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彩画融合与发展研究
期刊目录网推荐论文2014-02-09 22:03关注(1)
摘要:桂林处于广西北部,素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但是同样在广西,地域特色都很明显,桂林的美在于它的青山秀水,无数的画家都愿意到漓江去,用水墨,或油画或水彩的方式表现漓江的日出日落,及烟雨朦胧的景象。江和水代表了桂林特有的地域风景特色,画展中桂林的水彩画家用水和色,勾勒出了一幅一幅关于桂林树、江、山、水的秀丽景色。
关键词:水彩,北海,桂林
水彩画展在桂林举办的次数不多,多以油画和国画为主。而此展目的是为了促进广西水彩画的发展和城市间,水彩画的互动。
北海地处沿海,碧海蓝天,给予北海人民以海为家,以船为生的生存环境,画展中许多画家都用画笔描述着北海的生活,他们的题材多选择有渔船、铁锚、鱼、渔网、渔民、教堂……这些与当地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有的是写生,有的是创作。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生动而真实的北海,也为打造“ 北部湾画风”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
现代水彩发端于英国,于18世纪后期成为独立的画种。水彩画在中国发展历史不过百年,是舶来的画种之一。由于北海、桂林在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上的差异,使得水彩在题材、表现手法、理念上有所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彩画面临许多困境,那就是如何保持本体语言,也就是画种的独特性。就此次画展,展开自己对水彩在借鉴和融合其他画种方面的探讨。
一、当代视觉语境下广西水彩画的发展
广西美协副主席蔡道东说:北海“大海画派”与桂林“大山画派”、南宁“大地画派”在广西美术界已呈三足鼎立之势。他希望把北海建设成为全国水彩画基地,让北海的水彩画走出广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北海水彩也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要做到“和”而“不同”。
当代水彩画大致的发展方向是:一方面,水彩画家在水彩技法上有的放矢,有的倾向于写实,继承传统西方水彩画画法,客观真实地反映绘画主体;有的倾向于唯美表现创作主体,创作出情绪和独特的个体样式。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促使水彩画更具多元化、商业化方向发展,水彩画家的作品有的张扬个性,有的顺应时代需要。如肖畅恒的《铁锚》、《祥和渔家》;蔡群徽《有序的风景-南方》;王可大的《林中》;李嘉林的《记忆中的卵石》;蔡道东的《渔灯灿灿》、《港湾》等。
二、求新求异却脱离了水彩画的本体语言
(一)过分强调画面效果
1、一味追求“奇”和“异”的视觉效果
只为画面第一眼夺人的效果,色彩上,运用鲜艳、明度、纯度高的颜色,发布画面,看似夺人眼球,块面与块面的对比很强烈,但却缺乏内容,过分强调和追求形式美。第一眼感觉画面很抢眼,但深入咀嚼下去却食之无味。另外受现代设计元素的影响,画家在表现现代题材的时候,绘画并不是用以抒情和达意的,而只是需求画面的“奇”和“异”带来的刺激和冲动。画面主体变得不那么“实在”,反而“虚幻”和难以捉摸了。并且为达到画面的效果,采用了非水彩材料技法,而此举带来的效果是我们要慎重考虑的。
效果好在展览中的操作可行性,势必影响水彩的发展,这种视觉形式代替了感动与沉思。
2、过分的逼真写实
在各类展览中,我们可以见到一些,用水彩画的过分逼真和写实的作品。很难以区分一张照片和一幅画有任何的差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中说:“每一幅画都是一种陈述,绘画不是呈示出物体本身,而是对物体的一系列说明和陈述——一副绘画,如果不能形象地陈述有关的问题和主张,它就是无用的、不可理解的和模糊的,这样的绘画还不如一张白纸。”
广西水彩画融合与发展研究相关论文:
上一篇: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会计管理探究
下一篇:论析《花园茶会》的现代主义技巧
-
有机氟专业性科技期刊 有机氟工业核心期刊
-
实验室科学杂志天津高等教育刊物核心期刊
-
一重技术杂志社发表论文目录表核心期刊
-
海洋渔业核心水产论文发表期刊核心期刊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杂志官网核心期刊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青岛核心期刊核心期刊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邮箱地址核心期刊
-
《现代经济信息》国家级期刊启事核心期刊
-
武夷科学发论文是综合性的学术期刊核心期刊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天津省级文学期刊润色核心期刊