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SCOPUS指导服务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预审评估 质量分析报告 期刊匹配推荐

与学术顾问沟通

黄丁香生物学特性及育苗技术

分类:作物生产科学论文发表 时间:2019-07-02 10:48 关注:(1)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黄丁香生物学特性及育苗技术的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黄丁香生物学的相关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

黄丁香生物学特性及育苗技术

  关键词:黄丁香;生物学特性;育苗技术

  1黄丁香的生物学特性

  黄丁香(Syringapekinensisvar.jinyuan)为木犀科、丁香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适应性强,喜光、耐寒、耐旱、不耐积水,喜肥、喜排水良好的疏松土壤,栽培范围较广。其花为黄色、花量大、花期长、花色鲜艳、芳香浓郁,圆锥花序,长15cm左右。朝阳地区花期在5月下旬~6月中旬。树形丰满、高大挺拔。是园林绿化的珍贵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其繁殖方法是以暴马丁香为砧木进行嫁接育苗(暴马丁香有明显的干,可高接育苗),因为播种育苗会改变黄丁香的遗传特性,导致花的颜色变化。

  2砧木苗的培育

  2.1种子的采收

  10月上、中旬,暴马丁香的种子已经成熟,采收已经成熟的蒴果,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待蒴果干燥后,调剂种子。

  2.2苗圃地的选择

  因为宝马丁香的出土能力较弱,苗圃地一定要选择地势平坦、水源方便、土壤深厚的沙壤土,确保幼苗安全出土。

  2.3整地、施肥、土壤消毒与灌水

  苗圃地点选定后,根据地势做垄,垄的走向以南北为佳,垄宽50cm、高20cm,做垄的同时,每667m2施入复合肥25kg。为了避免地下害虫和黑绒金龟子的危害,同时还要进行土壤消毒,每667m2用55%甲拌磷乳油1瓶(280g),制成15kg的毒沙,均匀的撒在圃地。整地后,用微喷灌带灌水,灌水时要灌透、灌均匀。

  2.4播种量与种子的催芽处理

  667m2播种量7.5kg。将准备好的种子用40℃的温水浸泡24h,中间换水1次。捞出后混3倍(体积的3倍)干净的细河沙,堆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用草帘盖上,每天翻动2~3次,并用温水控制湿度。待种子有露白时,开始播种。种子的处理时间,要根据土壤湿度情况适时确定。

  2.5播种

  因为暴马丁香的出土能力较弱,要采用垄上播种。待土壤湿润而不泥泞时,在垄上开3cm深的沟(如果有土壤干燥情况,一定要浇透水),均匀的将种子撒播在沟里,覆土1cm即可。待土壤稍干后进行镇压,让种子与土壤密切结合,确保幼苗正常出土。

  2.6苗期管理

  播种后15d左右,幼苗就可出土。如果遇到干旱天气,用微喷灌带喷水。当幼苗长到10cm左右时,进行定苗,株距8cm左右,每667m2产苗量15000株左右。整个生长季,要及时除草、松土、施肥、灌水和有害生物防治。如果进行高接,可进行移栽,培育3~5a后,再进行嫁接。

  3嫁接苗的培育

  3.1接穗的采集与储藏

  3月中旬以前(休眠期),采集健壮母树上外围的1年生枝条,按一定的数量打捆,打捆时枝条要摆放整齐,做到接穗的下剪口在一个平面上。然后放在窖内储存,用湿沙埋上5cm即可。沙子的湿度以手握成团,撒手散开为宜。

  3.2嫁接

  嫁接前将接穗取出,将下剪口再剪掉1cm左右,露出新截面,放进盛有水的容器内,水深3cm,让每个接穗的截面能吸收到水。待枝条吸足水分,便可嫁接。嫁接前还要将砧木灌水1次,让砧木充分吸收水分,以提高成活率。3.2.1地接。4月份,在1年生砧木上,距地径3~5cm处嫁接。嫁接方法为劈接或腹接。嫁接成活后培育1年,进行移栽,继续培育大苗。3.2.2高接。砧木苗培育到胸径2.5~4.0cm时开始嫁接,嫁接高度为1.5~1.8m。嫁接方法为劈接或插皮接。嫁接时间在4~5月份。

  3.3抚育管理

  无论采用哪种嫁接,嫁接后都要及时除萌,避免萌蘖枝条与接穗争夺水分和养分,影响成活。一般情况下,要除萌3次以上,才能确保嫁接成活、成功。嫁接成活后,当枝条长度达到20cm以上时要及时解绑,避免接穗的接口处因勒细而风折。整个生长季,要及时除草、松土、施肥、灌水和有害生物防治,保证嫁接成活苗健壮生长。地接黄丁香,要保留1个主枝,其余抹掉,以培育主干。高接黄丁香,成活后,也要及时摘心、疏除过密枝条,让其通风、透光,为培育良好的冠形打好基础。

  作者:张洪伟 单位:国有北票市大青山林场

期刊目录网是一家专业从事国内国外期刊学术论文发表指导,著作出版,发明专利的权威平台,提供文章翻译、文章润色、文章预审、期刊推荐、发表支持、书号申请、出书指导、专利申请等评职称相关学术成果服务。是您评职称学术成果指导首选权威平台。

AllSet微信公众号
说明:1、微信扫码或搜AllSet学术并关注
2、发送SCI/SSCI期刊全名告知分区
3、按提示可下载SCI、SSCI、EI期刊目录
Copyright © 2013-2022 www.qikanmul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