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分类:农业环境论文发表 时间:2021-02-05 09:37 关注:(1)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将食用菌作为见效快、效益高、带动性强的产业,坚持“强龙头、创品牌、重科技、带群众”发展思路,全面落实产业“八要素”,促进食用菌产业实现裂变式发展,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深入企业、走访基地,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座谈交流等形式,调研了印江自治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制约因素,总结了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壮大食用菌产业的有效措施。

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关键词:印江自治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1基本情况

  印江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西麓,具有低纬度、高海拔的立体气候,拥有食用菌发展的气候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1]。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印江就开始零星从事食用菌生产。2010年,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和反复论证,立足区位、资源和环境等优势,印江自治县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战略规划,2011年开始规模化发展食用菌。近年来,印江食用菌产业以“木黄食用菌高效农业园区”为核心,建设了东部、南部、北部产业带,形成了“一园三带多点”的产业布局,产品以香菇、黑木耳、双孢菇为主,适当发展茶树菇、鸡枞菌、竹荪、羊肚菌及部分珍稀食用菌,并结合市场行情灵活调整品种结构,实现四季有菇。2019年全县发展食用菌1.58亿棒,带动8500多户3.5万群众增收致富,是贵州省发展食用菌重点县之一。

  2发展现状

  2.1落实政策,整合资金

  “十三五”以来,贵州省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印江食用菌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一是落实农业用地政策。实施差别化用地政策,将农村产业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在下一轮规划中预留一定比例用地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并合理安排用地需要,同时规范设施农用地管理,落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优惠政策;探索实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好集体建设用地。二是加强领导。坚持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产业发展,强化党政一把手领导责任制,落实县领导领衔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工作制度,实行一个产业一个专班,牵头领导、牵头部门加强统筹调动,专责推进产业发展。三是强化资金扶持。加大财政项目资金争取力度,积极通过涉农资金整合、银行信贷、企业农户自筹等多种方式筹集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确保农业项目、农业专项和行业管理等涉农资金稳定增长。同时全面梳理资金政策,建立农业项目库,列出资金使用负面清单,强化资金使用监督和专项治理,既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又做到规范使用、不能违反规定。

  2.2外引内培,龙头带动

  2013年,印江县引进梵天菌业有限公司入驻木黄食用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着手打造集现代化食用菌生产车间、食用菌深加工研发中心、物联网智能生产大棚、菌农培训中心、农旅娱生态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公司建设了106个智能化大棚,安装了温度、湿度传感器,实时向“智能化生产数据控制中心”传输数据,大棚管理员可通过“慧农云”平台查看棚内情况。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为食用菌大规模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梵天菌业成为一家集食用菌菌种研发、工厂化种植、精深加工、市场营销于一体的高科技农业企业。同时,大力培养本土的龙头企业,其中印龙菌业就是典型的代表。印龙菌业成立于2011年,以种植香菇和木耳为主。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省级龙头企业,带动起周边凯塘、岩底、石塘、沙坡等8个村集体经济发展种植香菇,并为他们提供技术,把好品质关,介绍销售渠道。此外,印龙菌业辐射带动凯塘、渠沟、泉溪等6个村10000人次老百姓就业,2019年发放务工工资100万元。印江先后引进16家食用菌生产企业,培育本土龙头企业1家,建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42家,发展食用菌专业村64个。

  2.3改进技术,优选品种

  一是育菇大棚提档升级。印龙菌业投资100万元将原有的20000m2平顶大棚,全部改造成圆形拱顶大棚,新的大棚为加厚钢管结构,附以防雨保温膜和遮阳网。改造后的大棚极大地提高了通风和温湿度条件,全年都适合食用菌的生长。二是改进接种技术,攻克高温季节接种难题。将原来半开放式接种箱改造为封闭式的无菌箱,解决了在高温季节接种菌棒成功率的难题,接种成功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5%以上。三是木耳种植由平地改成上架,减少污染的同时节约了用水,突破了同一片土地只能种一年的限制。四是引进新品种,构建多样化的品种结构。通过外出考察和小范围试种,成功引进了“七河2号”香菇等品种,发展了竹荪、猪肚菌、鸡枞菌等高附加值食用菌种植,品种结构实现了多样化。

