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农业气象灾害预测能力和防御水平

分类:农业环境论文发表 时间:2020-11-17 09:09 关注:(1)

  农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农业发展是否良好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如强风、干旱与洪涝等。为此,本文先针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分类、基本特征及危害性进行简要阐述,并重点提出了一些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预测能力和防御水平的措施,以供相关同仁参考。

农业气象灾害预测能力和防御水平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预测能力;防御水平;提升策略

  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指的是,影响农作物健康生长与农作物质量、产量的恶劣天气和环境。可见,农业气象灾害有着一定的危害性,而危害程度主要与农作物能够承受的恶劣气候范围及气候条件的恶劣程度有关。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测与防御水平,为农作物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1常见农业气象灾害的分类

  对于气象灾害的分类,国际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划分的过程中既会涉及气象概念,还与农作物所遭受气象灾害影响的程度相关。通常情况下,气象灾害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水分因素。即雪害、冰雹灾害等;②温度因素。即低温、高温灾害等;③还有受到诸多因素所产生的气象灾害,如洪涝灾害等。

  2常见农业气象灾害的基本特征与危害性

  2.1基本特征

  一是,季节性较为明显。比如洪涝灾害,就会出现在夏季暴雨期间。是农业气象灾害最显著的一个特征;二是,局部性。有的灾害会发生在部分地区,其他地区并不会出现同一种灾害,具有一定的局部特点;三是,区域性。就以洪涝灾害来说,就会常出现在降水量较多的区域以及容易积水的地区;四是,多发性与并发性[1]。在出现洪涝灾害的同时,会有其他的一些并发性灾害发生,如病虫害。

  2.2危害性

  在自然灾害中,农业气象灾害的危害性是比较大的,通常农业气象灾害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到“三农”,产生一定经济损失。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统计与研究,农业气象灾害会给30%的农作物造成不同程度地影响,对20%的农作物造成较为严重地破坏与危害,有5%的农作物会在遭受农业气象灾害后死亡。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要想降低农业气象灾害带来的危害,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引导农民可以掌握规避农业气象灾害带来的危害。

  3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预测能力和防御水平的措施

  3.1将气候变化作为气象资料,发展现代农业

  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恶劣的气象环境会带来消极地影响,制约农业的健康发展,使农民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对此,可以充分研究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了解农作物生长区域气候的变化规律,并密切关注与研究气候变化与农作物生长之间的规律,以此来构建正相关的关系,这样就可以更好地预防气象灾害,为农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通过对气候环境变化的研究,并将其作为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气象资料,进行充分利用,这样就能选择出符合该地区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保证了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2]。

  3.2强化气象信息预警能力

  气象灾害信息预测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农业气象服务的质量。通常情况下,农民会根据所获取的相关气象灾害信息,在农业生产中提前采取针对性的防御措施,尽可能降低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对此,需要气象部门可以加大投入,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与设备,这样才能将气象灾害预测的准确性提高,同时保证在第一时间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另一方面,需要基于当前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途径,气象部门还要拓展发布的渠道,要尽可能扩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农民可以及时获取气象灾害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在播报气象灾害信息的时候,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注意语言通俗易懂、普通话标准,尽可能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次数,这样可以保证农民可以听懂,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防御。

  3.3做好风险防范能力的建设

  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会给农民群众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通常,我们常见的一些农业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及霜冻等,并且发生的频率也比较高。在出现这些气象灾害的时候,不仅会对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造成严重地影响,甚至会出现零收成的现象。所以,必须做好风险防范能力的建设,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农业气象灾害给农民群众造成的经济损失。首先,需要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宣传的力度,让农民可以正确认识到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防御;其次,气象部门需要加大投入,保证气象灾害预测的准确性以及可以及时发布气象灾害信息,让农民群众可以在气象灾害到来前做好防御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此外,还应该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力度,这样有助于提升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3]。

  3.4长效性对策

  不同地区的气象灾害、气象特征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所以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各地区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做好给本年度的农业发展计划。并且,气象部门要分析近几年该地区所有发生过的气象灾害,总结出可能出现的发展特点与发生的规律。根据农业生产对象、当地气象灾害的特征及规律,来合理选择符合本地农业发展的生产方式。如适合牧业的,就应该以发展牧业为主;适合造林的,就应该以造林为主。需要主要的是,在促进本地农业发展、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调整与优化本地区的农、牧及林结构,最大限度降低农业气象灾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农业气象部门,还要针对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民的认识。首先,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可以认识到防护林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以此来达到防风固沙、降低水土流失的目的;其次,要对改造产量中等的农田,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努力营造出良好的农作物生产环境,提升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此外,还要不断研究新产品,使其可以具备较强的抗寒、抗旱等方面的性能,适应当地的种植条件。

  3.5应急性措施

  时刻关注天气情况的变化是农业生产中的重中之重,这样可以让农民群众在第一时间,根据预测的情况来完善气象灾害防御预案,并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制定应急方案,这样就可以在现有能力的范围内,尽可能减少气象灾害所造成的影响。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的生长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借助一些应急手段,来创造比较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农作物的生长质量与产量。例如,干旱时期,可以采取人工浇灌的方式来满足农作物生长中对水的需求。

  3.6补救性措施

  农作物生产过程中,气象灾害的发生会对此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为了可以尽量降低这种负面影响,使其危害降低最低,就需要在发生气象灾害的初期,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性措施[4]。比如,发生冻害、冰雹的时候,就可以针对受到不是太严重的农作物,采取浇水、补肥等措施,来确保其正常的生长。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在气象灾害发生后,针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农民群众一定的资金补助和政策支持,使其可以在自救的过程中得到帮助,让农民群众可以顺利渡过难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不仅会受到土壤肥力、种子等因素的影响,主要还是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如果气候条件比较恶劣,那么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就会大幅度降低,使农民受到巨大经济损失,这也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相关气象部门需要加大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并通过与农业部门的合作,找到可以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预测能力与防御水平的有效措施,为现代化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张春玲.试析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预测能力和防御水平的措施[J].种子科技,2019,37(05):22.

  [2]杨海杰,王丽霞.如何强化气象服务能力及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的措施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06):155-156.

  [3]张艳芳,李海阔,武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J].农家科技旬刊,2019,(05):150.

  [4]梁洪艳,王洪刚.浅析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J].吉林农业,2019,22.

  作者:赵会来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