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快速发表支持服务,英文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发表,SCI/SSCI杂志咨询的权威机构平台
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专业论文指导,核心期刊,评职称论文发表

热门问题

热门搜索: 论文发表注意事项 || 一级教师是什么级别|| 中学物理课题题目参考有哪些|| ahci期刊有哪些好发||

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促进英山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目录网农业经济论文发表2011-04-11 09:05关注(1)

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促进英山农村经济发展
郭金东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随着近年来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综合开发规模以及乡镇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扩大,使农村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这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农民的生产生活,也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大幅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发展当地经济打好基础是水土保持工作核心所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也明确了水土保持工作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性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一、水土流失是制约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英山位于鄂东北部,大别山南麓,是一个以中低山为主的山区县。由于地质结构以古老的花岗片麻岩为主,土壤含砂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差,静水崩解速度快,加之人为活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成为长江中游主要沙、泥产输区。据2006年卫星遥感资料:全县水土流失面积583.64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1.04%,其中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为282.1平方公里。水土大量流失,必然有相应的泥沙输出,沉积和淤塞。首先,沿河沉积的泥沙砾石逐渐抬高河床,影响行洪,造成河堤溃口,农田水冲沙压。据县水保站实测,英山县东河杨柳垸河床每年抬高5.3厘米。其次,引起地下水位上升,致使沿河两岸形成了落河田。全县落河田、倒灌田、冷浸田有5.7万亩,占全县农田面积的36.9%。其三,泥沙淤积水库,使水利工程效益降低。部分水利工程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报废。如:白莲河水库每年进库泥沙达100万吨以上,三门河杨树堰水库泥沙淤积量达12万立方,占总库容四分之一,石镇河镇水库已经淤积180万吨,每年淤积近5万吨,草盘地镇漆树园水库,10.2万方的库容已淤积了五分之四,濒临报废。严重的水土流失还导致耕地沙化,耕层减小,地力下降,产出率低。据调查全县土壤沙化面积103370亩,占原耕地面积的39.6%,其中过砂面积42157亩,占耕地16.1%;耕地耕作层厚度小于十厘米的有4430亩,占耕地的1.7%,土层厚度小于30厘米的有39861亩,占耕地面积的15.2%;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的土壤有13554亩,占耕地面积的5%,缺素耕地面积共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5.6%。自然资源特别是水土资源是农业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而农业生态失调,农业自然资源遭到破坏也是势必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二、搞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是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1、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地区粮食等作物生产达到稳产高产。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山、水、田、林、路进行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各种措施,将一些土地沙化、地力低下、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地”变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丰产高产田。上世纪七十年代,为解决吃粮问题,英山三门河流域在进行了“山到尖,河到边”的毁林垦荒,全流域垦荒面积5500亩,部分山头草挖尽,树砍光。农业生态遭到破坏,土力资源丧失,粮食亩产越来越低,第一年亩产200~300斤,第二年只100~200斤,而且自然灾害频繁,农民生活贫困。1990该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工程新建小(二)水库5座,引水渠15600米,塘77口,修整河堤16处10855米,共计增加引蓄水量68万立方,增加灌溉面积750亩,改善灌溉面积1020亩,单这项年增产粮食约12万公斤。坡改梯、旱改水、冷侵田改造年约增加产粮80万公斤。流域粮食总产达到572万公斤,人均粮食400公斤。
2、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农民收入增加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水土流失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水保综合治理使生态环境改善,山变青了,水变绿,也使一些种、养殖业得以发展起来,使农民获得了不菲的收益,特别是经果林的发展,已成为拉动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2004年英山板桥小流域综合治理建经济林30公顷,主要种植福建大白茶,现今年产茶90吨,产值达270万元。特色产业的发展,带来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展了农村经济空间,推动了农村生产发展。
3、生态环境安全得以保障
水土大量流失淤塞河道,阻碍行洪,河堤易溃口,塘库库容萎缩,发挥不了应有的工程效益,造成小雨小灾,大雨大灾,无雨旱灾的局面,人民生命财产及生态安全得不到保障。水土保持通过工程、林草和农业耕作等措施的有效结合,拦蓄水土,涵养水源,起到抗洪减灾的作用。大文冲流域在治理前是个“三条麻骨岗,两条瘦山冲,晴不得三天半,下不得两点钟”的水土流失区,治理后,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36.9%提高到80%,侵蚀模数由750.3吨/年减少到658.8吨/年,削减了13.88%,旱涝保收面积达77.1%,抗灾能力达到二十年一遇标准。
4、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治水、改土、造林、建园,通过对山、水、田、林、路的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建设了高效的基本农田,全面配套了水系,荒山荒坡得到了绿化,道路得以相通相连,不仅改善生产条件,夯实了农业基础,也美化了农民的家居环境。
三、加强水土保预防监督为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光靠水保工程建设是不行的,必须要重视预防监督工作。
1、提高全民水保意识,是搞好水保工作的前提条件。
由于广大干部群众对水土流失的危害、成因和开展综合治理的认识不够,忧患意识不强,带来水保工作进展难。依据《水土保持法》,结合省、市文件精神,根据县实际情况进行有声势、有力度的宣传是普及水保知识,增强人们水保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广大群众有了水保生态意识,自觉的维护生态环境,把水保工作贯穿日常生活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2、搞好水保执法,是保护水保建设成果和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制止人为破坏,保持综合治理成果,增强人们水保意识,是水保执法的最终目的。《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后,水土保持工作步入了法制轨道,通过执法和宣传人们水保意识加强了,履行水保义务的自觉性也提高了,但不可否认有法不依的现象仍存在,“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并不乐观。2007年11月,为配合水利部下达的《关于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督执法专项行动的通知》,结合省、市文件精神和我县实际情况,对全县大小开发建设项目进行摸底调,对水土流失危害较轻的60家开发建设生产单位下达了限期于2008年4月底完成水保治理的整改通知。同时对“四个拒不”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下达水行政处罚决定书40份,责令业主停业整顿,申报水保方案,限期整改。在此过程中,很多单位积极配合执法部门完成整改。如英山县满溪坪采石场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在红山镇河口村3组投资兴建,在建成后投产的前几个月未申报水保方案,也未采取水土流失防护措施,对当地农业生产、群众生活造成影响。在清理过程中,我们及时地制止了这种行为,并告知业主如不按程序申报整改,将面临严厉处罚。业主随后积极申报水保方案,2008投入30余万元完成了干砌石达2500立方米的2处拦沙坝、2条长240米的排洪沟、160米长浆砌石排水沟1条、安装直径0.8米排水暗管250米、恢复植被3000平方米。采石场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有效地缓解了与当地群众的利益矛盾。
3、做好水保监测是治理水土流失、维护生态环境的基础工作。
科学依靠数据的强力支撑。合理的制定流域治理规划,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投入资金的效用,保证生态建设项目的质量离不开水保监测提供的各类监测数据,因此搞好水保监测是一项长期的、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水土保持工作,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作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上的优势,推进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促进英山农村经济发展相关论文:

信息服务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
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
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路径
生态经济下农业经济发展路径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客户评级问题

上一篇:浅谈建筑工程中水暖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与处理措施-职称论文
下一篇:谈《简•爱》独立意识里的爱情

需求单填写(快速填写,为您解答)

网站首页 论文发表 期刊咨询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评审条件 论文发表常识 出书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