  2.4政企校联合,设立院士工作站

  梵天菌业与吉林农业大学深入合作,邀请中国工程学院院士李玉在梵天菌业有限公司建立贵州省梵天菌业院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的专家团队充分利用印江的自然资源,在食用菌技术创新、品种选择培育等方面为企业和地方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持,助推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每年数量众多的废棒如何处置成了一个难题。专家建议将废菌棒用作生产有机肥的原料[2],或者作为灭菌锅炉的燃料,灰烬还田。一方面减少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提高土壤肥力,还减少了废棒处置成本,节约了生产成本。

  2.5创立品牌,拓展市场

  一是积极强化食用菌“三品一标”认证及推广,成功注册“梵净蘑菇”“梵净仙菇”商标,“梵净蘑菇”获贵州省驰名商标,“梵净仙菇”干品优质食用菌获国家商标局注册认证,并获省级有机认证。以“梵净山珍•健康养生”形象品牌定位,大力宣传推介“梵净蘑菇”,助推“梵净蘑菇”走向全国。二是在上海、重庆、深圳、苏州、贵阳等地签订品牌区域代理合同,解决了菇农自产自销、有“品”无“牌”的问题。三是建成了集企业孵化、电商培训、农特产品展示、冷链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基地,培育网店76家、农产品电商企业18家,实行农特产品“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模式,解决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四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助力印货出山。吴江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印江的帮扶方,与印江合力搭建农产品展销平台,共同促进两地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加快了印货出山的步伐。

  3存在的问题

  虽然20世纪80年代印江就已经开始零星种植食用菌,但发展缓慢。一是资源禀赋限制。因印江自然条件、区域因素、发展基础等因素,发展农业较为艰难。二是劳动力成本高。由于地势不平坦,机械化操作有难度,农业生产主要靠劳动力来运作,而村里留下的劳动力全是些上了岁数的老人或残疾人,农业劳动的效率低,成本高。三是缺乏人才与技术。2010年之前,全县食用菌种植多为小规模经营,且较为分散,从业人员较少,懂得规模种植技术的人才更少。村里的条件对年轻人吸引力不足,缺乏发展产业的致富带头人。另外,缺乏对生产中关键环节的研究和关键技术的掌握,引进的种植技术也多是生搬硬套,导致产品质量不高。四是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产品的鲜货需求量有限,农产品没有规模时效益上不来,有了规模面临卖不掉的难题。深加工、仓储、中转等服务体系的不成熟和缺乏,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还制约了规模化发展。

  4发展对策

  4.1持续推进标准化生产

  一是基地示范。推动建设食用菌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配备建设相关生产加工设备和棚室等设施,布局到重点乡镇、村,持续推动标准化生产。二是引进、聘请和培养食用菌专业人才,加强与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对产前、产中、产后进行指导服务,提高技术水平。三是加强产业技能培训,大力培养农民经纪人,培育一批有知识、有能力、有技术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标准化生产水平。四是加强育种。建立食用菌菌种研发中心,配套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生产基地,形成完整的菌种生产体系。

  4.2完善配套体系的建设

  围绕重点产区建设农产品加工中心,大力发展农产品烘干、分级、包装等配套服务体系。推进食用菌产品由鲜品为主向鲜品和加工品并重发展转变,开发食用菌预制菜肴、休闲食品等精加工产品。加快推动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确保产地型预冷库能够满足农产品需求,实现县域冷库全覆盖,加快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面启动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着力构建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可追溯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健全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小农户和大市场的深度对接和良性循环发展。

  4.3志智双扶,产业融合

  持续开展“志智双扶”,广泛宣传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大力弘扬勤劳致富的传统美德,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鼓励群众发展生产,劳动致富。按照一产“接二连三”思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推进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大健康医药、生态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策划采摘体验、乡村休闲、避暑养生、山地运动、温泉养疗等项目,打造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构建起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努力实现产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参考文献

  [1]吴兴亮.中国贵州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利用[J].贵州科学,2000,18(1-2):71.

  [2]朱守亮,张绍刚,董晓庆.贵州省食用菌废菌棒处理和再利用浅谈[J].耕作与栽培,2017,(1):46.

  作者:汪文斌 周伟 金福源 顾理流 吴勇 熊文 陈晨 陆振强 沈小燕 吴杰 雷贺羽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