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德江县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策及建议

分类:农业经济论文发表 时间:2013-02-07 10:50 关注:(1)

  摘要:本文从德江县情出发,深入研究了当地推进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详细的论述为实现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近年来,德江县大力依托国发2号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强农稳县”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支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引导农民推进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全县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实现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主要措施

  一是整合资金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500至1000万元资金用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充分利用涉农项目、土地治理等资金增加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资金投入;金融部门降低贷款门槛,扩大农户贷款业务,切实支持和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县内外龙头企业和能人大户建基地、建厂房、搞加工,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业产业。

  二是部门乡镇办点。县涉农部门根据各自业务分别兴办了高标准、高质量的县级核心示范样板;各乡镇根据县分指导性计划任务,分别兴办了不同作物面积100亩以上的示范样板;县级示范样板点全部落实在326国道、303和305省道等主干公路线上,乡级示范样板点落实在本乡镇主要公路主干线上。

  三是企业大户经营。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原则,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努力做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把农户的零散土地集中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种植大户,实现企业大户与农民双赢;大力推行并规范“订单生产”,积极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

  四是加强配套服务。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做好农业实用技术服务,改良耕作技术、土壤条件和作物品种,加大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及时把农业生产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和农业科技知识传递给农民;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认真落实和兑现农机购置补贴及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五是严格督查考核。把农业现代化发展作为重要经济指标,列入对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年度效能目标管理考核的主要内容,分阶段进行督查,年终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未完成任务,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限期整改,同时对主要领导进行诫免谈话。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农民收入较快增长。201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22.8亿元,比2006年增长83.13%;全县粮食总产量均达17万吨以上;油菜籽产量达1.3万吨,比2006年增长25%;农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5.3%,比2006年增加1.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03元,比2006年增长118.9%。

  二是农业结构有所优化。烤烟产量连续6年均达15万担,其数量和质量稳居全区第一;畜牧业产值2011年达6.9亿元,实现了连续快速增长势头;累计新增茶园面积13.25万亩,茶园规模增速居全市第一;新增天麻种植面积16.7万平方米,中药材面积达1.34万亩;已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5000亩,农业种植结构取得明显成效,经济作物与同期粮食面积比为42.7:57.3。

  三是生态农业蓬勃发展。在青龙、钱家、泉口、合兴一带发展集观光、旅游、经果林、农家乐于一体的旅游观光产业群,走出了一条“一产带三产、三产促一产”的发展之路,形成了以厦阡、钱家果蔬庭院经济、合兴、复兴的生态茶、泉口万亩草地畜牧业、乌江生态翠竹长廊等为代表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

  四是循环农业步伐加快。按照“猪-沼-菜”、“猪-沼-果”、“猪-沼-粮”生态种养模式,全县累计新建“一池三改”共2.63万户,建设规模养殖公司或小区大中型沼气池23个。目前,我县农村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

  五是经营方式不断创新。2011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77个,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地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新建成茶叶加工厂6座,实现茶叶销售收入24249万元;发展种植基地35万亩,带动农民增收1320万元。

  六是装备水平持续提高。全县农机总动力达26.2万千瓦,推广机耕面积7.5万亩,机插秧面积5000亩,机灌面积13万亩,机械化收获面积5000亩,新增农机具达2.72万台(辆),植物保护器械460余台。

  七是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体系认定认证迈出新步伐,“颐年春”酒已获10012-2003国际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荣获“贵州省著名商标”称号;德江天麻已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德江“星源”牌礼盒装菜油获省名特优农产品称号;德江茶叶在中国国际茶博会上获金、银奖。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仍然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阶段,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很弱,技术装备落后,经营集约化与农业土地分散的问题凸现。

  二是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以及各类农村流通中介组织不够,服务能力偏低偏弱,经营专业化与农业从业人员短缺矛盾突出。

  三是农民素质相对偏低,生产经营随意性大,农业资源得不到最佳配置,农产品流通慢,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入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矛盾突出。

  四是农业比较效益不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矛盾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与监管手段短缺矛盾突出。

  四、对策建议

  1.搞好产业规划布局。着力构建“五个产业带”:一是重点建成以乌江沿线枫香溪镇—潮砥镇—长堡乡—共和乡—稳坪镇—桶井乡—荆角乡为主的竹果产业带;二是建成以青龙镇—钱家乡—龙泉乡—煎茶镇为主的果蔬产业带;三是建成以高山乡—沙溪乡—楠杆乡为主的天麻核桃生漆特色产业带;四是建成以复兴镇—合兴镇—堰塘乡为主的茶叶产业带;五是以平原乡—长丰乡—泉口乡以种草养畜和放养相结合为主的畜牧养殖产业带。

  2.加快农业科技步伐。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水平。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工程等项目为载体,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为突破口,大力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

  3.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秸秆氨化、应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猪沼粮、果、菜、鱼”等能源生态模式,推行“一池三改”(改圈、改厕、改厨)和“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技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加强耕地、草原、渔业资源和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 。

  4.大力发展旅游农业。以发展特色农产品为主,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和农副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让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生产逐步向乡村旅游景区靠近和集中,不断增添新的观光内容;同时,通过建立“乡规民约”等制度,维护景区良好环境。

  5.努力拓宽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稳定粮食面积78万亩以上、油菜15万亩以上;继续实施人工种草5万亩、改良草地10万亩;新建无性系标准茶园15万亩;建设城郊无公害蔬菜基地1万亩;新建精品苹果3000亩和乌江沿线脐橙示范带1.5万亩。

  6.扶持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完成星星油脂加工企业易地技改工程,扶持完善德江亿源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设施;跟踪落实天麻保健品、茶多酚生产项目;积极招商引资建设适应我县茶园规模的茶叶加工厂,把德江建成“药县”和“茶山”;继续扶持投资开发煎茶牛肉干、太豪皮蛋、泉口豆腐丝、薯类淀粉等有市场、有特色、有潜力的农产品,引领农业走向工业化。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