些农业院校专业设置没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无法保证可持续发展,存在教学内容不新、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趋同等问题,导致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充分地把毕业实习与寻求就业岗位很好地结合起来。最后,家庭的影响和大学生择业观念。对于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农学类学生家长来说,普遍认为子女大学毕业后应该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在城市找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因此在就业过程中会表现出追求福利和待遇的倾向,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定位不准确,甚至把专业是否对口放到一边。

  二、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现状

  建设新农村,根本在农业,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农村人才短缺状况。学生家长认为孩子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脱离农村,加上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和有一定文化素质的能人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工”,很多农村在农闲时节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致使新农村建设面临严峻的人才短缺问题。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60.5万人,其中农林专业技术人员仅80.4万人,占2.6%。数字庞大的大学毕业生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却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农学类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对本专业的淡漠,使农村人才匮乏,形成人才“洼地”。鼓励大学生特别是农学类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是解决当前农村人才匮乏问题的重要策略和有效途径,既可以有效解决农村的人才短缺,又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形成双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靠具有现代意识、掌握现代科技的人才。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建立以县为单位的高效的专业人才统筹利用的体制机制,切实提高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能力,发挥人才的科技引领作用。从文件精神可以看出,创新培育农业与高等教育特别是农业院校教育相结合的机制将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为农学类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带来难得机遇。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有知识、有文化、思想解放、头脑灵活的大学生可以带领农民开拓视野,转变思想观念,改善村风建设,活跃农村文化。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职业技术人才。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是人才。农学大学生专业面向农业,能够在技术、信息等方面为农村发展提供最现实的服务。

  三、农学大学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实现良性互动的对策思考

  产学研相结合是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新农村建设为农学类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只有农学大学生把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农业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增强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实现高校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破解农学类毕业生就业难和新农村建设人才匮乏的双重难题。

  (一)社会宏观方面

  1.政府的政策倾斜和扶持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地区就业创业。通过政策倾斜,使他们在就业较难的城市和就业比较容易、又有优惠政策的农村之间做出选择。政府要充分发挥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协调市场主导下的政府与农科院校之间的关系,调整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的工作方法,搭建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平台,促进农业院校及其毕业生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2.在政府主导下,发挥市场调节功能在政府为主导的情况下,大学生新农村就业的几种方式如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皆属于政府主体运行模式,这是政府鼓励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扶持工程,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财政负担过重,出现了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鉴于此,加强市场调节功能,使就业平台多样化,比如鼓励各种形式的新农村创业性就业,发挥农学的专业优势,或是基本建设领域都有很多创业、就业的机会;开展各种形式联合共建活动,就业平台数量与市场主体作用之间彼此平衡,逐步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3.加强舆论导向宣传,打通农村信息渠道农学类毕业生扎根农村要寻求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通过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宣传,形成有利于毕业生施展才干、学以致用的社会氛围和舆论。改变大学毕业生及其家长在择业就业上的传统落后认知的现状。优化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各部门、各环节的信息服务平台和农村人才信息库,大力发展农村科技产业和互联网互动体系,在各方相互带动下,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和大学生就业的良性互动。

  (二)深化农业院校教育改革,加强面向农村的就业指导

  1.改革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甚至包括农业院校一直以城市发展为指向,其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专业设置等方面带有明显为城市服务的特点。在农学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成为实现为农村培养人才的关键。第一、树立指向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观。新农村建设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相对作出调整,培养的毕业生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即要懂理论又要有实践经验,并且要具备实干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农村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第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体系,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了解农村社会向城镇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体系、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变化,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认识和参与的兴趣。第三、改革教学方法。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对大学生开展的农村就业指导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培养学生解决农村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可以把课堂移到农村、移到田间地头,让学生下乡亲身体验农村生活,感受农村发展变化,还可以在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和指导。2.加强面向农村的就业指导农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在促进毕业生服务新农村建设中,起到的作用、对毕业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就业指导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让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实际,从实际出发,调整好自己的就业预期,转变就业观念;二是加强宣传科教兴农的战略举措以及政府对大学生去农村就业的多项优惠政策,激发起他们到农村建功立业雄心壮志;三是向毕业生介绍往届大学生在农村地区就业创业的先进事迹以及成功经验,让毕业生充分认识到去农村就业不仅可以实现人生价值还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三)家庭和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对就业做出正确认识和评价

  一方面家庭的就业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子女的就业观,政府、学校和社会应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使家长认识到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同时也要认识到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需要很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所以家长要同意和鼓励子女面向农村就业。另一方面,农学类大学生自身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培养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姿态,要坦然面对现实,实事求是,转变观念,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需要、个人的发展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把就业农村作为人生事业的一项重要阶段。这不仅能够解决农学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将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宋华明.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经济,2008(01).

  [3]彭可为.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探讨[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4]赵娟.河北省大学生新农村就业综合模式与市场主体功能[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5]戴育滨.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教育评论,2008(02).

  [6]尹发跃.农科大学生就业前景的调查与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9.

  [7]冯晓宁.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问题与路径探析[D].河南大学,2010.

  作者:穆福山 张新想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